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基碎石改良土施工方案一、 编制依据:1.1、国家、交通部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条例和规定;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公路工程施工规范、规程、质量评定标准,有关公路工程施工的技术资料;1.3、洞新高速公路工程第一标段工程承发包合同、施工招投标文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参考资料;1.4、业主提供和要求遵循的资料;1.5、进场后调查资料;1.6、本项目部的施工实力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二、工程概况:2.1、概述洞口至新宁高速公路位于湘西南邵阳市境内,北起洞口县(大水互通),经武冈市至新宁县塔子寨(湘桂界),路线总体走向由北向南。为落实洞新公司开展大干下半年、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活动的要求,根据
2、洞新公函【2011】8号关于进一步优化94区及96区填筑设计方案的相关精神,设计院组织相关人员多次深入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征询施工单位意见,经过现场取样试验,在原样土及改良土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参考湖南省其它高速公路项目经验,并结合洞新公司相关指示要求,对本项目94、96区填筑方案进行确定。本标段土方占绝大部分,且为高液限土,不宜直接用于94、96区路基填筑,如果土方作为弃方,则不但加剧土方借调的工程量,且金额巨大。因此一种经济合理的土方改良方案很重要,由于本地碎石供应十分充裕,通过几种方案比选,经过综合考虑,建议掺加50%(质量比、内掺)碎石改良的处治方案。三、 人员、机械准备4.1、参加试验段
3、的组织人员及分工序号工种姓名备注1现场施工负责人朱红荣2测量负责人湛谷春3测量员郭宗伟4质检负责人丁志文5试验负责人李波6试验员李杰7现场技术员唐利强8压路机司机1人9推土机司机1人10挖掘机司机1人11平地机司机1人12洒水机司机1人13汽车司机6人14普工10人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测量人员做到了每个环节的监控。4.2、主要施工机具及设备: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状况备注1挖掘机CAT320BL1台良好210T自卸汽车CQ192106台良好3推土机TY2201台良好4平地机PY190C1台良好5铲车1台良好620T振动式压路机W20051台良好7洒水车东风1台良好8全站仪SET2B1套良好9水
4、准仪DSZ-31套良好10压实度检测仪 1套良好其填料CBR值及填料最大粒径试验指标符合下表要求。路堤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表项目分类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填料最强度(CBR) (%)压 实 度(%)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方路基上路床(030cm)69610下路床(3080cm)49610上路堤(80150cm)39415下路堤(150cm)29315零填及路堑路床(00.3M)69610清淤换填(回填土)69310四、 路基改良试验方案4.1.工艺流程图 整修验收阶段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施工阶段准备阶段 运 填 区 段平 整 区 段碾 压 区 段检 测 区 段平 整 压 实碾 压 夯 实
5、检 验 鉴 定路 基 整 修施 工 准 备下承层准备分 层 运 填摊 铺 拌 合路基填方工艺流程图 图1-14.2.施工准备1)路堤填筑前准备对取土场土源进行土质取样试验检测,符合设计及规范用土要求。挖土方前先清除地表草皮等易腐朽物质。2)工程测量根据线路控制桩恢复中线,每20m一点,对于曲线地段按每10m一点进行加密,按照路基设计高程,放出路基宽度边线,边线按每侧加宽50cm进行放样。3)场地清理4.3.路基填筑施工工艺路堤填筑严格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各区段或流程内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1)准备下承层碎石改良土的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密实,高程、宽度、横坡度符合设计
6、规定,没有松散材料和软弱地点。(2)测量放样恢复中线桩,并在两侧边缘外设指示桩,标出碎石改良土层的边缘的松铺高程和设计高程。(3)备料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对碎石的需提前进行备料,试验室及材料部门必须对材料严格把关,做到对不达要求的材料坚决不进场。(4)摊铺摊铺前根据下承层的标高及每台车载运量确定方格网尺寸,然后再派专人指挥倒土和倒碎石,按进料顺序并考虑均匀布置的原则,分别指挥车辆分块卸料,当进料达到20m30m时,首先由挖掘机对碎石和土进行拌合均匀,再采用堆土机散堆、粗平,然后放线、恢复控制桩。并测其标高,控制松铺厚度,经平地机精平后,对局部不平的地方采用人工补土,由20T光轮压路机碾压,直线
7、段由两边向中间碾压,超高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每次碾压要重叠1/3轮宽。(6)整形混合料拌和均匀后,立即用平地机初步整平和整形。平整过程中应避免薄层补贴,尽可能采用刮削平整,用拉线检查控制标高,横坡。初步整形后检查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必要时进行补料或减料,松铺系数经试验段确定。然后用平地机、轮胎压路机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再重复以上步骤。(7)碾压整平符合要求后,立即压实成型。碾压应遵循先静力稳压,后振压,再静压的原则压至规定的压实度。本试验路段分层辗压,各施工层表面不应有积水,填方路堤由中间向两边做成4%的排水横坡的路拱形状,使路基面大致保持三角形。在远离路堤坡脚2米处挖临时排水沟,
8、并使之与原有排水系统平顺连接。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同,制订碾压方案, 应使各部分碾压到的次数尽量相同,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的(+1%-+2%) 时,应立即用轻型压路机并配合20t以上压路机在结构层全宽内进行碾压。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碾压。一般需要碾压6-8遍。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宜采用2.0-2.5km/h。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应保证改良土层表面不受破坏。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
9、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加适量的碎石)或用其他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在碾压结束之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 路拱和超高符合设计要求。终平应仔细进行,必须将局部高出部 分刮除并扫出路外;对于局部低洼之处,不再进行找补。(8)质量检查每层填筑完成后,由质检员进行路基质量控制,主要检测项目有平整度、压实度、宽度、标高、边坡坡度,路基弯沉、以及纵坡、横坡等,检测合格后填报相关申请资料,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 五、试验数据的采集在填料质量、填筑厚度、填层面纵横方向平整均匀度等符合规定标准的基础上,检测压实系数,每强振碾压一遍都进行压实系数的检测直到满足验标要求为止,记录碾压遍数。最后再静压一遍
10、收光轮迹,满足验标要求后方进行下一层的填筑。六、计划工期计划工期:2011年7月1日2011年8月31日七、质量保证及控制措施7.1.质量控制措施严格进行检测试验,使其数据真实、可靠。严禁压路机在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保证路基表面不受破坏。做好施工前土工试验和测量放线工作,做到技术超前。 测量放线按超宽50cm进行边线施放,确保路基边缘压实符合要求。碾压前严格进行层厚检查,严格控制事先设计的松铺厚度,对大于规定松铺厚度的部位要用推土机和平地机推到符合规定的厚度。严格进行检测试验,使其数据真实、可靠。自检、复检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测合格签字认可后,才能进行上层路堤填筑。7.2.
11、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在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质量责任人的质量管理机构,实施领导把关,做到文明施工,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贯彻到参战的每一个施工人员的行动中;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采用PDCA循环控制原理,行三阶段控制质量程序,开展QC小组活动,建立健全工程施工的全员质量管理体系。路基施工队项目负责人:谢卫红技术负责人:赵宇微技术:唐立强测量:湛谷春试验:李波质检:丁志文机料部:周德祥7.3.组织机构7.4.质量控制流程上道工序施工完毕填好检测表、自检合格,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现场检查试验室检查合格,监理工程师签署质检证可进行下道工序不合格,返修不合格,返修八、路基填筑的安全生产保
12、证措施a.机械设备施工前必须进行性能检测,合格后才准许使用,并由专人操作。b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施工,在作业地点挂警告示牌,严禁违章操作野蛮施工。c经常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d现场施工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不得穿拖鞋上班。e建立施工机械定期检测制度,并做好安全使用检测、自检记录。f发生机械故障时,必须由专业人员负责维修,并做好安全保护措施。g.施工现场设置足够的照明装置,以便施工,夜间施工设红色标志灯以警示。h建立现场安全用电制度,定期检查线路、设施制度,并把检查结果存档备查以确保用电安全。九、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 在施工现场设置施工单位名称牌、安全生产纪律宣传牌、
13、项目部人员组织牌和场地平面布置图。2) 各种原材料及回收物件放到指定的位置堆放整齐,妥善保管,并设标示牌。3) 各种施工机械车辆按指定的位置存放,并认真执行。4) 采取可靠措施保证施工期间已有道路的畅通无阻。5) 落实现场消防措施,保证现场防火安全。 6) 积极配合当地政府搞好社会治安工作,搞好与当地人民群众和政府的关系。十、施工环保、水土保护措施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和安徽省有关环境保护、控制环境污染的规定,采取措施防止施工中的燃料、油料、污水、废料和垃圾等有害物质对河流、池塘的污染,把施工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减少到法规允许范围内。10.1.技术措施核实、确定施工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点,施工
14、过程的重大环境因素。明确施工范围内各施工阶段应遵循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做好施工现场开工前的环保准备工作,对开工前必须完成的环保工作列出明细表,明确要求,逐项完成。 对弃土按规定弃置,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弃土流失。13.2、环境保护具体措施 腐殖物倾倒到指定地点,严禁就近随意倾倒腐殖物。工程用料根据具体情况,堆放在施工场地和征地线内。 每道工序施工时做到工完料尽,并对场地进行及时清理,保证施工场地整洁。10.3.空气环境保护对施工生产、生活区域内裸露场地、运输道路,进行洒水防尘;机动车辆上路前对外表进行冲洗;运输、储存易产生扬尘的物料时用蓬布、塑料布覆盖。 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和达标活动,减少机械废气、排烟对空气环境的污染。10.4.噪音控制 严格遵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有关规定。 对使用的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加强维修保养,降低噪音。10.5.水土保持措施弃土场选址依据设计文件规划或与地方有关部门协商,结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布设弃砟场,不在临河或居民点上游设置;弃砟前做好挡砟工程和排水沟建设,防止二次污染。施工、生活用水本着节约的原则,防止水资源的浪费。施工便道、生活营地设施场地选址尽量少占或绕避林地、耕地,保护原有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