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消费品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一、前言
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品质消费需求,推动消费品质量提升,我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消费品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以推动我国消费品质量提升事业的发展。本文将对该方案做出详细解读。
二、实施目标
本次实施方案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推动消费品质量提升,促进我国消费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升行业竞争力,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同时也是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措施。
具体目标包括:
1. 提高高频日用品、家电、建材等消费品质量水平,提高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和使用效果,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
2. 改善消费品市场环境,减少假冒伪劣和不合格产品的流通和销售,营造诚信消费的社会氛围。
3. 推进消费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提高产品溯源能力,增强品牌竞争力,提升消费者信心和满意度。
4. 加强消费品质量监督和管理,提高质量监管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和品牌建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总体措施
为实现以上目标,达成消费品质量提升的目标,实施方案提出了以下总体措施:
1. 加强基础工作。加强行业标准制定、产品质量监督和检验等基础工作,强化服务和监管职能,提升市场管理水平。
2. 严把质量关。加强对产品生产、流通和销售全过程的质量监管,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不合格产品的进入市场。
3. 推进消费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制定完善有关政策和技术标准,建立消费品质量追溯体系。
4. 改善消费品市场环境。加强消费品质量认证、品牌评选、消费预警等工作,维护公平交易秩序,打击假冒伪劣、低劣口感等问题。
5. 多措并举加强质量监管。提高质量监管效能,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严惩违法违规行为。
四、重点领域
本次消费产品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确定了多个重点领域,需要加强质量监管和推进升级,具体如下:
1. 食品安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优先推动稻谷、水稻、大豆等主要粮食、油料食品质量提升。
2. 儿童用品。强化儿童用品产品质量监管,切实保障儿童健康。
3. 家电产品。加强家电产品质量监管,推进家电产品效能提升,促进产品集约化。
4. 建筑材料。提升建筑材料质量,切实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安全。
5. 纺织服装。加强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管,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提升消费者购买体验。
6. 机动车和零部件。加强机动车和零部件质量监管,提高产品安全和环保性能,促进行业升级和品牌建设。
五、落实机制
方案中提出了建立健全落实机制的要求。首先,建立质量提升专项行动领导工作小组,明确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其次,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根据方案制定本地实施方案,并落实责任,确保推进落实有效进行;最后,要加强对实施情况的监测和评估,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
六、结尾
总体来说,消费品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发布,是推动我国消费品质量提升的有力举措。只有不断提高消费品质量,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促进企业的品牌建设和行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