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焦化厂回收车间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9301162 上传时间:2025-03-20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1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焦化厂回收车间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焦化厂回收车间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焦化厂回收车间操作规程 79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龙腾焦化厂 回收车间操作规程 12月12日 化产车间工艺流程简述 1、工艺流程 由煤焦车间来的荒煤气约75-85℃,首先经气液分离器进行分离,焦油氨水等入机械化焦油氨水澄清槽进一步澄清分离,煤气入初冷器进行初步冷却,冷却后的煤气温度为:21-23℃,然后经电捕焦油器捕焦油后进入离心式鼓风机加压,送往后工序。 鼓风后煤气从脱硫塔下部进入,与塔顶喷洒的脱硫液逆流接触吸收煤气中的H2S,被吸收了H2S的焦炉煤气H2S含量不大于1000mg/Nm3,脱硫后煤气送往氨回收工段。 脱硫后煤气进入新型陶瓷填料洗氨塔,用蒸氨废水,软水洗氨,洗氨后煤气中的氨含量降低到500mg/Nm3以下。 来自氨回收工段含苯的焦炉煤气,从洗苯塔底部入塔,与塔顶喷淋的循环洗油逆流接触,煤气中的苯被循环洗油吸收降至4g/Nm3以下,然后送出车间,供焦炉及电厂等用户使用。 各工序中产生的污水由产生点集中加压送往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流程分预处理阶段,生化处理阶段和后处理阶段,采用厌氧——好氧法处正是后的污水用于熄焦。 2、原材料特性 2.1 焦炉煤气的组成 甲烷 23—28% 烷烃 2—4% 氢气56—60% 氮气 3—7% 二氧化碳 1.5—3.0% 氧气 0.3—0.8% 一氧化碳 5—8% 2.2 煤气中各种杂质的含量: 苯 25—40克/Nm3 萘 10—15克/Nm3 氨 7—12g/Nm3 硫化氢 3—10克/Nm3 焦油 80-120克/Nm3 氧化氮 0.2-0.7克/Nm3 氰化氢 1-2克/Nm3 2.3 煤气净化外供的质量标准 焦油及灰尘≤1000mg/ Nm3 硫化氢≤1000mg/ Nm3 氨 ≤500mg/ Nm3 萘 ≤400mg/ Nm3 苯 ≤4g/ Nm3 氧 ≤1% 热值 >17.56MJ/ Nm3 2.4 焦炉煤气化产品产率 焦油 3.5—4.0% 粗苯 1% 2.5 煤气的性质 无色、臭味、标准状态下密度0.46—0.50kg/ Nm3 着火点 600—650℃ 热值 16.7—18.8MJ/ Nm3 爆炸范围 5.6—30.4% 自然点 648℃ 鼓风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岗位工艺流程简述 来自炼焦车间的荒煤气经过气液分离器实现煤气与焦油氨水等的分离。分离出的煤气分别进入三台初冷器,初冷器分上下两段,在上段煤气与冷却管内循环水换热冷却煤气从80℃—85℃冷却到45℃,循环水由32℃升至45℃。然后煤气进入初冷器下段与冷却管内制冷水换热,煤气由45℃冷却到22℃,制冷水由16℃升至23℃。冷却后的煤气进入电捕焦油器去清除煤气中的焦油雾滴及荼后,煤气被离心风机加压送下一工序。 初冷器的煤气冷凝液分别由上段和下段流出,分别进入初冷器水封槽,然后溢流至上下段冷凝液循环槽分别经上下段冷凝液循环泵加压后送至初冷器上下段喷淋,多余冷凝液由上段冷凝循环泵送至机械化氨水澄清槽。 离心风机及其煤气管道的冷凝液均流入鼓风机液下水封槽,由液下泵送至机械化氨水澄清槽分离。 电捕焦油器捕集下来的焦油排入电捕液下水封槽,当沉淀管用循环氨水冲洗时,冲洗液亦进入电捕液下水封槽,然后由液下泵送至机械化氨水澄清槽分离。 各设备的蒸汽冷凝液及外来工序的蒸汽冷凝液均进入凝结水槽定期用凝结水泵送外管。 二、岗位职责 1、积极参加安全生产职责管理,认真执行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努力钻研学习技术,精通岗位所属设备的构造、性能、操作、维护、保养、清扫制度,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及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并配合有关单位进行设备检修和验收工作。 3、负责鼓风机、初冷器、电捕焦油器等设备的开工、停工、倒换、清扫及故障处理。 4、负责煤气的抽送并保证本岗位各项操作指标,符合技术操作要求。 5、勤巡回、勤巡检、勤分析、勤调整,按时填写好各项操作记录,如实反映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安全生产。 6、负责润滑油的保管和过滤工作,负责生产工具,消防器材及公用器材的保管和维护,负责本岗位的环境卫生,做好跑、冒、滴、漏的消除工作。 7、严格监视电捕煤气含氧量的波动情况,控制电捕馈电箱,绝缘箱的工作温度,确保电捕焦油器安全运行。 8、负责绝缘箱加热介质的正常运行,保证初冷器及电捕焦油器各下液及水封槽的畅通。 9、岗位仪表,计量器要保持清洁完好,灵敏准确。 10、风机、电捕、初冷器的开停,倒换应事先与生产部,焦炉,冷凝及后续工序联系,协调,防止事故发生。 11、本岗位属要害岗位,未经公司、车间许可,外来人员不得入内,谢绝参观,允许进入的要严格登记进出时间。 三、工艺技术要求 1、初冷器前煤气温度80—88℃ 2、初冷器后煤气温度20—23℃ 3、一段循环水进口温度28—32℃ 4、一段循环水出口温度40—45℃ 5、二段低温水进口12—18℃ 6、二段低温水出口16—25℃ 7、初冷器阻力:<1KPa 8、电捕焦油器阻力<0.5 KPa 9、鼓风机前煤气进口吸力≤3KPa 10、鼓风机后煤气出口压力≤27KPa 11、机前煤气进口温度:22-25℃ 12、机后煤气出口温度35±5℃ 13、电捕焦油器二次电压 35-45KV 14、电捕焦油器二次电流 <600mA 15、电捕焦油器煤气含氧量<1%。 16、电捕绝缘箱温度100±5℃ 17、鼓风机一阶临界转速3200r/min 18、鼓风机二阶临界转速12550r/min 19、鼓风机电机转速2985r/min 20、鼓风机电机温度≤65℃ 21、鼓风机电机轴承温度≤65℃ 22、鼓风机轴承温度≤65℃ 23、变速器轴承温度≤75℃ 24、变速器内润滑油进口温度为35—40℃ 25、变速器内润滑油油压为0.07MPa≦油压 < 0.15MPa 26、鼓风机电机电流68.49A 27、液力偶合器转速2985r/min 28、液力偶合器进口油压达到0.15 MPa 29、液力偶合器油箱液位≥400ml 30、液力偶合器进油温度<40℃ 31、液力偶合器进油温度<65℃ 32、鼓风机轴承进油管油压:0.08 MPa≦油压< 0.15MPa 33、鼓风机、变速器,液力偶合器各轴承润滑油进口油温应保持在25—35℃,低于5℃或高于40℃时应冷却或加热。 34、各处出口油温≤65℃ 35、油冷却出口油温达40℃时,即需打开进水管阀开始降温。 四、设备概要 标准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台) 1、离心鼓风机 D1250—215 Q=1100m3/min 2 n=4443r/ min 附:电机(防暴) YB710S2-2 N=1000KW 2 n=2985r/ min 附:防爆调速成型液力偶合器 YOTCG500BC/3000 2 附:变速器 2 附:润滑油系统(含高位油箱) 2套 2、电捕焦油器Φ4200×10600 FD-196-IV 2 附:恒流电源(户内型)0.8—1.2A/60KV 2 非标准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台) 1、初冷器 A型 39.216F总m2 2 B型 39.216E8150C 1 2、电捕焦油器 2 五、巡回检查制度 巡回检查制度是控制各项指标及时了解设备运转情况,搞好设备润滑、保养和及时发现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保证安全产。 (一)巡回检查内容 1、查工艺指标:查压力、查温度、查流量、查质量、查介质消耗等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2、查设备:查设备的运转情况,润滑、表面温度及设备振动情况。 3、查安全附件:查温度计、压力表、安全阀、液位计等指标是否正常, 4、查设备泄漏、查有无跑、冒、滴、漏等现象是否严重,并及时做出处理,以利安全环保生产。 (二、)巡回检查周期:根据巡回检查路线,操作人员每小时不少于一次,以便及时发现处理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处理措施。 (三)巡回检查方法 1、看:看各设备的仪表指数,阀门位置,设备运转状态,判断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完好情况。 2、听:听设备运转是否有异声,判断设备运转是否正常。 3、摸:摸设备紧固件有无松动,设备表面温度、设备振动是否正常。 4、嗅:嗅空气中是否有异常气味,判断跑、冒、滴、漏情况。 (四)巡回检查中发现较大的问题,及时控制处理,凡属于自己不能处理的应迅速向上级反映,防止问题扩大化。 (五)如实填写巡回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处理记录备查。 六、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1、运行风机和备用风机每班要定时检查各部件运行情况,油质、油位变化情况,并做记录,并视油质、油位及时更换或加足油位量,备用风机每班盘车1—2次,达到手动盘车灵活。 2、风机及备用设备每班要擦拭一次,达到无油污、无灰尘,设备见本色,标牌清楚。 3、风机大修周期为一年,大修时应彻底清扫,小修为半年,也可视风机运行情况随机确定。 4、初冷器、电捕焦油器,若阻力超过规定值时,要定期进行清扫,但最长时间不能超过半年。 5、初冷器下液管,风机下液管,电捕焦油器下液管及煤气管道下液管要班班清扫(夏季2次,冬季4次)每次时间要短,清通即可。 6、电捕焦油器绝缘箱油每年换油一次或据实际情况而定。 7、初冷器、电捕焦油器、煤气管道、各槽、罐上的放散阀要定期加油润滑,并使其开关灵活且放散管要保持畅通。 8、Dg400以上的煤气管道,工艺管道上的阀门每月用黄油或废物机油涂抹阀杆,保证开关灵活到位。 9、各设备接地线要处于良好接地状态。 七、正常操作 1、经常巡回检查,用大循环阀门调节煤气流量,保证集气管压力符合技术要求。 2、经常巡回检查调节初冷器后煤气温度使之符合工艺要求。 3、经常巡回检查初冷器,电捕焦油器、风机、各煤气管线及各水封槽下液是否畅通,出现问题及时清扫,保证畅通。 4、时常检查电捕的运行情况,并对电捕运行的一次电压,一次电流、二次电压、二次电流,绝缘箱温度,煤气含氧量每两小时分析一次,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并迅速上报车间及有关部门。 5、时刻检查风机运行情况,内容包括:风机轴瓦温度,风机电流,风机轴承温度、风机出口压力、风机轴承进油油温、油压、液力偶合器进出口油温、油压转速,变速器轴瓦温度,电机轴承定子温度,油箱油位变化情况并及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进处理解决,并迅速上报车间。 6、检查放散管是否堵塞,各水封槽进出液是否平衡。 7、发生事故应及时排除,并及时记录处理经过及达到的效果。 8、经常检查机电设备的运转情况,用看、听、摸、嗅判断设备的振动、响声、温度、气味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9、每小时按巡回检查路线检查各设备到运行情况并做好岗位原始操作记录。 八、特殊操作(开停机、紧急停机) (一)初冷器的开停工 1、开工 ①关闭水放空管,打开初冷器冷凝液管线阀门并检查是否畅通。 ②打开初冷器顶部放散管,通入蒸汽分别清扫初冷器冷凝液和下液管线。 ③待放散管冒出大量蒸汽3—5分钟后,打开煤气进口阀门用正压煤气赶蒸汽,开煤气进口阀门时要慢慢开,待放散管见到煤气后,做爆破试验合格后,关闭放散管,再打开煤气出口阀门。 ④慢慢打开循环水及低温水,调节水量,使煤气出口温度符合技术要求。 ⑤初冷器使用后,随即开初冷器一段冷凝液循环泵后再开初冷器二段冷凝液循环泵连续喷洒,以防止冷凝液循环槽溢槽。 ⑥注意在煤气未通入之前,严禁使用冷却水,以防吸瘪设备。 2、停工 ①先关闭低温水入口阀。 ②关闭煤气出口阀,再关闭入口阀,打开放散管。 ③关闭循环水入口阀,打开放空管。 ④再通蒸汽清扫煤气壳程及冷凝液下液管,清扫完毕后,关蒸汽阀门,关下液阀门。 ⑤注意:在清扫初冷器时严禁停气后将初冷器既不与煤气接通,也不与大气相通,否则有吸瘪设备的危险。 3、初冷器的倒换 ①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好人员检查管线是否良好; ②得到有关部门、车间允许后方能倒换作业; ③打开待用初冷器放散管及蒸汽吹扫阀,用蒸汽赶空气,待放散冒出蒸汽3—5分钟后,打开下液管阀门。 ④关闭蒸汽停电捕通知炼焦车间停止出炉,减小煤气吸力,初冷前为正压,打开初冷器煤气进口阀,用煤气赶蒸汽,待初冷器顶冒出煤汽3—5分钟做爆破试验合格后关闭放散。 ⑤打开循环水出口阀,再慢开进口阀,打开煤气出口阀,再打开低温水出口阀,慢开低温水进口阀,调节各点温度符合工艺指标。 ⑥待用初冷器完全正常运行后,再开电捕,正常运行后,关闭原使用初冷器煤气出口阀,同时关闭各冷却水进出口阀,打开放空阀放净初冷器内冷却水,关闭停用初冷器煤气进口阀,打开初冷器顶部放散。 ⑦打开蒸汽吹扫阀,用蒸汽清扫下液管及初冷器壳程,打开下液放净清扫液后关闭待用或检修。 (二)电捕焦油器的开、停工 1、电捕焦油器的开工 ①开工前必须由电工、操作人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良好,绝缘箱的绝缘程度是否符合工艺规定值,并清扫污物,测定电路合格,确定设备良好。 ②当人孔堵好后,进行密闭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撤盲板。 ③关闭排液管阀门,进行密闭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撤盲板。 ④开绝缘箱夹套,给绝缘箱升温,使绝缘箱温度控制在100±5℃ ⑤打开电捕放散管通蒸汽清扫,待放散冒出大量蒸汽3—5分钟后,停蒸汽同时关闭放散。 ⑥开始送煤气,送煤气时,煤气进出口阀门应同时逐步开大,以防吸瘪设备,同时通知化验人员做爆发试验合格,并分析煤气含氧<1%时 ⑦一切到位,通知电工开始送电,缓慢调整电压至规定值40-50kv间隔15分钟开一档。 4、电捕焦油器的停工 ①请示车间及有关部门得到允许开始停工。 ②停工时先切断电源,全关煤气旁通阀,同时关闭电捕进出口阀门,关闭下液管。 ③若短时停工则不需蒸汽清扫,若长时间停工,则需打开放散,通蒸汽清扫,排净冷凝液,待电捕完全冷却后关闭下液,防止吸瘪设备,再关闭放散。 ④若一台电捕运行,一台检修时,必须全关待检电捕煤气进出口阀门加盲板,打开顶部放散阀,通蒸汽置换,化验合格后,方准进电捕内进行检修。 (三)鼓风机的开停工(离心式) 开工 1、机组起动前的准备工作 ⑴按电动机说明书的要求做好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⑵检查所有螺栓及紧固件是否拧紧管用,并确信一切正常。 ⑶检查润滑油的性能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油箱中的油位应高于最高油位线30—40mm并准备一定容量的备用油以备急用。 ⑷检查冷却水路系统要求畅通无阻碍,无泄漏现象。 ⑸检查所有测量仪表的配置是否完好和灵敏性能。 ⑹检查煤气管路上所有的阀门的手动部分是否灵活好用,出气管路中的闸阀应关闭,并打开旁通管路中闸阀。 ⑺对机组进行盘车无磨刮、阻力大现象。 ⑻检查并调整联锁装置。 ①主电机与电动油泵的连锁。 ②轴承温度高于75℃时,与主电动机的停车连锁。 ③润滑油系统的油压0.06MPa与电动油泵自动投入运行的连锁。 ④润滑油系统的油压0.05MPa与主电动机自动投入运行的连锁 ⑤鼓风机转子的轴向位移≥0.75mm时与主电动机自动停车连锁. 2、风机机组的起动。 ⑴联系有关部门、配电室、焦炉、电工仪表钳工及后续工序做好准备 ⑵启动电动油泵,检查润滑油系统(含高位油箱的进出油管)是否畅通无阻,油箱中的油位是否正常。 ⑶调整高低压油路的油压,高压油应保持在0.07MPa(作为调节和轴向位移装置用)低压油应保持0.1MPa(润滑油系统用) ⑷检查进入各轴承的润滑油温度保持在25—35℃,否则应对润滑油进行冷却或加热,偶合器 ⑸请电工在场主操启动主电机 ⑹机组在启动过程中要仔细听测机组各机体内部的声响,并注意各轴承、齿轮的啮合,主油泵和密封等工作情况,如发现异常的振动声响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或直至停车检查和排除引起不正常现象的原因。 ⑺主电机达到额定转速时,主油泵开始正常工作,而油压升高时则可停止电动油泵工作,此时油压应不低于0.1MPa,各轴承的温度不得≥65℃ ⑻油冷却器出口油温达到40时,即需打开油冷却器进水管上的闸阀,保持轴承进口处油温在30—40℃,要求冷却器内的水压应低于油压。 ⑼观察鼓风机的定子外壳在受热时膨胀是否正常。 ⑽机组在无负荷运行正常后,逐渐开启进气管上的煤气进口阀,然后再逐渐关闭小循环上的闸阀回流,气量大时调节出气管路的闸阀开度或直接开放散(特殊情况下视现场状况而定) 停工 ⑴在与车间与生产部电工焦炉等有关单位取得联系,各就各位后有关部门下达停机后开始停机,逐渐打开小循环,同时关闭煤气管线上的出口阀门(事故紧急停车,可事后向有关部门汇报) ⑵根据电机说明书的要求,停止电动机的运转,经过连锁装置自动地启动电动油泵。 ⑶记录从关闭主电动机起到机组转子完全停止转动的时间。如机组较正常停车时间为短时,则应检查原因是否有磨刮等现象存在。 ⑷机组转子完全停止转动后20分钟,或从轴承中流出的油温低于45℃时,方可停止电动油泵工作。 ⑸电动油泵停止工作后,即可切断向油冷却器供冷却水,并排出油冷却器内部的积水。 ⑹在停止机组运转前几分钟,应往机壳内部通入蒸汽,使粘附在转子上的油污软化,藉离心力而被抛至机壳壁上,但要注意匆使鼓风机定子外壳的温度大于100℃ (四) 紧急停车 鼓风机的运转过程中遇到下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车。 ⑴机组突然发生强烈振动或机壳内部有磨刮之声时; ⑵各单元轴承或密封入发现冒烟时; ⑶进油管路上的油压上降至0.05MPa时,而连锁的电动油泵投入工作,其油压值仍不能>0.05MPa时, ⑷轴承温度急剧升高到>65℃时,采用各种措施而仍未能制止时 ⑸油箱的油位下降至最低油位线,虽继续加入新油仍未能制止油位下降时。 ⑹机组转子的轴向位移≥0.5mm时采用各种措施而仍不能消除而继续增大时。 九、故障处理及预防 机组在运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原因及其消除方法 故障现象 故障产生的几种原因 消除方法 轴衬温度超过65℃ 轴承的进油口节流圈孔径小,进油时不足 适当加大节流圈孔径 轴衬与轴颈间间隙过小 重新刮轴衬 油内混有水份或油变质 检查油冷却器并排除漏水故障或更换新油 轴承进油的油温过高 调节油冷却器的冷却水的进水量 轴衬内瓦材料牌号不对或浇铸有缺陷 重新浇铸chSnSb11-6锡基轴承合金 轴衬存油沟太小 适当加大加深油沟 轴承振动过大 机组找正精度被破坏 重新找正 转子或变速器大小齿轮的动平衡精度被破坏 重新校正动平衡 轴承振动过大 轴承盖或轴衬压盖与轴衬间过盈太小 刮研轴承水平中分面或刮研调整垫片,保证与轴衬间有0.05-0.07mm的过盈值 轴承进油温度过低 调节油冷却器冷却水的进水量 负荷忽剧变化或进入喘振工况区工作 迅速调整节流门的开启度或打开排气阀或旁通闸阀 轴衬间隙过大 减小轴衬间隙 地脚螺栓松动 拧紧地脚螺栓需找正的重新找正 机壳内有积水或固体物质 设法从排污口排除 齿轮啮合不良或噪音过大 重新校正大小齿轮间的平衡或交叉度符合要求 主轴弯曲 校正主轴 机组油压低或急剧下降 油泵齿轮与壳体间隙过大 根据厂方图纸调整间隙 油管破裂或联接法兰处有漏油 更换油管或拧紧联接法兰的螺栓 油箱内油量不足 加添润滑油至规定油位线内 滤油器堵塞 清洗滤油器 油泵吸入管漏气 检查排除 压力表失灵或压力表导管有堵塞 检查排除 机组出口流量降低 密封间隙过大 根据产品证明书上的要求,调整间隙或更换密封 进气管路上的气体过滤器堵塞 清洗气体过滤器 十安全注意事项 1、生产区域内严禁烟火,必须动火处理的需办理动火手续,并有安全防护措施,经有关部门批示后方可动火。 2、备用风机正常备用时,应关闭风机进出口阀。 3、运转设备转动部分必须有安全防护装置。 4、在进行设备的空车负载试车之前,电工必须确认设备接地可靠,绝缘擦拭干净,高压电缆、变压器、高压硅整流器及其控制单元和保护线路必须进行试验调整达标,系统绝缘电阻合格,设备和保护屏蔽内无杂物和人员后,才能进行空载试电工作。 5、在进行电捕焦油器内部检查时,必须由电工确认整流器输出侧和电晕接地。人员需进入电捕焦油器内部检查时,还必须做器内空气采样分析,或鸽子试验,合格后才能进入。 6、严禁用铁器敲击设备及煤气管道。 7、初冷器用蒸汽吹扫后,应该在放散管冒出大量蒸汽3—5分钟后,如投入生产停蒸汽关闭放散,关闭下液,待其塔体温度下降,至接近煤气入温度时,才可开进出口投入正常运行 8、不准用湿布擦拭电机和电器开关,且40kw以上的电机不准连续启动三次。 9、机电设备运转时,不准检修,拆卸危险部位不准擦洗。 10、严禁煤气系统吸入空气,发现应立即停电捕及时处理。 冷凝岗位安全技术操作标准 一、工艺流程 由气液分离器分离下来的氨水,焦油和焦油渣一起进入机械化氨水焦油澄清进行分离。上层分离的氨水溢流到循环氨水槽,用循环氨水泵送炼焦车间集气管冷却荒煤气。当初冷器和电捕需清扫喷淋时,从循环氨水泵后送一部分热氨水定期喷淋。多余的氨水由循环氨水泵后送到剩余氨水槽,剩余氨水用剩余氨水泵送到脱硫及硫回收工段进行蒸氨。 中层分离的焦油压至焦油分离器贮存并脱水,焦油达到一定液位时用焦油泵将其送至焦油槽贮存并进一步脱水等待外销,外销时用焦油泵送往装车平台装车。 下层分离的焦油渣定期送煤场掺混炼焦。 各设备的蒸汽冷凝液及外工段来的蒸汽冷凝液均入凝结水槽,定期用凝结水泵送外管。 二、岗位职责 1、搞好生产管理,认真执行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负责向焦炉供应足量合格的循环氨水,确保集气管江气的冷却效果。 3、负责回收焦油产品,连续、定量压送焦油,并做好脱水、计量、入库工作。 4、负责初冷器的轻焦油洗苯工作,每班更换补充新轻质焦油,确保初冷后煤气苯含量在规定值内。 5、勤巡回、勤检查、勤分析、勤调整,按时填写好各项操作记录,保证安全生产。 6、负责消防器材,生产工具,公用器材的管理和维护,岗位的环境卫生,做好跑、冒、滴、漏的消除工作。 7、确保仪表的清洁完好,灵敏准确,做好仪表的纵的保养工作。 8、负责岗位所属设备的运行、维护、保养、清扫工作,保证备用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配合有关单位进行检修和验收工作。 三、工艺技术指标 1、循环氨水流量579—972m3/h 2、凝结水泵出口压力:0.1-0.2 MPa 3、循环氨水泵出口压力:0.35-0.55MPa 4、焦油泵出口压力0.15-0.3MPa 5、循氨水温度70—80℃ 6、剩余氨水泵出口压力:0.2—0.4 MPa 7、焦油机械化分离器,焦油贮槽温度60-75℃ 8、氨水机械化澄清槽温度10±80℃ 9、焦油含水<4% 10各泵电机温度轴流风机电机电机温度<65℃ 11、各塔槽罐液面要控制在1/2-2/3 12、废液收集槽60℃ 13、凝结水槽±90℃ 四设备概要 (一)、标准设备 规格型号 数量 标准设备名称 循环氨水泵 300S58 型Q=576--972m3/h 2台 附电机 Y315L2-4型n=1470r/min 2台 剩余氨水泵 IS65-40-200 型 Q=15--30m3/h 2台 附电机 Y132SZ-2型n=2900r/min 2台 焦油泵 80AY-60型Q=50m3/h 2台 附电机 Y160L-2型n=2950r/min 2台 4凝结水泵 GM3/12型Q=515m3/h 2台 附电机 Y90L-2型n=2950r/min 2台 5、废液收集槽液下泵LYA40-160型Q=28m3/h 2台 附电机 YB132SZ-2W型 n=2960 r/min 2台 6、手动单轨小车 起重量3t起升高5m 1台 附:手拉葫芦 起重量3t起升高5m 1台 (三)非标准设备 非标准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1、机械化氨水澄清槽24616×4590×5686V总=340 m2台 附:电动机(防爆型) N=2.2kw.n=1430 r/min 2台电动机直联型三级卧式 2台 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 2台 刮板运输机 2台 2、循环氨水槽Ф8000×5100立式锥顶V全=256m32台 剩余氨水槽 Ф8250×8600立式锥顶V全=460m3 1台 焦油分离器 17215×4520×4686 v=120m3 1台 附:减速机电 N=2.2kw n=1430r/min 1台 5、焦油槽 立式Ф11000×10000 V总=950m3 1台 6、凝结水槽 立式锥顶Ф3000×2500 V全=18m3 1台 7、废液收集槽立式平顶Ф4000×4000 V全=50m31台 五、巡回检查制度 巡回检查制度是控制各项指标及进了解设备运转情况,搞好设备润滑,保养和及时发现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保证安全生产。 (一)、巡回检查内容: 1、查工艺指标:查压力、温度、流量、质量、介质消耗等是否符合要求。 2、查设备 即查设备的运转情况,润滑、表面温度及振动情况 3、查安全附件,即查温度计,压力表,安全阀、液位计,指标是否正常 4、查泄漏即查无跑、冒、滴、漏现象是否严重。 (二)、巡回检查周期,根据巡洋舰回检查路线,操作人员每小时不得少于一次,以便及时发现处理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三)、巡回检查方法 1、看:看仪表、仪表指数、阀门位置、设备运转状态,判断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完好情况。 2、听:听设备运转是否有异声,判断设备运转是否正常 3、摸:摸设备紧固件有无松动,设备表面温度,设备振动是否正常。 4、嗅:嗅空气中是否有异常气味,判断跑、冒、滴、漏情况 (四)、巡回检查中发现较大的问题,及时控制处理,凡属于自己不能处理的,应迅速向上级反映,防止问题扩大。 (五)、如实填写巡回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1、对各运行泵要求每班加脂润滑,保证轴承无异常,盘根滴漏小于7滴/分 2、备用各泵要求每班盘车一次,手动盘车灵活 3、要保持泵房内外清洁卫生,所有设备做到齐全,完好,每班擦拭一次,要求无油污、无灰尘、达到设备见本色,标牌清楚。 4、泵房各水泵检修期半年,检修要解体清扫,轴承加脂润滑,对易损件要及进更换,小修可视情况而定。 5、各泵启动前要彻底检查各联结件中是否存在问题,各地角螺栓要定期加油润滑,保证无锈蚀且紧固。 6机械化澄清槽减速机各轴每班加油一次,减速机链条定期用油质润滑,保证无锈蚀,灵活好用。 七正常操作 1、经常检查和调节温度、压力、流量、每小时作一次记录 2、焦油液面调节器每班加油一次。 3、澄清槽底部残渣每周清除一次。 4、保证焦油及循环氨水质量,确保循环氨水不带焦油。 5、发现故障及时排除,及时记录处理经过及效果,并向有关领导汇报。 6、装焦油操作 6.1对接 6.1.1解开链条挂钩,并将活动梯向栈台外缘推出,轻放到规定位置。 6.1.2待活动梯伸展到所需位置后,将链条放入链条挂板槽中。以确保活动梯使用时的稳定性。 6.1.3操作人员经过活动梯登至罐车顶部检查。 6.1.4检查完毕。将静电导电夹及连线夹到罐车罐体上后,再夹到接地导电板上。 6.1.5再次检查安全达标,开始装车。 6.2装车 6.2.1装车开始,首先关闭装卸臂所有阀门。 6.2.2打开内外臂锁紧机构,将臂牵引至槽车顶部罐口,将垂管插入槽车罐中。 6.2.3打开管线阀门装车,装车到规定液位后关关闭管线阀门。 6.3装车分离操作 6.3.1将垂管与槽车脱离,并牵引外臂至站台内。 6.3.2将内外臂复位并锁紧。 6.3.3收回活动梯后。静电导线,方可允许车辆行走。 6.4安全操作要点 6.4.1消防器材要齐全好用。 6.4.2进入装车平台区域,严禁携带任何火种,严禁穿戴带有铁钉的工作鞋和易产生静电的服装。 6.4.3检查车辆安全装车技术条件,要符合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安全要求。而且有消除产生静电的设施,其设施好用。 6.4.4装车平台处静电接地灵敏好用。 6.4.5严格按照用流体装卸臂安装,使用、维护安全技术说明书进行操作。 6.4.6严禁运输车辆混装、配装,以免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爆炸。6 6.4.7装车 时应严格穿戴规定的防护用具,带好防毒口罩、手套、穿纯棉工作服等,并站到上风向。经安全检查无危险时,再开始操作,如有泄漏,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6.4.8严格操作规程,严禁摔、碰、拖拉、翻滚、野蛮操作,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操作工具。 6.4.9操作过程中,严禁装车有关人员擅自离开岗位,杜绝事故发生。 八、特殊操作 (一)机械化焦油氨水澄清槽的开工 1、开工 (1)与电工、钳工联系检查电器设备、机械传动设备是否正常 (2)检查润滑系统是否良好,消除槽内杂物并打开氨水出口阀 (3)待氨水满到出品,送电启动刮板机。 (4)待焦油液面达到1米以上时,开始压送焦油。 2、停工 (1)关闭氨水阀门,并检查放空管是否畅通。 (2)全开焦油出口阀门和调节阀,待焦油出口管不流液体时,打开底部放空阀,槽内液体放净后,关闭焦油出口放空阀 (3)清扫焦油管并放净冷凝液(当只停一格时,不必清扫) (4)停止刮板运转系统(当只停一格时,不必切断电源) (二)氨水泵的开停车 1、开泵 (1)开泵前与有关单位联系好,检查电器设备是否正常再通知电工送电。 (2)轴承和进出口阀门加油润滑出口阀门进行度松动,然后进行盘车检查 (3)一切准备就绪,用清水引泵,同时打开泵体空阀排空气,然后开进口阀门,合闸启动电机,达到额定转速后,徐徐开启出品阀门,调节流量和压力到规定值。 (4)泵启动后需仔细观察有无异常现象。 2、停泵 (1)与有关单位联系好得到确认 (2)逐渐关小泵出口阀到最小值,然后切断电源停泵,并关闭入口阀,如果长期停泵,泵内要放空 3、换泵 (1)通知有关岗位部门 (2)按开泵步骤检查与启动备用泵 (3)备用泵运转正常后,逐渐开大出口阀门,相应关小原泵出口阀门,尽量做到压力稳定过渡。 (4)按停泵步骤停下原泵。 (三)突然停电操作 (1)迅速关各泵出口阀门和关闭各泵电源 (2)将机械化澄清槽装不下的氨水放入废液接收槽。 (3)泵送焦油如停电,则还要及时用蒸汽清扫管道和设备 (4)询问停电原因及时间,短时间停电应做好来电开车准备工作。 (5)来电后按顺序将各设备开起来,循环氨水泵 机械化澄清槽 焦油澄清槽 剩余氨水泵 (四)突然停蒸汽操作 迅速切断蒸汽系统末端阀门,防止焦油、煤气等介质突然窜入蒸汽系统,并请示有关部询问停汽原因和时间长短。 (五)停水操作 (1)停低温水时,应加大循环水流量,降低循环水温度,使煤气温度尽可能符合规定。 (2)停循环水时,视初冷器后煤气温度的情况,调节低温水用量。 九、故障处理及预防 (一)循环氨水带焦油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原因: 1、长时间不压焦油,每班压焦油的规定不能严格执行,导致澄清槽内焦油、氨水的界面不断上升,氨水分离时间逐渐缩短,焦油分离不下来,进入氨水循环系统,焦油容易堵塞焦炉集气管,桥管的氨水喷洒管喷头,造成严重后果。 2、澄清槽两格一开一停时,停开的一格容易漏进集油,把上面的氨水顶光,焦油进入循环氨水系统,例如停开一格,出口开着氨水进口关不严等情况,就容易发生氨水带焦油,一旦发生焦油量将增多。 3、循环氨水槽,事故氨水槽底部的沉积焦油是由于澄清槽分离不清造成的,由于不能及时排放这部分焦油,也会进入循环系统。 措施: (1)、强化职工责任心,认真执行工艺纪律,坚持班班从澄清槽倒压焦油 (2)、对停开的一格,澄清槽也要经常倒压焦油,特别是在投入运行前,必须先压光焦油。 (3)、每班对氨水槽排入一次焦油,每次不少于5分钟。 (4)、对氨水质量跟踪监测,经常向焦炉征求意见。 十、离心泵常见故障,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用全车间): 1、水泵不吸水,压力表指针剧烈跳动 原因:注入水泵的水不够,水管等处漏气,泵内有空气 措施:再往水泵注水,拧紧泵前漏气处,打开放空阀放气。 2、水泵内部声音异常,水泵不止水 原因:吸水管内阻力过大,吸水管有空气渗入,吸送介质温度过高,填料函漏气,泵前管道内漏蒸汽 措施:检查泵吸水客,泵前阀门,减少吸水高度,堵塞漏气处降低介质温度,检修内漏蒸汽阀门。 3、流量低于设计要求 原因:水泵堵塞,密封环磨损过多,转数不足 措施:清洗水泵及管道,更换密封环,增加水泵轴的转数。 4、水泵振动 原因:泵轴与电机轴不在同一中心线上,地脚螺栓松动 措施:校正水泵与电机,使轴中心对准,拧紧地脚螺栓。 5、轴承过热 原因: (1)、轴承缺油 (2)、水泵与电机的轴不在同一中心线上。 措施: (1)、加油 (2)、把轴中心线水准 (3)、检查清洗轴承体。 6、压力表压力指示,但水泵流不出介质 原因: (1)、水泵阻塞或出水管阻力太大 (2)、旋转方向不对 (3)、转数不够 措施: (1)、清洗叶轮,清洗管路。 (2)、检查电机转向 (3)、增加水泵轴转数 7、水泵消耗功率过大 原因:填料压盖太紧,填料函发热,叶轮磨损,流量过大。 措施:放松填实压盖,更换叶轮,降低流量。 8、液下泵打不出介质或关闭出口阀压力升高,打开出口阀,压力衰减为零 原因:(1)、地下放空槽中焦油温度低,很粘稠,流动性差。 (2)、泵体磨损,内部串漏,外壳破损造成外漏 措施:(1)、通蒸汽加热地下放空槽的介质至50℃,使焦油熔化,粘度变小 (2)、检查泵体 十一、、安全注意事项 1、生产区域内严禁烟火,必须动火处理时,需办理动火手续,并有安全措施和监火人,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动火。 2、运转设备转动部分必须有安全防护罩。 3、在进行设备的空负载试电工作之前,电工确认设备接地可靠。 4、严禁用铁器敲击设备和煤气管线。 5、突然停电时,循环氨水泵停止连转,必须马上通知炼焦车间与有关部门,关闭氨水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