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课外PPT一路一代-经济新常态-混合所有制.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44136 上传时间:2025-03-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PPT一路一代-经济新常态-混合所有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外PPT一路一代-经济新常态-混合所有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新常态 一、根源:“新常态”是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最先提出的。 二、概念:一般来讲,“新常态”从宏观经济层面被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 三、“新常态”作为中国高层对经济形势的清醒判断和重要定义,对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导向有这决定意义。 四、2014年的第40届达沃斯论坛上,有人提出:世界也许再也无法回到危机前稳定的“正常” 状态,他将面临一个全新的“正常”状态。 五、2015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六、“新常态”九大特征: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以及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方面的趋势性变化。 1、消费需求:过去的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2、投资需求:从投资需求看,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费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 3、出口和国际收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4、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 5、生产要素相对优势:(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现在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6、市场竞争特点: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 7、资源环境约束: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8、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形风险逐步显性化,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 9、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 ·九个方面的趋势性变化说明: 经济正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 增长速度:高速→中高速 发展方式:规模速度型粗放经济→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结构调整:增量扩能为主→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 发展动力:传统增长点→新的增长点 七、国际形势: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明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会略有回升,但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大。 八、以“新常态”定义当下的中国经济,倒逼走上真正的改革正道,推动经济转型的唯一正确选择。 经济“新常态”的政策寓意:速度“下台阶”、效益“上台阶”;增长动力转换,结构再平衡。 一是经济增速正式告别8%以上的快速增长,进入“七上八下”的中速增长周期; 二是宏观政策告别常态的调整和刺激,如果经济增速在7.2%以上的合理区域,不会采取非常规的刺激措施; 三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悄然转换,政府投资让位于民间投资,出口让位于国内消费,创新驱动成为决定中国经济成败的胜负手; 四是在推动新型工业化使命的同时,强力扶持服务业,经济结构避重就轻; 五是告别货币推动型增长模式,控制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资产价格泡沫和债务杠杆由于经济增长本身。 九、《人民日报》评论:“经济新常态,需要创新宏观调控思 路和方式,培育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 从根本上说,就是向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向民生改善要潜力; 就是要‘激活力’,把该放的权放到位,让市场主体真正放开手脚; 就是要‘补短板’,把该做的事做好,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 就是要‘强实体’,把该给的政策给足,夯实发展的微观基础。” 一带一路 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建设秉承的是共商、共享、共建原则。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和谐包容。坚持市场运作。坚持互利共赢。 “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丝路沿途国家分享优质产能,它是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内容包括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政策沟通、人心相通等“五通”,比马歇尔计划内涵丰富得多,肩负着三大使命:1.探寻经济增长之道; 2.实现全球化再平衡; 3.开创地区新型合作 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企业资本由不同所有制的资本组成的经济形式。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决定》指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新阶段,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应从产权开放和产业开放两个方面着手。 从产权开放看,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应实行“四线并进”。 第一条线,立足于国有企业,吸引民营资本、外资与国有资本融合。 第二条线,立足于民营企业,让国资、外资与民营资本融合。 第三条线,立足于外资企业,让国资、民资与外资融合。 第四条线,立足于企业员工,实行员工持股。 在这四条线中,前两条线是重点,而第一条线是重中之重。两条重点线实际是两个思路:一个是瞄准国有企业的“国企改革式”;一个是立足于民营企业的“民企发展式”。二者并不是矛盾和排斥的,而是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 从产业开放看,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点是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垄断行业改革应明确“三不破”“三破”。“三不破”是指:真正的自然垄断性环节不破,但要实行一定范围的市场竞争;真正的法令性垄断(比如烟草行业)不破;在竞争基础上形成的产业集中不破。重点在“三破”:过时的、假冒的或本来就是垄断性行业中的竞争环节,要坚决破;不合理的行政垄断,要坚决破;阻碍和限制竞争的经济性垄断如价格操纵、厂商串谋、垂直约束、纵向一体化、掠夺性定价和搭配销售等,要坚决破。 民营资本如何进入垄断性行业。从战略上看,首先需明确国有资本控制的几条底线:第一,涉及国家安全的产业;第二,真正的自然垄断性环节,指具有网络系统性特征的环节,如电网、通讯网、民航网、铁路网、邮政网等;第三,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行业;第四,承担政府特殊任务的企业。在底线之上,应积极推进垄断性行业开放,逐步使民营资本进入垄断性行业。 最后应强调,为了防止有人借发展混合所有制侵吞国资或民资,要严格把好资产评估关、价格确定关、交易透明关、资金到位关,做到规范运作、一视同仁。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