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5年高考仿真模拟卷·山东卷(二)
文科综合(地理)
选择题
(2015·乌鲁木齐元月诊断9-10)读下图,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海域的渔场是由于上升流而形成
B.②洋流是逆时针环流系统的组成部分
C.③洋流是西南季风吹拂形成的
D.④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
2.有关图中 M、N、P、Q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地到N地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N地与P地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类型也不相同
C.M地与Q地纬度相同,自然带类型也相同
D.最能体现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是Q地
(2015·唐山2月质检9-10)读北极地区某年一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3~4题。
3.图示L地区等压线发生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A.海陆分布与纬度 B.海水温度与海拔
C.洋流与海陆分布 D.太阳高度与降水
4.在此时期,若G气压中心势力增强,并趋向南移,那么,北美五大湖地区( )
A.出现龙卷风 B.湖水急剧上涨
C.气温急剧下降 D.东南风更强劲
(2015·朝阳区元月质检3-4)下图为某山地局部的等高线示意图,此图的等高距为30米。据此回答5~6题。
5.瀑布具有溯源侵蚀的作用。若图中有一瀑布,则几千年前该瀑布可能位于
( )
A.甲 B.乙 C.丙 D.丁
6.图中瀑布的落差最大可能是( )
A.88米 B.92米 C.31米 D.63米
(2015·吉林市高三摸底24-25)根据典型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可以把产业分为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发展阶段。读图完成7~8题。
7.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进程,向西部地带转移的工业部门在图a中处于哪个阶段( )
A.① B.② C.③ D.④
8.图b中,目前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环节是( )
A.生产设计 B.产品加工 C.产品销售 D.产品更新
(2015·北京东城区期末27-29)2014年11月16日,D8602次列车驶出乌鲁木齐南站,标志着兰新高铁新疆段(乌鲁木齐至哈密)正式通车(图8),广大的西北地区跨入高铁时代。据此回答9~11题。
图8
9. 与公路运输比较,铁路运输的突出特点是
①运输量大 ②环境污染少 ③连续性差 ④灵活性差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 与兰新铁路比较,兰新高速铁路的走向在某些路段有明显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气候 C. 河流 D. 城市
11. 与华北地区比较,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的主要原因是其
A.矿产资源贫乏 B.水资源少 C.太阳能资源少 D.科技水平低
二、综合题
12.(2014·普陀区高三质检31-34)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6月9日,中国海军首次派出包括驱逐舰、护卫舰及医疗船等在内的海军舰队参加环太平洋军事演习,舰队途经关岛于夏威夷当地时间(区时)6月24日9时抵达珍珠港,又经数月航行后,其中的医疗船于9月29日驶回舟山。下图为医疗船航行路线示意图。
(1)计算舰队抵达夏威夷珍珠港时的北京时间。
(2)描述舰船由舟山驶往关岛期内,船员感受到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船队自关岛驶向珍珠港的途中,船员依据船上指示的北京时间观测到日出越来越早,试分析其原因。
(4)医疗船于当地时间8月4日驶离珍珠港,当地时间9月11日抵达莫尔兹比港,描述这段时期珍珠港和莫尔兹比港两地昼长变化的差异。
13. (2015·四川宜宾一诊14)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一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又有“海上香料之路”之称。以香待客是阿曼人的特色,乳香是阿曼的特产。乳香是从一种奇特的树上分泌出来的树脂,乳香树全是天然野生。乳香树适合生长在灼热干旱,粗糙贫瘠的石灰石土壤,清晨有露珠的环境。
材料二:在《一千零一夜》中,讲述了辛巴达驾着木帆船从阿曼到中国广州的探险故事。阿曼1981年11月23日发行了“沿着辛巴达航海路线去中国”的纪念邮票(图13),图14为“阿曼部分地区城市分布图”。
材料三:阿曼人均GDP2.88万美元,本国人口数量 221.3万,外籍常驻人口 174.4万。索马里人均GDP783美元,人口数量1008.5万人。
(1)分析阿曼适宜乳香树生长的自然条件。
(2)据图14,描述城市分布特点。
(3)推测辛巴达航海去中国最适宜的季节和在北印度洋中的航行方向,并说明该季节南亚季风的形成过程。
(4)近年来索马里大量劳动力流入阿曼,据材料分析主要原因及其对阿曼的影响。
14.(2015·云南名校联考)【旅游地理】
我国海南岛和泰国普吉岛都以热带海滨风光著称。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自然条件分析与海南岛相比,普吉岛热带海滨旅游的主要优势。
(2)海南岛和普吉岛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异域风情,吸引了各地游客大量到来,繁荣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简述当地旅游业繁荣带来的不利影响。
2015年高考仿真模拟卷·山东卷(二)
文科综合(地理)答案以及解析
1.C
【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北半球俯视图,考查全球大洋环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①处为北海道渔场,成因为寒暖流交汇。②处为加那利寒流,属北半球中低纬度环流系统,呈顺时针方向。③处在北印度洋海区,受西南风的吹送,北部海区海水向东流。④处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2.D
【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区域空间位置差异图,考查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M地到N地纬度位置差异明显,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N、P两分别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但两者对应的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M地所在处为亚热带常绿叶林带,而Q地为热带荒漠带。Q地所在处由于地势起伏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3.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导因素。
【解析】L地所在处为海洋,该地所在的气压中心为低压,但与之相邻的亚欧大陆上为高压。因此为海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致。从包围L的等压线具体走向看,呈狭长状向东凸,应为局部海域水温偏高(暖流)导致,影响因素为洋流。
4.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气候的季节变化。
【解析】北美大陆上空为高压,为北半球冬季。龙卷风应出现于夏秋季节。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湖水位下降。G气压中心势力增强并南移,说明有冷空气南下,气温下降。五大湖区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南部,应吹偏北风。
5.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等高线及地貌类型判读。
【解析】通过陡崖短齿线指向可以判断乙、丁处有河流经过,溯源侵蚀将向瀑布的后方进行,故几千年前该瀑布可能位于丁处。
6.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等高线相对高度的计算。
【解析】瀑布落差可以通过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来计算:(n-1)d≤H<(n+1)d(n表示相交的等高线条数,d表示等高距),所以瀑布的落差介于(2-1)×30≤H<(2+1)×30,即30m≤H<90米之间。所以最大可能是A。
7.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产业转移问题。
【解析】向西部转移的产业应为产品生命周期中处于衰退期的产业,处于④这个阶段,故D正确。
8.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产业转移问题。
【解析】生产设计、产品销售、产品更新环节附加值较高,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环节主要是产品附加值低的加工环节,故B正确。
9. D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交通运输特点。
【解析】与公路相比,铁路运输量大、环境污染少、连续性好、灵活性差。
10. D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地理环境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解析】读图可知,两条铁路走向的明显差异在西宁与武威两个地方,西宁属于省会城市,因此兰新高速铁路走向主要考虑城市的分布。
11. 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解析】西北地区水资源少,因此其环境人口容量小。
12. (1)25日3时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区时的计算和日期变更线两侧的日期。
【解析】珍珠港大致位于西10区,北京东8区,珍珠港比北京早6小时。但珍珠港在国际日界线的东侧,日期晚一天。因此,舰队抵达夏威夷珍珠港时的北京时间是6月25日3时。
(2)先逐渐增大;至最大90度;后逐渐减小。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解析】估算舰船是6月14日左右到达关岛。从春分3月21日到6月22日,太阳直射点每个月约向北移动8度。从6月9日到6月14日期间,太阳直射点约从北纬19度向北纬回归线移动。而从舟山到关岛期间是向南前进,所以先是离太阳直射点越来越近,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然后会经过太阳直射点,到最大;最后离太阳直射点越来越远,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
(3)船向偏东方向行驶,与自转方向一致,东边时刻早;同时向偏北(较高纬度)方向行驶,夏半年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由于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东边时刻更早,而船向偏东方向行驶,与自转方向一致,所以日出时刻会更早。另外,夏半年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舰船向偏北(较高纬度)方向行驶,日出就越来越早。
(4)珍珠港白昼渐变短;莫尔兹比港白昼渐变长;珍珠港比莫尔兹比港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8月4日 至9月11日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北半球的珍珠港白昼时间渐短,南半球的白昼时间渐长。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越大,珍珠港的纬度高于莫尔兹的纬度,所以昼长变化幅度大。
13.(1)阿曼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或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天气灼热;植被稀疏(或荒漠景观),石灰石广布,土壤贫瘠,形成粗糙的石灰石土壤(或贫瘠的石灰石土壤);昼夜温差大,清晨气温低,水汽易凝结形成露珠。(每点两分)
(2)沿海多,内陆少(或者东北多西南少;南少北多;集中在沿海。);沿交通线(公路)分布;分布不均。(3)北半球夏季,先向东南再向东北(东)(或者自西向东)
过程:北半球夏季(直射点北移),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
(4)原因:索马里劳动力丰富;经济收入低(或阿曼劳动力短缺;经济收入高)。(或阿曼资源丰富,劳动力需求量大;收入高。)
对阿曼的影响 利:为阿曼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不利:人口数量剧增,易出现环境污染、社会治安等问题。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城市分布、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南亚季风的成因及过程、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示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来阐释地理规律、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1)根据材料中“乳香树适合生长在灼热干旱,粗糙贫瘠的石灰石土壤,清晨有露珠的环境”结合阿曼所在的区域地理环境,使用倒推法来分析:“灼热干旱”——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天气灼热;“粗糙贫瘠的石灰石土壤”—— 植被稀疏(或荒漠景观),石灰石广布,土壤贫瘠;“清晨露珠”——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昼夜温差大,清晨气温低,水汽易凝结。注意提取材料信息,结合区域环境特征从气候、土壤方面进行分析。
(2)地理事物的描述类问题,注意从整体特点、变化趋势及极值区分布三方面去把握。结合图示,可以看出沿海与内陆、南北方向的差异及沿交通线分布的特点。
(3)北印度洋因为受南亚季风的影响形成季风洋流: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洋流呈现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盛行东北季风,洋流呈现逆时针方向流动。从图中看出,从阿曼出发到中国需向东航行,故北印度洋夏季出发可顺风顺水,即自西向东航行。受印度半岛、中南半岛轮廓影响,航行方向为先向东南再向东北。南亚季风的夏季风——西南季风的成因主要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其过程是:北半球夏季(直射点北移),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
(4)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三的信息可知,索马尼经济落后,人口众多;而阿曼经济收入高,外籍常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较大,说明劳动力需求量大。两国经济与人口的巨大差异及互补性的特点形成了两国间的人口迁移。人口的迁入可为迁入地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但也易出现环境污染、社会治安等问题等。
【微拓展】(1)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大洋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北半球中、高纬海区,逆时针流动;北印度洋因为受南亚季风的影响形成季风洋流,夏顺冬逆。(2)结合南亚季风环流图讲解:南亚季风风向的季节变化除了形成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外,还可以与澳大利亚的西北部季风性的热带草原气候联系起来,形成地理知识的系统性。
14. (l)纬度低,冬季气温高(2分);台风影响小(2分)。
(2)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外来文化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冲击;导致 土地、房价、日常生活服务和消费品上涨;价格导致一些社会问题,如犯罪率上升;占用和毁坏一定数量的农田和林地。(任答3点,每点2分)
【命题立意】本题皆在考查旅游资源欣赏及旅游资源评价即游览价值评价,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示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解析】第(1)题,本题要注意设问关键点:自然条件、热带海滨旅游。海南岛和普吉岛都位于热带,但普吉岛纬度更低,所以冬季气温高,更适合冬季度假;另外高普吉岛靠近赤道,地转偏向力小,出现台风次数少,夏季更适合人们度假旅游。第(2)题,旅游资源开发的不利影响主要是:一是生态环境破坏。二是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冲击;三是对当地经济的冲击和影响,四是会出现一些新的社会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