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开展符合岗位需求的“摄影后期处理”课程教学
计算机应用与设计部 陈伟
摘要:近年来,随着数码影像技术的发展,摄影后期处理所占据的地位也随着与日俱增。但当今的数码后期处理存在着诸多问题,正朝着模式化的工作方向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摄影后期的发展。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总结了两年来从事“摄影后期处理”课程教学的经验,就如何更好的开展此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更加与行业接轨,满足市场需求,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岗位;需求;摄影后期处理;教学
随着婚纱摄影行业的日渐壮大,造型、化妆等周边行业发展蓬勃,随着广告需求的不断增加,专业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的成熟,数码后期处理随之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后期处理从最初的可有可无到现在的不可或缺,从技术和理念上都日渐成熟起来。专业的后期处理在国内不超过十年的历史,完全是一个新兴行业,专业的后期处理人员非常稀缺。去年,我校毕业生进入婚纱影楼行业的不在少数,充分体现了市场需求。但是由于行业性质,后期处理行业非常“幕后”,教育空白,更使其成为择业盲区。我校于2012年正式开设“摄影后期处理”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对影楼数码照片修图的能力,与影楼修图员及数码设计师岗位相结合,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本人执教此课程两年来,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就着眼于影楼摄影后期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有针对性的开展此课程,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一、 抠图并不是万能的
很多影楼对抠图很重视,不管什么样的照片都要先将人物抠出来。抠图对学生来说,也算是比较简单的技能,所以运用也比较广泛,好多学生在PS软件里面打开一张图,第一步就是抠图。但我们必须让学生知道,抠图并不是万能的。
大多数照片本身是包含背景的,如果照片拍好后都要抠图的话,那么摄影师拍的时候干脆拍单色背景就可以了。但现实是,很多客人确实要求所有照片都要抠图。总的来讲,抠图就是为了换底。但是换底哪怕到了天衣无缝不露痕迹的地步。其实这个背景还是假的,这一点至少摄影师跟客人双方都是知道的。因此抠不抠图,换不换背景都要取决于是否对增强照片的视觉效果和整张照片的氛围有帮助,如果能达到这种效果,那么用什么技术都可以。而所谓的高手并不在于怎么把图抠的丝毫不差。而是怎么合理应用技术。就是说区分什么时候需要抠图什么时候不需要,这才是首要的关键问题。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抠图是必要的技能,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恰当的加以运用。以适应市场上各种不同的需求。
二、 “磨皮”要合理运用
磨皮在影楼后期中是很常用的,在摄影后期处理课程中,磨皮也是一项重要内容。网上关于磨皮的教程很多,这项技术可能满足了部分客人的心理,但是对于大多数传统的摄影师和客人来讲,磨皮是把双刃剑。对于一些比较写意而拍摄时加柔的照片而言,磨皮是种相得益彰的技术。但是绝大多数的照片还是以写实为主,因此把人物的皮肤修成跟鸡蛋皮一样肯定是不符合实际的,而且很多后期工作人员可能素描功底不扎实,忽视了人体的结构和光源的方向。这个问题在学生中也体现的尤为明显。要么把照片修成跟一张纸一样,要不就是跟没有起伏的玻璃球一样,总体来讲给人的感觉就是很虚假。没有注重效果的真实性,而是一种技术的堆积。这样一来,不论学生的磨皮技术多么娴熟,也很难做出好的效果。那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会学生磨皮的技能,更要注重此项技能的合理运用。
三、 重视学生的速度训练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利润的不断压缩,要求企业必须提高效率以适应快速的商业节奏。事实证明,影楼相关企业对招人的要求中,操作速度以及快捷键的熟练程度已经放在了重要的位置。那么,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让学生毕业后符合企业的要求?
在教学初期,学生基础比较薄弱,从审美和技能上都处于比较低端的水平。此阶段以技能教学为主,速度其次,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摄影后期处理的各项技能,提高审美水平,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好基础。在课程中期,学生已基本学会相关技能,此时应该向学生灌输效率观念。以企业实际项目为例,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自己与企业人员的区别。在后面的教学中,应以大量实际项目作为素材,增强学生修图的熟练度和速度。在练习过程不断强调效率的重要性。另外,快捷键的使用对于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比需让学生养成使用快捷键的习惯。
四、 不要过分追求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同学对某些后期技术或某个工具特别痴迷,本来很简单的工具和方法就能完成的效果,偏偏选用另一种复杂好几倍的方法。这显然就是舍本逐末了。后期人员如果过于纠缠于技术的话,会造成两个后果:一是忽略了他本来所要表达的主题,二是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譬如拿抠图来说,基本上把人物跟背景融合,注意光线和色彩的统一就可以了。如果非要讲究要把人物的头发抠得一根不漏,其实并没有太大必要,因为客户是不会来数他的头发的,他看的是照片的整体效果。再者,影楼里给后期人员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不能合理分配时间的话,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大局,这样就是主次不分舍本逐末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向学生强调,所有的技术都是为人像服务的。在后期的设计里,在保证人像是主体的前提下,合理运用技术,恰如其分地表现当前影楼的数码特色就可以了。而非每张照片上非要用上多个滤镜亦或加上一堆素材,或者都把颜色改个天翻地覆。
五、 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摄影和化妆知识
众所周知,婚纱摄影是一项团队活动,涉及人员包括摄影师、摄影助理、化妆师、后期人员、客服代表等等。后期设计人员虽然不参与前期摄影,其工作任务也是对着电脑修图,但其实后期设计与摄影、化妆都是密不可分的。
比如,化妆师在前期化妆时,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效果,但并不可能达到完美无瑕的效果,客户脸上的皮肤缺陷,痘痘等是化妆无法解决的。那么后期人员在制作时,不仅仅要修复皮肤缺陷,更要还原化妆师本来想要的效果,这就要求后期人员与化妆师想法上达成一致,后期人员如果懂一点化妆知识的话,便于更好的交流。从摄影师的角度来讲,也要与后期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因为相机拍出来的照片往往与摄影师本来的想法有差距,那么就需要后期人员来还原摄影师的想法。为了能更好的掌握摄影师的初衷,后期人员学习一些必要的摄影技术也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作为后期设计人员,审美水平是最基本的素质。而摄影和化妆正是提高审美水平的绝佳途径。从这个角度来讲,后期人员学习摄影和化妆,是大有裨益的。
结语
总的来说,“摄影后期处理”课程一定要围绕实际需求来开展。如果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即使老师教的再好,学生学得再好,那也只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学生的素质不符合企业要求。另外,市场变化莫测,发展迅速,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更新周期短。这也要求教师时常关注市场,根据市场的变化来更改教学要求,时时刻刻与企业的步伐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行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达到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蜂鸟网.蜂鸟摄影学院单反摄影宝典. 2012.
[2]刘红光.数码照片拍摄及后期处理.2010.
[3](美)唐马.自然光人像摄影指南.201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