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稿
安文初中 杨紫英
【教材分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文章的结构层次是常见的议论文模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路清晰,逻辑缜密。更重要的是作者针对中国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指出“实验”精神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
2﹒理清文章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任教班级】七年级5班
【教学过程】
一、 激趣《是真的吗?》
二、作者名片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研读
五、结束语
【教学反思】
第一轮教学放在七年级,整体来说,非常不满意。一是七年级同学没有接触议论文,对议论文最基本的知识没有初步概念,忽然出现,他们难以接受。
二是整体感知部分设计有些乱,特别是“导语”,几乎没起多大作用;第四部分的“研读”,文本实际上没有真正读透;结束语引用丁肇中的一句名言,但是与本文论点没有多大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