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整时》教学设计
张 艳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认识整时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的时间。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3、建立时间观念,使学生从小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及整时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几时过一点,快几时了的掌握
教具准备:钟面模型、学生学具钟面、课件
教学策略:动手拨一拨、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导言:同学们,你们会猜谜语吗?学生很有信心地说会,那老师今天也有一个谜语你们能猜出来吗?学生们说肯定能。
课件出示谜语,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钟表。
老师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的组成。
我们今天每个人都拿来了一个钟面模型,现在拿出自己的钟面模型,从数字,几根针,几个大格几个方面去观察,老师给学生2分钟时间讨论。
学生观察讨论,有的说有2根针,有的说有3根针,师引导学生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现在的钟面秒针不是经常用。
师小结:钟面上有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12个大格,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又短又粗的叫时针。课件出示学生更直观地认识钟面。
(二)教学整时
过渡:同学们,你们认识时间吗?(生说:认识)看来同学们的生活经验还真不少。那么现在我们就试着认一认下面几个钟面上的时间,
1、(课件出示小红的一天情景图)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谁能说一说这是什么时间?小红都在干什么?
学生依次回答,看来同学们对于时间的掌握还是很不错的,都能回答正确。
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钟表,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分针都指向12
师小结:同学们的观察能力都很强,我们把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2、时间表示法
师:同学们,请你们在认真观察刚才的三幅图,看一看书上是怎样表示时间的?
师小结:时间有2种表示法:第一种是普通计时法,即“数字”加上“时”字,几时就写几;第二种是电子计时法.数字加上冒号再写两0(通常电子表和电视屏幕上会使用这种表示方法)
(三)教学几时过一点,快几时了
课件出示,这个表和刚才的表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回答,分针没在12
师问,那么分针没在12,能说几时吗?
生答不能
师说,分针超过了12就是几时过一点
再出示,分针没到12,就是快几时了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学生动手拨一拨
5时 12时 4时过一点 快6时了
师强调,快6时了说明还没到6时,时针不能指向6,而是快到6了
2. 过一时是几时
先正确地说出钟面现在的时间,过一时就是给他加1小时
3.钟表修理铺
每个钟面上都缺少时针或者分针,先让学生说出缺少哪根针,再说应该指向几
一定要让学生搞清楚时针和分针的区别以及特点
4.1小时前是几时
课件出示,钟面上缺少什么(数字)
先让学生对照自己的钟面模型标出数字,再看看钟面上的时间是几时
1小时前就是减1小时
5.小明快乐的一天
连线,把小明做事情的时间与图片连起来。
四、质疑答疑,总结收获。
1、在“你知道吗?”这个环节,让学生看书(85页),了解我国古代的两种计时工具。
过渡: 时间过得可真快呀!一节课马上就过去了,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不少的收获的,说一说大家分享一下吧!
2、生谈收获。
3、师总结全课: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希望同学们能合理利用时间,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做一个遵守时间的好孩子。
五.布置作业
元旦快到了,我们应该过一个有意义的元旦,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定一个元旦的时间安排表。
板书设计
认识整时
又粗又短 时针
又细又长 分针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