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安龙岔河吴静观李白与月亮评课稿.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295989 上传时间:2025-03-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龙岔河吴静观李白与月亮评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安龙岔河吴静观李白与月亮评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李白与月亮》之我见 作者:安龙县招堤街道岔河小学 吴 静 于2016年9月20日,我怀着迫切的心情,观看了韩忠源教师精心安排的全国特级教师孙双金的《李白与月亮》教学示范课。这堂课改变了古诗教学一味讲解、生硬体会诗意的传统教法,从典型诗句激趣、读中自悟、关键字中延伸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力求让学生从读中体验古诗的意境,在个性化朗读中感悟诗意和情感,很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而且学得快乐,体现了让学生“乐学”的教学新理念, 一、以话激趣,唤起情趣 教学开始, 教师在屏幕上出示“李白与月亮”这一标题,接着从一个个设问,如,李白的名字的来历、李白的特称及李白和月亮的渊源等,与学生进行交流,唤起了学生学习的情趣。 二、读中自悟,体验情感语文课程标准在讲“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个基本理念时,讲了这样一句话: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包括听、说、读、写的实践,在阅读教学中,主要是读的实践,“以读为本”。 孙老师在本课教学中,读和写得到了充分的落实,如在以学生交流学习《月下独酌》一诗时在初读中,用不同形式的读 ,使全体学生真正读通课文,为下一步读懂课文打下了基础,同时让学生写出自己的遐想。在引导学生体会是的时候,孙老师以自己博大的教育经验和丰厚的文化知识底蕴,与学生平等的交流,于是学生没有了束缚,从而让学生领悟全诗的情感韵律,朗读伴随着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个性化朗读得到了充分展现,每个学生读的表情、音调、情感都各有千秋,有的甚至摇头晃脑仿佛就置身于诗中的境界,体验着诗人的情感。 三、抓关键词,理解诗意。 孙老师注意引导学生扣住关键的精彩词语。 如在与学生交流《古朗月行》时,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中的“呼”字和“白玉盘”一词;“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中的“飞”字等引导学生想象,感受李白当时的意境。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李白写诗的特点,这不仅是在教给学生学习诗人锤炼词语的态度和方法,也是在引导学生锻炼思维的准确性,激发想象的丰富性。 四、话中延伸,体验成功 在实践环节,老师让学生动手写诗、流派并说理由,使“教”与“学”更加完没得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是让学生进一步对诗的理解,而且让他们觉得老师和他们是一起学习的伙伴,拉近师生的距离。学生们各个都写得非常认真,非常用心。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了古诗内容,又让学生在叙述中锻炼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言。学生兴致都很高。 一堂好课简直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