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我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已经建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
2017年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造船等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均没有达到80%。国际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发布的2017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排行榜中,中国仅有华为和联想两个品牌上榜。在高端领域,发达国家牢牢掌控着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以苹果手机为例,产品的研发设计在美国,核心部件来自德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家,最后组装在中国。有人估算,在一部苹果手机的总价值中,仅有1.8%来自中国。
2017年12月,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转变。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指出中国制造存在的问题,并说明国家应如何推进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转变。
(1)存在的问题:部分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低,产能过剩象严重。我囯制造业品牌国际认可度低。我国制造业缺乏核心技术,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中低端。
(2)措施:
①深化供给侧构性改革,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
②实施科学调控,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引导产业结构调整。
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中国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
④加强品牌培育和推广,树立“中国制造”良好的信誉和国际形象。
2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日益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关健支撑和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对未来工业发展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影响。2017年11月27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互联网十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愈见》。《意见》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全面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为目标,围绕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聚焦发展智能、绿色的先进制造业,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增强工业互联网产业供给能力,持续提升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深入推进“互联网+”,形成实体经济与网络相互促进、同步提升的良好格局,有力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请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在深化“互联网+”,发展工业互联网中政府的角色应如何定位,并分析“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经济意义。
(1)政府角色定位:①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调节的决定性作用;
②同时要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增强政府对“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建设规划与调控的有效性,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2)意义:①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增强中国制造在全球制造业领域的竞争力。
②有利于推动智能制造转型的关键技术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③有利于提高制造业的科技含量,优化产品结构,增加有效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口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④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明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助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作为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一步,我国首部“绿色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领城“费改税”以立法形式确认。该法确立了正向减排激励机制,引导企业生产方向。以大气和水污染物为例,排放浓度值低于标准30%的,按75%缴税;低于排放标准50%的,则按50%缴税。同时,实施动态税额调整机制,由国家定底线,地方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上浮,环保税的收入全部纳入地方财政,统筹用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我国开征环保税是如何通过保护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1)确立环保税征收的正向减排激励机制,倒逼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促使其进行绿色生产;
(2)环保税收入纳入地方财政,调动地方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帮动地方产业优化升级;
(3)排污费改环保税,发挥税收对环境保护的调控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4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也应朝着这个方向转变。
2017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额2014亿美元,进口为1259亿美元,出口为755亿美元,逆差达504亿美元,反映了中国农业大而不强的基本现实。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质量效益与世界先进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知名品牌少,尤其是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少之又少。同时,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广大消费者对消费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需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对消费者而言体现在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多元化、绿色化、品质化,由吃饱到吃好再到多元营养依次提升;对生产者而言体现在集约化资源投入、标准化生产方式和“互联网+实体+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的经济意义并就“绿色兴农”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意义:①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农产品消费需要,促进消费升级。
②有利于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解决农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
③有利于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④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⑤有利于农民增收,实现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的乡村振兴愿景。
建议:①经营者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做到农药化肥减量化,大力推进绿色生产。
②国家要强化农产品绿色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依法开展绿色品牌认证,加强市场监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