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课 程名 称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 题 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工作过程授 课班 级中技120203、 高技1201班授 课日 期 、 04、 30授 课时 数6学时教 学类 型理论授新教 学方 法老师讲解、 示范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 课件, 维修手册、 汽车万用表使用手册教 学目 标掌握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工作过程 教学重难点及其突出方法、 化解方法重点: 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工作过程难点: 液压控制可变容积调压方式、 微型电机控制可变容积调压方式化解方法: 实物展示。展示ABS的结构, 学习ABS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教 学对 象
2、分 析此班专业为汽车维修专业, 需学习掌握汽车底盘, 以及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学习主动性教强, 但理论基础普遍较弱, 因此安排6个课时的授课, 加入老师的演示, 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教学资 源和材料凌志实训车或者相关实验台架、 ABS实验台, ABS故障检测仪, 汽车万用表, 导线若干工 作任 务情 景描 述1、 从实际入手, 借助实物、 图片、 课件、 视频等展示直观的内容, 理论联系实际, 强化学生的第一印象。学生要正确查阅维修手册, ABS的结构、 原理。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工作过程。2、 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要求学生能在ABS的结构、 原理找组成元件和工作原理, 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工
3、作过程。教 学内 容概 要1、 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工作过程2、 液压控制可变容积调压方式3、 微型电机控制可变容积调压方式教 学反 思该课上得比较成功, 体现在课堂气氛较好, 同学们能掌握学习的目标内容, 经过联系实际举例进行讲解, 让学生能学习到 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工作过程、 液压控制可变容积调压方式、 微型电机控制可变容积调压方式。任 务 图 纸第 三 章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 一、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经过此章内容的教学, 让学生了解ABS的理论基础、 种类; 掌握ABS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及典型的ABS结构形式和工作过程; 。二、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 ABS的结构、 原理
4、 检修ABS时应注意的事项; 难点: ABS的结构、 原理; 三、 教学基本方法和教学过程此内容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对于ABS的结构原理采用先授课后实践的教学方法; 对于ABS故障的一般检查排除方法采用理论实践同步进行。四、 作业1.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工作过程第三章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 .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工作过程踏下制动踏板, 由于电磁阀的进液阀开启, 回液阀关闭, 各电磁阀将制动总泵与各制动分泵之间的通路接通, 制动总泵中的制动液将经过各电磁阀的进出液口进入各制动分泵, 各制动分泵的制动液压力将随着制动总泵输出制动液压力的升高而升高 - 增压。与常规制动
5、相同。( 1) 升压( 常规制动) ( ) 保压当某车轮制动中, 滑移率接近于20%时, ECU输出指令, 控制电磁阀线圈经过较小电流( 约2A) , 使电磁阀的进液阀关闭( 回液阀仍关闭) , 保证该控制通道中的制动分泵制动压力保持不变保压。( ) 减压当某车轮制动中, 滑移率大于20%时, ECU输出指令, 控制电磁阀线圈经过较大电流( 约5A) , 使电磁阀的进液阀关闭回液阀开启, 制动分泵中的制动液将经过回液阀流入储液器, 使制动压力减小-减压。 与此同时, ECU控制电动泵通电运转, 将流入储液器的制动液泵回到制动总泵出液口。( 二) 可变容积调压方式( 1) 液压控制可变容积调压方
6、式在汽车原有制动系统管路中增加一套液压控制装置, 用于改变制动管路容积, 实现增压保压减压的循环调节。 这种制动压力调节系统的控制液压油路和ABS控制的制动液油路是相互隔开的。液压控制可变容积调压方式应用实例( 本田车系ABS) 结构特点: 四传感器、 四通道, 四个车轮均独立控制; 液压控制可变容积式; 制动压力调节器组成: 电磁阀、 调压缸、 电动增压泵、 储能器、 压力开关; 工作过程: 踏下制动踏板, 制动液由制动泵-A腔-开关阀-B腔-制动分泵。制动分泵制动液压力, 将随踏板力的增大而增大。S趋近于20%, ECU控制输入电磁阀略通电后既关闭, 输出电磁阀通电关闭。滑动活塞产生位移使
7、开关阀关闭, A腔与B腔隔断, B腔容积不变保压。S20%, ECU控制输入电磁阀通电打开, 输出电磁阀通电关闭。滑动活塞在控制液压作用下上移, 使B腔容积增大-减压。S又 20%, ECU控制输入电磁阀断电关闭, 输出电磁阀断电打开。控制油液泄入储液罐, 滑动活塞下移, 使B腔容积减小-增压。( 2) 微型电机控制可变容积调压方式在汽车原有制动系统管路上增加一套控制装置, 用于控制制动管路中容积的变化。这种制动压力的调节方式是由活塞在调压缸中所产生的位移直接改变制动管路的容积, 实现: 增压保压减压 的循环调节。组成调压缸、 电磁阀。ABS工作: 单向阀、 电磁阀均关闭, 活塞在调压缸中运动
8、 完成增压、 保压、 减压过程。微型电机控制可变容积调压方式应用实例德尔科ABS VI制动压力调节器即可采用整体式, 即与制动总泵组合为一体; 又可采用分离式, 远离制动总泵单独布置; 两前轮独立控制, 两后轮按低选原则一同控制; 前轮制动压力调节器由控制阀( 单向阀、 电磁阀) 、 电磁制动器( 简称EMB) 、 双向直流电动机及驱动齿轮( 固装在电机轴一端) 、 传动齿轮( 固装在驱动调压缸活塞的螺杆的下端) 、 螺杆及活塞等组成。后轮制动压力调节器由控制阀、 机械式膨胀弹簧制动装置( 简称ESB) 、 双向直流电动机及驱动齿轮( 固装在电机轴一端) 、 传动齿轮( 固装在驱动调压缸活塞
9、的螺杆的下端) 、 螺杆及活塞等组成。 双向直流电动机同时驱动两个活塞分别在两个缸筒中上下同步移动或保持在某一位置, 改变制动管路容积, 调节制动压力。德尔科ABS VI液压控制系统: 踏下制动踏板: 车轮滑移率低于20%时, 前轮制动压力调节器单向阀和电磁阀均打开, 制动液由制动总泵、 制动管路、 电磁阀和单向阀到前轮制动分泵; 后轮制动压力调节器单向阀打开, 制动液由制动总泵、 制动管路、 单向阀到后轮制动分泵。各制动分泵的制动液压力将随着制总泵输出制动液压力的增大而增大。车轮滑移率达到20%时, ECU控制对电磁阀、 电磁制动器、 双向直流电动机的通电时机, 使电磁阀关闭、 电磁制动器解
10、除制动、 双向直流电动机通电转动, 经过传动齿轮、 螺杆驱动活塞在调压缸中上、 下移动或停止, 完成增压、 减压、 保压的循环调压过程。制动防抱死控制过程: 车轮滑移率小于20%, 调节器中的电磁阀、 单向阀均打开, 电动机轴被制动。制动液从制动总泵经各压力调节器进入制动分泵-常规制动。车轮滑移率达到20%ABS工作( 以右前轮控制为例) : 右前轮车轮滑移率达到20%, ECU端子4输出电压, 电磁阀通电关闭; ECU端子20搭铁, 使电磁制动器线圈通电解除制动; ECU端子G输出电压, 端子H搭铁, 电动机通电旋转驱动活塞下移, 缸内容积增大, 制动液回流-减压。需要保持制动压力时, EC
11、U端子G搭铁, 电动机断电停转, 电磁制动器线圈断电, 电动机制动。活塞在缸内位置不再变化-保压。需要增大制动压力时, ECU端子G搭铁, 端子H输出电压, 电动机通电改变旋转方向, 驱动活塞上移, 缸内容积减小制动分泵压力增大-增压。( 三) 电子控制器( ECU) ABS的大脑, 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进行分析, 判断车轮是否抱死, 然后向制动压力调节器发出制动压力控制指令。一般由四个基本电路组成。教 学 活 动教 学流 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评价方法与评价材料时间分配组 织教 学清点人数, 整顿课堂纪律。号召组织教师清点人数, 整顿课堂纪律。学生举手应答点名、 考勤表3分钟课题引入1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工作过程老师讲解老师讲解压力调节器功用及原理是如何的工作过程5分钟理论授新1、 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工作过程2、 液压控制可变容积调压方式3、 微型电机控制可变容积调压方式讲授, 实物展示, 板书老师示范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工作过程总结控制可变容积调压方式30分钟总结及评价分析课题完成情况, 总结归纳任务的知识要点知识要点PPT板书教师根据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是否完成任务) 。全面概况实习任务完成方法和重点, 鼓励学生的课堂表现, 激发其学习热情。学生自评, 填写实习报告书完成课后作业7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