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打非治违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打非治违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一、背景和意义
为积极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打非治违”工作已经成为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该实施方案旨在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打非治违”制度和机制,加强各项管理工作的协调配合,防范和化解校内合法权益受到的侵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对教育教学秩序的干扰和影响。
二、工作目标
1. 通过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强化法律意识。
2. 解决学生违规行为和积极打击校内各类违法和违规的行为,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3. 建立和完善“打非治违”线索举报和网上监管制度,提高打非治违工作效率。
三、组织机构
1. 学校“打非治违”工作实施方案工作小组,依托校安全保卫处、德育处、学生工作部、网络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制定学校“打非治违”工作实施方案,协调推进全校有关工作。
2. 学校各级沟通协调中心,承担联通校内外的信息发布、矛盾调解、协商谈判等教学管理工作,配备相应的人员和设备,和校园安全保卫处等部门协同作战。
3. 学校工会、校团委、各院系、学生会、班级委员会等,作为多元化参与学校“打非治违”工作的重要力量,承担积极的宣传教育、调解处理、监督督办等职责。
四、任务与措施
1. 加强法制宣传
通过学校官方平台、新闻媒体、校园广播、海报、课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加强法制宣传工作,以校内法律法规、知识讲座、移动警务、法制普法知识问答等特色活动,深化全体在校人员的法律意识,增强知法、懂法、用法和防范意识,降低违法违纪率。
2. 健全线索举报制度
搭建安全监察报警平台,组建校园安全保卫部门和公安机关联合执法队伍,严格管理和保护,确保线索举报的及时高效,对线索的信息获取、储存、分析、研判、核实保密等制度进行全面覆盖,在全校范围内推广网上举报平台,让师生利用自己的实名账号实现自我监督和互动监督。
3. 健全考勤管理制度
在校内公共活动场所加强摄像系统的建设,提高能力和技术,完善校内门禁制度,加强学校人员出入门禁和考勤的管控和管理,借助部门办公桌面管理和数据分析,建立健全的考勤信息管理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安全隐患。
4. 完善保卫力量
在校内人员未知或不明身份的进校通道进行堵截和验证,对未经证明或不愿意提供核实资料的人员由校外进入校园进行阻拦和盘查,对人员设施实施门禁管理和巡查,对有特殊情况的人员进行随机检查和突击检查等多种措施,确保安全稳定、有序有权。
五、预计效果
通过学校“打非治违”工作实施方案小组的不懈努力,预计将在如下几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1. 全校知法、懂法、用法和防范意识普遍提升。
2. 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紧密配合、信息畅通。
3. 校内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打击和防范,校园安全稳定得到保障。
4. 线索举报制度建立和完善,实现网上举报平台全面覆盖。
5. 推行整个“打非治违”工作实施方案,全面防范和化解校内合法权益受到的侵害。
六、调研和学习
为更好地推进“打非治违”工作,该实施方案小组将根据需要开展调研和学习活动,及时了解业务动态,为方案的调整完善及生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