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交工验收检测实施方案
目 录
一、概述…………………………………………………………………1
二、编制依据……………………………………………………………3
三、检测范围……………………………………………………………4
四、检测工作内容………………………………………………………4
(一)工程实体检测……………………………………………………….4
(二)外观检查………………………………………………………….…9
五、检测人员安排………………………………………………………11
六、成果报告……………………………………………………………12
七、注意事项……………………………………………………………12
1.1工程范围及内容
长兴岛潘圆公路改建工程施工3标西起岛域西部海堤,东至规划长横越江通道工程,至合作路交叉口。长兴岛潘圆公路改建工程3标范围为:K11+800~K16+150,长约4.35km,设计标准路幅宽度为50m,跨越河道桥梁2座,泵站1座。本工程K11+800-K13+300、K15+920-K16+150基本为新建路基,其余均为现状道路利用段,现状道路基本位于道路北侧。
横断面采用双向6快2慢的四幅路布置形式。
本工程主要包括道路工程、团结河桥梁工程和新开港桥梁工程、雨污水管工程、3#污水泵站、圆管涵等。
1.2主要技术标准
2、路面结构设计荷载:BZZ-100型标准轴载
3、机动车车道宽度
序号
车型及行车状态
车道宽度(m)
1
大、小型汽车混行一条车道宽度
3.50
2
交叉口进口道宽度
3.5~3.25
1.3道路横断面
道路标准断面:道路横断面具体布置形式为:3.5m(人行道)+3.5m(非机动车道)+3.0m(机非隔离带)+12.0m(机动车道)+6.0m(中央分隔带)+12.0m(机动车道)+3.0m(机非隔离带)+3.5m(非机动车道)+3.5m(人行道)=50.0m。横断面采用双向6快2慢的四幅路布置形式。
1.4桥梁工程
团结河桥里程桩号为K12+956,桥梁全长42m,一跨过河,跨径20m,设计横断面总宽度分别为53m。新开港桥里程桩号为K15+116.924,桥梁全长52m,三跨过河,跨径组合16m+18m+16m,设计横断面总宽度分别为56m。基础采用φ800mm钻孔灌注桩,共111根,C类配筋,桩基持力层位⑤32层(灰色砂质粉土夹粘土);下部结构均采用桩柱式桥墩,埋置式桥台;上部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
1.5路面工程
车行道及机动车道:
4cm SMA-13(SBS改性沥青);
6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岩沥青改性);
8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掺加聚酯腈纶纤维);
0.6cm 稀浆封层;
透油层;
38cm 水泥稳定碎石;
20cm 级配碎石。
辅道:
4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8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
0.6cm 稀浆封层;
透油层;
35cm 水泥稳定碎石;
15cm 级配碎石。
非机动车道:
4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6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
20cm 水泥稳定碎石;
15cm 级配碎石。
桥面铺装结构:
4cm SMA-13(SBS改性沥青);
6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岩沥青改性);
其下按桥梁设计要求做好桥面防水处理。
人行道:
6cm 同质砖;
3cm 干拌水泥黄砂找平层;
10cm C20细石混凝土;
10cm 级配碎石。
路段路拱均采用直线路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标准段的横坡度为2.0%横坡,人行道横坡度为-2.0%。
1.6排水工程
本标段设计雨水排水采用双排管布置,即在道路两侧各埋设一根雨水管,经过横向道路时设置预留管;设计路面排水通过设置在机动车道外侧的雨水进水口,经横向管道引排至雨水井内,并通过雨水管收集后,依靠重力自流排入附近规划保留河道。
设计雨水管道埋深为1.26m~4.25m,采用开槽埋管法施工。DN300mm~DN400mm管材采用UPVC加筋管,管道基础采用15cm厚砾石砂,上铺10cm黄砂基础,“T”形橡胶圈接口,粗砂坞膀至管顶以上50cm;DN600mm~DN1200mm管材均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DN1350mm~DN1500mm管材采用企口式钢筋混凝土管,10cm砾石砂基础,15cm混凝土基础(C20),中粗砂回填至管顶以上50cm。
污水管采用单排管布置,主要设置在道路中央分隔带上,经过河道时通过路基外侧的倒虹形式连通。本工程污水管道采用顶管和开槽埋管两种施工方法:
根据设计图纸,K11+800~K13+700(3#泵站处)、新开港桥南侧和规六路~次三路段的污水管道采用顶管工艺施工,管材采用“F”型钢承口式钢筋混凝土管,“F”型钢套环接口,楔型橡胶圈止水。设计共设9座3.5m*8.0m、4座φ8.0m的顶管工作井,11座4.5m*3.5m、2座φ5.0m的顶管接收井和14座骑马井。工作井和接收井均采用SMW工法搅拌桩和H型型钢桩进行围护(φ850mm水泥土搅拌桩墙,搭接250mm,HN700*300*13*24型钢;φ650mm水泥土搅拌桩墙,搭接200mm,HM500*300*11*18型钢 )。
除顶管施工外的其余部位均采用开槽埋管施工,DN300mm~DN400mm管材采用UPVC加筋管,管道基础采用15cm厚砾石砂,上铺10cm黄砂基础,“T”形橡胶圈接口,粗砂坞膀至管顶以上50cm;DN600mm~DN1200mm管材均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DN1350mm~DN1500mm管材采用企口式钢筋混凝土管,10cm砾石砂基础,15cm混凝土基础(C20),中粗砂回填至管顶以上50cm。
1.7 工程投资总额
1.8 工程计划工期
三、检测范围
K11+800K16+150团结河桥新开港桥2
(二)外观检查
1、检查内容
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类别
检查内容
路基工程
路基土石方
1.路基边坡坡面平顺、稳定,曲线圆滑,不得亏坡;
2.路基沉陷情况。
排水工程
1.排水沟内侧及沟底应平顺,无阻水现象,外侧无脱空;
2.砌体坚实、勾缝牢固。
涵洞
1.涵洞进出口不顺适,洞身不直顺,帽石、八字墙、一字墙不平直,存在翘曲现象,洞内有杂物、淤泥、阻水现象时;
2.台身、涵底铺砌、拱圈、盖板有裂缝时;
3.涵洞处路面有跳车现象时。
支挡工程
1.砌体坚实牢固,勾缝平顺,无脱落现象;
2.沉降缝垂直、整齐,上下贯通;
3.泄水孔坡度向外,无阻塞现象;
4.墙身裂缝,局部破损;
5.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面不得超过该部位面积的0.5%,深度不得超过10mm。
路面工程
面层
沥青混凝土面层、沥青碎石面层:
1.面层有修补现象否;
2.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应有泛油、松散、裂缝、粗细料明显离析等现象;半刚性基层的反射裂缝可不计作施工缺陷,但应及时进行灌缝处理;
3.搭接处应紧密、平顺、烫缝不应枯焦;
4.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应衔接平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沥青表面处治:
1.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应有松散、油包、波浪、泛油、封面料明显散失等现象;
2.无明显碾压轮迹;
3.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应衔接平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桥梁工程
(不含
小桥)
下部工程及
上部工程
基本要求:
1.混凝土表面平滑,模板接缝处平顺,无漏浆现象;
2.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部位面积的0.5%;
3.混凝土表面出现非受力裂缝;结构出现受力裂缝宽度超过0.15mm,并对其是否影响结构承载力进行分析论证;
1.结构钢筋外露。
支座要求:
1.支座位置应准确,无脱空及非正常变形。
上部结构要求:
1.预制构件安装应平整;
2.悬臂浇筑的各梁段之间应接缝平顺,色泽一致,无明显错台;
3.主体钢结构外露部分的涂装和钢缆的防护防蚀层必须保护完好;
4.拱桥主拱圈线形圆滑无局部凹凸,拱圈无裂缝,并对其是否影响结构承载力进行分析论证。
桥面系要求:
1、桥梁的内外轮廓线应顺滑清晰;
2、栏杆、护栏应牢固、直顺、美观;
3、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应有泛油、松散、裂缝、粗细料明显离析等现象,有上述缺陷的面积(凡属单条的裂缝,则按其实际长度乘以0.2米宽度,折算成面积)之和不得超过受检面积的0.03%,;
4、伸缩缝无阻塞、变形、开裂现象;桥头有跳车现象;
5、泄水管安装不阻水,桥面无低凹,排水良好。
交
通
安
全
设
施
标志
1、 金属构件镀锌面不得有划痕、擦伤等损伤;
2、 标志板面不得有划痕、较大气泡和颜色不均匀等表面缺陷。
防护栏
1、 波形梁线形顺适,色泽一致;
2、 立柱顶部应无明显塌边、变形、开裂等现象;
3、 混凝土护栏预制块不得有断裂现象;掉边、掉角长度每处不得超过2CM;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裂缝、脱皮等缺陷面积不超过该构件面积的0.5%。
注:①检测方法--目测,对存在问题或缺陷等部分,用照相机拍摄,便于整改;对破损的面积、裂缝的宽度及长度、位移大小等,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②外观检查全方位进行。
组数
检测内容
检测人员
①
砼强度、钢筋保护层
②
桥梁:结构尺寸、墩台垂直度、净空高度
路基:边坡
排水工程:断面尺寸、铺砌厚度
涵洞:结构尺寸
③
路基:压实度、弯沉
路面工程
桥梁:伸缩缝、平整度、压实度、厚度、抗滑、宽度横坡
上海城校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2011/1/1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