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爱的约定
百年农大,为爱而歌。
用15年的青春,延展爱心,信守承诺,让远去的灵魂得以安息,用行动坚定信仰。在这个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春天,一阵爱的春风拂面而来,温暖、感动你我。
这是一个关于爱与承诺的故事。
15年前,“相继失去两个儿子,成为“绝后户”,七万多元债务压头”的残酷事实让河北省承德县的李维贺夫妇走入人生的低谷,生活处于绝望状态,甚至失去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就在此时,他们收到了河北农业大学果树93(01)班与他的儿子的同班的26名同学的一封信,信中称,“二老以后的生活费用将由我们承担,宝元没有完成的事情将由我们来完成。”正是这封信给了这对身处困境的老夫妇一丝温暖和安慰,使他们重新点燃了生存的信心,坚强的走下去。
岁月匆匆,但真情永恒!
15年过去了,曾经的热血青年如今已步入不惑之年,也许生活让他们改变了许多,奔走于各行各业,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但唯一不变的是,他们仍在坚守着一个承诺,一个约定,一份职责——每到过年都给李维贺汇款,从未间断。15年间两位老人共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
就是毕业前夕的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果树93(01)班的学生和李维贺老两口成了特殊的亲人;就是这样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演绎了一段延续了15年的真情,见证着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他们本无责任,却要主动承担责任;他们不是儿女,却胜似儿女。他们与李维贺老人毫无血缘关系,却这样说着真心话,办着实在事,十五年始终如一地默默帮助两位老人,从未犹豫,从未间断。
可能15年前的承诺,是年轻人的一种豪情义气,是学校纯朴校风的传承,但现在却是一种淡定的承担。
青春岁月里,他们因缘分相聚,因共同的生命往昔,同样的追求与信仰,同样的为爱与责任而义无反顾,携手前进。不是英雄却成就壮举,令众生感动,让远去的灵魂得以安息。
是什么样的情怀使他们成就了如此浩瀚宏阔的精神世界?他们又是怎样用最朴素的道德定走出大写的人生?也许这就是我们所要思考、倡导和学习的。
经济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当物欲充斥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当人性的光芒日渐微弱,当道德日渐浮华,我们在担忧真、善、美是否能长久存在。
但是一个又一个感动你我的故事证明: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始终有一条清澈的溪流,它轻轻地静静地淌过,泉声在山谷久久回荡。给久渴的人带来希望与信念,清醒与省思。无私的奉献,往往都不会惊天地泣鬼神,而是如细雨般温润无声。市场经济大潮中,道德诚信因稀缺而显得弥足珍贵。农大学子的真情行动,见证着真爱与人性的光芒。
十五年的坚守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爱发芽。
一个信守约定的群体,两位朴实无华的农村老人,56封饱含深情的家书,15年的坚守,以人性的美打动了这个春天,震撼我们的心灵,展示着人世间的真情大爱。
为了一个永远的约定,义无反顾,用爱心和行动奏响了一首人间大爱的交响曲,他们用十五年的时间诠释了当代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精神境界,集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优秀品德和价值追求,全面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时代风采,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朴实、最生动的实践,是时代的楷模、道德的典范。
昔日他们因农大而骄傲,今朝农大因他们而自豪。
河北农大历经百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道德传承,“崇德、务实、求是”的校训已经成为成千上万农大师生的行为准则。学校长期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和育人导向,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学生思想。而果树93(01)班的出现更体现了百年农大深厚文化底蕴和道德传承;是河北农大多年来良好校风的薪火传承;诠释着“崇德、务实、求是”校训精神; 传承和实践着“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
生命中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做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做感动。
15年的坚持,是金子般的品质,蕴含着人性中最美的爱心、责任与奉献,而所有“被高尚而感动的人们,将与高尚同行”。
他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他们敬老重义、推己及人;他们朴实无华、甘于奉献;他们勇于担当、守信践诺;他们持之以恒、不离不弃。他们让爱与希望同在,见证人世间最美的情感,感动你我。
也许一个人的力量不能像太阳一样照亮世界,但是众多人的力量是无穷的。火柴的光是微弱的,但众多火柴一起燃烧,就能让世界变成温暖与爱的天堂;一滴水滴的力量很微小,但当千万滴水凝聚在一起,就是一片爱的海洋。
让那些感动人心的时刻,那些英雄伟岸的身影,那些爱与希望的赞歌永远铭记在世人的心田,成为一面道德旗帜,指引我们向前。
让我们化为蝴蝶,为花儿传粉,用自己的力量留住生活中细微之处的感动,坚守做人的道义,感思社会带给我们的温暖,传递大爱。
今天我们因他人而感动,明天就要以爱的名义出发,用行动去感动他人。
铭记感动,与爱同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