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让认识更加深刻》教学反思
2019年5月24日
授课班级
高二(11)班
授课地点
录播教室
授课时间
2019年5月23日
从课堂教学来看,本课属于借班上课,教学对象为高二年级学生,而非自己日常教学班的高一学生。师生互相之间不熟悉,本人对学生情况了解不多,这或许影响了教学进程顺利推进,教学效果也会打折扣。
回顾课堂,本人自我评价:这是一节优课。总体上来说,课堂氛围不错,学生活动比较积极,师生交流比较顺畅,并且完成了设计时预设的教学任务。思考教学获得成功因素,写在下面。
第一,教学贴近学生,注意从学情出发,尽可能地考虑高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特点,努力呵护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看法和意见,本人往往不急忙下结论,有很多时候甚至不下结论。
第二,使用了学案,且在上课前二天发给学生,让学生们做了比较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因为使用学案,所以课堂容量即便比较大,教学任务也得以完成。同时,课堂适当引入了形式逻辑和辩证法等思维工具,积极引导学生今后去关注形式逻辑和辩证法,意图也在于扩充课堂容量。本人一直认为,中学生很有必要学一点形式逻辑和辩证法。早年的语文教材收录关于形式逻辑的知识短文,介绍概念、判断、推理等知识,本人以为是不错的做法。
第三,课堂使用素材的数量较大,且素材来源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比如,既有来于语文课本的资料,包括初中阶段所接触的《岳阳楼记》和高中阶段所学的《祝福》,又有来自网络的材料《这鸡蛋这难吃》;比如,既有司马光《涑水记闻》关于滕子京贪腐的历史故事,又有“张爸爸上当受骗”那样的现实生活案例,有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任正非接受媒体采访的说法。
课后回放课堂录像,结合课堂教学中的自我评估,本人发现本节课没有处理好、期待进步的地方也有很多,写在下面。
第一,虽则设计安排了学案,但是没有于课前检查学案的完成情况,使得自己没有教好地把握学生的思维成果。在多则学生分享的“胡说八道”面前,本人没有评判的底气。
第二,教学设计还有待于进一步打磨,自己的思维能力需要加以提升。关于这一点,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课堂上做的关于“这鸡蛋真难吃”回应的逻辑分析,所认定的6条“回应”的逻辑错误,本人的说法不是十分严密。说句老实话,自己心中对“以偏概全”等说法并没有很大的把握;其二,课堂推进中,提出提升独立判断能力的第三种方法“依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明显比较勉强,相关的设计没有做到位。一堂讨论思维能力的课暴露了上课教师思维能力不足的情况,这是不是可以说是一个反面教材呢?
第三,教学录像表明,任课教师课堂语言不够简洁,还有明显的口头禅“这个”之类,这也是需要注意和努力的方面。哈哈,普通话不标准,这个真的很难改变了,年龄大了一些是理由也是借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