收藏 分销(赏)

语言学概论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9380047 上传时间:2025-03-2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5.54KB 下载积分:12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概论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语言学概论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10分,每词2分)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 说话就是运用有声语言这个工详细现自己思想的一种行为. 人与人交流时所使用的用来沟通思想的工具,例如语言就是交际工具. 就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产生,存在和开展紧密联络的现象. 是在表象,概念的根底上进行分析,综合,推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语言 2.规则 3.交际工具 工具 4.肯定 否认 再会 鼓掌 愤慨 快乐 5.左 直观思维 6.sister uncle 7.量词 8.语言 9.全民性 阶级性 10.社会的 详细 三,推断题(20分,每题1分)(只推断正误即可) 1.√(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作交际工具.) 2.×(文字是辅助语言交际的工具,对语言交际起辅助作用.) 3.×(语言没有阶级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组员效劳,这里的共同语言,是指阶级观念,思想感情,不是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 4.×(语言声音的发出和声波的传递具有自然属性的一面,但语言的音义结合却是社会予以的,因此语言从本质上看是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 5.√(语言不一样于一般的社会现象,由于社会现象都是属于肯定是上层建筑和经济根底的,而语言既不属于上层建筑又不属于经济根底.) 6.×(语言确实是通过个人的运用体现出来的,但语言并不是个人现象,由于语言是社会全体组员共同制造的,没有社会,个人不也许制造出语言来,因此语言是社会现象.) 7.×(在现代社会,文字使用非常广泛,日益重要,但无论文字有多重要,都只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工具,记录语言的工具,离不开语言这个根底,因此不也许取代语言,没有语言,文字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 8.×(现代社会沟通的措施诸多,只是阐明运用语言的措施多了,不像过去只能当面交际或通过文字交际,可以采纳其他措施,但这种种沟通措施都是以语言为根底的,离不开语言,这只能阐明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9.√(人类社会须臾也不能离开语言,没有语言,人类无法沟通,社会就会瓦解,人类社会就不复存在了.) 10.√(动物没有人类意义上的语言,人类语言具有社会性,是要通过与社会接触才能学会的,而动物的鸣叫等是先天遗传的,不是语言.) 11.√(人类的思维可以分几种,而要进行抽象思维,就离不开语言这个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只能进行比拟低级的思维活动.) 12.×(人类要进行抽象思维,必须借助于语言中的词语句子进行分析综合推理.) 13.√(语言和思维是互相依存,共同开展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又是思维的成果,思维离不开语言,同步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两者如影随形,谁也离不开谁.语言和思维是密了可分的,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因此语言和思维的相辅相成的.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根底上进行,哪里有思维活动,哪里就有语言活动.) 14.√(两者如影随形,谁也离不开谁.没有语言,思维活动无法进行,思维成果无法体现,思维实际上就不也许存在;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只有具有思维活动,只有在思维过程中运用才有存在的意义,假如没有思维活动,无所谓交际和思想,语言工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没有必要存在了.) 15.×(语言和思维不是同一种东西,两者没有同一性.语言既然是思维的工具,就不会是思维自身.) 16.×(语言既然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因此无论它是在无阶级的社会还是有阶级的社会,都不也许具有阶级性,否则,语言就不会成为社会全体组员的交际工具了.) 17.√(语言其实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反应的是人类语言所具有的共同特指,所谓"语言"是不存在的,都是通过个别的详细的语言体现出来,如英语,汉语,日语,俄语等等.语言是概括的,一般的,和详细的语言是一般和尤其的关系,通过尤其的语言体现出来.) 18.√(马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反应了世界上所有马匹的共同特性,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说的马,都是详细的,如白马,大马,母马等.) 19.×(绘画和音乐不具有符号的一般特点,其解释也许因人而异,不是语言符号.) 20.√(语言和思维是互相适应的,思维开展水平有多高,语言的开展水平就有多高.我们不能想象,一种民族的语言十分兴旺,而思维水平却很低;我们同样不能想象,一种民族的思维水平很高,而语言水平很低.这两种状况都是不可想象的,由于两者必须互相适应.一种语言,无论它的构造简朴复杂与否,都是能满足一种社会集团交际的需要的,当然也能适应思维的规定.) 四,问答题(50分,每题5分)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每个社会,无论它是经济兴旺的社会,还是经济十分落后的社会,都必须有属于自己的语言,都离不开语言这个交际工具,语言是构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种原因,是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特性之一.语言是联络社会组员的桥梁和纽带,没有语言,人类无法交际,人与人之间的联络就会中断,社会就会瓦解,不复存在.同步语言又是人类的思维工具,没有语言,人类无法思维,也无法把思维成果体现出来.(根据语言的定义展开答复即可,注意包括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两个方面.) 2.每个人说话都是自由的,但不能把"我看书"说成"书看我",不能把"huó(活)",这是为何 语言是社会现象而不是个人现象.虽然每个人说话是自由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一样的词语体现自己的思想,不过有一点则是大家都必须遵守的,那就是运用词语构成句子,必须遵照全社会统一的规则,选择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某个意义,也得全社会约定俗成,不能个人任意更改.否则,语言就不成其为交际工具了,他人也就无法听懂你的话,社会将乱成一锅粥.只要想象一下,一种不会外语的人到国外生活所碰到的窘迫为难,就理解遵照规则的重要性了.(紧紧围绕语言的社会性答复,同步阐明语言不是个人现象.) 3.任何一种语言所包括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有限的,那么人类为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语言呢.这重要是由于:①词语组合的规则是十分有限的,掌握一种规则,可以类推出无限多的句子,例如学会说"我吃饭",掌握了"主-动-宾"这个格式,就可以造出"我看报","他打球","你唱歌"之类的句子来.②语言中的词体现的意义具有概括性,数量是有限的,一种词语可以反复使用,可以用在这个句子中,也可以用在那个句子中,从而满足了人们交际的需要,因此语言系统中的句子是无穷的,但构成句子的材料却是有限的,这也有助于人们学习掌握语言.例如"人"这个词,并不指哪一种详细的人,可以指古今中外所有的人;"苹果"可以指色彩,味道,形状各方面都不一样的苹果. 4.人类语言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学会的,为何 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后天获得的.语言是社会现象,一种人只有生活在肯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获得语言,具有语言能力,离开了社会,哪怕他是一种天才,他也不会说话.假如一种人先天就具有语言能力,那么就应当是所有人都说相似的语言才是,而实际上是一种人出生在什么样的社会,就掌握什么样的语言;中国孩子从小生活在中国,就会说汉语,而不会说英语,假如从小在英国出生长大,则只会说英语,不会说汉语.由此可见,一种人的语言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会的,社会环境是最佳的语言老师.(结合语言的社会性理论答复) 5.用"棋,下,有,一,完,没,的,盘"这八个词构成句子,看能组合成多少句子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一盘下完的棋没有.一盘棋下完的没有. 没有下完的一盘棋.没有一盘下完的棋.没下完的棋有一盘. 下完的棋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没有一盘.下完的没有一盘棋. 有一盘没下完的棋.有没下完的一盘棋. 棋没下完的有一盘.棋有一盘没下完的.棋下完的没有一盘.棋下完的一盘没有.棋没有一盘下完的. …… 6.人们平常常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没有共同语言","工人有工人的语言,农民有农民的语言".这是不是说,语言具有阶级性 语言没有阶级性.①语言是社会全体组员共同的交际工具,全体组员,包括各阶级,阶层的人,不分男女,不分老幼,无论什么人,与他人交际都要使用语言.假如语言有阶级性,不一样的阶级说不一样的语言,那么不一样阶级之间就无法进行交际(不一样阶级之间的斗争,也是一种交际活动).②语言构造自身,没有阶级性可言,比方语音,语法规则,就谈不上有阶级性.③语言是伴伴随人类同步出现的,而在人类从猿到人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主线就没有阶级的辨别,因此从语言的诞生过程看语言也是没有阶级性的.(结合语言是尤其的社会现象这一内涵挖掘分析) 人们在进行社会交际的时候,除了运用语言传递信息外,也可以借助其他手段传递信息,体现思想.比方运动场上,篮球教练用手势表达谁犯规,谁发球等内容,不用语言;部队用长短不一样的号声表达起床,集合,冲锋,撤退等信息;在海上,船与船之间用旗语传递信息,等等.不过,这些交际工具远远没有语言运用那样便利,并且使用也受到限制,使用范围有限.更为重要的是,无论什么交际工具,它所传递的信息内容都是有限的,并且离不开语言根底,它们实际上是在肯定范围替代语言,没有语言的存在,也不也许有这些信息手段的产生,可以说,语言是一切交际工具的根底.因此,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毫不奇异了.(突出两点:1.将语言和别的交际工具互相比拟;2.阐明别的交际工具实际上是语言的代用品,仍旧以语言为根底.) 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工具诸多,像旗语,手势,红绿灯,色彩,音响等,都可以在肯定范围内传递信息,起到沟通作用,而在现代社会,像播送,电视, ,网络等通讯工具,甚至还可以不变化语言的有声特质,传递信息既快又广,但这些工具,远不及文字那样以便,不及文字使用范围那样广,文字打破了有声语言的时空局限,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语言的功能,这是其他语言辅助工具所不能比的,因此说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通过比拟分析,得出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语言交际工具的结论.) 两个人的话看似有理,由于割裂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因此都是无理的,都是片面的.首先,语言和思维是互相依存的,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也不能脱离语言;假如没有思维,没有思想,人际之间的交流无从谈起,语言的存在也失去了任何意义.另一方面,语言和思维的开展程度是互相适应的,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思维水平,就有什么样的语言水平,有什么样的语言水平,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水平,不也许一种社会开展到语言和思维脱节的地步,语言水平很高而思维水平很低,或思维水平很高而语言水平很低,这都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也许的.(关键要认识到语言和思维两者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 10.语言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现象,怎样理解这句话 第一,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没有人类社会,也就没有语言;第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独有的,人类社会以外,没有语言,动物没有语言.(所谓社会,必然是和人类有关系的,就是人类结成的共同体,否则就不是社会了.语言既然是社会现象,不是自然现象,就否认了人类社会以外尚有语言的说法.)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10分,每词2分) :就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识,记号,它是由一种社会的全体组员共同约定用来表达某种意义的标识和记号. 指符号的形式和符号的内容的结合是偶尔的,没有必然的关系.例如语言符号,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就是任意的,没有本质的关系. :语言是由肯定的单位按照肯定的层级构成的,可分为音位层和符号层,其音位层和符号层我们合称为语言的二层性. :两个同一性质的构造单位(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次序组合起来的关系. :语言构造某一位置上可以互相替代的具有某种相似作用的单位(如音位,词)之间的关系.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形式 意义 2.意义 形式 3.语音 意义 形式 5.任意性 线条性 6.音位 序列 语素 词 7.组合关系 聚合关系 8.组合关系 聚合关系 9.抽象思维 发音 三,推断题(20分,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四,问 答 题(50分,每题5分) 1.什么是符号 它有哪些原因构成 所谓符号,就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识,记号,它是由一种社会的全体组员共同约定用来表达某种意义的标识和记号.甲能代表乙或指称乙,甲就有条件成为乙的符号.符号由肯定的形式和肯定的意义构成,两者互相看待,密不可分.例如老师阅卷,用"√"表达对的,就是符号,其形式是线条√,意义是"对的". 语言就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因此是一种符号,就是由于它能代表或指称现完毕象.比方我们一听到"书"这个词,就理解它指的是"本钱的著作"这个意义.符号的形成要具有肯定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使用中要受到肯定规则的支配,装拆自如,可以反复使用.而语言就具有这个自由拼装的特点.从构导致看,语言也是一种符号系统,具有所有符号的一般特点,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与一般符号形式和内容的结合由社会决定同样,语音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也是由肯定社会组员共同决定的,是约定俗成的. 3.人类选择语音作为语言的形式,同其他形式相比,语音形式有什么长处 人类制造语言为何选择语音作为符号的形式呢 这重要是由于:①语音这种形式使用起来比拟以便,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声音,发音器官人人均有,随时可以使用,因此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语音形式体现意义内容,不需要任何附加设备,每个人随时都能发出来的,走到哪里就可以带到哪里,使用非常以便;②语音形式的容量大,几十个语音单位通过排列组合可以体现任何意义内容.③语音形式的体现效果也是最佳的,它可以是大声疾呼,也可以是轻声细语,可以细致入微地体现人类的喜怒哀乐等多种各样的情感;并且,有嘴说话还不影响手脚的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有声的语言不会由于距离和光线而影响交际沟通.因此人类语言一开始就是有声语言,而不是无声语言的手势之类. 4.就语言符号而言,什么是形式 什么是意义 它们互相的关系有什么特点 语言符号的形式就是语音,它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意义就是通过肯定的语音形式代表的内容.比方中国人说"灯",这个语音形式代表的意义就是"照明用品".形式和意义之间具有任意性特点. 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具有任意性,用什么样的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用什么样的形式去表达,这之间是没有天然的联络,完全是任意的,不符合逻辑的,由于符号形式和符号内容的结合是由肯定社会的全体组员共同规定的.我们可以结合人类语言来深入认识这一点,同样的意义,不一样的语言选择的语音形式各不相似的;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一样的语言中往往代表不一样的意义.例如表达"本钱著作"这样的意义,汉语用"shū"表达,英语用[buk]表达,这正是语言任意性的体现. 6.同样表达"父亲","母亲",汉语用"bàba","mā 汉语和英语表达同样意义的词语,语音形式完全不一样,这种差异是由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决定的,正由于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络,因此不一样民族的人在确立语言符号的形式时作了不一样的选择,从而导致了语言的差异. 人类之因此有多种多样的语言,是由于不一样民族在制造语言时,选择了不一样形式的符号表达意义,形成了差异,形成了多种各样的语言.人类社会有这样多的语言,恰好阐明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 8.为何说语言符号在所有语言中是最重要的,最复杂一种 ①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构造的能力,具有生成性和开放性.一般符号体现的意义是固定的,因而不能生成新的意义,使用者不也许在使用过程中灵机一动,来个新的制造.而语言符号则可以体现无穷无尽的意义内容,可以由较少的单位组合成较多以致无穷的单位,以少驭多可以说是语言符号和关键.比方有限的语素构成有限的词,有限的词构成无限的句子. ②同一般符号的构成相比拟,语言符号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不一样的层级.语言符号可以说是人类制造的最为复杂的符号体系,符号单位最多,可以分为音位层和符号层,符号层又可分为语素,词,句子三层,每一层次均有相称数量的符号单位,通过组合可以生成数量无限的句子.而其他似的符号则非常简朴,例如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只有红绿黄三种色彩的变化,军营的军号通过长短音的组合表达不一样的意义,构成也很简朴. ③复杂个语言符号则可以体现丰富多彩的意义,人类任何复杂的思想,以及思想感情的微妙之处,都可以通过语言不仅出来.比方汉语中可以用"死亡,去世,殉职,就义,牺牲,驾崩,坐化,驾鹤西归,完蛋,蹬腿"表达不一样身份的人的死亡,用"精细,精致,精美,精致"表达美好的物品的某些细微差异.这样细腻地体现人类的感情的功能,除了语言符号,别的符号不也许做到. ①从语言的层级看,语言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互相联络体现了语言符号的系统性,比方音素组合成音节,音节代表语素,语素构成词,词构成句子;②语言要素内部各个单位之间的互相联络体现了语言符号的系统性;③各个单位之间的组合具有功能上的联络,同步一种单位具有某种功能不能孤零零的,往往有许多具有功能的单位形成一种聚合,可以互相替代,语言单位的组合与聚合,体现了语言的系统性. 10.举例阐明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是指两个同一性质的构造单位(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次序组合起来的关系.比方"吃"可以同"米饭,面条,馒头,东西"等组合出"吃米饭,吃馒头"等,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组合关系反应了人类语言单位组合的规则. 聚合关系是指语言构造某一位置上可以互相替代的具有某种相似作用的单位(如音位,词)之间的关系.例如"吃米饭",其中的"吃"可以用"做"替代,"米饭"可以用"馒头"替代,"吃"和"做"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聚合关系体现了语言单位的功能类别,但凡具有聚合关系的词语,往往具有相似的功能. 第三章 一,填空题 3.音高 音重 音长 音质 音高 4.动力 发音体 共鸣腔 共鸣腔 5.元音 辅音 受阻 6.舌位前后 舌位上下 圆展与否 舌面央 低 不圆唇 7.发音部位 发音措施 双唇 不送气 清 塞 9.自由变体 条件变体 自由变体 10.声母 韵母 声调 韵母 韵头 韵尾 11.开口呼 齐齿呼 合口呼 撮口呼 二,单项选择题 1.D(阐明:音位的功能是区别词的意义,而语音所代表的词的意义是又社会决定的.) 7.(阐明:[O]为后半高圆唇元音,四个备选答案均有误.B去掉"高"可以作为对的答案.) 10.C(阐明:从发音特性看ong中的o为松u,即属于合口呼;有些教材也把它归为开口呼). 三,辨别正误 1.×(音素不具有有区别词形的作用,音位具有区别词形的作用.) 2.×(国际音标有的使用合体字母,而不是双字母,例如 , 等.) 3.×(元音的音质由三个方面决定,舌位上下只是其中一种方面.) 4.×(声母和韵母是汉语语音学的分类,不是一般语音学的分类.) 5.×(尚有圆唇与否的区别.) 6.×(它们是同一音位的条件变体.) 7.√ 8.×([g]表达的不是汉语拼音中的g,是浊塞音,一般话语音系统中没有浊塞音.) 9.√ 10.√ 四,名词解释 :就是声音的个性特色,声音的品质. :发音时口腔呼出的气流不受任何阻碍而形成的音是元音. :发辅音时,有较强的气流通过喉部,就是送气. :同一种音位在不一样位置上的代表音素,就是音位变体. :就是一种音位与另一种音位互相区别的发音特性. 五,分析题(*阐明:因无法输入国际音标,故有些地方用汉语拼音标写.请大家在做练习时注意将汉语拼音改写为国际音标(可参见《学习指导书》P188). 1.a 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 A 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ɑ 舌面后,低,不圆唇元音 y 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p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b 双唇,浊,塞音 d 舌尖前,浊,塞音 t' 舌尖前,送气,清,塞音 2.根据描写指出音素(6分,每题1分) ①[ e ] ②[ ](反写的c,见教材P61) ③[ y ] ④[ p ] ⑤[ ](拼音的ch,见《学习指导书》P188) ⑥[ ](拼音的x,见《学习指导书》P188) 3.指出汉语一般话中如下音位的区别特性(6分,每题1分) ①送气与否不一样,前者不送气,后者送气. ②圆唇与否不一样,前者不圆唇,后者圆唇. ③舌位的上下不一样,前者是高元音,后者是半高元音. ④舌位的前后不一样,前者是舌位前,后者是舌位后. ⑤发音部位不一样,前者是舌尖前音,后者是舌面前音. ⑥发音措施不一样,前者是清辅音,后者是浊辅音. 六,问答题 1.人类发音器官分为几局部?各局部的重要作用是什么?人类发音器官可分动力,发音体,共鸣腔三大局部.动力局部操纵气流的进出,为发音提供动力;发音体局部重要的发出声音,这局部重要作用的是声带;共鸣腔局部包括口腔和鼻腔,咽腔,重要作用是调整气流,发出多种各样的音素. 2.音高和音重在汉语中与否具有区别意义?举例阐明。音高指声音的上下,音重指声音的强弱,它们在汉语中都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汉语的声调就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同样的元音和辅音构成的音节,声调不一样,意义就不一样样,例如"刀子"和"稻子",就是通过声调区别的.音重也可以区别意义,比方轻重音就是由音重的变化形成的,比方"莲子"和"帘子"中的"子",音重不一样,意义就不一样样. 3.元音和辅音有那些方面的区别?①气流与否受阻,这是元音和辅音最本质的区别,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口腔肯定不受阻,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口腔肯定在某个部位受到阻碍. ②发音器官各个局部与否保持均衡紧张,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个局部保持均衡紧张,而发辅音时,只有构成阻碍的那局部器官紧张. ③气流强弱,发元音时,呼出气流不受到阻碍,因而较弱,而发辅音时,由于呼出气流必须克服阻碍才能释放出来,因而气流比拟强. 此外,还可以通过声带振动与否和发音时时间延续久暂观测两者的区别. 4.举例阐明什么是对立,什么是互补。āng,意思是"钢",假如把其中第一种辅音g换成k,背面的韵母不变,成为kāng,那么词的语音形式变了,意思也变成了"糠",可见,在这个音节中,[k]和[k']是不能互换的,[k]和[k']就是对立的关系.又如英语bad,意思是"坏的",假如把其中的b换成d,这个词的语音形式变成了dad,与本来不一样,含义也对应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小孩口语说的"父亲",可见,b和d是不能互换的,因此b和d之间的关系就是对立关系. 互补关系是指几种不一样的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它们从不在相似的语音环境中出现和互相替代.处在互补关系之中的几种音素不也许出目前相似的语言环境里,因而不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我们就有也许把它们归并为一种音位,使它们成为这个音位的几种条件变体.例如汉语一般话[ ,a,A,ɑ]四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是各不相似的,在正常状况下,出现[ ]的地方不会出现其他三个元音,[a],[A]和[ɑ]的状况也是如此.这四个元音音素的出现环境互相补充,不会有对立现象.因此我们有也许把它们归入同一种/a/,让它们成为/a/的四个条件变体. 5.举例阐明汉语音节构造的特点。汉语(一般话)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三个局部构成.声母由辅音充当,韵母由元音或元音加上鼻辅音构成,其他辅音不能出目前音节末尾,有的音节没有辅音声母,但绝对不能没有韵母和声调.在韵母中,有的音节没有韵头和韵尾,但绝对不会没有韵腹. (对汉语音节有主线认识即可.举例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