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试卷代号:219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行政管理专业 社会调查研究与措施 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 、 ·
2.课题的选择要从 和 两个方面的需要来考虑。
3.以调查目标为依据可将调查研究类别分为 、解释性研究和
4.调查问卷语句的类型有三种,即 、间接提问和 ·
5.调查报告有较强的应用性,因此它的语言应当严谨、 和 。
二、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lo分,每题仅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调查研究中的客观性标准指的是( )。
A 调查资料及结论不搀杂研究者的主观原因
B.只认可“实证”的事实,不反应客观规律
C 把人看作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
D.把社会现象看作具备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2.社会调查研究中,当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因变量的数值伴随发生大体均等的变司
这种有关关系是( )。
A.正有关 B 负有关
C 直线有关 D 曲线有关
3.从研究者的观测方式来划分,观测法可分为( )。
A 试验观测和非试验观测 B.有结构观测和无结构观测
C 参加观测和非参加观测 D.隐藏观测和非隐藏观测
4.离中量数是( )。
A.体现数据的集中趋势
B.体现数据的离散程度
C.体现事物之间不严格的依存关系
D.体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5.次级资料是指( )。
A 历史资料或通过他人加工的资料 B.虚假的资料
C 差错的资料 D.遗漏的资料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每题最少有两个以上的答案正确。)
1.问卷的基本结构包括( )。
A.调查问卷的题目 B .调查与填表阐明信
C 问卷的重要内容 D.调查实行情况统计
巳调查问卷的结论
2.社会调查研究的准备阶段的重要任务是( )。
A.课题的选择、确定及影响原因分析 B.探索性研究
C 调查方案设计 D 实地调查
E 资料的审核与校正
3.会议调查措施的特点有( )。
A.实践性强 B.灵活性强
C 有效程度高 D 综合性强
E.可控性强
4.文献定性研究的一般步骤是( )。
A.确立假设命题 B.抽样调查搜集资料
C.文献摘录 D.分析文献资料与研究主题的关系
E.阐明主题
5.调查报告的种类有( )。
A.搜集资料型 B.概况调查报告
C专题调查报告 D.理论研究型报告
E 实际提议型报告
三、名词简释(每题5分。共20分)
1.变量
2.抽样调查
3.访谈法
4.试点调查法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什么是操作化?它有什么作用?
2.在经典调查中选择经典单位应注意哪些问题?
3.资料整顿应怎样进行?
五、问答题(26分)
论述调查研究的信度与效度的内涵及其检查措施,并举例阐明,在调查研究的全过程中,怎样提升调查研究的效度与信度?
试卷代号:2196
(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人口 文化
2.理论 实际
3.描述型研究 预测性研究
4.直接提问 假设提问
5.简明 通俗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A 2.C 3.B 4.B 5.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少答、多答均要酌情扣分)
1.ABCD 2.ABC 3.BCDE 4.CDE 5.BCDE
三、名词简释(每题5分,共20分)
L变量;是指某一社会现象包括有一个以上的变量值的概念,也就是说概念是具备变量和变量值。变量是指概念自身是可变动的,变量值即取值,是指用数值体现的变量。(3分)社会调查研究措施中所利用的变量值与数学中变量不一样的地方是:变量值能够用程度来表示。对变量能够从不一样方面辨别为自变量、因变量、中间变量和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定比变量。(2分)
2.抽样调查:是一个非全面调查。所谓抽样调查,就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重要以随机方式抽选出一部分单位作为总体的代表进行调查,以调查的成果作为推断总体情况的一个调查类型。(3分)随机抽样的重要类型有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系统抽样和整群抽样。另外尚有非随机抽样。(2分)
3.访谈法:是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谈口问的形式来搜集资料的一个措施。访谈法在所有社会调查措施中是利用的最广泛和普及的一个措施。对于国家公务人员这是基本功。(3
分)访谈法的类型重要有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一般访谈和深度访谈、作为搜集资料重要伎俩与辅助伎俩的访谈。(2分)
4.试点调查法:就是为了取得实行某一政策或方案的经验,固守一个有代表性的基点,进行一个时期的连续调查,系统地搜集和积累第二手资料,有目标、故意识地通过变化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试点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借以指引全面工作的调查措施。(3分)重要类型有平行试点和连续试点、试验室试点和实地试点、单一试点组试点、试点组对照组试点和多试点组试点。(2分)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什么是操作化?它有什么作用?
答:操作化,也称详细化,或分解化,是指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将抽象的概念和命题逐渐分解为可测量的指标与可被实际调查资料检查命题的过程。它是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定量研究的一个措施。此种措施在当代社会调查研究中被广泛地应用。(3分)
操作化是当代社会调查研究措施必经的一个阶段。操作化的作用之一,在于使概念或命题详细化,使调查研究得以进行;操作化的作用之二,在于使概念或命题量化,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防止了对社会现象的分析的片面性。操作化的作用之三,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是建立在量的基础上,使定性分析即结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不是一个主观的臆断。(5分)
2.在经典调查中选择经典单位应注意哪些问题?(共8分)
答:(1)选择经典前应对所要调查的对象有一个概略的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以此作为抽取经典的基础,使调查者在确定经典单位时尽也许防止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确保所选择的经典具备代表性。(3分)
(2)要依照调查目标选择经典单位。(2分)
(3)要依照调查对象自身特点选择经典单位,使选出的经典具备客观代表性。(1分)
(4)要依照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多少、差异大小选择经典单位。(1分)
(5)要依照需要及时更换经典单位。(1分)
3.资料整顿应怎样进行?’
答:资料的整顿工作大体可分如下几步进行:
(1)设计和编制资料的汇总方案。汇总方案重要包括三方面的设计,即一套综合表;填表阐明;分类目录。
(2)对资料进行审核,包括对原始调查资料的审查和核算,也包括对次级资料如历史资料或其他已经加工过的资料的再一次审核。
(3)对资料进行科学分类或分组,包括确定分类或分组的标志,分组的详细措施,分布数列的编制等。
(4)对分类或分组后的资料进行汇编或汇总,包括一系列的编辑和运算过程。
(5)对资料整顿成果的显示。资料整顿的成果一般以汇编资料或以统计表的形式显示。
(以上5个要点,少一点扣2分)
五、问答题(26分)
论述调查研究的信度与效度的内涵及其检查措施,并举例阐明,在调查研究的全过程中,怎样提升调查研究的效度与信度? 。
答案要点:
(一)信度的内涵及其检查措施:(4分)
信度是指调查中所利用的伎俩和取得资料的可靠性或真实性。
评价、检查所得资料信度的措施有:再测措施、复本措施、对分法。
(二)靛度的内涵及其检查措施:(4分)
效度是指用调查措施及其所得资料的正确程度,即准确性。
评价、检查所得资料效度的形式有:表面有效性、准则效度、结构效度。
(三)怎样提升调查研究的信度与效度:(每点2分,共12分)
1.在命题的假设阶段,应明确概念,对课题及调查目标进行操作化,以提升表面效度。
2.在调查实行过程中,依照课题恰当使用调查措施或伎俩,提升调查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3.恰当选择调查对象,是所得资料具备代表性,提升其效度。
4.在搜集资料过程中注意调查者个人的特点、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的相互作用、研究伎俩的缺陷、调查者对课题的了解等,以减少这些原因对调查研究信度与效度的影响。
5.在整顿资料过程中,应减少资料的差错,整顿后的资料应做到合格、真实、可靠、准确:完整、系统等。
6.在资料分析阶段,应注意对资料的解释要以数据说话,要从整体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