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全球变化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1,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强大技术手段的运用正在剧烈地改变自然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工业化、现代化和信息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基础带来严重的冲击。,2,刚刚过去的,20,世纪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无疑是一个伟大的世纪,,人类的社会经济以史无前例的高速度向前跃进,其发展水平达到了崭新的历史高度。,人类过分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造成严重的不协调。,3,世界不同时期人口与经济的发展速度(平均每个世纪增长倍数),4,经济增长的巨大代价,经济工业化和社会城市化获得了的大规模发展。与此同时,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三废”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森林破坏与水土流失、资源耗竭、沙漠化、海洋污染等愈来愈严重。环境危机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些生态问题在我国表现相当突出。,5,20,世纪的环境变化,(地球表层系统出现的重要变化),由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变化到人类因素引发的环境变化,6,7,8,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9,地理环境与地理生态变化,。这就是全球和部分地区的气候变化、变暖、荒漠化、水土流失、海平面上升等。这些变化及其引发的自然灾害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赖以生存的资源供给;,资源地理的变化,。出现国家和地区性资源严重短缺乃至全球性的资源危机。生态环境破坏与资源短缺问题互相交织在一起。全球许多地区的自然灾害比历史时期严重得多,造成非常突出的资源和生态安全问题。,我们面临全球的、国家的和各类区域的重大变化:,10,经济地理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范围内国家和地区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扩大。国家之间由于经济利益的冲突而导致的矛盾和对立日趋普遍。超国家的经济集团力量不断增长,国家的经济不安全问题突出。,社会地理和政治地理的变化,。由于贫困、宗教、文化差异而引起国家、地区的社会不稳定有愈来愈严重的趋势。,这些变化的的结果就是提出了严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面临全球的、国家的和各类区域的重大变化:,11,我国长期高速经济增长及资源环境问题,12,长期高速和超高速经济增长导致过分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造成严重的不协调,,我国面临促进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面临着需要发展的巨大压力,同时又陷入深刻的环境危机之中。,13,经济高速和超高速增长,:,1978,2002,年,24,年,年平均,GDP,增长,9.4,,,1978,年,GDP,为,3600,亿元,,2003,年为,11.6,万亿元。,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从,1980,到,1995,年这,15,年期间,我国城市人口从,1.9,亿增加到,3.5,亿。,14,15,到,2020,年我国,GDP,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16,17,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资料来源:周一星,2001,年,18,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比较,19,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城镇化率按年均增长,1%,预测,,2020,年将达到,57,,城镇总人口,8.28,亿。比,2002,年增加,3.26,亿(包括城镇人口自然增长,0.37,亿),从现在到,2020,年,将有,2.89,亿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年均增加城镇人口,1811,万人。,20,城市,5.02,亿,农村,7.82,亿,城市,8.28,亿,农村,6.22,亿,2002,年,2020,年,0.37,亿,(,自然增长人口,),2.89,亿,(,转化人口,),1.29,亿,(,自然增长人口,),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21,大城市普遍交通拥堵、污染加剧、事故增多。全国城市年产生活垃圾,1.5,亿吨,每年以,8-10,速度增长;垃圾存量,60,亿吨,占地,5,亿平方米;垃圾处理率,50,,只有,10,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22,全国,70,城镇缺水;,90,的城镇水域和,65,的饮用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50,重点城镇集中饮用水源不符合取水标准;污水处理率,36,;水污染造成经济损失为,GDP,的,1.5-3.0,。,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23,我国城镇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终端商品能耗,30,以上,现有,400,亿平方米建筑中,99,为高耗能建筑,每年新建的,18,亿平方米的建筑中,95,仍属高耗能建筑。按照目前建筑能耗水平发展,到,2020,年,将达到,11,亿吨标准煤,为,2000,年的,3,倍;空调高峰负荷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出力。,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24,全国城市年产生活垃圾,1.5,亿吨,每年以,8-10,速度增长;垃圾存量,60,亿吨,占地,5,亿平方米;垃圾处理率,50,,只有,10,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堆积如山的垃圾!,25,高耗能的现代城市建筑!,26,按照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预测,年均需要新增就业岗位,830,万个,住房,3-4,亿平方米,建设用地,1800,平方公里,生活用水,14,亿立方米,建筑耗能,64,亿千瓦时,以及土地开发资金,2700-3600,亿元。,27,28,29,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达到,20,25,亿吨,排放二氧化硫,2800,万吨,对于环境的压力巨大,30,中国,“,世界工厂”?,31,钢产量,1.82,亿吨(,2002,年)增加到,3,一,4,亿吨?,32,水泥产量,7.25,亿吨(,2002,年)增加到,20,一,30,亿吨?,33,乙烯产量,612,万吨(,2003,年)增加到,3000-4000,万吨?,34,红旗轿车生产线,汽车产量,325,万辆(,2002,年)增加到,1000-2000,万辆,35,纸及纸板由,4667,万吨(,2002,年)增加到,1.5,2.0,亿吨;,2003,年消耗,50,亿吨的矿产资源,到,2020,年,将达到,120,150,亿吨,中国,“,世界工厂”?,36,37,38,资料来源: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发展的基础,,,2003,39,需要回答的发展问题,(,一,),在力求保持,6,以上或,8,以上的长期经济增长率条件下,在未来不同的时间尺度上中国及各地区的资源保障程度及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在保持我国水、土地(主要是耕地)、能源、主要矿产、生物等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考虑到技术进步,未来不同时间尺度上中国及各主要区域适宜的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应在多大程度上依赖国际市场,?,40,需要回答的发展问题,(,二,),我国各类资源与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现状和预测。,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要求和资源环境状况,我国及各地区应当谋求多高的长期经济增长率,?,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的地区资源承载力。,41,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目标,经济效率,:经济发展,生活水平与质量提高,代际公平,:资源的代际分配,环境可恢复,生态整体性,:保障与支持系统,42,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点,控制人口,:数量控制,素质提高,节约资源,:单要素(水、土、能源、木材,等)的节约,全面节约,:即降低整个国民经济的投入系数,提高投入效率,保护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与建设,43,44,发展内涵的变化:,增长,最大程度谋求国民生产总值,发展,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三维空间中的经济增长,45,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在三维空间中的经济发展,46,以新的指标体系来衡量社会经济的发展、干部政绩和采用节制资源浪费的核算制度,仅仅以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和社会总产值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必然使政府和舆论千方百计地增加,GNP,以取得富裕和繁荣,但不注重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护,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如果按照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目标,就应增加一些反映社会全面发展的指标,如就业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GNP,平均增长率等。,要逐步采用节制资源浪费的核算制度。即在计算产值、,GNP,时,要同时计算资源的耗用相当于今后多少钱的损失,补偿生态破坏需要多少资金,并将此纳入产值的成本核算中。,47,以“人均持续财富”度量国家的经济可持续性,人均可持续财富,=,人均,(,人力资本,+,物质资本,+,自然资源财富,),48,不同类型国家的财富构成,及占世界的比重,世界银行,1995,49,若干国家可持续财富的比较,50,可持续经济:人均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标,ISEW,持续上升,ISEW=,个人消费,+,非防御性公共开支,-,防御性开支,+,资产形成,-,环境破坏开支,-,自然资产衰减值,可持续经济,:,国内资产储存总值,(,人工资产衰减值,+,自然资产衰减值,),51,52,净国内生产总值,(NDP),净国内生产总值,(NDP)=,国内生产总值,(GDP)-,自然资本的消耗,印度尼西亚,1974,1984,年,GDP,平均增长,7.1%,,,NDP,平均增长,4.0%,(,资料来源:世界银行项目,,Repettot,等人,),53,54,河北省某市三星宾馆前的大标语,靠项目出政绩,靠项目出人才,以项目论荣辱,以项目论英雄,55,谢 谢!,5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