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采矿工程采区设计.doc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32747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1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矿工程采区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采矿工程采区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采矿工程采区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采矿工程采区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采矿工程采区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矿二水平戊三采区初步设计 学生所在校外学习中心 批次 层次 专业 081 专科起点本科 采矿工程 学 号 学 生 指 导 教 师 起 止 日 期2009年9月10日至2009年10月30日 摘 要矿二水平戊三下山采区是二水平戊一采区东翼下部的一个下山采区,为二水平戊一采区的接替采区,采区西部三水平戊一东翼未开采,东部十矿局部开采,上部二水平戊一采区最下部一个面戊8-21210已回采。地质情况比较简单,断层不发育,一般为正断层,落差一般为1.02.5米,最大为9米。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是顶板砂岩水和老空水。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结合地质条件和矿井现有条件

2、,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对采区开拓、采区布置与装备、通风和安全、机电、运输等进行初步设计,并进行掘进工作面设计和综采设备选型;针对工作面防治瓦斯事故、煤尘危害采取防范措施。关键词: 二水平戊三 初步设计 防范措施目 录中文摘要1引言31矿井基本概况 41.1矿井基本概况41.2 矿井地质特征41.3矿井主要生产系统92.采区基本条件122.1采区煤层条件122.2采区生产状况142.3采区车场设计143采区开采方案设计143.1采区设计方案143.2采区方案设计参数153.3采区方案比较174 采区生产系统及装备204.1采煤方法204.2采区运输224.3采区供水、排水及压风2

3、54.4采区供电及通讯275采区通风与安全285.1瓦斯涌出量预测 285.2采区通风系统295.3采区监测监控系统315.4采区防灭火系统315.5矿井防尘系统326掘进工作面工艺设计327.安全技术管理措施367.1 综合防尘措施367.2防煤层自燃发火措施378总结37参考文献37引 言 矿井设计是一个涉及煤矿开采,井巷工程,矿山机械,矿井通风,等众多门类的系统工程,虽然本次设计题目中存在一些理想化条件,但是通过这次设计,我已经基本掌握了矿井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培养了搜集、整理、运用技术资料和生产技术检验的能力,提高了撰写技术文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设计的参照矿井是平煤股份矿的资料

4、,通过地面参观,听总工及各科室负责人的报告,参加科室实习及井下生产实习,对矿井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本次设计就是在平煤股份矿实际地质的基础上,根据搜集到的矿井生产图纸和数据,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做一些改动,作的初步设计。 本次设计毕业设计指导大纲为依据,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老师精心指导而完成的,设计难免有不妥和错误之处,恳请审阅老师批评指正。1.矿井基本概况1.1 矿井基本概况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矿(以下简称矿)位于平顶山煤田中部,市中心以北3km,东以26勘探线为界与十矿相邻,西以36勘探线为界与四矿、六矿相邻,丁组煤层南起老窑采空区下界(+45+110m之间),

5、北至-600米等高线;戊组煤层南起露头北至-650米等高线;(己组煤层南起-240米北至-800米等高线;庚组煤层南起-250米北至-800米等高线)。东西走向长5公里,南北倾斜宽5.86公里,最大面积29.3平方公里。矿井南邻二矿,北部为人为边界。矿区交通十分方便,铁路方面:矿至平顶山站9公里,通过矿区专用铁路可直达漯宝铁路。漯宝铁路连接京广、焦柳两大铁路干线。平顶山站至京广铁路70公里,至焦柳铁路28公里;公路方面:以平顶山市为交通枢纽,有柏油公路与周围各县市相沟通。矿位于平顶山矿区中部,平顶山、落凫山位于井田中部,二山南陡北缓,基本呈单面山形,走向近东西,地势北高南低,形成本井田范围内的

6、分水岭。南北两侧冲沟发育,多为季节性冲沟。主、付井口位于落凫山南麓,主井口标高为+150.0米。平顶山海拔+411.13米,落凫山海拔+492.70 米。井田内山间冲沟发育。井田内没有大的河流,只有季节性小溪冲沟,南侧冲沟汇集入湛河,北侧冲沟汇集入竹园水库(目前为平顶山电厂排灰场),在井田西北角有姚孟电厂排灰场。本区属大陆性半干燥湿度不足带。根据平顶山历年的气象资料,年平均降雨量为742.73mm,年最大降雨量为1323.6mm(1964年),年最小降雨量为373.9mm(1966年);年平均气温为150,最高气温42.30,最低气温-150。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1.2 矿井地质特征井田内地

7、层出露较差,根据钻孔工程揭露的地层从老到新有寒武系崮山组,上石炭统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石盒子组、石千峰组,三叠系刘家沟组和第四系黄土及坡、残积物。本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和上、下石盒子组。自上而下划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等七个煤组。含煤地层总厚780米,含煤七组43层(有编号的煤层23层),其中甲、乙煤组无可采煤层。煤层总厚约26米。含煤系数为3.3%,可采煤层5组10层,总厚约15米,可采含煤系数为1.92%。煤层间距基本稳定。矿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碳系太原组,二迭山西组和上下石盒子组。煤系平均总厚780m,含煤7组43层,煤层总厚26m,含煤系数3.3%左右。煤层自

8、上而下分别为甲已丙丁戊己庚组。上石盒子组煤层均属沉积不稳定的薄煤及煤线,无经济价值:具有经济价值的可采煤层为下石盒子组、山西组及太原组,可采煤层5组10层分别为丙3、丁5、丁6、戊8、戊9、戊10、己15、己16、己17、庚20、可采煤层总厚度约15m,各主要可采煤层和标志层之间的层间距较稳定。目前,矿主采丁组、戊组煤层,分别为:丁6、戊8、戊9、戊10,煤层煤种为气煤、1/3焦煤、肥煤,一般作为动力用煤。其中丁6煤层煤厚1.093.64米,平均煤厚2.01米,该煤层结构简单,含夹矸02层,厚00.45米;戊组煤层最为发育,厚度大,为主要可采煤层,但结构复杂,分叉合并现象普遍。分层区域:戊8煤

9、层煤厚0.253.81米,平均煤厚1.93米,属较稳定煤层;戊9煤层煤厚0.352.88米,平均煤厚1.07米,属较稳定煤层;戊10煤层煤厚0.854.15米,平均煤厚2.42米,为较稳定煤层。合层区域:戊8、戊9、戊10合层区煤厚3.998.90米,平均6.5米,含夹矸37层,煤层层位和厚度稳定,为稳定煤层。戊9、戊10合层区(戊9-10)煤厚1.997.34米,平均4.34米(含夹矸35层),为较稳定煤层。在矿井田范围内,地层走向为北550750西,倾向北东,地层为单斜构造,倾角3120,局部最大为250。煤层顶底板岩性由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互层组合。煤层直接顶大多数为砂质泥岩或泥

10、岩,老顶一般为砂岩,少数有伪顶,伪顶岩性为炭质泥岩,各煤层均以砂质泥岩为直接底板。1)、丙3煤层位于下石盒子组丙煤段中部,上距田家沟砂岩(B12.)47米,煤厚0.20-1.75米,平均煤厚0.90米。煤层结构简单,局部含夹矸厚0.05-0.55米,属不稳定煤层。在26-29勘探线间大面积不可采,33-36勘探线间-350米以线为不可采区。2)、丁5煤层位于下石盒子组丁煤段中上部、上距丙3煤层84米。该煤层一水平已全部采动,二、三水平部分可采。煤厚0.55-1.85米,平均煤厚1.00米,属较稳定煤层。在29勘探线-500米以深、30-32勘探线-400米以深出现大面积不可采区,二水平中部及3

11、5勘探线-300米左右各有一不可采区。煤层结构简单,偶见一层夹矸0.1-0.55米厚。3)、丁6煤层为本井田主要可采煤层之一,位于下石河子组丁煤段中部,上距丁5煤层十米左右,沉积稳定,发育良好。该煤层一水平已全部采完,二、三水平煤厚1.09-3.64米,平均煤厚2.01米,属全区可采稳定煤层。该煤层结构简单,含夹矸0-2层,厚0-0.45米。4)、戊煤组位于下石河子组戊煤段中上部。本井田戊组煤层最为发育,厚度大,为主要可采煤层,但结构复杂,分叉合并现象普遍,其变化情况按其范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夹矸厚度0.7米为分合层线):戊8、戊9、戊10均为独立煤层(戊11独立分层,不可采),分布在26-

12、30勘探线之间-250米以下,30-34勘探线间-350米以下及34-36勘探线-50米以下。戊8煤层:上距丁6煤层80米,煤厚0.25-3.81米,平均煤厚1.93米。属较稳定煤层。煤层结构简单,仅在26-29线间-300米以深含1-2层夹矸(厚0.05-0.41米)。戊9煤层:上距戊8煤层0.7-18.5米,煤厚0.35 -2.88米,平均煤厚1.07米,属较稳定煤层。煤层结构简单,仅在27-29勘探线-550米以深存在一不可区。戊10煤层:上距戊9煤层0.7-16.0米,煤厚0.85-4.15米,平均煤厚2.42米,为较稳定煤层。含夹矸1-4层,常见1-2层夹矸厚0.01-0.54米。井

13、田内全部可采。戊8、戊9、戊10合层区(戊8-10):在26-34勘探线,从风化带至-250米之间,煤厚3.99-8.90米,平均6.5米,含夹矸3-7层,煤层层位和厚度稳定,沉积连续性好,全部可采,变异系数17%,为稳定煤层。戊9、戊10 合层区(戊9-10):分布在30-34勘探线-250-350米之间,煤厚1.99-7.34米,平均4.34米(含夹矸3-5层)。全部可采,变异系数40%,为较稳定煤层。5)、己15煤层位于山西组己煤段上部,上距戊10煤层157米左右。煤厚0.18-4.84米,平均煤厚1.40米,属不稳定煤层。含夹矸1-2层。在28-32勘探线间-250-500米,31-3

14、6勘探线间-500米以深出现两个不可采区,不可采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5。6)、己16煤层位于山西组己煤段中部,上距己15.煤层1.9-10.0米,煤厚0.27-4.84米,平均煤厚1.26米,属不稳定煤层。井田中深部大部分不可采,不可采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强。7)、己17煤层位于山西组己煤段下部,上距己16煤层0.60-9.0米。煤厚0.29-2.19米,平均煤厚1.28米,属较稳定煤层。在27-33勘探线间-240米以深有一个无煤区和不可采区,不可采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左右。煤层结构较简单,偶见一层夹矸,厚0.05-0.28米。8)、庚20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石炭岩段中上部,上距己17煤

15、层56米。煤厚0.40-2.64米,平均煤厚1.63米。属较稳定煤层。仅在26-28勘探线-250米以浅有一不可采区,31-13孔有一不可采点,面积很小。该煤层结构简单,一般无夹矸。目前,矿主采丁组、戊组煤层,分别为:丁6、戊8、戊9、戊10,煤层煤种为气煤、1/3焦煤、肥煤,一般作为动力用煤。1.2.1矿井地质构造、构造类型本井田位于主体构造李口向斜西南翼中段。基本构造为一走向北55-75西,向北北东倾斜的平缓单斜构造。地层倾角5-22,一般6-8,井田内26-29勘探线深部最大倾角22。井田内构造简单,褶皱一般不发育。煤层沿走向虽有小的起伏,但大断层稀少,仅在井田中、深部发现落差在20-4

16、0米的正、逆断层五条,并伴有次一级宽缓向斜和背斜,井田内小断层较发育。另外,根据煤科院西安分院对三水平丁戊二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发现大于5米的正、逆断层15条,但目前没有一条验证,有待以后进行实际验证。1)、褶皱(1)、郭庄背斜:背斜轴位于尹充村野猪岭一线,走向北60西,向北西倾伏,东北翼倾角8-15,西南翼倾角6-11倾伏端在28勘探线东侧岳家小窑附近出露较明显,向东南沿至十矿,区内延展长度800米。26-8孔、26-6孔、和27-16孔有控制。(2)、牛庄向斜向斜轴部位于丁家村及老沟村一线。轴向与郭庄背斜大致平行。呈北西向展布。由十矿进入本井田,倾伏于老沟附近。区内延展长度600米。地表全被

17、黄土掩盖,从26、27勘探线剖面图看,26-12孔、27-15孔、27-9孔,井下戊8-1021171采面、戊8-1021151采面、戊8-1021191采面、戊821210采面均有控制。2)、断层(1)、牛庄逆断层(F1)走向北35-45西,倾向北东,倾角40,落差9-25米,井田内延展长度1500米,西北端消失在28勘探线西侧附近,东南端延伸至十矿井田内。该断层钻孔控制严密,26-12孔、27-9孔28-13孔均有控制。本井田丁、戊三东大巷、车场、丁戊三轨道、皮带上山及十矿井田巷道内均有揭露。(2)、竹园逆断层(F2)走向北35西,倾向北东,倾角40,落差13-20米。30-14孔,丁62

18、1150采面和丁一下山、戊一下山均有揭露。戊组煤层落差比丁组煤层大。井田内延展长度1000米。(3)、张家逆断层(F3)位于张家和竹园一线。走向北35西,倾向北东,倾角38,落差16-50米。北西端延出井田外,东南端消失于30勘探线以西30/-19孔附近。地表全被第四系掩盖,32-22孔、丁6-31060机、风直接控制。井田内延展长度1870米,但该断层沿走向和倾向控制程度较差,只有在以后采掘过程中加以解决。(4)、龙池正断层(F4)位于36勘探线龙池村附近。走向北60东。倾向北西,倾角45,落差20-32米,由3622孔及丁622160采面控制,西南端入四矿井田,本井田内延展长度450米。(

19、5)、王家寨正断层(F5)位于王家寨村西北,走向北55西,倾向北东,倾角42-80,落差米,井田内延展长度约米,无工程点和巷道点控制。由地质点及点见到,地表破碎带.米。据井田内丁、戊煤已开采的采区揭露情况看,本井田内小断层较发育,在这些断层中,以高角度小断层的正断层为主,逆断层较少。断层密度.条/万平方米。走向多为北东向和北西向。从小断层的分布情况看,由西向东发育程度减弱,由浅入深断层密度有减小的趋势,但断层落差有变大的趋势。从小断层的延展长度可以看出:走向断层落差越大,延展长度也较大,但条数少。斜交断层落差变动幅度较大,延展长度米,一般米。1.2.2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矿井田内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

20、单,充水因素主要是顶板砂岩及老空积水。主要含水层有:寒武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太原群岩溶裂隙含水层;己组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戊组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丁组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平顶山砂岩裂隙含水层及第四系含水层。其中,对矿有影响的主要是丁组、戊组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平顶山砂岩裂隙含水层及第四系含水层为下伏含水层的主要补给水源。1)、瓦斯据历年矿瓦斯鉴定结果表明,相对瓦斯涌出量均小于10m3/t,属低沼矿井。但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大,瓦斯涌出量也随之增大。二、三水平深部掘进和回采工作面时有瓦斯超限现象发生。丁、戊煤组、己17煤层瓦斯试验成果表明,瓦斯含量与煤层埋藏深度基本成正比,丁6煤层(中厚煤层)瓦斯

21、含量在0.259-4.6972 ml/g之间,平均1.776ml/g,己17煤层(薄-中厚煤层)瓦斯含量在0.86-27.227 ml/g之间,平均7.85ml/g。2002年5月2日在二水平丁二采区丁6-22160风巷掘进过程中,在距龙池断层以西385m处时曾发生过一次瓦斯动力现象。目前,经过煤科院抚顺分院鉴定,认定我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2)、煤尘本井田各可采煤层煤尘都具有较强烈的爆炸性,丁组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35.7736.27%,戊组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36.4944.14%,属有煤尘爆炸危险矿井。3)、煤的自燃本井田可采煤层属低-中变质程度烟煤,经测试,丁、戊、组煤层自燃发火期68个月

22、,己组煤层自燃发火期68个月,均属于易自燃煤层。4)、地温本井田恒温带温度为17.2C,深度为25米。地温梯度平均值为3.02C/百米,属地温异常区。丁6煤层一级高温区-300 -500米之间,二级高温区在-500米以下,戊10煤层一级高温区在-200-500米区间内,二级高温区在-500米以下,己组煤层在-400米以下属二级高温区,-800米以下达50C以上。 1.2.3矿井储量与开拓方式1)、矿井储量(1)、矿井边界矿井范围东以26勘探线与十矿为界;西至36勘探线与四、六矿为邻;南部丁、戊组至煤层露头;北与采矿许可证深部边界相一致。东西走向长5公里,南北倾斜宽5.86公里,矿区面积29.3

23、平方公里。(2)、储量截止到2008年年底,矿井剩余工业储量为14645.1万吨;矿井剩余可采储量为7280.8万吨,剩余服务年限为11年.2)、矿井开拓法(1).开拓方式矿井分三个水平开采,采用联合开拓方式:一水平标高-25m,采用中央立井、主石门、分组大巷开拓;二水平标高-240m,采用皮带主斜井、轨道暗斜井、副立井、主石门、集中大巷开拓;三水平标高-517m,采用主斜井、副立井、主石门、集中大巷开拓;目前,矿井共有井筒10个。其中为一水平服务的井筒有3个,分别为:一水平主井、一水平副井、戊七斜井;为二水平服务的井筒有4个,分别为:二水平皮带主斜井、二水平轨道暗斜井、北一进风井、北一回风井

24、;为三水平服务的井筒有3个,分别为:三水平皮带暗斜井、北二进风井、北二回风井。3)、开采方法分水平利用分组大巷进行上、下山开采。采煤方法:综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全部陷落采煤方法,工作面回采方向为后退式。炮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放顶煤一次采全高采煤法,顶板管理为全部跨落法。 生产能力50万吨/年生产能力120万吨/年)生产能力60万吨/年)生产能力60万吨/年)生产能力100万吨/年)1.6 矿井主要生产系统1)、矿井提升主提升系统有主立井和主斜井系统,其中主立井提升机配套电机容量为2630KW,提升容二水平戊一采区西翼、戊二采区、三水平丁一采区的运输提升任务(主斜井年生产能力为1732=346万

25、吨)。辅助提升系统有院内副井、北一和北二副井提升系统,主要担负下放物料、提升矸石、升降人员的任务。北一副井提升系统:提升机为JKMD2.84型绞车,配套电机容量为2630KW,提升容器为多绳单车三吨罐笼,提升高度513米。北二副井提升系统:提升机为JKMD3.54(I)E型摩擦提升机,配套电机容量为1000KW,提升容器为多绳单车双层三吨罐笼,提升高度703米(院内绞车、北一绞车、北二绞车年生产能力分别为384万吨、278万吨、184万吨)。2)、矿井运输井下主运输系统由胶带运输和轨道运输系统组成。胶带运输:戊一系统有戊一1-5部1.2米皮带和六部STJ12003250S型钢丝绳芯引胶带输送机

26、(运行速度2.0 m/s),服务于一水平及二水平戊一采区西翼;戊七系统有戊七一部STJ12004280S型钢丝绳芯引胶带输送机、戊七二部STJ12003280S型钢丝绳芯引胶带输送机(运行速度2.5 m/s),服务于三水平和二水平戊一采区东翼(戊七皮带系统、戊一皮带系统年运输能力分别为380万吨、303万吨)。矿具有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目前有三组主要通风机做联合抽出式运转,矿井通风方式为多进风井、多回风井混合式通风,通风方法为抽出式;矿井实行分区通风。进风井有一水平主井、副井;二水平主斜井、北一进风井和北二进风井5个井筒;回风井有戊七斜井、北一回风井、北二回风井3个井筒。全矿井总进风量2669

27、5m3/min,总排风量26735m3/min,有效风量24151 m3/min,有效风量率88%;矿井漏风率为2.6%,矿井等积孔9.8m2。(戊七回风井、北一回风井、北二回风井。核定通风能力分别为:58万t/a、204万t/a、246万t/a,核定通风能力为508万t/a)4)矿井排水5)矿井供电矿共有三个35KV /6KV 地面变电站供电(矿井供电能力492万t/a)。院内变电站:装备两台15000KVA主变,采用分列运行,服务地面工广及井下一、二水平。尚庄变电站:装备两台6300KVA主变,采用分列运行,服务北一工广及井下二、三水平。竹园变电站:装备10000KVA、8000 KVA主

28、变两台,采用分列运行,服务北二工广及井下三水平。井下共安装有27个变电所,其中一水平6个,二水平13个,三水平8个。地面生产变电所5个:院内降压站低压变电所、洗煤厂变电所、锅炉房变电所、矸石山变电所及戊七变电所。6)瓦斯抽放目前矿共有二水平戊一、戊二和三水平丁一、三水平戊一及丁-31080采面等共五套瓦斯抽放系统,实现了瓦斯大的区域全部建立了瓦斯抽放系统,使用2BE1253-0、YD-4、SK-27、YWB-40、CBW1204-1BD4和2BEC42型瓦斯抽放泵进行抽放。自2001年以来,矿新建的抽放系统不断采用大管径、大流量抽放泵,2004年开始在三水平戊一抽放系统安装使用了500mm大直

29、径抽放管路,配套200KW功率抽放泵,提高了抽放效果。2005年共完成瓦斯抽放380万m3,矿井抽放率为30.8%,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7)矿井防尘矿建立有完善的综合防尘系统,做到了“有巷有管,有管有水”,按规定配置了防尘、隔爆设施,使用正常。矿井采用静压供水,地面设有容量为5250m3的消防水池。综采工作面推广煤体浅孔注水技术,采煤机设有外喷雾,支架安装有架下水幕,采面进、回风巷分别设有净化水幕,各转载点安设有洒水喷雾装置等;掘进工作面生产过程中使用有净化风流、除尘风机、水炮泥、湿式打眼等除尘工艺;井下各产尘点均设有洒水装置,大巷定期刷白。有效消灭了煤尘堆积、飞扬现象,有效消除了粉尘超限现

30、象,为职工创造了良好的劳动环境。8)矿井防灭火矿矿井井田范围内开采煤层均具有自燃发火倾向性,2005年自燃危险等级鉴定结果:丁、戊组煤层自燃发火期为68个月,属自燃矿井。一、二水平采用的主要防灭火手段是灌浆和喷洒阻化剂,矿井地面现装备有两个正常使用的灌浆站,即戊七和北山灌浆站,担负一、二水平防灭火任务;三水平设计有注氮防灭火系统。9)井上下、矿内外调度通讯情况矿井上下通讯分三个系统:一是1000门平煤集团公司程控电话,主要用于地面机关科室、区队办公室、后勤单位、三产单位、领导办公室及领导住宅电话。二是调度台安装一套温州生产的JSY2000-06D数字程控调度台用于全矿井上下生产地点、岗位及生产

31、单位之间的通讯联络。调度程控交换机采用双回路供电,另有备用电源一套,可确保井上下电话不间断通话。三是通过总调度室的程控调度电话与集团公司总调度室和集团公司各单位调度室进行通讯联系。通过三个通讯系统,确保了井上下、矿内外的调度通讯畅通。10)矿井监测、监控系统矿安装使用KJ2000系统。目前该系统配接井下分站33套,瓦斯传感器73台,瓦斯闭锁装置41套,实现了对全矿所有采掘工作面的瓦斯自动监控及报警,断电控制,为动态瓦斯监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提高了矿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在矿井防治瓦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系统主要有地面中心站一套(另有备用主机一套),具有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采掘工

32、作面风电瓦斯电闭锁覆盖率100%。系统具有规程规定的全部功能,运行比较稳定可靠,甲烷传感器设置合理,能够满足生产需要。11)地面生产系统矿现有3个生产水平,井下出煤分别经过一水平主立井提升和二水平主斜井钢缆皮带运输机,再分别通过两条胶带运输机,将一二水平系统出煤输送到地面铁路煤仓装车外运,或拉入贮煤场装汽车进行销售。2 采区基本条件2.1 采区煤层条件1) 采掘接替情况二水平戊三下山采区是二水平戊一采区东翼下部的一个下山采区,为二水平戊一采区的接替采区。依据煤层赋存情况,二水平戊三采区采用单翼布置,设计生产能力60万t/a。2) 四邻生产采区的地质情况采区西部三水平戊一东翼未开采,东部十矿局部

33、开采,但均未送到矿井边界,上部二水平戊一采区最下部一个面戊8-21210已回采。从二水平戊一采区东翼下部揭露情况看,地质情况比较简单,断层不发育,一般为正断层,落差一般为1.02.5米,最大为9米。受牛庄向斜影响,地层较为平缓,局部有反倾现象。煤层厚度比较稳定,戊8一般厚2.3米,戊9厚1.2米,戊10厚2.8米,煤层之间分叉合并现象比较普遍。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是顶板砂岩水和老空水,对生产影响不大。戊8-21210采面发现一处火成岩侵入体。十矿戊七、戊0采区水文地质条件也比较简单,采区充水以顶板淋水为主,水量一般不超过10m3/h。3) 地形地势及地面建筑本区位于平顶山北坡,张寨山南坡,形

34、成两边高,中间低的地势,地形多为低山丘岭,植被发育不均衡,地层大多被第四纪冲积层覆盖,老地层仅在山半坡局部地段有所出露,为平顶山砂岩。本区没有大的水系,冲沟较发育,形成季节性水沟。地面没有大型建筑设施,主要分布有谢家、宋庄、冯家等村庄。地面标高+200290,受采动影响,地面会出现塌陷或裂缝,对村庄房屋及农田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4) 煤层及煤质(1) 煤层本区内煤层比较稳定,走向大致为北西西向,倾向北北东,由于受郭庄背斜的影响,浅部形成反倾,倾角420(局部),浅部倾角缓,深部较陡。戊8与戊9煤层在采区中浅部合层,其他地方分层,戊10煤层单独分层。戊8煤层东部、浅部较厚,深部较薄,平均厚1.

35、99米;戊9煤层东北部较厚,平均厚1.41米;戊10煤层厚度变化不明显,平均厚2.18米;戊8-9合层平均厚4.38米。本区内戊8、戊9、戊10煤层全部可采,可采性指数1,变异系数34.5%。(2) 顶、底板戊8煤层直接顶为0.84.6m厚的砂质泥岩,老顶为中-细粒砂岩,厚0.9520.26m,直接底为0.78.5m厚的泥岩;戊9煤层直接顶为0.78.5m厚的泥岩,直接底为0.74.92m厚的泥岩;戊10煤层直接顶为0.74.92m厚的泥岩,直接底为1.3515.5m厚的泥岩,老底为1.510.5m厚的砂岩。区内顶、底板岩性一般变化不大,戊8煤层顶板大部分地段为泥岩,局部变为砂岩,戊8与戊9夹

36、矸采区深部较厚,戊9与戊10夹矸变化不大。(详见二水平戊三采区综合柱状图)(3) 煤质戊组煤层共同特征为中灰,低硫、磷,中等发热量,宜用作动力煤。其中:戊8煤层半亮型,弱玻璃光泽,灰份(A)26.95%,挥发份(V)34.44%,工业牌号FM,容重1.45 t / m3。戊9煤层半亮型,弱玻璃光泽,灰份(A)16.96%,挥发份(V)33.20%,工业牌号1/3JM,容重1.45 t / m3。5) 水文地质(1) 主要含水层及充水因素该采区煤层顶板以上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厚度0.9520.26米,平均11.5米,以中-细粒砂岩为主,含水层裂隙比较发育,单位涌水量0.0115L/s.

37、m,渗透系数0.136m/d。该采区主要充水因素为:顶板砂岩水及老空区水。顶板砂岩水一般对生产影响不大,主要表现为遇断层时,顶板会出现滴水、淋水现象,采面回采时,第一次放大顶后,破坏了顶板含水层的连续性,有可能会造成涌水。老空区水对生产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沿空送巷时,在老巷道低洼处将会有积水,对施工巷道有一定的威胁。2) 涌水量选用狭长地沟法计算,戊三采区正常涌水量qZ=18m3/h,最大涌水量qmax=31m3/h。3) 防治水建议及措施该区在掘进采煤工作面时,揭露顶板含水层之后,会出现顶板滴水、淋水现象,严重时会影响生产,采面回采时,第一次放顶后,破坏了顶板原有隔水层的连续性,将会造成

38、涌水,将受到老空积水的威胁。在采掘工程中要加强支护,提前施工水仓(窝),备用水泵,制订严格的探放水措施,出水后及时排水,对老空积水及断层涌水采取“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2.2 采区生产状况储量计算范围:东至26勘探线,西至28勘探线,南到牛庄逆断层,北到-450煤层底板等高线。本区内戊组煤层工业储量912.2万吨,可采储量680.7万吨,其中戊8煤层可采储量219.4万吨,戊8-9合层可采储量60.9万吨,戊9煤层可采储量175.1万吨,戊10煤层可采储量225.3万吨。(详见附储量计算表)瓦斯:2004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5.55立方米/吨,二氧化碳相对

39、涌出量为3.81立方米/吨,全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38.48立方米/吨,确定我矿为低瓦斯矿井。但本区处在郭庄背斜、牛庄逆断层等构造的应力集中区,根据十矿及二水平戊一开采的资料推算,该区瓦斯相对涌出量较高,据矿戊8煤层瓦斯地质图及十矿资料预测,瓦斯相对涌出量为814m3/t。应按高沼区域管理。戊组煤具有爆炸性,按2008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其煤尘爆炸指数为:36.4944.14%,自燃发火期68个月。地压无系统观测资料,但根据二水平戊一开采的情况,压力较大。矿恒温带深度为25m,恒温带温度为17.2,温度梯度平均为3.07/100m,本区内地温较高,属地温异常区,一般3038。3 采区开采方

40、案本设计对象为二水平戊三下山采区。其前提是二水平丁戊三东大巷、戊组转载巷、煤仓等开拓工程已经定型(原有系统,现封闭,打开后需进行维修), 二水平丁戊三总回风巷及二水平戊三下山采区准备工程需重新设计。3.1 采区设计方案根据采区基本条件、采区开采安全技术和经济效益要求,结合矿井开采技术水平以及煤矿开采发展趋势,在采区开拓部分系统已经形成的情况下,为减少工程和投资,简化生产系统,下山采区充分利用已有的巷道及系统为采区服务,同时结合考虑二水平丁三上山采区设计,确定二水平丁戊三总回风巷巷道层位,针对二水平戊三下山采区瓦斯大、通风线路长、二水平丁戊三东大巷轨道运输能力问题,考虑是否应对二水平戊三下山采区

41、增加一条集中进风巷以及选择确定其位置和层位,因此本设计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设计方案:1) 二水平丁戊三总回风巷巷道层位设计二水平丁三上山采区位于二水平丁一采区东部,规划为与二水平戊三下山采区共用一套系统(二水平丁戊三东大巷、二水平丁戊三总回风巷等),因而在考虑二水平丁三上山采区设计的基础上,二水平丁戊三总回风巷考虑沿丁6煤层顶板布置、与丁戊三东大巷(西段)平距30m,到牛庄逆断层位置后穿层进入戊组煤层,与二水平戊三回风下山联接。2) 二水平戊三集中进风巷设计方案一:不设二水平戊三集中进风巷。利用二水平丁戊三东大巷一条大巷进风,到大巷东端后分为两路,一路经转载巷进二水平戊三皮带下山,一路经转

42、戊三上部车场进二水平戊三轨道下山;利用二水平丁戊三东大巷轨道运输系统,协调好各运输环节,确保采区年设计生产运输能力。方案二:在二水平戊三采区上部设置二水平戊三集中进风巷。二水平戊三集中进风巷沿戊10煤层顶板布置。方案三:在二水平戊三采区下部设置二水平戊三集中进风巷。二水平戊三集中进风巷沿戊8煤层顶板布置。3) 二水平戊三下山采区三条下山设计方案一:采区采用三条下山,专用回风下山在东侧,轨道下山在西部,皮带下山在中间。其中轨道下山、专用回风下山沿戊8煤层顶板布置(轨道下山上段穿层布置,沿100下坡进入戊8煤层,当煤层坡度大于70段后轨道沿戊8煤层顶板布置),皮带下山在戊10煤层顶板布置,区段沿走

43、向布置,区段长度170m。采用单翼布置。开采范围:东至十矿边界,西至28勘探线,南到牛庄逆断层,北到-450煤层底板等高线,东西长1006米,南北宽8801350米。方案二:采区采用三条下山,皮带下山在东侧,轨道下山在西部,专用回风下山在中间。其中皮带下山、专用回风下山沿戊10煤层顶板布置,轨道下山沿戊8煤层顶板布置(轨道下山上段穿层布置,沿100下坡进入戊8煤层,当煤层坡度大于70段后轨道沿戊8煤层顶板布置),区段沿走向布置,区段长度170m。采用单翼布置。开采范围:东至十矿边界,西至28勘探线,南到牛庄逆断层,北到-450煤层底板等高线,东西长1006米,南北宽8801350米。方案三:采区采用三条下山,皮带下山在东侧,专用回风下山在西部,轨道下山在中间。三条下山皆沿戊8煤层顶板布置(轨道下山上段穿层布置,沿90下坡进入戊8煤层,当煤层坡度大于70段后轨道沿戊8煤层顶板布置),区段沿走向布置,区段长度170m。采用单翼布置。开采范围:东至十矿边界,西至28勘探线,南到牛庄逆断层,北到-450煤层底板等高线,东西长1006米,南北宽8801350米。3.2 各方案设计参数1) 采区储量(1) 储量计算范围东至26勘探线,西至28勘探线,南到牛庄逆断层,北到-450煤层底板等高线。本区内戊8、戊9、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矿业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