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积累运用。(41分)
1、 认认真真读拼音,端端正正写汉字。 (10分)
méi gui pú sa há ma táng láng
( ) ( ) ( ) ( )
biān fú gū fù chú fáng xiǎn jùn
( ) ( ) ( ) ( )
hóu hóu xié xié
咽( ) 诸( ) 威( ) 和( )
2、将词、句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字词。(4分)
( )晚回舟 ( )为壮观
斜风细雨( )归 点水蜻蜓( )飞
3、 选择合适答案的序号。(6分)
①读读诗句,划线的词语与农具相关不正确的是( )
A. 昼出耘田夜绩麻。 (锄头)
B. 童孙未解供耕织。 (木犁)
C.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耙)
②下面的句子,表达正确的一句是( )
A、小山似的涌浪一个接着一个,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
B、突击队员乘胜追击,一举粉碎了敌人的神机妙算。
C、“如梦令”、“渔歌子”、“卜算子”都是词牌名。
③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沙子。
B、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C、不显眼的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显眼的石子。
4、想一想下面横线上都是怎样的笑,再填空。(4分)
小明又出丑了,教室里一片 ,他心里 着,满脸尴尬,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下讲台的。下课后,老师走到小明身边, 着对他说:“受到别人的 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看轻自己。”
5、 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填空。 (17分)
①《长江之歌》一文中反复吟唱的句子是:“
” 当你满怀激情地诵读了《长江之歌》这首诗,你一定会感受到诗人 之情。(2+1分)
②“卢沟桥事变”又被称为“ ”,时间是 年 月 日,从此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拉开了。(2分)
③ ,流水不腐。 从善如流 。
近水识鱼性, 。 欲知山中事, 。 (2分)
④《学会合作》为了说明合作的重要,举了两个例子:A B 。学了这篇文章,我想到“ ”“ ”等关于合作的名言警句。 (4分)
⑤常记溪亭日暮, 。这句选自 代词人 写的《 》;我们还能感受到她强烈的爱国之情,如她的诗句“ ,
。”(3分)
⑥通过半学期的学习,我们领略了烟台海的 ,金华双龙洞内洞的
, 也体味到了一个个深刻的道理:从斯帕拉捷身上,我学到了
从《 》的文中我知道了 。(3分)
二、阅读理解。(29分)
《三亚落日》节选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1、仿照例子写词语。(2分)
金灿灿 亮闪闪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玉屑银末 冰清玉洁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写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许多景物,它们汇成了一幅迷人的热带风情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写出了景物的色彩美和形态美。(5分)
3、我们祖国风光秀丽,三亚在我国的____________省,有“东方夏威夷”的美称。我国还有许多风景名胜也都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如 、 、 等。(2分)
一碗馄饨
那天,她跟妈妈(A)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香喷喷热腾腾,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女孩站在那边,就问:
“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
“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没关系,我请你吃。”
面摊主人很热心地说:“来,你坐下,我下碗馄饨给你吃。”
很快,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忽然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
“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
“我没事,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着泪水,对面摊主人说:“我们又不认识,但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自己的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女孩愣住了。
匆匆吃完馄饨,女孩开始往家里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张望……
母亲马上就看到了她,脸上立即露出喜色:“赶快过来呀,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快点儿,菜都凉了!”
这时,她的眼泪(B)又开始掉了下来!
有时,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4、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2分)
转身(zhuǎng zhuàng) 香喷喷(pēn pèn)
匆匆(cōng chōng) 露出喜色(lù lòu)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2分)
6、根据短文和自己的理解填写。
①“疲惫不堪”说明母亲 。“露出喜色”说明母亲 ,这种变化说明
(3分)
②A处“又”字表明女孩与母亲发生的争吵 ,从而反映出 。B处“又”字的意思是 ,表示 。(3分)
③女孩第一次流泪是因为 ;第二次流泪是因为 。(2分)
7、根据文意,文中横线部分应填的内容是(只填序号)( )(2分)
A.那你自己的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会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B.那你自己的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应该感激她。你不要跟她吵架。
8、听了老婆婆的话“女孩愣住了”,愣住之后她难免会有一番心理活动。请你加以想象,描写出小姑娘的心理活动。(3分)
9、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文中最后一段的看法。(3分)
三、习作表达。(30分)
骨肉亲情,血溶于水。你与父母之间发生了许多事情,请选择一件事,将它记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