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幼儿教育】
数学活动
“10以内的单双数”
作者姓名:杜晓娜
学校:阎良区幼儿园
所属区县:阎良区
联系方式:86202706
邮编:710089
适龄目标:大班
数学活动:10以内的单双数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幼儿园 杜晓娜
设计意图:由于大班幼儿生活内容不断丰富,经常会在生活中遇到单、双数的问题。而他们对单、双数的实际意义并不理解,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为了使幼儿能真正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正确处理生活中有关单、双数的问题,我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让他们充分感受成功的快乐,并通过环节的层层深入,使幼儿的思维方式顺利地从直觉行动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并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
教学详案
教学备注
[课时建议]1课时
[活动目标]
1、幼儿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
2、探索10以内单数和的双数的排列规律。
3、让幼儿体验操作的乐趣。
重点:引导幼儿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
难点:探索10以内单数和的双数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装有10块水果糖的礼物袋、幼儿每人一套 1——10的数字卡、两个标有单数和双数的小筐、单数和双数词卡、幼儿每人一张操作记录卡、《快乐唱游》的磁带、10个鸭子磁扣、生活中一双出现和单独出现的物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份礼物,但是我们先要来玩一个游戏,如果小朋友表现的好,这份礼物就送给你们了,你们想不想得到礼物呢?(想!)那就好好表现吧!
2、请小朋友打开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礼物袋,先看看里面有什么?(各种各样的糖果。)
3、喜欢这些礼物吗?现在我们现在来玩游戏吧!
通过礼物袋引起幼儿的好奇心,用幼儿喜欢的糖果和他们
一起玩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 探索感知单双数。
1、请小朋友从礼物袋中任意抓一把糖果放在桌子上,然后数一数你抓了几颗糖果?用数字几来表示?并在找出相应的数字放在旁边。然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抓出了几块糖果。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3、刚才,小朋友表现的很棒!现在,想请小朋友帮糖果找一找朋友,两颗糖果放在一起就是一对好朋友,看看你拿出的糖果是不是都有朋友?
4、幼儿两个两个地分糖果,教师巡视。
5、师问:“你们抓出来的糖果都有好朋友吗?”
6、师总结并介绍单双数:哦!原来还有这么多小朋友抓出的糖果都剩下一个找不到好朋友,它们多孤单呀!像这样两个两个地分还剩下一个孤孤单单的没有好朋友的数字,我们就把它叫做单数(出示单数词卡,领读两遍)。如果两个两个地分都找到了好朋友的数字,我们也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双数(出示双数词卡,领读两遍)。
通过幼儿操作糖果,让幼儿自己感知单双数的不同,再通过教师的总结让幼儿对单双数有一个具体的概念认识。
三、 师生共同探索10以内单 、双数。
1、现在小朋友知道了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那么1——10面到底谁是单数,谁是双数?(边说边在单、双数词卡下面各画一个圆圈)
2请你们拿出所有的糖果用找朋友的方法边摆边想,你认为是单数的写在单数的圆圈里,是双数的写在双数的圆圈里。(分发记录卡)
3、幼儿操作并记录操作结果,教师巡视。
4、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操作的结果:
a、现在老师请几位小朋友把他们的记录卡拿上来,并告诉大家你找的单数和双数都有哪些?
b、请几名幼儿说一说(有针对性地请幼儿上来)。
5、师生共同找1——10的单双数,并检验幼儿操作结果。 ① 他们3个谁的才是正确的呢?我们一块儿来看一看(分别出示1——10鸭子磁扣,用找朋友的方法和幼儿共同寻找1——10的单、双数,并记录在圆圈中) ②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谁的是正确的?给xx小朋友拍拍手! ③ 谁找的单数和双数跟xx小朋友的一样,请举手?你们真棒,
老师也给你们拍拍手!
通过操作让幼儿自己找
出1——10的单双数,再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来验证幼儿的操作结果。
四、探索10以内单数和双数的排列规律——中奖游戏
① 介绍游戏规则:教师出示1——10的数字卡片(反面),并告诉幼儿这些卡片是从1——10按顺序排列的,幼儿根据老师要求翻卡片,如翻对则中奖。
② 请几名幼儿上前来翻:教师要求翻出这些卡片中全部的单数或翻出卡片中的双数。
③ 提问:xx小朋友为什么这么快就把全部的单数翻出来,而xx小朋友翻得慢还没有全部翻出来呢?
④ 请幼儿讨论并说一说。
⑤ 教师小结:从1——10是一个单数,一个双数依次排列的,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
⑥ 再次玩游戏。
探索10以内单双数的排列规律是本次活动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而设计了中奖帮助幼儿理解、掌握。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几名幼儿不同的操作结果让幼儿自己发现单双数的排列规律。
五、物品宝宝回家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老师准备了很多生活中的物品,有些必须是一双一双也就是双数出现的,有的 是一个一个也就是单数出现的,请你把单数出现的放回贴有单数的 筐中,把双数出现的放回双数的筐中。
2、幼儿开始游戏。
3、师生共同检查物品宝宝是不是都回家了。
4、物品宝宝都回到了家里它们可高兴了,想邀请你们一起来跳舞,我们开始吧!
5、播放歌曲《快乐唱游》师生一起跳舞。
经过前面四个环节的学习,幼儿对1----10的单双数及其规律已经基本掌握。为了帮助幼儿巩固10以内的单双数,所以设计了物品宝宝回家的游戏,这一环节也是对幼儿是否掌握所学知识的检验。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六、活动延伸:寻找生活中的单双数。
活动反思:在这节数学活动中,知识的学习其实是:发现—梳理—总结的一个过程。让幼儿在自主操作、探索中去寻找,去发现,教师就帮着引导、梳理,教师的教其实就是对幼儿在今天的课堂中发现的、积累的新知识的一个小结。
作为大班的幼儿,可以运用记录表,以记录的形式将事物的现象简单地呈现出来,并能容易地找出规律。幼儿可以通过表格来认识到原有知识是不对的或在操作中的一些错误,使幼儿的知识系统化,也让幼儿的发现得到验证。幼儿都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于是,教师在总结中出现的表格就是从幼儿那儿提取过来的,教师要小结的知识点也是幼儿们自己发现、总结出来的。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让幼儿在玩糖果中找到10以内的单双数并记录在记录卡上,再通过教师的总结让幼儿发现自己的错误,让幼儿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
在《纲要》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即数学教育生活化。我在活动的结束部分设计的游戏充分挖掘数学教育中生活化的价值,巧妙地抓住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融合,以幼儿的生活与经验为基础选择,注重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育的因素,提高幼儿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求知欲,自然地营造数学活动的环境。
设计—实践—反思的过程,让我对教材、设计意图的运用都有了更透彻的了解。而在数学领域这一块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我会多去翻翻老教材,多走进老教师的课堂,学习她们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认真实践与多反思中去感悟……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