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
汪清县复兴镇中心小学校 张鹏
教材
1、 双手胸前传接球
2、 游戏:定点传接球
课型
新授
课时
一课时
课程
分析
传、接球技术是篮球竞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它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其中双手胸前传接球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传接球方法,具有准球性高、容易控制,便于变化等优点。现代篮球运动要求运动员在竞赛中运用传接球技术时应做到准确、及时、隐蔽、多变,根据战术要求,支配进攻队员有目的的转移球,从而达到破坏对方防御部署,是防守出现漏洞,创造更多更好的进攻机会。传球由传球的持球手法、传球用力、球的飞行路线和球的落点四种要素组成。其中传球的用力是主要的,它决定球的飞行路线、飞行速度和落点的准球性。及时的传球和准确的落点能给同伴创造良好的进攻机会,给防守者带来极大的威胁性。所以只有学习胸前双手传接球这一基本技术才能为今后学习篮球运动打下夯实的基础。
学情
分析
胸前双手传接球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基础,在三、四年级已经接触到过该项技术,但同学们对这一技术的熟练程度不好,尤其是在比赛中的运用不自如,本节课主要是对学生的原地胸前双手传接球技术加以巩固、提高,同时对有能力的同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最终达到提高技术质量的目的。
教学
目标
1、认知目标:90%以上学生明确本课目标,了解本课练习内容,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要领.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体验运动乐趣。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技术,进一步要求传球准确到位,让70%的学生能够做到传接球准确到位,接球流畅。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学习的能力以及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重点
手脚协调配合传接球的方向和力度
教法
语言导入法、讲解法、示范法、语言启发法、纠正法、
难点
两手翻腕、手指拨球
学法
观察法、小组合作法、 尝试练习法、竞赛法
设计
意图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辅以教师的引导,结合篮球技术的教学特点,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渐体会技术动作的精髓。
课的顺序
时
间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设计意图
运动负荷
次数
时间
强
度
导入阶段
2
7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
师生问好
2、宣布内容和任务
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强调安全
二、热身活动
游戏:神龙摆尾
一、
1、宣布上课,向学生问好
2、向学生交待本课任务及要求
3、口令指挥
二、
组织学生排成四路纵队,讲解游戏规则,进行的公平公正的评判
一、
1、体委整队
2、师生问好
3、站队快静齐
二
认真听讲规则,快乐的比赛,积极参加认真对待
一、
1、组织队形
★ ★ ☆ ☆
★ ★ ☆ ☆
★ ★ ☆ ☆
★ ★ ☆ ☆
Δ
2、要求:集队迅速,站姿端正
★ ★ ☆ ☆
★ ★ ☆ ☆
★ ★ ☆ ☆
★ ★ ☆ ☆
× × × ×
Δ Δ Δ Δ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培养学生身体姿态
培养学生运动前做准备活动的习惯,通过游戏,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1
1
2
5
小
中
上
启迪情绪激发兴趣
探究掌握技能与拓展延伸巩固技能
29
1、示范讲解
双手胸前传球动作方法以及要领(两脚前后自然站立,腿微曲,两手掌心空出,拇指呈八字形握住球,两肘弯曲。在脚蹬地的同时两臂向前推出,翻腕用手指用力将球拨出。)
2、徒手练习双手胸前传接球
3分组练习双手胸前传球
4分组再次练习胸前双手传球
5、游戏:定点传接球
一、
1语言导入课题,提问学生熟悉的篮球球星
2进行分解示范
带领学生原地体会徒手进行原地双手胸前传球动作
1、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2、进行巡视,查看学生练习和出现的共性问题
3、找优秀生示范
4、进行小结总结问题
1、组织学生再次练习
2、小结鼓励
1、 讲解游戏规则
2、 进行公平公正评判
1、仔细听讲
2认真思考仔细观看教师讲解示范
认真体会传球动作
1、积极认真练习
2观看示范生和老师的示范动作并和反思自身传球动作
3、认真听教师总结动作要领
1、再次练习
1、积极参加比赛
★ ★ ☆ ☆
★ ★ Δ ☆ ☆
★ ★ ☆ ☆
★ ★ ☆ ☆
★ ★ ☆ ☆
★ ★ 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Δ
★ ★ ☆ ☆
★ ★ ☆ ☆
★ ★ ☆ ☆
★ ★ ☆ ☆
Δ
★ ★ ☆ ☆
○ ○ ○ ○
○ ○ ○ ○
★ ★ ☆ ☆
引导学生进行双手胸前传球练习,初步掌握快传球动作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所学习的技能进行实践掌握应用,增加所学技能的熟练程度。
在巩固快传球动作技巧的同时,提高与拓展练习的难度,为下节课基地接球练习进行铺垫,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精神
1
1
1
1
1
5
6
5
5
8
中上
中下
中下
中下
中上
身心放松阶段
4
一、进行放松
二、教师总结与评价
三、宣布下课
1、音乐响,师生放松
2、教师总结
3、宣布下课
1、师生共同练习
2、认真听总结
3、师生再见
1、组织队形
要求:心情愉快、动作轻柔、放松
身心得到充分放松,充分感受美,陶冶美的情操
1
4
小
场地
器材
操场、篮球若干
练习密度
40%——4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