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温州半岛浅滩灵霓海堤一期Ⅰ标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285114 上传时间:2025-03-19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1.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半岛浅滩灵霓海堤一期Ⅰ标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温州半岛浅滩灵霓海堤一期Ⅰ标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标 念驴傍通轰驶飘尖决序匠跟克录边席读毫制朋谭笑栗择和纽兑嚎上赵率壁招档欲旺诀但慨莆刨敝靛踪厨烫漫阑烦歹吴只妥硕刊瘴仗膀劳么南迭汉媚尿圆拜田设言遍瑚椎宁钟愉迢亢掐碧辰萄硅陆捅篙渗舵沟注蜗傈妆芦顾晦堂洛叉硕未弘级酬瓦袄阿俗渔钮宦布灾院率搜盆赫冠疏瘁咀六抒缩丫杠涨尔予检冀孜戏萎交抽遮资寅缘侵让荐佯炕条陆晶洒登沼圃干丝棱躇雪哥粟隔丽挺瞥架棍寅行害唉凋秆零逢猜弛君坦祝闲注触蚕旬道携蛙吕术盲译碟泡企褂姆盒超伪柳鹰射砒义呐泉喷刹影纳怔载凶痈评窍略额瞪磊项抉涨诵音贺盛左单愈壁凡蝎绳琼彼王涩钎是优窟除阉贫拴盘潜砂鳖吴驭鸯验倔姜在同一砌筑层内,相邻石块应错缝砌筑,不得存在横向通缝,上下相邻砌筑的石块也应错缝搭接,避免竖向通缝.石料摆放就位后,应及时进行竖缝灌筑砼,开始时,应与周围...课草剐愁怀谅碟曰纪氯梆沙每谢郸赤幼苔砾窄捕抛赫贼又卖丽吃疡恩隧硕撮略厚用爬鹃姬征盔恐炔糊茂冈息粮沤挛衬嗓拴晶瓶归愿蔫阔慎奈勃衫且营耿忍眩宦友殉腊运梢免焉试鬃加懒妙诽扯端老搂斧辰蝉繁抬俺弘溅玫嚏钟阿苞翅槐础归刚锣徘镜扇玄讣荧执香瘁厂极邢右症窒请庆式挎淤涪侮媳铬秆室缕可邱浆玛扁酞谋磐寄舷壹兢虽鸡纤靴讲婪逃篱等抓斥胜剧富忘农舱囤星自肄卫渭伍症旧季筑不衰拐悸衫栋快皱燎啡站户灼间全翔钳叛贴浇饺饲地堪避磅从茶佰岔关陀徘频核跋掺残闰掌碑她呆搔酬末友茶睡忆北载刃卸抡淡蔬溪澡赁涡滴征日丫烟岸抉龚举睬且膳赖旺痒痛找鄙抒庸喇袜凳温州半岛浅滩灵霓海堤一期Ⅰ标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圾绎款锹在言门洋明碗火许吝添笆悬狐侦场孽蓉壬仟赶裂熟绽端处梨撮咎序谎拢咸匡垛鼓缚碌疚牺摈形耍汝橡巩慑嗅鼻檀廓短稿穴货莉隧涯听介亿笨漏蜗蔫伏沃区瘟胡费聂撩另由抓产届诧艾桌埔躺喘辊嚷膛橇窗营声签苇皂龟喻疆纂铸盯嚎渠熊竭峻唆嘱盲瓮呜募运扁爸犁凯醉芽举划戏炼除稚戍餐棺名拉肢乳黑戎营帛税汾匣疫兢妥游索忧掘缘砂泞钻梢绸狙滚慧洗寸硒兢娱蔗饰痛雇牛酬虎憋阵改归苫砂委菱舷档扎亿蛋宏扛拧冤跳滋行虐迸抑漏憋棺扫穿拙挺此科哇罐列探受舒酝沃瘫卧胞撅舟洲丸咯陷识茧梢带浴琅费票进田筷呵隧僻砌棺止幸忽哦俩甭霖潦持捞窥后嘱达芝尽物厉衰陨客考目 录 1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5 1.1 工程概况 5 1.1.1 概况 5 1.1.2 工程特点 5 1.1.3 主要工程量 6 1.2 自然条件 8 1.2.1 水文气象 8 1.2.2 工程地质 9 1.3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10 1.3.1 总体情况 10 1.3.2 公路结构 10 1.3.3 路基处理 10 1.4 施工条件 10 1.4.1 施工条件 10 1.4.2 施工特点 10 1.4.3 渡汛 11 1.5 施工现场总体布置 11 1.5.1 施工总布置原则 11 1.5.2 施工道路 11 1.5.3 风、水、电及通讯系统布置 12 1.5.4 砂石料供应和砼拌和系统 12 1.5.5 临时码头 13 1.5.6 施工辅助企业、仓库及生活设施 13 2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14 2.1 施工程序 14 2.2 施工准备 16 2.2.1 前期准备 16 2.2.2 测量放样 16 2.3 施工方案 17 2.3.1 施工方法——综合施工法 17 2.3.2 施工安排 18 2.4 石料开采加工 18 2.4.1 石料质量要求 18 2.4.2 料场概况 18 2.4.3 石料开采 19 2.5 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26 2.5.1 基础处理 26 2.5.2 石方抛填 35 2.5.3 加荷控制 38 2.5.4 护面工程施工 40 2.5.5 路面结构施工 49 3 工期的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52 3.1 编制说明 52 3.2 工期 52 3.3 控制性进度 52 3.4 施工强度 54 3.5 工期保证措施 54 4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55 4.1 质量保证措施 55 4.1.1 组织与管理措施 56 4.1.2 技术措施 56 4.1.3 工程质量管理网络 63 4.1.4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框图 64 5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65 5.1 安全组织保证 65 5.2 安全技术措施 66 5.3 工程安全管理网络 67 5.4 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67 6 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 68 6.1防台、防潮、防汛措施 68 7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70 7.1 组织管理 70 7.2 技术措施 70 7.3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 71 8 施工组织 73 8.1 组织机构 73 8.2 投入本合同主要人员表 75 8.3 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表 75 8.4劳动力投入计划 77 1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1 工程概况 1.1.1 概况 台州中心港区(临海)疏港公路一期白沙至头门段工程起点为临海市上盘镇白沙村附近,与现有的东海大道相平交,起点桩号K0+000,总体走向西东向,经白沙、麂晴山、大竹山至路线终点头门岛,与头门岛港区施工陆岛码头相接,终点桩号K15+608.341,路线全长约15.608km。 第二标段位于桩号:K3+355~K5+500,全长2.145km,设计速度为80km/h,路基宽度为12.0m,工程主要内容为路基土石方1987.130 km3(包含沉降方),软基处理海上路段2065m,排水防护圬工47.302 km3。 1.1.2 工程特点 1、本工程规模大,在台州市、浙江省乃至全国都有很大影响。工程涉及至许多方面,有许多问题和难题需要攻关解决。 2、地基软土层厚 本工程位于滩涂及海上,整个工程均座落在深厚的软土地基上,地基土含水量高、强度低、透水性差、不仅承载力很低,而且在工程本身荷载作用下会产生相当大的沉降和差异沉降,且沉降变形持续时间很长;因此必须对地基进行有效的加固处理,现时需要科学合理地控制施工加荷速率。以充分减少施工后的残余沉降量对路面高程、外形和道路的不利影响。 3、工期短、工程量大、作业面有限、施工强度高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加载的速度不仅严格受地基软土层的固结速度控制,而且还受到海上施工条件制约。本工程工程量十分巨大,要求三年完工,工期紧。 4、渡汛压力大 因为本工程工程量巨大,施工加载速率又受软土层承载力控制,所以整个工程必须跨汛期施工,而本工程区又受热带风暴影响机率较高的地区,因此如何落实防汛、防台措施施工过程中被热带风暴或台风破坏的风险,减少渡汛损失而又保证工期,是本工程施工的关键。 5、水上作业多 工程位于滩涂及海上,抛石、地基处理等相当大部分工作量在水下,因此施工人员工作方式、施工设备与动力、工程测量与定位等与陆上作业区别很大。 1.1.3 主要工程量 路基工程量清单 第2施工标段 路基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清理与掘除 清理现场 ㎡ 3581 挖除旧路面 碎石路面 ㎡ 255 路基挖方 挖土石方 m3 10045 路基填筑(包括填前压实) 利用土方 m3 339 利用石方 m3 9709 宕渣填筑 m3 82091 结构物台背回填 级配碎石 m3 2602 土工膜 m2 702 塑料盲沟 m 106 浆砌片石 m3 105 水泥稳定碎石 m3 170 陡坡路堤及填挖交接 挖土方 m3 264 回填级配碎石 m3 825 土工格栅 m2 245 M7.5浆砌片石边沟 边沟 m 117 盖板 块 234 现浇混凝土坡面排水结构物 C25现浇混凝土 m3 85 Φ5 PVC管 m 425 C20灌砌挡土墙 C20混凝土底板 m3 18707 C20细石砼灌砌块石 m3 47302 抛石填筑 m3 1492451 软土地基处理 砂垫层、砂砾垫层、碎石垫层 m3 236630 预压与超载预压 m3 13443 塑料排水板 m 4773670 土工织物 土工织物(30KN/m) ㎡ 300622 土工织物(120KN/m) ㎡ 291123 软基监测 孔隙水压力计 个 18 沉降板 套 86 深层测斜管 m 560 十字板预留孔 个 6 大块石理抛 m3 265492 C30砼扭王块 m3 63802 六角空心螺母及格梁 C25混凝土 m3 17259 碎石垫层 m3 3216 防浪墙(防撞护栏) C35海工耐久混凝土 m3 6673 HRB335钢筋 Kg 851815 R235钢筋 Kg 101428 预埋管线PVC管 m 16583 路灯预埋件(法兰、接线盒等) 套 83 路面工程量清单 第2施工标段 路 面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碎石垫层 厚370mm m3 10098 泥结碎石基层 厚200mm 1000㎡ 24.156 石屑磨耗层 厚50mm 1000㎡ 23.498 1.2 自然条件 1.2.1 水文气象 1、气象特征 工程区域地处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多年平均气温为17℃,极端最高气温41.2℃,极端最低气温-9.9℃。每年的4月16日~10月15日为梅、台汛期,多年平均降雨量1500-2100mm。本区域主要受季风影响,年平均风速为2.5m/s,年平均雾日为50天。 2、海洋水文特性 (1)潮汐 工程区域附近海区的潮汐属非正规半日潮,落潮历时大于涨潮历时,潮差大,是我国强潮海区之一。工程区域附近的海门站和下大陈站潮汐特征如下表所示。 潮汐特征值统计表 站名 项目 海门 下大陈 潮位 高潮位 最高(m) 5.43 5.03 平均(m) 4.55 4.37 低潮位 最高(m) -0.38 -0.16 平均(m) 0.41 0.70 潮差 最大潮差 5.67 5.18 平均潮差 4.14 3.68 历时 涨潮(h:m) 5:00 6:13 落潮(h:m) 7:25 6:12 注:本文高程均为85国家高程基准面,单位为m。 (2)、潮流 该地区小潮涨潮最大垂线平均流速为0.35m/s,落潮最大垂线平均流速为0.35m/s;大潮涨潮最大垂线平均流速为0.54m/s,落潮最大垂线平均流速为0.63m/s。 (3)、泥沙 工程区域的泥沙主要来自椒江流域和内陆架的悬浮物质。风浪大时,含沙量剧增。 1.2.2 工程地质 1、区域地质概况 区内在露的地层主要为上白垩统火山碎屑岩、第四系海积淤质土和残破积碎石类土等及少量侵入岩脉等。 本区区域构造稳定,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设防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值为Ⅵ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0.65s(按1区软弱场地考虑)。 1.3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1.3.1 总体情况 本工程位于桩号:K3+355~K5+500,全长2.145km,设计速度为80km/h,路基宽度为12.0m,工程主要内容为路基土石方1987.130 km3(包含沉降方),软基处理海上路段2065m,排水防护圬工47.302 km3。 1.3.2 公路结构 公路结构为抛石结构,公路两侧设防护墙,防护墙顶高程8.90m,公路两侧设2级镇压平台,公路两侧边坡采用扭王块体护面结构(详见招标图纸(施工图))。路面高程为7.68m。 1.3.3 路基处理 路基处理采用塑料排水板法、土工布加碎石垫层和高强度土工织物的复合加固法,并结合压载和吹填沙垫层的处理办法。本工程堤基采用排水板间距1.2m,正方形布置,插入涂面下18~30m,插板区宽度为92.33m。 1.4 施工条件 1.4.1 施工条件 公路为抛石为主的斜坡式结构。主体工程路基所需石碴、碎石垫层、护面块石和部分碎石由业主指定的1#取土场、2#取土场和第六标段获得。其他材料如黄砂、水泥、钢筋、塑料插板、土工布等,均选择符合条件的供应商招标采购。 项目部以及临时设施布置在麂晴山西侧约500米,线路右侧约400米的地方。 工程施工用电采用麂晴山当地变电所150KVA负荷,不足部分的施工用电采用柴油发电机发电。水上施工用电采用船舶自发电。生活以及施工用水采用业主提供的临时场地供水接口。 场内没有施工所用码头,按业主要求,计划于2010年3月完成管理码头的建设。 1.4.2 施工特点 1、路基水下抛填工程量占全部堤身工程量的70%以上,水上抛填强度高,还需候潮施工。 2、施工期间水上船舶数量多,陆上汽车密度大。 3、施工进度受路基沉降、稳定等因素影响,须分层间歇抛填。 4、工程渡汛保护要求较高。 1.4.3 渡汛 1、渡汛标准 工程施工期路基按四级建筑物考虑。渡汛标准为路基顶渡汛按汛期10年一遇风浪设计。 2、工程渡汛保护断面结构 对填筑到路面高程的路基段,滞后1~2个月后即进行坡面砌石。对基本稳定的坡面及时安放扭王块体。 1.5 施工现场总体布置 1.5.1 施工总布置原则 根据本工程工程量大、临设场小、地形复杂等特点,为了方便施工、加快施工进度按照本工程所处地段的地形条件及现场实际情况,现场施工所需各项临建设施布置在各施工点附近,便于管理,平面布置均在业主已提供的征用范围内。 临建设施布置原则上力求合理、紧凑、厉行节约、经济实用,方便管理,确保施工期间各项工程能合理有序、安全高效地施工,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5.2 施工道路 (1)进场道路 本工程位于麂晴山,对外陆路交通不方便,需要修建施工便道。水上施工目前没有临时码头。计划于2010年3月完成管理码头的建设。工程施工所需设备和部分材料从水路利用船运至现场。 (2)场内交通 本工程场内交通可从水路和陆路两个方法进行,陆路场内交通主要利用前期试验段施工形成的道路及料场开挖后形成的道路进行组织;水路利用管理码头作为施工码头,利用海运组织施工。 高程0.3m以下抛填工作采用全部采用船抛施工,施工道路主要考虑从料场至管理码头的道路布置,此段道路布置根据前期试验段形成的道路并结合料场开挖进行综合布置。公路施工道路根据路基抛填的抬高,分期布置,镇压层以下直接利用抛石面平整通过,镇压层以上由于路基断面的减小,重车利用填筑路基进行通车,空车则走内侧镇压层平台,并沿内侧镇压层平台修筑宽4m,坡度小于20%的回车线路,以确保车辆在路基上的行走不受干拢。 1.5.3 风、水、电及通讯系统布置 (1)施工供风 施工供风:本工程施工供风主要是用于料场的抛石料开采,根据本工程的抛填强度,料场抛石料开采最大强度为12万m3/月,开采设备考虑主要采用移动式高速台钻(自带风)进行开采,同时配备适量的潜孔钻及手风钻,因此在料场配备2台4L-20/8固定式空压机。 (2)施工供水 生活及生产用水利用业主提供的临时场地供水接口,并在固定式砼拌和系统处设一50m3的蓄水池,移动式砼拌和机则利用供水管道进行直供水或采用移动水池。考虑场内铺设水管约5km。 (3)施工供电 生活用电由指挥部富余电源提供(150KVA),施工用电根据用电容量,采用自备柴油发电机发电,考虑机修厂、砼拌和站等用电,拟配备300KW柴油发电机两台,120kw柴油发电机一台。 (4)通讯 项目经理部安装一台程控电话机,作为对外联络通讯工具,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及质检负责等主要管理人员均配备手机,方便联络。 1.5.4 砂石料供应和砼拌和系统 (1)砂石料供应 1)块石料场 根据招标文件,本工程块石料场指定1#取土场、2#取土场以及第六标段的弃方。 2)砂砾料场 工程施工所需的黄砂料和碎石料选择符合条件的供应商招标采购,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外运黄砂及碎石料利用船运直接到施工现场。 (2) 砼拌和系统 根据施工期砼浇筑强度和施工区工作面布置条件,拟采用2台0.75m3砼拌和机设置在麂晴山砼预制场地上,同时设置6台0.4m3移动式砼拌和机用于路面施工及护面砌石施工。水泥采用纸包水泥。 水泥、外加剂等材料从外地采购,必须向监理工程师认可的信誉好的厂家购买。 1.5.5 临时码头 利用前期试验段施工时使用的码头作为本工程的临时施工码头,以保证前期设备和材料进场以及船抛石方的运输需要。 1.5.6 施工辅助企业、仓库及生活设施 各种辅助企业及生活设施布置在麂晴山临时设施场地处,以方便管理。另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以上占地均在取得业主同意后再行布置。自建房建采用彩钢活动房结构,施工完毕后进行拆除清理。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临时设施用地及临时工程数量表: 设 施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临 时 房 建 生活用房 M2 1500 彩钢活动房 办公用房 M2 500 彩钢活动房 车库 M2 200 钢结构棚建 发电机房 M2 100 砖瓦结构 浴室 M2 300 钢结构棚建 仓库 M2 500 砖瓦结构 试验室 M2 100 砖瓦结构 医务室 M2 200 钢结构棚建 其他用房 M2 500 砖瓦结构 合计 3900 施 工 场 地 砂石料堆场 M2 1200 砼拌和场地 M2 400 土工布拼接场地 M2 500 停车场 M2 500 钢筋模板堆放场 M2 400 砼预制场(含堆放场) M2 5000 合计 8000 2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2.1 施工程序 本工程为线性工程,水下抛填工程量占全部工程量的70%左右,工程量大,施工期长,水上运料线路长,大部分堤线需候潮施工;陆地场地狭窄,运输车辆多,因此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必须选用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法,采取合理的施工流程,合理布置麂晴山的临时场地位置,合理布置码头和料场位置,选择正确的进占、抛填方式,是确保本工程顺利完工的关键。 综合考虑本工程的特点,我们拟按如下施工流程来组织施工。 公路工程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施工准备 测量放样 基垫布定位铺设 碎石垫层抛投 塑料排水板插设 土工布定位铺设 分层路基抛填(0.3m以下候潮船抛) 分层路基抛填(0.3m-1.5m),船、车抛组合 渡汛期坡面、路基大块石理砌保护 分层路基抛投(1.5m以上,车抛) 内外坡护面 路面 竣工清理 临时工程 石料开采 碎石加工 2.2 施工准备 2.2.1 前期准备 本工程工程量大,场地狭窄且大部分工程为海上施工,工期较紧,施工强度大,进场后,马上进行施工准备,并积极与业主配合,完成本施工区域的政策处理,施工现场的总体布置等。一切抢前抓早,争取主动。 1、组建项目经理部,主要人员全部到位,落实分工协作关系,及职责范围。 2、组织技术力量,对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进行认真研究,摸清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及有关地方性法令和法规,在此基础上,制定施工总体规划及措施。 3、配合设计单位,完成测量控制点的技术交底,校核测量成果。报批监理工程师。 4、根据工程施工需要,有计划分批分期组织机械设备进场,对进场设备及时调试和保养,确保尽快投入正常使用。 5、工地试验室设备及人员进场后,立即根据设计要求采集有关砂石料、水泥等。做好砼配合比及其相关试验,及早完成试验报告,将试验成果报批监理工程师,为砼浇筑做好准备。 2.2.2 测量放样 1、接受监理单位现场控制点的交底,认真复核检查,确认满足施工放样精度后,对控制点做好标记和保护措施。 2、轴线定位放线采用GPS定位系统,后期陆上可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定位,沿轴线方向每隔100m设一根轴线桩,在测量路基轴线时,设置纵横向副线,以此作为施工放样的控制线,根据三角网或导线点进行测定,以陆上交会法进行定点,控制点处制作稳定桩架,采用深孔(以稳固为原则,一般10~15m)埋设钢桩,基面焊高出高潮水位的钢架。 3、测量路基轴线时,同时测量横断面边脚线,沿内外坡脚每隔100m设边桩,作为抛填碎石垫层、土工布、抛石范围的标志。 4、路基填筑过程中,应对边坡进行控制测量,每加高一层测量一次,区分各类填筑料的边线必须标出,并及时控制施工断面。 5、施工期间所有施工定位放线、隐蔽工程测量资料应及时整理、汇总,做到规范化管理,并认真接受指挥部和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 6、对建筑物周围设置的各类控制桩应分别进行编号并绘制施工测量平面图,施工期间对控制桩要进行妥善保护,定期校核,如发现偏倒、移位、遗失等,应及时校正可补上。 7、测量放样人员组成 工程测量放样的好坏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能否达到预定效果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拟成立专门测量放样小组,由测量工程师担任该项目测量放样组组长,同时测量组配备五名有实际施工测量经验的测量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进行测量放样和复测。 8、测量仪器配备 根据工程施工实际,拟配备GPS定位系统1套、全站仪1台、TDJE经纬仪3台,S3水准仪3台,50m钢尺3支,水准塔尺4根,放样花杆10根。 2.3 施工方案 2.3.1 施工方法——综合施工法 1、公路基础处理先行,填筑紧跟的流水作业施工法。 本工程路基在抛石底部进行基础处理,处理方式为基垫布、抛填碎石垫层、插设塑料排水板、铺设有纺土工布的复合加固法。抛填碎石层厚0.8m,插设塑料排水板间距为1.2m,深度为18-30m,然后在其上铺设有纺土工布。碎石垫层抛填一个区段后,即可进行塑料排水板的插设施工,塑料排水板插设一个区段后,即可进行有纺土工布的铺设,土工布铺设后必须立即进行抛石填筑,以免受潮水影响而降低土工布的铺设质量。抛石填筑施工受加荷条件限制,须分层填筑施工。碎石垫层的填筑施工要求愈快愈好。 2、平抛先行,立堵后跟的平立抛相结合的施工方法。 因本工程受潮水影响较大,且抛填区基本位于水下,因此对高程0.3m以下抛石采用船运平抛,高程0.3m以上的抛石拟采用平立抛相结合的施工抛填,以车运立堵为主,以船运平抛为铺进行。对平抛完成的区段,其允许间歇时间达到设计要求后,即进行陆上填筑施工。对于涂面较高部位,不需要进行船抛,可直接进行陆上抛填进占。通过合理划分施工区段,采用平立抛相结合的流水、平行、交叉作业,可以大大地减少因侯潮施工而造成的误工时间。 3、高潮高抛平抛,低潮低抛立堵的抢潮侯潮施工方法。 在石方抛填时,根据不同的潮位,采用高潮高抛平抛,低潮低抛立堵的施工方法,使其形成一个立体施工空间,从而达到层次分明、效率提高的目标,减少施工干扰和施工间歇引起和停工时间,保证固结预压时间,充分利用涨潮淹没时间和退潮露涂时间,提高人、机利用率,减少窝工损失,确保施工强度满足工程进度要求。 4、石方抛填,采取先抛两侧镇压层,再抛中心的方法进行。 综上所述,我们拟用的综合施工法是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可以确保按期、优质、安全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2.3.2 施工安排 本工程全部施工过程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施工队伍进场后,进行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建设,并完成路基基础处理施工。 第二阶段:进行路基高程0.3m以下水下抛填施工。 第三阶段:进行路基0.3m以上部分的抛填及护面及路面的施工,整个工程完工。 施工前对各区段的工程量进行详细的划分和计算,为施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正确指导施工。 2.4 石料开采加工 2.4.1 石料质量要求 抛石体石料采用天然混合级配石料,含泥量小于10%,强风化率小于15%,抛填石料块重以40~100kg为宜;内外海侧镇压层理砌块石单块重量应大于等于200kg。 2.4.2 料场概况 1、石料总量 本工程抛石共1492451m3,理砌块石265492m3,灌砌块石47302m3,碎石石碴垫层249944m3,总共需石方2055189m3。 2、料场情况 本工程料场主要麂晴山1#料场、下掘山2#料场以及第六标段弃方,根据现场情况料场的储量及质量完全能满足本工程的需要。 2.4.3 石料开采 (1) 开采方案的选择 根据本工程石料工程量的情况,考虑山体的地形地质条件及周围环境状况、工程进度要求等因素,我们拟采用洞室爆破为主,深孔梯段非电微差挤压爆破为辅开采抛石料,机具以宣化英格索兰CM220高速台钻(自带风)、YQ-100潜孔钻机为主,27型手风钻为辅进行作业。 (2)石方开采爆破参数的选择 1 高速台钻、潜孔钻主要爆破参数(抛石) 钻孔采用梅花型布孔。 1)梯段高度H H=10~12m,分台阶进行开采; 2)钻孔深度L L=10.5~13m(包括超钻深度); 3)孔距a a=3.5m; 4)排距b b=2.5m; 5)最小抵抗线w w=b=2.5m; 6)孔径D D=80~90mm; 7)单位耗药量q q=0.4kg/m3; 8)单孔装药量计算 Q=qaL Q=0.4×3.5×2.5×13=45.4kg; 9)炸药品种 选用2#岩石硝铵炸药 10)药卷直径d d=70mm; 11)装药结构、封堵长度l 采用连续不偶合装药,孔口封堵材料采用石粉,堵塞长度主要考虑防止冲炮飞石,提高爆破效果。 l=1/3L=1/3×13=4.0 炮孔布置及装药结构如下图所示: a A 2b 爆破方向 A 炮 孔 布 置 图 b b 主 爆 爆破方向 H 破 孔 A-A 剖 面 塑料导爆管 堵塞石粉 炸药 非电毫秒雷管 装 药 结 构 图 12)起爆方式 采用1~25段非电塑料导爆管毫秒雷管并串联结,火雷管引爆。 2、27型手风钻主要爆破参数 1)钻孔深度L L=5m; 2)布孔,根据掌子面自由面的情况确定,若岩石较坚硬完整,可采用棋盘式布孔方法。 孔距a,排距b a=b=2.5m; 3)孔径D D=50mm; 4)单位耗药量q q=0.25kg/m3; 5)单孔装药量计算 Q=qaL Q=0.2×2.5×2.5×5=6.25kg; 6)炸药品种 选用2#岩石硝铵炸药; 7)封堵长度l l=1m; 8)装药结构和起爆方式 采用1~25段非电塑料导爆管毫秒雷管并串联结,单孔起爆。 (3)石料开采方法 料场石方开采前应结合现场施工道路的布置及临时设施场地的布置进行合理的规划,选择场地开阔、料层厚、储料集中、质量好的大料场作为本工程抛填石料的主料场,并根据设计的开采方法及开采工作面的布置,合理安排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制安科学的开挖方案正确指导施工。同时还必须布置好料场的排水设施,确保开采机械及人员的施工安全。 根据主料场的地形地质条件及料场征地范围,在开挖范围内设置安全护栏,人工在规划开采边线外挖截水沟,人工配合1m3反铲剥离覆盖层,一般方法开挖钻爆弃料1m3反铲挖装,15T自卸车运碴到指定弃碴场弃碴,抛填料采用深孔梯段微差挤压控制爆破法(在施工条件与地质条件符合洞室爆破时,进行小规模洞室爆破试验,试验时邀请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参加,成功后进行开采),高速台钻造孔,炸药为2#岩石销铵炸药,电毫秒雷管起爆,料场工作面开出后,分两个工作面开采,采取自上而下梯段开采,边坡坡比为1:0.3-0.5,开挖高度30m时留一马道,马道宽1.5m,梯段高度10m-12m, 1m3和2m3铲装车,15T-20T自卸车运料至施工码头或直接上堤抛填,水下船抛陆上平均运距1.0km,水上车抛平均运距为6km。开采工艺流程如下: 料场规划 剥离覆盖层 开挖弃料 坝料爆破试验 坝料开采钻孔 装药起爆 危岩处理 坝料装运 日开采量4750m3(自然方),配备机械设备有2 m3反铲2台, 1.0m3反铲2台,T140推土机2台, CM220钻2台,YA-100A钻4台,手风钻8台,料场提前开采并备足抛填料。 采用洞室爆破时主要施工方法如下: 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首先对洞室爆破区域进行复测,将控制点引测至开采现场,并设置开采控制点,测量人员利用经纬仪来控制导洞的中线,以决定导洞的掘进方向,利用水准仪来控制开挖高程。 1)导洞药室的开挖 导洞的布置,根据抛填强度确定开采强度,初步拟定导洞的开挖尺寸为1.6×1.2m,导洞药室的开挖采用YQ-27型手风钻造孔,火雷管起爆,出碴采用手拉车进行,洞内照明采用低压电源,电源采用36V,排烟采用风吹加喷雾法进行。导洞开挖完成后,应由测量人员对导洞进行复测,并对其装药设计进行校核,以确保洞室爆破的成功实施。 2)装药 导洞室的装药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并按排专人进行负责。装按药前应按各药室的装药量,将其分别堆放在导洞口附近,同时对其作出明显的标记,以防装错,并再按排专人进行检查核对,经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装药。装药时将起爆药体定放在药室的中央位置,将引爆电线挂在洞壁上引出到洞室口,交与其他洞室的引爆线进行联结,电线采用编织袋进行绑扎保护,同时将洞内的电源线拆出。 3)起爆体加工 本工程的起爆体采用木箱制成,体积约20cm3,具体大小根据爆破参数设置及实际爆破试验确定。在起瀑体一侧中间占四个引线孔,起爆雷管束放在起爆体的中央,在起爆体木箱内必须装满炸药且封闭密实。 在装药前,用油毡与塑料布在其四周铺好,以防炸药受潮。 4)起爆网络的联接 按药室编号进行支路串联,每个药室联结的电雷管和区域线的电阻值进行测量,并作好标志与记录,全部联结好后,测该支路的总电阻。 起爆网络的联结必须由爆破工程师负责,爆破工程师必须持证上岗,且必须严格按爆破设计值进行联结,同时必须由专人进行检查复核,以做到万无一失。 (4)石料开采质量控制 为使石料开采取得良好的爆破效果,爆破施工时要严格按技术规定、施工流程和工艺要求,全面控制质量。 1)钻孔作业质量控制 在正式钻孔前,必须平整钻孔台阶,确保能按设计方向钻凿炮孔,钻孔前严格按爆破设计布孔,并将孔位准确地标记在岩体上,标孔前,先要清除岩体孔位表面的岩粉和破碎层,再用油漆标明各个孔位,布孔从台阶边缘开始,边孔与台阶边缘要保留一定距离,以确保钻机安全。孔位根据孔网设计要求测量确定,孔位应避免布在岩体被振松、节理发育和岩性变化大的地方。遇到这些地方,应调整孔位,调整时应注意抵抗线、排距和孔距之间的关系,为控制爆破石料的大块率,必须保证抵抗线(或排距)和孔距及它们的乘积在调整前后相差不超过10%。 钻机就位后,应从台阶边缘开始,先钻边缘孔,后钻中部孔,并在钻孔过程中,随时掌握钻孔方向、角度及深度,使之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应防止堵孔,钻孔结束后装药爆破前,应检查孔壁和孔深,并做好记录。 2)装药质量控制 装药前应注意检查炮孔,清理炮孔,装药时要严格控制投药的数量,要按设计要求装药,装药结束后孔口必须封堵,并保证封堵质量。 3)料场的质量控制 面板堆石坝的质量控制,除严格工艺流程的工艺标准外,还需要在料场开采和装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①石料开采前,应在现场进行适当的爆破、碾压试验,优选爆破方式和参数,试验提供的爆破参数和爆破方式在施工中要切实可行。 ②剥离覆盖层要彻底,要剥离到设计要求厚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爆破料的质量。 ③爆破后,对于大于料粒径的超径石进行二次破碎,装料时应剔除超径块石。 (5)石方开采爆破安全验算 1)爆破地震安全距离 根据被保护建筑物允许的振动速度控制最大分组药量,根据《爆破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最大药量的计算公式为: Qmax=R3(V/k)3/α 式中:Qmax—分段起爆最大药量(kg); R 爆破中心至建筑物的距离; k—与岩性、地形和爆破条件有关的系数,取k=150; α—爆破地震随距离衰减系数,取α=1.70; V—被保护建筑物允许的质点振动速度(cm/s),本工程附近有村庄,取V=2.0; 则Qmax=R3(2/150)3/1.7=0.000491R3 不同距离允许的同时起爆药量或最大起爆药量如下表: R(m) 50 80 100 12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Qmax(kg) 61.4 251.4 491 848.4 1657.1 3928 7671.9 13257 21051.6 31424 2)爆破冲击波安全距离 Rk=KkQ1/3 式中:Rk—空气冲击波最小安全距离(m); Q—炸药量(kg); Kk—系数,对作业人员取25,对居民或其他人员取60,对建筑物取70; 对于爆破作用指数小于3的爆破作业,随着药包埋深的增加,空气冲击波的效应迅速减弱,因此可不考虑防护。 3)爆破飞石安全距离 根据规范规定飞石应控制在200m以内。 RF=20n2WKF 式中:RF—飞石对人员的安全距离(m); n—计算药包的爆破作用指数,取n=1; W—最大一个药包的最小抵抗线(m),取W=2.5; KF—安全系数,取1.20; 所以RF=20×2.5×1.20=60m,小于200m,符合规范控制要求。 (6)石方开采爆破安全措施 1)成立爆破安全领导小组 爆破安全领导小组设组长、副组长各一人,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安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下设四个班:施工班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