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的
交通安全教育是落实“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增强学生交通安全自我保护能力,推动校园交通安全工作的开展,达到减少交通事故、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的目的。
二、工作内容
1.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宣传活动。
在新生入校第一堂安全教育课中,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宣传交通安全和“开车不能喝酒、酒后不能开车、一定要系安全带”等交通安全法规。利用学校官网、电子公告栏、广播等平台,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2.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
通过在学校内“安全周”期间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帮助学生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增强学生交通安全自我保护能力。
3.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模拟交通安全演练。
在校园内、周边设立模拟交通情景,组织学生学习交通安全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掌握交通安全的正确方法,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4.组织学生参加交通安全实践活动。
在我市的公共安全教育基地和交通管理部门组织的交通安全示范区进行参观,学习交通安全法规,掌握自我保护技能,提高交通安全意识,为做好自我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对交通违法行为开展扫黑除恶宣传教育。
在学校内开展交通违法行为宣传教育活动,向学生普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避免违法行为的自觉性,减少安全隐患。
三、工作要求
1.主体责任明确。
安排专人负责带领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学校的校本课程,并将学生的交通安全提升至同等重要的位置。
2.宣传教育全面推进。
制定交通安全教育宣传计划,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和社区资源,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同时,细化各个宣传教育点位的内容,提高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班主任责任落实到位。
班主任是学生的第一任教育者,要充分认识班主任在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班主任要加强本职工作,定期组织交通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增加交通安全知识和技能的讲解。
4.家长参与到位。
学校要认真组织家长委员、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等人员参与构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体系,制定家校共同推动交通安全教育宣传的举措,建立交通安全教育宣传的动态机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交通安全的良好氛围。
四、工作效果
通过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宣传,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增强学生交通安全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推动校园交通安全工作的开展,为学生的安全成长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