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华英学校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稿
7.背影
撰稿人:程倩 审稿人:马永杰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2. 体会作者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来表现主题,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
3. 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亲的深深的爱子之情,体会自己所感受到的爱。
【资料链接】
1.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46年朱自清为反对美蒋反动派的罪恶行径,“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真情,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代表作:《春》《荷塘月色》《绿》《儿女》等。
2. 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1925年十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文中所写之事发生在1917年冬,当时朱自清的祖母去世,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父亲朱鸿钧被解职。得知祖母去世,朱自清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
【自学准备】
1. 给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差使( ) 交卸( ) 狼jí( ) 簌簌( ) chóu chú( )
迂( ) pán shān( ) shì泪( ) tuí唐( ) 箸( )
奔丧( )
2.词语积累。
交卸: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代。卸,解除。 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
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来临。祸,灾难。 踌躇:犹豫。
情郁于中:感情积聚在心里。 颓唐:衰颓败落。
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文中的父子亲情。
【课堂导学】
一、初读感知,了解背景
1.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主要写谁?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2.我与父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请从文中找出写见面背景的句子。这些背景包含了怎样的情感?
3.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 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现了几次?请在课文中圈画出来,用下列句式说话:
我从第____段_______,读到了一个_________的背影。
2.小组讨论:
文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爱?(结合描写方法细致地分析)
3.观看短片《望父买橘》片段,进一步体会,父亲的举动在作者心中掀起了一阵阵强劲的感情风暴,此时此刻作者的哪些举动让我们体会到了他对父亲的爱呢?
三、情感迁移,感受深情
朱自清看到父亲的背影,突然间感受到了父亲深沉而博大的爱。在你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你是否也有感悟爱的瞬间呢?尝试着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分享。
四、课堂小结
如果一个人感受不到爱,他的良知是苍白的,如果一个人只会索取爱,享受爱,他的情感是自私的。要懂得感受爱,要懂得回报爱。其实如果我们细细想想的话,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希望大家多想想生活中父母对你的爱,去体谅、感恩、回报父母的爱。
【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回到家里,用你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亲人表示你对他们理解,对他们给予你的关怀表示感激。比如:给父母夹一次菜,给他们写一张纸条,为他们倒一杯水,向他们道一声辛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