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村级目标管理考核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为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强村级目标管理和有效考核,规范村级工作计划和目标的制定、实施和达成情况的评估。村级目标管理考核方案的目的是完善村级工作管理制度,提高目标管理水平,落实县级及以上政策和目标要求,推动村级各项工作任务不断向纵深推进,提高村两委履职能力和满意度,促进村经济和社会进步发展,进一步提升村民们的生活质量。
二、考核对象和指标
考核对象:各村委会主任、副主任、书记、村干部等。
考核指标:本方案考核指标分为工作计划、目标实现情况、工作效果、履职情况四个方面,共计12个指标。
1. 工作计划
(1)村级工作计划是否制定。考核村级工作计划是否按照县级和上级要求制定,并依照情况进行修订。
(2)村级工作计划是否详细。考核村级工作计划是否具体、清晰、可操作,是否涵盖全村各方面问题,是否注重民生、考虑公益。
(3)村级工作计划是否实施。考核村级工作计划是否与实际情况符合,是否落实实施,并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定期总结与反馈。
2. 目标实现情况
(4)村级目标是否得到实现。考核村级工作目标是否按计划完成,是否达成预期目标,是否依照时间节点到达。
(5)村级目标实现质量。考核村级工作目标的实现质量并对不满意因素进行纠正,增强村委履职。
(6)村级目标持续性。考核村级工作目标的持续推进,是否保持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态势。
3. 工作效果
(7)社会效益。考核村级工作在社会效益方面做出的贡献,对于整个村镇甚至全县的发展,是否产生积极的影响。
(8)经济效益。考核村级工作在经济方面做出的贡献,对于村镇经济发展是否具有支持意义。
(9)环境效益。考核村级工作在环境保护、治理方面做出的努力,是否有明显的改善,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4. 履职情况
(10)组织协调能力。考核村委组织协调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1)政策执行能力。考核村委政策执行能力以及对政策的理解和实施情况。
(12)宣传推广能力。考核村委宣传推广能力和舆情管控、社情民意反映等工作管理能力。
三、考核方式
1.线上考核。利用互联网、电子邮件、信息化平台等在线方式,对各村委履职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考核指标的数据填报/上传,并对考核指标进行自评和打分。
2.线下考核。县级领导、督查员等,到各村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各方面情况。
3.群众评议。发动村民开展群众评议活动,收集村委履职情况和群众满意度等信息,作为考核参考依据之一。
四、考核结果
根据考核结果,综合各项指标得分,给予“优秀”、“合格”、“一般”、“不合格”四个等次的评价,对于村级目标管理典型经验或工作规范制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度资金支持或其他奖励措施,对于履职情况评价达到“优秀”的村委,由上级领导亲自进行表扬和表彰。
五、改进措施
1.打造信息化平台,通过线上考核功能,规范工作计划、目标实现情况、工作效果等质量指标的数据填报、上传。
2.强化群众的评议作用,引导并充分听取和利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反映村民需求和诉求,提高村委履职能力和服务质量。
3.规范目标管理流程,明确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建立起考核反馈机制,同时注重目标与计划的统筹协调和评价结果的时效性,避免过于繁琐和复杂化。
4.加强对村委工作的指导和帮助,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提升工作效率和水平,构建相对系统的管理框架和监督措施,保障村委的落实力度和创新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