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化学做中学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56322 上传时间:2025-03-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做中学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化学做中学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做中学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城关中学 黄海光 【摘 要】新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倡导“活动探究”课堂教学。在新课标下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将得到了充分的诠释。通过实验和科学探究的“做中学”,教会学生方法,让学生形成化学观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学会技能,优化意识,创新提升,让学生的学习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科学探究、做中学、优化创新、终身学习 化学1(人教版)中活动栏目共93个,而“实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占了36个,可见化学教学中“做”的重要性。通过项目或题目,提供了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建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敏锐捕捉和反馈信息,让学生在活动探究中不断地求知和探究、创新和反思,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在化学实验中通过“做中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主动性,建构知识脉络,培养学生技能,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和信心 胡百良老先生说:优质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是愉快的。如果能在教学中创设学习情景,激励质疑发问,会使学习者产生求知欲,产生兴趣。而化学实验以简单的操作,剧烈的现象就会产生这样的情景,如铝热反应中耀眼的光芒,绚丽的烟花,使学生迫切想去了解,想把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和解释,自然就有效地把学生吸引到课堂来。所以利用好化学实验独特的魅力,配合教材,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开展不同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自然兴趣盎然,主动求学,寻找原理,积累知识。 而信心是成功的关键,笔者所在学校,条件简陋,大多数学生对化学仪器生疏,鲜有动手机会,仅有的是不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因而在开始做实验时担心害怕,缺乏经验和信心,在第一次使用试管、滴管等常见仪器时,手总在发抖,甚至有些学生还不会划火柴,笔者在带高一某班做某常规实验,实验当中要点燃酒精灯,就是有好几个学生不会划火柴,一是从没划过,二又怕烫手。幸好笔者事前有准备,通过捕捉到的的信息,加以引导、鼓励,最终让这部分学生完成了实验,自然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增强了自信心。 由此可见,在实验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和表率作用不可忽略,尤其在演示实验中,要传递给学生正确的操作和技巧,比如金属钠溶于水,如何取用、大小怎样,放到水槽中能否盖紧玻璃片……,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一定要遵守实验规则,有条不紊地进行,让学生知道只要掌握原理,正确操作,成功没问题。当然实验毕竟是人为的,意外总是有的,最紧要的是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寻找原因,必要时重新完成实验。对于偶尔的失误,多加引导和鼓励,给学生足够的信心。 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新课标中化学实验操作技能也是学生终身学习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课堂教学中通过实验特别是趣味实验导入,模拟或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产生参与意识的主要心理动力。而利用有限的器材和设备资源,扩大学生动手范围,增加使用仪器的机会,让学生多参与实验的准备和操作,就能让学生主动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如粗盐提纯前期工作,粗盐的研磨粉碎、称量、溶解都可交给学生,又如溶液配制中容量瓶的查漏,中和滴定中仪器的洗涤、查漏等。当然,实验中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像粗盐提纯可教会学生研钵、天平的的使用方法;中和滴定实验中可让学生明白,滴定管的查漏及操作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洗,用什么洗,操作错误是否会有误差,让学生自我弄清误差产生的原因。只要学生参与其中就知道各种仪器的用途、正确使用方法、使用中注意事项,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预设的教学轨道,转入化学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化学实验就是科学探究。实验中,尤其对于操作复杂、不易成功的实验,教师需要不厌其烦,耐心地讲解和正确演示,诸如有机化学中银境反应,稍不注意实验便不成功;钠与水反应,学生在实验中就有爆炸事故发生。因而教师关键在于事前讲清楚注意事项,更要善于与学生分析原因,寻找失败根源,总结经验,提高升华。如银境反应不成功,及时与学生探究,试管是否干净,加热是否正确,银氨溶液的配制是否合理等,钠与水反应,为什么会爆炸?引导学生讨论,是不是钠粒过大,或者是玻璃片盖严了水槽,使得水槽中因反应放热达到了氢气的着火点或爆炸极限等。通过师生之间的耐心细致的沟通和分析,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去发现、探究其中的问题,重新制订实验方案,鼓励学生重新完成实验。“做中学”让学生主动探究,自主求知,自我完善实验操作技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和创新能力 新课程观倡导学生参与,师生互动,活动探究。课堂教学中就要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组织形式,教会学生学会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化学科学探究活动,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设置科学探究活动的方案,通过师生、生生之间互动探究,让学生自主分析、思考、交流、归纳和比较,就能优化学生的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制备硝酸铜有三种方法,究竟何种方法,最具有安全性、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引导让学生从原理、材料、环保等方面分析,对比选择,安全、环保、经济的自然是最佳选择,也让学生明白了“化学实验的绿色追求”。讲授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时,课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胶体的丁达尔效应,课余自主实验。如笔者所教高一某班就有学生向空矿泉水瓶中装入少量分散系如泥水(面粉、泥土、粉笔灰等),振荡后用红外激光笔照射,结果发现胶体都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在学生的探究中,从实验构思到胶体的选取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毫无疑问地掌握了胶体的性质。教师只要在实验中注意设疑,启发学生,养成遇事想一想,试一试的良好习惯,多开展探究性的活动,把趣味性的实验放在实验设计中,由问题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为了解决问题,积极搜查资料,相互讨论,寻找方案,自主探究。由学生在实验中归纳出合理的、规范的操作方法和要求,甚至教材之外的相关内容,学生就会在不断地追问,质疑,假设,探究,想像中创新,诞生创造。 化学科学探究就是 “做”,化学教学就是“做中学”,通过实验活动探究,让学生知道了要 “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被动吸收现成结论,而是亲自参与充实的、生动的思维过程和创造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的学习可持续发展。 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