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苏省宝应县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23915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宝应县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苏省宝应县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宝应县2013届高三地理第一次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用黑色钢笔直接书写在答题卡上的规定位置。 3、请填好自己的姓名与考号,填写不正确,视为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12年8月6日13时31分,美国航天局发射的“好奇”号探测车登陆火星表面。据此回答第1-3题。 1.当“好奇号”探测车登陆火星表面时,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28°30′N,80°42′W) 区时是 A.8月5日13时31分 B.8月6日0时31分 C.8月7日2时31分 D.8月7日13时31分 2.图1是“好奇号”登陆火星时地球表面的昼半球侧视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北极 B.b在赤道上 C.c是太阳直射点 D.d在南回归线上 3.“好奇”号探测车用于探索地外生命可能存在的环境,主要目标是探 测火星上是否存在 A.大气和云雾 B.山脉和平原 C.太阳辐射和火星引力 D.液态水和有机物 读某岛屿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回答4~5题。 4.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流水作用 C.外力作用 D.内外力共同作用 5.能反映甲处地层剖面的示意图是 埃及的阿斯旺大坝曾经是埃及民众和政府的骄傲。大坝建成后不久,工程的负面作用就逐渐显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这些当初未预见到的后果不仅使沿岸的生态和环境持续恶化,而且给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据此回答6~8题。 6.埃及阿斯旺大坝对沿岸生态和环境的影响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环境的平衡性 D.地理环境的地域性 7.尼罗河沿岸的生态和环境持续恶化,是由下列哪一要素的变化引起的 A.气候 B.土壤 C.水文 D.生物 8.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产生土壤盐碱化 ③洪涝灾害加剧 ④渔业产量减小 ⑤三角洲面积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读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图(单位:m),回答9~10题。 9.图中湖泊的①②③④四地地形最为平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能欣赏到瀑布景观 B.乙处位于分水岭 C.6月份湖水补给河水 D.图中最高处海拔为550~600米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为某地区某年4月11日~13日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完成第11~12题。 11.该锋面属于 A.北半球冷锋 B.南半球暖锋 C.北半球暖锋 D.南半球冷锋 12.11日~13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A.11日的深夜 B.12日的深夜 C.11日的日出前后 D.13日的日出前后 下图是江苏省建国以来六次人口普查关于总人口、65岁以上人口比例变动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从1982年到2010年,江苏省总人口约增加了 A.1 000万    B.1 500万 C.2 000万 D.2 500万 14.从1964年以来,图中②线持续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①生活水平提高,寿命延长  ②医疗条件进步,死亡率下降  ③青少年人口大量外迁  ④出生率下降  ⑤男女比例不平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下图是我国西南地区某中等城市的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5题。 15.随着城市发展,Y住宅区较X住宅区更有利于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理由是 ①依山傍水,风景优美  ②远离铁路,噪音污染轻  ③交通便利,方便居民上下班  ④远离工业区,空气清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郊区)双向车道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16~17题。 16.下列关于a、b两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 17.为解决该特大城市市区至郊区的交通拥堵问题,从长远角度来讲,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在中心城区外围大力建设以居住为主的卫星城 B.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C.严格控制私家车数量,实行限行措施 D.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集生产、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 18.下图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四种运输方式优劣评价等级图,其中鲜花种植业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 A.a     B.b     C.c     D.d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读下图,判断19--20题。 19.图示时期 A.罗马正值干季 B.上海盛行偏北风 C.孟买正值雨季 D.伦敦盛行偏西风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等温线①的数值大于② B.图示区域为海洋 C.等温线①的数值小于② D.图示区域为陆地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其东部的草场载畜量远高于西部。据此回答21—22题。 21.导致内蒙古草原草场载畜量东西部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A.年降水量 B.海拔高度 C.荒漠化程度 D.人口密度 22.合理利用内蒙古草场资源的措施有 A.实行划区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 B.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 C.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 D.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 下图中图甲和图乙是同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23~24题。 23.有关此时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午太阳高度Q地大于M地 B.自转线速度Q地小于M地 C. M地的白昼长度为14小时 D. Q地位于M地的西北方向 24.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旗杆正午日影最短 B.美国洛杉矶处于低温多雨季节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季节 D.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最低 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6.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A.兴建污水处理厂 B.疏浚河道 C.加强道路建设 D.完善排水系统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分必做题(第27—29题)和选做题(第30、31题),共60分。 27.读世界略图,回答以下问题。(14分) (1)比较②④两地气候。 ②地 ④地 气候类型 特点 分布规律 (2)在①②③④⑤五地气候中受洋流影响最明显的是________地。影响①地和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3)②地常年盛行________风,该地的盛行风是________(填字母)。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C.由副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4)与③地比较,①地水循环活跃,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环节上。 (5)④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其形成原因是 。 28.我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在河西走廊建成了风电场,黄河上游实现水能的梯级开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河西走廊号称“风电走廊”,请分析其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说出右图所示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3)简述该地区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 29.读欧洲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颍。(15分) a (1)冬季a地比同纬度内陆地区温度_________,说明其主要原因。(3分) (2)图中A、B两国均以 农业地域类型为主,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3)中国的烟台张裕葡萄酒公司要在B国建设一个大型葡萄种植基地,①、②两地中较 适合的是 地,试从气候角度分析此地发展葡萄种植的有利条件。(5分) (4)图中c地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说出其主导工业部门。(2分) 30.【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作为全国重点旅游省份之一,江苏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众多,截止到2010年,江苏共有2项世界文化遗产及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20处,有5A级景区9家、4A级景区101家、历史文化名城9座(南京、苏州、扬州、镇江、徐州、淮安、常熟、无锡、南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在发展国内旅游的同时,国际旅游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材料二 下图为江苏旅游景点分布图 (1)简述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条件。(6分) (2)请说明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对江苏省经济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4分) 31.【环境保护】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我国某地区化肥消费量与小麦单产变化图(图甲) 材料二 农民生产施肥习惯表(图乙) 甲 乙 (1)结合资料,说明我国化肥消费量与谷物单产的变化趋势。(4分) (2)若该地区农民施肥习惯不变,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在今后生产中应采取什么措施?(6分)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B C D A D B C D D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A D C D D B D A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错选、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BD AD AC AD BC BD AC BD 三.综合题:本大题分必做题(第27题~第29题)和选做题(第30、31题),计60分。 27.(共14分) (1)(6分) ②地 ④地 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 终年温和湿润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低温)少雨 分布规律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2)② 地形(2分) (3)西南(西) D(2分) (4)降水 陆地径流(答“地表径流”也可) (2分) (5)④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介于世界最大大洋和世界最大大陆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季风环流;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带来丰沛降水。(2分) 28.(共11分) (1)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地形平坦,植被覆盖率低,风力大;由于地形影响导致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强盛。(4分,任答两点得4分) (2)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或矿产资源丰富);铁路运输便利;水能、风能资源丰富。(4分,任答两点得4分) (3)把该地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清洁能源使用减轻了环境污染;缓解了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3分) 29.(共15分) (1)高;原因: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使西欧沿海地区增温。(3分) (2)乳畜业 两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热不足,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本区人口、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及人们的饮奶习惯,市场需求量大。(5分) (3)① 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果树越冬;夏季高温少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5分) (4)煤炭、钢铁工业 (2分) 30.(共10分) (1)旅游资源丰富,游览价值高;距经济发达地区近,市场距离短;交通便利,各景点交通通达度好;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每个要点2分,答出3个要点即可,共6分) (2)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就业;带动其他部门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每个要点2分,答出2个要点即可,共4分) 31.(共10分) (1)随着化肥消费量的增加,小麦单产提高(2分),但小麦单产增幅减缓(2分)。 (2)致使土壤板结硬化,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危害人体健康等(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4分)。解决的措施是控制化肥的施用量,增施有机肥(农家肥或绿肥)(2分) 宝应县2013届高三地理第一次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用黑色钢笔直接书写在答题卡上的规定位置。 3、请填好自己的姓名与考号,填写不正确,视为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12年8月6日13时31分,美国航天局发射的“好奇”号探测车登陆火星表面。据此回答第1-3题。 1.当“好奇号”探测车登陆火星表面时,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28°30′N,80°42′W) 区时是 A.8月5日13时31分 B.8月6日0时31分 C.8月7日2时31分 D.8月7日13时31分 2.图1是“好奇号”登陆火星时地球表面的昼半球侧视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北极 B.b在赤道上 C.c是太阳直射点 D.d在南回归线上 3.“好奇”号探测车用于探索地外生命可能存在的环境,主要目标是探 测火星上是否存在 A.大气和云雾 B.山脉和平原 C.太阳辐射和火星引力 D.液态水和有机物 读某岛屿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回答4~5题。 4.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流水作用 C.外力作用 D.内外力共同作用 5.能反映甲处地层剖面的示意图是 埃及的阿斯旺大坝曾经是埃及民众和政府的骄傲。大坝建成后不久,工程的负面作用就逐渐显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这些当初未预见到的后果不仅使沿岸的生态和环境持续恶化,而且给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据此回答6~8题。 6.埃及阿斯旺大坝对沿岸生态和环境的影响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环境的平衡性 D.地理环境的地域性 7.尼罗河沿岸的生态和环境持续恶化,是由下列哪一要素的变化引起的 A.气候 B.土壤 C.水文 D.生物 8.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产生土壤盐碱化 ③洪涝灾害加剧 ④渔业产量减小 ⑤三角洲面积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读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图(单位:m),回答9~10题。 9.图中湖泊的①②③④四地地形最为平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能欣赏到瀑布景观 B.乙处位于分水岭 C.6月份湖水补给河水 D.图中最高处海拔为550~600米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为某地区某年4月11日~13日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完成第11~12题。 11.该锋面属于 A.北半球冷锋 B.南半球暖锋 C.北半球暖锋 D.南半球冷锋 12.11日~13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A.11日的深夜 B.12日的深夜 C.11日的日出前后 D.13日的日出前后 下图是江苏省建国以来六次人口普查关于总人口、65岁以上人口比例变动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从1982年到2010年,江苏省总人口约增加了 A.1 000万    B.1 500万 C.2 000万 D.2 500万 14.从1964年以来,图中②线持续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①生活水平提高,寿命延长  ②医疗条件进步,死亡率下降  ③青少年人口大量外迁  ④出生率下降  ⑤男女比例不平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下图是我国西南地区某中等城市的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5题。 15.随着城市发展,Y住宅区较X住宅区更有利于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理由是 ①依山傍水,风景优美  ②远离铁路,噪音污染轻  ③交通便利,方便居民上下班  ④远离工业区,空气清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郊区)双向车道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16~17题。 16.下列关于a、b两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 17.为解决该特大城市市区至郊区的交通拥堵问题,从长远角度来讲,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在中心城区外围大力建设以居住为主的卫星城 B.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C.严格控制私家车数量,实行限行措施 D.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集生产、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 18.下图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四种运输方式优劣评价等级图,其中鲜花种植业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 A.a     B.b     C.c     D.d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读下图,判断19--20题。 19.图示时期 A.罗马正值干季 B.上海盛行偏北风 C.孟买正值雨季 D.伦敦盛行偏西风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等温线①的数值大于② B.图示区域为海洋 C.等温线①的数值小于② D.图示区域为陆地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其东部的草场载畜量远高于西部。据此回答21—22题。 21.导致内蒙古草原草场载畜量东西部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A.年降水量 B.海拔高度 C.荒漠化程度 D.人口密度 22.合理利用内蒙古草场资源的措施有 A.实行划区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 B.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 C.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 D.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 下图中图甲和图乙是同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23~24题。 23.有关此时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午太阳高度Q地大于M地 B.自转线速度Q地小于M地 C. M地的白昼长度为14小时 D. Q地位于M地的西北方向 24.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旗杆正午日影最短 B.美国洛杉矶处于低温多雨季节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季节 D.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最低 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6.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A.兴建污水处理厂 B.疏浚河道 C.加强道路建设 D.完善排水系统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分必做题(第27—29题)和选做题(第30、31题),共60分。 27.读世界略图,回答以下问题。(14分) (1)比较②④两地气候。 ②地 ④地 气候类型 特点 分布规律 (2)在①②③④⑤五地气候中受洋流影响最明显的是________地。影响①地和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3)②地常年盛行________风,该地的盛行风是________(填字母)。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C.由副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4)与③地比较,①地水循环活跃,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环节上。 (5)④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其形成原因是 。 28.我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在河西走廊建成了风电场,黄河上游实现水能的梯级开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河西走廊号称“风电走廊”,请分析其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说出右图所示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3)简述该地区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 29.读欧洲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颍。(15分) a (1)冬季a地比同纬度内陆地区温度_________,说明其主要原因。(3分) (2)图中A、B两国均以 农业地域类型为主,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3)中国的烟台张裕葡萄酒公司要在B国建设一个大型葡萄种植基地,①、②两地中较 适合的是 地,试从气候角度分析此地发展葡萄种植的有利条件。(5分) (4)图中c地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说出其主导工业部门。(2分) 30.【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作为全国重点旅游省份之一,江苏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众多,截止到2010年,江苏共有2项世界文化遗产及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20处,有5A级景区9家、4A级景区101家、历史文化名城9座(南京、苏州、扬州、镇江、徐州、淮安、常熟、无锡、南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在发展国内旅游的同时,国际旅游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材料二 下图为江苏旅游景点分布图 (1)简述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条件。(6分) (2)请说明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对江苏省经济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4分) 31.【环境保护】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我国某地区化肥消费量与小麦单产变化图(图甲) 材料二 农民生产施肥习惯表(图乙) 甲 乙 (1)结合资料,说明我国化肥消费量与谷物单产的变化趋势。(4分) (2)若该地区农民施肥习惯不变,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在今后生产中应采取什么措施?(6分)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B C D A D B C D D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A D C D D B D A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错选、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BD AD AC AD BC BD AC BD 三.综合题:本大题分必做题(第27题~第29题)和选做题(第30、31题),计60分。 27.(共14分) (1)(6分) ②地 ④地 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 终年温和湿润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低温)少雨 分布规律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2)② 地形(2分) (3)西南(西) D(2分) (4)降水 陆地径流(答“地表径流”也可) (2分) (5)④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介于世界最大大洋和世界最大大陆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季风环流;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带来丰沛降水。(2分) 28.(共11分) (1)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地形平坦,植被覆盖率低,风力大;由于地形影响导致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强盛。(4分,任答两点得4分) (2)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或矿产资源丰富);铁路运输便利;水能、风能资源丰富。(4分,任答两点得4分) (3)把该地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清洁能源使用减轻了环境污染;缓解了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3分) 29.(共15分) (1)高;原因: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使西欧沿海地区增温。(3分) (2)乳畜业 两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热不足,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本区人口、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及人们的饮奶习惯,市场需求量大。(5分) (3)① 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果树越冬;夏季高温少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5分) (4)煤炭、钢铁工业 (2分) 30.(共10分) (1)旅游资源丰富,游览价值高;距经济发达地区近,市场距离短;交通便利,各景点交通通达度好;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每个要点2分,答出3个要点即可,共6分) (2)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就业;带动其他部门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每个要点2分,答出2个要点即可,共4分) 31.(共10分) (1)随着化肥消费量的增加,小麦单产提高(2分),但小麦单产增幅减缓(2分)。 (2)致使土壤板结硬化,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危害人体健康等(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4分)。解决的措施是控制化肥的施用量,增施有机肥(农家肥或绿肥)(2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