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郑 人 买 履》教学设计
长安中学 李旭
学习目标 :
1、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生能理解句意,领悟寓 言所讲的道理。
3、学生能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教学重点、难点 :
在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的基础上,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请同学在所学过的寓言故事中选择一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听,并说明你所选的寓言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如“龟兔赛跑”:乌龟跟兔子赛跑,结果兔子失败 。寓意:骄傲使人落后、失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另外一则寓言:《郑人买履》,相信大家一定能明白更多的道理
2、请学生起来介绍作者及寓言出处的相关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自读,画出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
2、学生单个朗读课文(要求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读《郑人买履》时, 要读出郑人“忘持度”的懊恼之情和回答别人时的执迷不悟的神气,另外别人问话应表现出疑惑之情。
3、学生合读课文。
4、师生评价,正字正音。
5、学生小组试着翻译课文,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
6、学生试着找出疑难问题 。
三、合作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2、教师在班上引导学生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重点词语解释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 无自信也。”
2、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而置之其坐
(2)反归取之
3 、一词多义
度
(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
之
(1)而置之其坐
(2)至之市
(3)何不试之以足
而
(1)而置之其坐
(2)而忘操之
4、特殊句式
郑人有欲买履者 定语后置结构
何不试之以足 倒装句
五、疏通文义
(1)理解句意
(2)讲故事
事情的起因,欲买履,度其足
事情的经 过:至之市——已得履 忘持度——反归取之
事情的结果: 市罢,遂不得履
六、分析课文
A 最能体现郑人思想性格的句子在哪里?并反复朗读。
B 运用哪些描写方法表现郑人特点? 试各举典型一例作答。你怎样看待郑人?
C 这则寓言讽刺了怎样 的人?今天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七、探究学习
分析郑人形象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懂得什么
八、兴趣作业:
1、如果你是卖鞋的人,你会对这个郑国人说些什么呢?
2、由于这个人的生搬硬套,墨守成规,没买到鞋。请大家做一个小编导,充分发挥想象,为《郑人买履》编写续集,写在日记本上。
(1)《郑人买履》中那个买鞋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寓意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
(2)说了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谈了它的现实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