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一、 单选题( 本大题共20空格, 每空格1分, 共20分) :
1.需求分析的思路是从用户的功能需求出发, 由系统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导出系统的( B) 和( C) , 识别出系统的元数据和中间数据, 为今后设计( A) 做好充分准备。
A) 数据模型 B) 业务模型 C) 功能模型 D) UML模型
2. 软件开发时, 一个错误发现得越晚, 为改正它所付出的代价就( A ) 。
A) 越大 B) 越小 C) 越不可捉摸 D) 越接近平均水平
3.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B ) 。
A) 评价软件的质量 B) 发现软件的错误
C) 找出软件中的所有错误 D) 证明软件是正确的
4.原型化方法是用户和设计者之间执行的一种交互过程, 适用于( 1 A ) 系统。它从用户界面设计开始, 首先形成( 2 B ) , 用户( 3 D) 并就( 4 A) 提出意见。
( 空格中的1,2,3,4代表选项的顺序, 在空格中填入A,B,C,D) :
1: A) 需求不确定性高的 B) 需求确定的 C) 管理信息 D) 决策支持
2: A) 用户界面使用手册 B) 界面需求分析说明书
3: A) 改进界面的设计 B) 使用和不使用哪种编程语
C) 程序的结构 D) 运行界面原型
4: A) 同意什么和不同意什么 B) 使用和不使用哪种编程语言
C) 程序的结构 D) 执行速度是否满足要求
5.软件测试中黑盒方法中常见的方法是( B ) 方法和( F ) 方法。
A) 路径测试 B) 等价类 C) 因果图 D) 归纳测试
E) 综合测试 F) 边界值分析 G) 深度优先 H) 相对图
6. 软件设计阶段可分为( D ) 设计和( B ) 设计阶段。
A) 逻辑 B) 详细 C) 程序 D) 概要
7.当某一开发项目的进度有可能拖延时, 应该( B ) 。
A) 增加新的开发人员 B) 分析拖期原因加以补救
C) 从别的小组抽调人员临时帮忙 D) 推迟预定完成时间
8.软件的集成测试工作最好由( D ) 承担, 以提高集成测试的效果。
A) 该软件的设计人员 B) 该软件开发组的负责人
C) 该软件的编程人员 D) 不属于该软件开发组的软件设计人员
9.仅根据规格书描述的程序功能来测试用例的方法称为( C )。
A) 原型 B) 静态分析法 C) 黑盒测试 D) 白盒测试
10.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时, 确定测试数据应根据( A ) 和指定的覆盖标准。
A) 程序的内部逻辑 B) 程序的复杂程度
C) 使用说明书 D) 程序的功能
11. 在软件开发中软件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互相之间的接口关系的内容应在( D) 中得到阐明:
A) 可行性研究报告 B) 项目开发计划 C) 软件需求说明书
D) 概要设计说明书 E)详细设计说明书 F)测试计划 G)测试报告
12. 软件策划的上游是( A) , 下游是( B)
A) 需求分析 B) 软件设计 C) 软件测试 D) 可行性分析
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25空, 每空1分, 共25分)
1.瀑布模型的优点___简单好学__,缺点____逆转性差___增量模型的优点__能够分阶段提交__,缺点__有时用户不同意__、 迭代模型的优点___克服瀑布模型的缺点__,缺点__对开发人员要求高__、 原型模型的优点___开发速度快__,缺点_不利于创新___。
2.需求描述的工具包括( 至少写出5个) : 数据流图、 业务流程图、 用况图、 时序图、 用户交互图、 数据模型图和功能需求列表、 性能需求列表、 接口需求列表、 界面需求列表等。
3. 一般而言, 在面向对象建模过程中, 人们最常见的是建立系统的用例图、 类图和顺序图。
4.传统的软件维护分四大类, 分别是: 纠错性维护; 适应性维护; 完善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
5.”五个面向”的实施理论, 即”面向流程分析、 面向数据设计、 面向对象实现、 面向功能测试、 面向过程管理”。
三、 简答题( 本大题共4小题, 每小题7分, 共28分) :
1. 怎样理解元数据?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 组织数据的数据。如数据库概念设计中的实体名和属性名, 数据库物理设计中的表名和字段名等都是元数据。
2. 为什么要选择软件开发模型? 软件开发模型与软件生存周期有什么关系?
因为软件开发模型是软件工程研究的四大内容之一, 它虽然不是软件工程研究的重点, 可是在宏观上特别重要。软件公司的项目组在开发一个大项目或产品时, 首先在技术上必须选择一个开发模型, 使开发模型非常适合这个项目或产品的生存周期; 随后经过对生存周期的裁减, 来给出适合与本项目或产品的软件生存周期定义。
软件的开发模型与软件生存周期有关: 不同的开发模型, 可能对应着不同的生存周期。生存周期不同, 该软件的开发阶段划分、 评审次数、 基线标准都有所不同, 甚至维护方法都有所区别。
3. 为什么说”软件设计以面向数据为主, 以面向功能和面向对象为辅。而软件的编程实现则面向对象为主, 以面向数据和面向功能为辅”?
软件设计注重宏观上框架的设计, 软件实现注重于微观上和框架内的设计, 根据”面向流程分析、 面向数据设计、 面向对象实现、 面向功能测试、 面向过程管理”的实施理论, 软件设计主要方法以面向数据为主, 以面向功能和面向对象为辅, 重点设计数据的存储方式、 加工处理方式和传输方式。而软件的编程实现的主要方法则以面向对象为主, 以面向数据和面向功能为辅, 因为面向对象是当今的流行编程语言, 它具有可复用、 好维护的特性。
4.请说明”三个模型”的定义, 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功能模型是描述系统能做什么, 即对系统的功能、 性能、 接口和界面进行定义。
业务模型是描述系统在何时、 何地、 由何角色、 按什么业务规则去做, 以及做的步骤或流程, 即对系统的操作流程进行定义。
数据模型是描述系统工作前的数据来自何处, 工作中的数据存什么地方, 工作后的数据放到何处, 以及这些数据之间的关联, 即对系统的数据结构进行定义。
功能模型和业务模型是在需求分析时建模, 是两个基本点。数据模型是一个中心, 在设计时建模。功能模型和业务模型给数据模型提供数据与维护数据, 数据模型支持功能模型和业务模型的正常运行。
一般, 数据模型建模用Power Designer, ER win或Oracle Designer工具实现; 功能模型用功能点列表( 或用况图) 表示; 业务模型用自然语言加上流程图( 或顺序图) 表示。
四、 应用题: ( 27分, 每1小题12分, 每2小题15分)
阅读下列说明和数据流图, 回答问题1-4, 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某基于微处理器的住宅系统, 使用传感器( 如红外探头、 摄像头等) 来检测各种意外情况, 如非法进入、 火警、 水灾等。房主能够在安装该系统时配置安全监控设备( 如传感器、 显示器、 报警器等) , 也能够在系统运行时修改配置, 经过录像机和电视机监控与系统连接的所有传感器, 并经过控制面板上的键盘与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在安装过程中, 系统给每个传感器赋予一个编号( 即id) 和类型, 并设置房主密码以启动和关闭系统, 设置传感器事件发生时应自动播出的电话号码。当系统检测到一个传感器事件时, 就激活报警, 拨出预置的电话号码, 并报告关于位置和检测到的事件的性质等信息。
【问题】
1. 如图一所示, 数据流图( 住宅安全系统顶层图) 中的A和B分别是什么?
2. 如图二所示, 数据流图( 住宅安全系统第0层图) 中的数据存储”配置信息”会影响图中的那些加工?
3. 如图三所示, 将数据流图( 加工4的细化图) 中的数据流补充完整, 并指明加工名称、 数据流的方向和数据流名称。( 直接在图三上写)
图一 住宅安全系统顶层图
图二 住宅安全系统第0层图
图三 加工4的细化图
答:
1 A:传感器 B:报警器
2 加工4监控传感器 和加工5显示信息和状态
3
加工名称
数据流的方向( 即输入还是输出)
数据流名称
4.4传感器数据显示格式
输出
传感器数据
4.1读传感器
输入
传感器状态
4.5拨号
输出
电话拨号
2.网上求职招聘系统中的求职者模块包含以下功能
修改密码、 更新个人资料、 搜索招聘信息、 发布求职意向、 下载简历模版、 投递简历、 查看个人信箱
1.对系统的求职者模块进行用况建模 ( 5分)
2.创立活动图描述修改密码用况 ( 分泳道) ( 5分)
3.设计求职者实体类和求职信息实体类( 标注它们之间的关系) 。( 5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