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快乐课堂
我学习 我展示 我成功 我快乐
武鸣县城厢镇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科导学案
主备人: 吴萍兰 审核人: 使用者单位: 使用者姓名:
教学内容: 识字4
教学目标:
1.认识“寸、益”等9个生字。会写“寸、落”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会认“寸、益”等9个生字。
2.能够正确书写“寸、落”等8个生字。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听老师或同学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2.教师简介成语的特点。
二、明确目标
课件出示课时目标,学生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板块一(学会生字新词)
(一)自主学习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每个生字读顺每个成词语。
2. 圈出生字新词,把难读的字多读几遍,把他们读准。
3. 用自己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二)合作交流
1.教师课件出示“我会读”的词语:
2.互学:同桌互读互听,检查生字词语是否读准确。
3.共学:小组合作读生字词,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提出难记的生字。
(三)展示汇报
1.学生展示读生字词语。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
2.学生展示用什么方法识记了哪些生字。教师相机点拨指导难识记的生字并总结方法。
3.比赛展示生字组词。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观察,发现规律,互相提醒,教师范写指导难写易错的字,如拔:左窄右宽,捺要舒展,右边不能写成“发” 区别“拔”和“拨”;补:左边不能写成视字旁等。
2. 学生描红。
五、学习板块二(把课文读流利、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自主学习:请把生词宝宝回到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2.合作交流:在组内提出自己觉得难读的成语,大家共读,把它们读好。
3.展示汇报:学生接力读课文,做到朗朗上口。
4.赏析评价以上课文读通情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二、明确目标
课件出示课时目标,学生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板块一
逐句读一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读懂了哪个成语的意思。
(一)自主学习:
学生自读课文,按照学习要求读、想、说。
(二)合作交流:
提示学生按照以下步骤在组内交流
1.流利地读一读成语。
2.说说你读懂了哪一个成语?
3.练习朗读。
(三)展示汇报:学生按照以上步骤展示汇报。
教师随机点拨,注意指导学生读出韵味。
(四)赏析评价:重点赏析评价学生有节奏地读词语。
四、学习板块二:背诵积累、拓展
1.读背本课成语。
2.交流收集的成语及成语故事。
3.课外找成语故事读一读,并收集成语。
二次备课
快乐课堂
我学习 我展示 我成功 我快乐
武鸣县城厢镇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科导学案
主备人: 吴萍兰 审核人: 使用者单位: 使用者姓名:
教学内容: 13 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1.会认三个字。会写“信、沿”等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成语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识字4的成语,引入本课
2.板书课题,读题质疑
二、明确目标
课件出示课时目标,学生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板块一(学会生字新词)
(一)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
2.学生自读生字新词,把生字新词读准,边读边想:用什么方法识记生字。并用生字练习组词。
(二)合作交流
1.教师出示生字新词。
2.互学:同桌互相检查生字是否读准,正音。
3.共学:小组合作读生字词,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组词,并用词语说话。
(三)展示汇报
1.学生展示读准生字词语,注意点拨:“错”是平舌音,“还”是多音字。
2.学生展示识记生字的方法。
3.用词说话。
四、指导书写难写的字。
1.学生观察,发现规律,教师指导书写难写易错的字。重点指导“沿”右上方与“几”不同,“还”的笔顺规则是从内到外
2. 学生写难写的字词。评议。
五、学习板块二(把课文读流利、整体感知课文)
1.自主学习:自读课文,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语段做个标记。
2.合作交流:在组内共读,把难读句子、语段读好。
3.展示汇报:指名读课文
4.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六、巩固练习
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井( ) 观( ) 沿( ) 百( )
开( ) 现( ) 没( ) 白( )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 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一、复习导入
二、明确目标:课件出示课时目标,学生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板块一: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读一读,说说从对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一)自主学习:学生读课文。围绕问题读、划,练习读对话。
(二)合作交流:
1.朗读对话,说说读懂了什么。
2.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3.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4.有感情朗读对话。
(三)展示汇报:学生按照以上步骤汇报。教师随机点拨、引导。
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时,老注意师指导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四)重点赏析学生感情朗读的情况。
四、学习板块二:理解寓意
(一)自主学习: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二)合作交流。
(三)展示汇报。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拓展延伸
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续编第四次对话。
个人添
补调整
快乐课堂
我学习 我展示 我成功 我快乐
武鸣县城厢镇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科导学案
主备人: 吴萍兰 审核人: 使用者单位: 使用者姓名:
教学内容: 14 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4.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导入谈话。
(出示小葫芦实物)这是一个小葫芦,这头圆,这头长,多可爱啊!喜欢吗?有个人也很喜欢葫芦,他种了一棵葫芦,常对别人说:“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
二、明确目标
课件出示课时目标,学生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板块一(学会生字新词)
(一)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
2.学生自读生字新词,把生字新词读准,边读边想:用什么方法识记生字。
(二)合作交流
1.教师课件出示生字:葫芦藤 盯着 邻居 每天 奇怪 自言自语 慢慢地
2.互学:同桌互相检查生字是否读准。
3.共学:小组合作读生字词,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展示汇报
1.学生展示读准生字词语。
2.学生展示识记生字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认识“藤”
3.教师出示生字词及短语,全班齐读,巩固生字:细长的葫芦藤 雪白的葫芦花 可爱的小葫芦
四、指导书写难写的字。
1.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同结构、同偏旁、同部首、左窄右宽、从上到下),教师指导书写难写的字,
2. 学生写难写的字词,评议。
五、学习板块二(把课文读流利、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自主学习:自读课文,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语段做个标记。
2.合作交流:在组内提出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语段,大家共读,把难读句子、语段读好。
3.展示汇报:指名分段读课文。
4.赏析评价以上课文读通情况。
5.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和陈述句的不同语气。2.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一、复习导入
二、明确目标:课件出示课时目标,学生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板块一:课文中的两幅插图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在文中找一找,划一划。
(一)自主学习:学生自由读课文,围绕问题读、划。
(二)合作交流:提示学生按照以下步骤在组内交流。
1.葫芦开始长得好,后来有什么变化?
2.那个人怎样想,怎样说?
3.朗读对话。
(三)展示汇报:学生按照以上步骤展示汇报。教师随机点拨指导。
1.出示句子,对比朗读,体会不同语气。
(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想的是: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
用换一个说法的方法理解这两句话。
(2)出示另两个句子,指导朗读,体会不同语气。
(四)赏析评价:重点赏析学生朗读句子情况。
四、学习板块二:总结回文,背诵积累。
(一)自主学习:读课文,想想你喜欢谁?为什么?
(二)合作交流
(三)展示汇报
五、拓展
1.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会怎么做呢?
2.小组合作续编故事。
个人添
补调整
快乐课堂
我学习 我展示 我成功 我快乐
武鸣县城厢镇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科导学案
主备人: 吴萍兰 审核人: 使用者单位: 使用者姓名:
教学内容: 15 小柳树和小枣树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能用不同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孩子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你看,春天的使者小柳树来了,还带来了它的朋友小枣树呢!(出示课件)这两棵小树,你最喜欢谁?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童话小故事(板题,齐读)。
二、明确目标
课件出示课时目标,学生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板块一(学会生字新词)
(一)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
2.学生自读生字新词,把生字新词读准,边读边想:自己能用什么方法识记哪个生字。
(二)合作交流
1.教师课件出示生字:枣树 虽然 乘凉 意思 穿上 漂亮 衣服 怎么 光秃秃 忍不住 浅绿色 又细又长 弯弯曲曲
2.互学:同桌互相检查生字是否读准。
3.共学:小组合作读生字词,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展示汇报
1.学生展示读准生字词语,注意指导读准平舌音“ 枣、虽、思”,“意思”中的“思”读轻声。
2.学生展示识记生字的方法。
3.教师出示生词,全班齐读。
四、指导书写难写的字。
1.学生观察,发现规律,教师指导书写难写的字,注意“穿、弯”的特点是上宽、下窄上短下长。2. 学生写难写的字词。
五、学习板块二(把课文读流利、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自主学习:自读课文,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语段做个标记。
2.合作交流:在组内提出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语段,大家共读,把难读句子、语段读好。
3.展示汇报: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4.赏析评价以上课文读通情况。
5.课文主要描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语气表现角色不同性格。2. 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一、复习导入
二、明确目标:课件出示课时目标,学生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板块一:读课文,想一想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特点,划出有关句子。
(一)自主学习:学生自由读课文,围绕问题读、划。
(二)合作交流:提示学生按照以下步骤在组内交流。
1. 读第2、3、4自然段,找出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一样?
2.秋天到了,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一样?
3.朗读对话。
(三)展示汇报:学生按照以上步骤展示汇报。教师随机点拨指导。
(四)赏析评价:重点赏析学生朗读的情况
四、学习板块二:拓展延伸
(一)自主学习:自读课文,想想小柳树和小枣树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二)合作交流:提示学生按照以上步骤在组内交流。
(三)展示汇报:指名汇报
1. 谈谈今天的收获。
2.小结。
3.齐读“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短处”。
个人添
补调整
快乐课堂
我学习 我展示 我成功 我快乐
武鸣县城厢镇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科导学案
主备人:吴萍兰 审核人: 使用者单位: 使用者姓名:
教学内容: 16 风娃娃
教学目标:
1.认识“抽、续”等12个生字。会写“夫、表”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道理。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3.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谜语导入
1.猜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小树见它招手。(风)
2.板书课题:风娃娃长大了,它想出门为人们做好事了,它还想和聪明的孩子交朋友,大家想和它交朋友吗?快去读一读吧!
二、明确目标
课件出示课时目标,学生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板块一(学会生字新词)
(一)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
2.学生自读生字新词,把生字新词读准,边读边想:哪些字音比较难读?自己能用什么方法识记哪个生字。
(二)合作交流
1.教师课件出示生字:抽水 吸气 纤夫 流汗 行驶 表示 风筝 伤心 责怪
转动 折断 断断续续 摇摇摆摆 无影无踪 高兴极了
2.互学:同桌互相检查生字是否读准。
3.共学:小组合作读生字词,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展示汇报
1.学生展示读准生字词语,“抽、驶、示、伤”是翘舌音, “踪、责” 是平舌音。“筝”在“风筝”一词中读轻声。
2.学生展示识记生字的方法。
3.教师出示生词,抽号展示、齐读。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观察,发现规律,教师指导书写难写的字,重点指导“吸、极、表”
“吸、极”要注意右边的笔顺,“表”上下结构,上短下长。
2. 学生写难写的字词、评议。
五、学习板块二(把课文读流利、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自主学习:自读课文,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语段做个标记。
2.合作交流:在组内提出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语段,大家共读,把难读句子、语段读好。
3.展示汇报: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4.赏析评价以上课文读通情况。
5.课文写风娃娃为人们做了哪些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2.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一、复习导入
二、明确目标:课件出示课时目标,学生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板块一:朗读感悟:风娃娃是个怎样的娃娃?
(一)自主学习:
自读课文第2—7自然段,想想:风娃为人们做了哪些事?结果怎样?
(二)合作交流:提示学生按照以下步骤在组内交流。
1. 风娃娃做了好事之后,是怎样想的?找出句子读一读。从他心里想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2.风娃娃做了坏事后,受到人们的责怪,他是怎样想的?划出句子读一
读。
3.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
(三)展示汇报:学生按照以上步骤展示汇报。教师随机点拨指导。
1.教师出示文中描写风娃娃为人们做事情的句子。
2.出示风娃娃心里所想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四)赏析评价:重点赏析学生朗读
四、总结回文,拓展积累,。
1.说说风还有哪些好处和坏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积累“摇摇摆摆”等重叠词语。
个人添
补调整
快乐课堂
我学习 我展示 我成功 我快乐
武鸣县城厢镇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科导学案
主备人:吴萍兰 审核人: 使用者单位: 使用者姓名:
教学内容: 17酸的和甜的
教学目标:
1.认识“酸、葡”等9个生字。会写“串、兔”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能看图复述故事。
4.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道理。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3. 了解故事的内容。
教学流程:
一、激趣揭题
1. (出示葡萄架)串串葡萄高高挂在架上,就在这葡萄架下,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2.板书课题,识记生字“酸”。
二、明确目标
课件出示课时目标,学生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板块一(学会生字新词)
(一)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
2.学生自读生字新词,把生字新词读准,边读边想:哪些字音比较难读?自己能用什么方法识记哪个生字。
(二)合作交流
1.教师课件出示生字及词:酸甜 葡萄 狐狸 兔子 告诉 猴子 一串串
生硬 迫不及待
2.互学:同桌互相检查生字是否读准。
3.共学:小组合作读生字词,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展示汇报
1.学生展示读准生字词语,“酸”是平舌音,“串” 是翘舌音。“狸”在“狐狸”一词中读轻声。
2.学生展示识记生字的方法。
3.教师出示生词,抽号展示、齐读。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观察,发现规律,教师指导书写难写易错的字,重点指导反犬旁的字“狐、狸、猴”,注意反犬旁笔顺,第二笔不易写好,要做好示范。“狐”右边不要写成“瓜”,“猴”右边不要写成“候”。
2. 学生写难写的字词、评议。
五、学习板块二(把课文读流利、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自主学习:自读课文,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语段做个标记。
2.合作交流:在组内提出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语段。
3.展示汇报: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4.赏析评价以上课文读通情况。
5.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2. 能看图复述故事。
3. 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一、复习导入
二、明确目标:课件出示课时目标,学生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板块一:朗读感悟,复述故事
(一)自主学习:
1.借助插图,你喜欢哪一副图就练习有感情的朗读那个自然段。
2.划出狐狸、小松鼠、小猴子、小兔子的对话
(二)合作交流:提示学生按照以下步骤在组内交流。
1.朗读课文。
2.说说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从文中找到依据。
3. 复述课文。
4. 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
(三)展示汇报:学生按照以上步骤展示汇报。教师随机点拨指导。
1.出示句子:
1)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2)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你能读出小猴子迫不及待的语气吗?
3)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4)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聪明的小猴子吃到了葡萄,这两句话你喜欢哪一句?读一读。
2.课堂练习:
1)小柳树笑了。 2)小柳树( )笑了。
3)丁丁关上窗户。 4)丁丁( )关上窗户。
(四)赏析评价:重点赏析学生复述和表演。
四、总结回文,拓展延伸,。
1.小结:这葡萄究竟是酸的还是甜的?甜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酸的呢?
2.续编故事:
给这个故事续编个结尾,比如松鼠和小兔子又一次遇到了狐狸,这回他们会说些什么?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个人添
补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