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劝学-说课稿.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275486 上传时间:2025-03-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劝学-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劝学-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劝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劝学》选自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精品课程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下篇第九单元文言文第三十课。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侧重于“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教材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编写,分上篇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诗歌五个单元,下篇六至九单元分别是话剧、古诗词、古典小说、文言文单元。 《劝学》属于文言文单元,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古人的襟抱与睿智,体会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宝贵。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文中20个比喻句的含义,理清全文思路,掌握论证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当点拨,培养学生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并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 三、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文中20个比喻句的含义。 2.教学难点:理清全文思路,掌握论证方法。 四、说教法与学法: 1.诵读法: 本文语言锤炼精深,许多语句传诵不衰。从培养学生语感的角度,本文宜采用朗诵式教学。 2.自主合作探究法: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学习的自主性,并就疑难问题进行讨论、探究,锻炼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鼓励其创新思维。 3.点拨法:排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4.欣赏教学法:采用文学欣赏的方式,陶冶学生的性情,启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5.课堂讨论教学法: 讨论重在过程,鼓励学生对别人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对阅读材料的缺点和问题提出质疑,对材料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五、说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 第二课时:理解文中20个比喻句,理清全文思路,掌握论证方法。 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主要有: 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法,展示几幅古今中外名人热爱学习的经典图片,导入新课。 其次,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整体研习课文。 第三,运用欣赏教学法,播放《荀子·劝学》的艺术家配乐朗诵作品。 第四,教师给予点拨,疏通文意,最后做总结。 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主要有: 首先,让学生找出20个比喻句,思考每段比喻句的含义。 其次,让学生按照荀子所论说的逻辑关系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归纳分论点。 第三,分析比喻论证,归纳本文的论证方法。 第四,课堂讨论: 1.讨论荀子关于学习的论述的现实意义。 2.荀子主张学习的态度,即“勤奋刻苦”和“专一”,难道仅仅如此学习的路径就可以畅通无阻了吗?除积累外,学习的方法难道就可以轻视了吗? 第五,拓展延伸: 1.以“学习,想说爱你不容易”为话题,交流学习的方法、经验和感受。 2.学以致用,善于利用网络学习,欣赏视频《品读经典·光亮人生》(荀子·劝学版) 六、说教学反思: 1.《劝学》说理性很强,20个比喻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后,教师再适当点拨,不能以理说理,否则易流于说教,令学生厌倦。 2.先找准中心论点,再找分论点,从文体上讲,本文是一篇典型的总分式议论文。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是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 3.《劝学》的现实意义,学习必须善于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 学以致用,付诸实践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