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天祝县高中联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几点认识与思考
天祝县第一中学 李自新(733200)
2013年3月13日,我县教育局举办了高中联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参加活动的还有天祝一中,天祝二中,民中各学科教师。
这次承担“同课异构”教学任务的是天祝一中教师李博云老师与天祝二中的鲁智英老师。所选课题为《北美与美国》。 这两节课他们既有共同的亮点也有不同的特色:
一、异中求同,从两节地理课看共有的亮点
一是注重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学习资源。大都运用了相似的课件,特别是朗读的音频文件都精心做了选择。二是两节课的重点难点都是一样,都注重了学法指导。三是思路流程基本上差不多。四是都能抓住重点,层层展开教学,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适时、适度拓展延伸。
二、同中求异,从两节地理课看各有特色与不足,这正是同课异构教研的主要风景,每一节课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也有各个年龄阶段老师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分别属于自己的不足。先说第一节课是天祝一中李博云老师的示范课.其特色是:(1)运用大量图片,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色,直观,鲜明,准确;(2)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3)启发式教学法,导学式教学法运用得当,目标达成度好;(4)紧扣大纲,纲举目张;(5)从区域地理入手,培养了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6)联系实际,赏识学生的激励机制好。
接下来听的是天祝二中鲁智英老师的课,其特色是(1)考情分析,因材施教;(2)讲解透彻,思路清晰明了;(3)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提高了课堂时效性;(4)板书设计好,形成知识体系。不足的是时间驾驭不准,拖堂。对于一些问题的提法过于笼统,这给学生的回答造成了困难,
听完这几节课,我觉得收获很大,两节同样的课,没有让人听到乏味,而是同中有异,各有特色。,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同课异构”教学模式是怎样的呢?同课异构的魅力有哪些呢?
所谓"同课异构”教研模式就是是指同一学科、同一主题、同一内容由不同教师设计不同的方案,在不同班级上出不同风格的课。同一教学内容由几个教师接连上课或是由一位教师连续上几次采取不同的方式上课。这种教研模式促进了教师积极参与意识,通过对比操作性强,有利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与方法的把握,有利于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这种模式也迫使每位老师在教研中必须去深入地观察,分析、比较,并提出个性化的意见,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教学领悟能力。因此,这种教研方式在校本教研中被广泛使用,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同课异构”研究不但能解决教师个人教学上的个性问题,还能解决教师群体中的共性问题,立足于课堂教学,着眼于问题解决,从课堂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共同研究、分析、解决课堂存在的真实问题,因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2、。“同课异构”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解决教师个人课堂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师在同伴的讨论研究中得到启示和启发,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实践,灵活应用,优化了教师个体的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因而指导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强。教师有了成功的体验和感受,就容易内化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同课异构”研究以课例为载体,研究的是具体的一节课。和教师的教学密切相关,教师的兴趣浓,热情高,容易参与其中研究。从而将教师的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让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学生活的幸福指数。保证了教师课堂教学常上常新,每次都有新的体验,每次都有新的收获。
这次联校互动,虽然短暂,但丰富而多彩。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加深了对某些问题的认识。我们有必要对新课改实验区经验与教训进行认真地总结和冷静地思考。
思考:(1)新课改背景下新高考的复习课应该怎么上?新课改实验会不会影响高考?
(2)如何用教材教,教学课时量有限,我能完成教学任务吗?
(3)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4)教师怎样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5)怎样突出创新设计,追求高效课堂?
(6)如何减负增效,提高教学质量?
这一个个命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要孜孜以求,怎样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和学得满意,学得有成效。这才是教学的永恒主题。有必要让我们做进一步的实践与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