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班级小组建设方案2014.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311243 上传时间:2025-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小组建设方案201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班级小组建设方案201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级小组建设方案 1、科学划分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6-10人,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合理的差异,是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这样的合作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合作互助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以8个小组为例) 首先,让同学推选出16(男8名,女8名)名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威信较高的同学作为组长候选人,再由班主任和班委会商讨确定8位同学为正组长,8位同学为副组长,16名同学自由组合确定出8个学习小组的正副组长(男女搭配),编上组序号。 然后,按性别、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把学生分成8组,任课教师与班主任统一协调,进行微调,编上组序号。小组成员每个学期相对固定。 接着由组员和组长进行双向选择,组长尽可能的尊重组员的选择。 再编一个相应的代号。让每个同学都有对子同学,他们之间挨着坐,对子可同质也可异质,方便进行交流。所有小组相同编号的学生都坐在每一组的同一个位置。 最后,起一个响亮的名字,集中确立组号、组徽、组歌,让每组成员集思广益,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 选好组长 根据成绩单公开推选学习小组长,推选的条件有二,一是自觉性秀,能在小组内起到榜样和带动作用。二是组织管理能力要强,性格外向泼辣型者首选。组长按照成绩段选择组员,每个小组都有成绩好差的同学,这就为实现小组内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做好了准备。 如果大组人数过多,还可设立“组中组”,并为每一组确立一个对子组。 2、小组成员合理分工 本着“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人人是管理者,人人被人管”的原则根据实况给小组成员定好位,分好工:(承担一定角色、担负一定责任) 执行组长定位:任领导和主持人 要求:①态度积极、率先垂范。②学习习惯好、学习能力强。 ③乐于助人、负责任。 ④组织、管理能力强。 ⑤集体荣誉感强。 职责: ①组织好每节课的自学、讨论、展示、点评。 ②帮助B、C层完成学习任务,实现 “兵教兵”。 依次还可设立:学科组长、卫生组长、纪律组长、生活组长、礼仪组长、计分组长(组长的代名词可个性化) 3、小组分工 ①每小组设组长、副组长、学科组长。 ②组长抓学习,副组长抓常规,分工合作。 ③学科组长每学科一名,具体负责本学科的各项学习工作,用以调动、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对小组每个成员进行编号,8个成员分别编为1-8号,小组8个成员进行详细分工。如1号执行组长,2、3号是学科组长,4号记录检察员,5号是纪律管理员,6号卫生管理员。7号生活管理员,8号礼仪管理员,每个编号都有具体的职责,如1号主持人,负责编制本小组的活动规则,分配小组成员的任务,帮助化解矛盾和争端,提出有利于小组进步的建议,负责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保证小组内工作在即定时间内完成。2号、3号、4号、5号、6、7、8号也是如此。还要建立“1+1”帮扶小组。 注意:各成员角色要定期更换,职责定期轮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关注差生,让差生大胆发言,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 4.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规则: (1)学生规则。 ①学生必须遵守班级规则和组内规则,如果不遵守课堂规则,破坏规则,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不积极发言的学生发警告单。 ②学生会用两种不同的声音说话。即组内声音,15cm以内能听到的声音,称为图书馆声音。保证组内成员听清;再就是全班都能听到的声音,(全班声音) ③学生要学会倾听。倾听中学会尊重他人,避免三心二意,东张西望,随意谈话等不良行为。 ④职责轮换。小组成员之间的职责要定期(每周或更长时间)轮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及时体验多种角色,从而进行换位思考,有利于小组合作。 ⑤小组竞争。各班建立竞赛栏,实施小组竞赛,包括大组之间的竞赛,小组之间的竞赛,小组内的竞赛。 ⑥监督管理。充分发挥管理员和监督管理员的作用。 ⑦机会均等和机会限制。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求人人参与,而不仅仅是少数几个尖子生参与,要对发言特别踊跃的学生进行次数限制,如每节课发言不超过两次,使学生慎重选择发言时机,以便他人也有表达的机会,实现全员参与。 (2)教师活动规则 ①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做学生最亲近的朋友。当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着、参与者,少用空话、废话,尽量避免假问题,要有激情,语言抑扬顿挫,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②教师善于捕捉组织小组活动的契机,要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个环节,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提出挑战性的问题,用恰当的方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③在学生交流学习感受的过程中,善于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即使学生的观点错了,也要运用语言技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④教师巡视。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关注学生参与讨论的广度与深度,并给以具体的指导,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⑤教师注意保证竞赛的公平性、公正性。提问时注意调控各个小组参与的机会,如可以让统一编号的学生回答统一问题。 5.小组评价 (1)教师要有公开评价的准则,并教会学生运用它们。评价规则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 (2)小组内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实行值日班长制:值日班长每天宣读,每周统计汇总,综合起来公布。 (3)组内评价与组际评价相结合。 (4)设立评比栏、统计表等多种载体,要求尽可能生动活泼,使学生易于接受。如定期开展明星小组评选。 (5)口头评价和暗示评价相结合。多用精神鼓励的语言,肯定的眼神,赞许的目光。 (6)小组捆绑式——组长、组员,一周一自评,每月一总评,每天使用检查条;早读(5分钟)由各小组长对学生作业及预习情况进行交叉循环式抽查检查,责任明确,融合各方面。 6、培训小组长。 ⑴、明确小组长的责任和作用。 小组长要团结同学、组织同学、帮助同学,勇敢的担当起学习领袖角色;小组长要组织成员进行一对一讨论或者是组内4个层次间的研究解疑,确保每个成员高效学习,都达到“跳一跳够得着” 的目标,最终实现整体学习目标。小组长要及时检查小组成员课堂学习情况和每天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学习内容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小组长要建立起针对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评价制度,每周公布、总结一次,以督促小组成员不断反思,不断进步。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利用好自主学习,根据ABCD分层完成训练学案,并及时收齐上交。小组长要负责维持本组同学的学习纪律,检查成长日记、学习档案。以上内容,正副组长可以分工完成。 ⑵、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洞悉他们一周来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让小组长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温暖。 ⑶、给小组长加“自助餐”。小组长为同学们服务很辛苦,他们学有余力,要给与个别指导和帮助,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⑷、适时肯定、表扬和激励,使他们体会到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满足、荣耀感,以激发他们更加尽心尽力的为小组工作。 7、培训小组成员:培训是关键,培训就是最好的管理。 (1)培训学生高质量的预习习惯:预习深入是课上高效的前提。 (2)培训学生定计划的习惯:定好计划是合理分配自主时间,提高效率的保证。 (3)培训学生强烈的目标意识、效率意识:学生的强烈目标意识、效率意识是“高效课堂”实现的根本。 (4)培训展示点评能力: “三主五步“”课堂的核心环节。 展示: ① 口头展示声音要洪亮,脱稿;书面展示要认真规范,书写量多的概括要点。 ② 用书面展示,书面展示人尽量多。 ③ 速到“聚焦处”,积极、有序。 ④非展示的同学要学会倾听,整理答案,准备点评、补充点评、质疑。 点评: ①点评要规范:声音洪亮,讲出来不是背出来;注意自己的“教态”;注意点评过渡语言。 ②点评要讲究方法:先点评书写、规范;再点评对错,应该怎么做;最后总结规律方法。 ③点评要讲究效率:在短时间内点评完毕,言简意赅;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应大方的让出,不要浪费时间。 ④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整理、完善答案,并大胆质疑。 (5)培训学生的表达能力:消灭语病 ①每节课对每个展示者反复纠正和强调。 ④ 周五值日班长班会制度。(总结、反思) ⑤ 周五“展示之星”、“点评之星”演讲制度。 (6)加强学生互助意识的培养,要让优秀学生明白,教会差生学习也是自己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帮助差生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 (7)给差生更多的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对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都要给与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即使答错了,也要肯定他们的精神,一点一点的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用于参加到小组的学习和探讨中来。这需要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心里时时刻刻记着他们、关注他们。 (8)转变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在学习的每个环节、学生日常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个人的成就不再凸现,而是以小组为单位评价优劣和好坏,包括课堂上的表现、班级纪律、学习成绩等等方面,让学生明白,个人的表现再好、成绩再优秀都不会得到肯定和表扬,只有小组的成绩才是自己的成绩,以此激发优等生帮扶差生的积极性。 (9)开展优秀学习小组的评选,由班级内扩大到年级组,再扩大到学校。 8、小组评价:评价是武器。 ①学科班长负责课堂评价,周五反馈值周班长,评选每周优秀学习小组、星级学习小组。 ②每周一次“组织之星”、“展示之星”、“点评之星” 、“质疑之星”和“助人之星” 评选活动。 ③评价形式多种多样:个人自评,小组自评,作业、检测、每日常规等也进行小组捆绑式评价。 ④奖励方式多种多样:流动红旗,班级网站、用好墙报栏。 ⑤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要提供一定的时间让其进行自评。初期,教师要进行指导,提供一定的程序,围绕一个中心或突出一个重点。小组自评侧重于个体之间的互评。教师的评价基于教师对小组群体之间的观察、比较、甄别、偏重于对有效的小组合作模式和行为的肯定和褒扬。形式像“说说我自己”、“大家评评我”、“老师眼中的我”、“将来的我”等。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