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政教处基础年级教室布置评比方案
一、评比背景
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美育工作,将校园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将教室布置作为提升校园文化形象的重要方面,政教处组织了基础年级教室布置评比活动,旨在鼓励教师注重教室环境建设,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二、评比目的
1.鼓励教师注重教室环境建设,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2.提高学生对教室环境的重视程度,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3.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美育思想,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吸引力。
三、评比对象
全校基础年级各班级教室。
四、评比要求
1.教室布置应以主题为核心,突出学科特色,符合实际需要,比如,数学教室应突出数字、几何、图形等元素,语文教室应突出诗词、文学、书法等元素。
2.教室布置应具有艺术感,注重色彩、构图和空间感的协调和统一,比如,色彩应该和谐、温馨,并注意细节的处理。
3.教室布置应具有实用性和安全性,布置中不得影响学生的课堂秩序和安全。
4.布置时间原则上在学期开学前完成,不得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
五、评比程序
1.政教处组织评选工作。
2.各年级政教处指导教师组织本年级教室布置比赛活动,学生成为评委。
3.评选分为初选、复评和终评三个部分。
初选:参赛班级准备布置并于规定时间内提交照片或实际展示。
复评: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进入各班进行实地观察和打分。
终评:由学校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集体评定各班的最终名次。
4.年级和全校两级进行评比。
六、评比奖项设置
1.年级组设置一、二、三等奖。
2.全校设置精致布置奖、文化品位奖、专业特色奖、创新创意奖、艺术协调奖。
七、评选标准
1.主题鲜明,顺应学科发展,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占比30%。
2.布置造型,色彩搭配,空间布局协调统一,占比25%。
3.体现科技元素,宣传品牌特点,宣传校园文化,占比20%。
4.实用性和安全性强,严格按规划布置,占比15%。
5.创新创意突出,观察学生反应好,占比10%。
6.其他,占比10%。
八、评比时间表
初评:开学一个月内。
复评:第一个月结束后,第二个月开始前。
终评:全年底前。
九、评比流程
1.各班级在政教处指导下开始布置各自的教室。
2.布置结束后,每个班级拍摄布置照片,上交政教处。
3.初评中选出各年级的前三名。
4.复评由政教处组织评审,评出全校最佳奖项。
5.最终结果在全年级和全校范围内进行宣布。
十、评比效果
1.学校的美育工作得到了有效的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得到了提高。
2.增加了学生对教室布置和美学艺术的关注和热爱。
3.增强了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
4.切实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