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最后一课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43796 上传时间:2025-03-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后一课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后一课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课 《最后一课》教案设计(教师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第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在这篇文章里,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凌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 2、简介作者与课文背景 (1)都德: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一生共创了13部长篇小说,两部回忆录,一部剧本和四部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2)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马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一、检查课前预读情况 1. 注音:安排学生书写  哽(     )赚(     )踱(     )捂(     )惩罚(     )祈祷(     )诧异(     )宛转(     )  2.解释:  宛转 懊悔 祈祷 诧异 (选词写句子) 提问 3、小说三要素包括:环境、人物、情节 根据预习,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小组活动完成任务) 明确: 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开头——\"小院子里\"1—6)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个阶段(\"平常日子\"——\"他那副大眼镜\"7—10)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 第三个阶段(\"我看见这些情形\"——\"忘记不了\"11—23)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课上 第四个阶段(\"忽然教学的钟声\"——结束24—29)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 二、新课学习过程 1.研读课文第1-6 段,思考:哪些地方运用了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第1-6 段中分别有这样的描写: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 “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 这些描写的作用是: ①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出小弗郎士无忧无虑、天真幼稚的心理状态。 ② 普鲁士士兵操练和两年来一直有坏消息,这就巧妙地暗示了时代背景。 ③ 许多人围观新的布告,但究竟出了什么事却未直接写出;这使读者产生悬念,吸引读者急于读下去。 2.学生有目的地在每一个阶段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分析第一阶段。——幼稚、怕提问 *“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怕提问。 *“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 明确:指“画眉在树林……正在操练”。幼稚。 *“又出了什么事啦?”设置悬念, *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 明确: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郎士的思想 发展埋下了伏笔。 (2)分析第二阶段。——疑惑、诧异 今天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 平时上课 最后一课 气氛 “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一切都安安静静的,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氛。” 学生 “开课桌啦,关课桌啦,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 “上课前,学生们已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 教师 “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我”迟到,会遭到先生的责骂。 “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的穿戴。 今天迟到,先生却很温和地叫小弗郎士“快坐好”。 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嘈杂;严厉的先生正温和地等着他来上课,穿着\"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服饰;最令小弗郎士吃惊的是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3)分析第三阶段。——难受、懊悔 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结合课后练习二找 出有关语句。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 *课后练习二: 1、 说明小弗郎士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被唤起,开始认识到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 2、 表明小弗郎士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产生了学好语言的责任感。 3、 表明小弗郎士的爱国主义感情已经升华,化为一种学习祖国语言的强烈愿望和巨大动力。 4、 这联想是对敌人的讽刺,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自由的渴望。 (4)分析第四阶段。——悲愤、懂事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明确: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 (5)小结: 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5、板书设计: 情节 人物 小弗郎士 上学路上(序幕) 幼稚、怕提问 课前(开端) 疑惑、诧异 线 课上(发展) 难受、懊悔 索 下课(高潮和结局) 悲愤、懂事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