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在思维的断裂处邀您共舞.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198922 上传时间:2025-03-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思维的断裂处邀您共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在思维的断裂处邀您共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思维的断裂处邀您共舞 ——《与象共舞》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王崧舟   【课例说明】   2010年7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推出新课——《与象共舞》。在这个课品中,王老师尝试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一课两上”,或者叫“一个人的同课异构”。他根据不同的课堂价值取向对同一篇课文进行完全不同的教学设计,然后在不同的两个班分别进行教学实践。此课一出,全场震惊。听者不仅沉浸于《与象共舞》的两种不同的诗意,更被王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敢于实践、勇于超越的精神所深深折服。两节课,一节课以“阅读本位”为价值取向,教学目标指向“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一节课以“写作本位”为价值取向,教学目标指向“对言语形式的理解和运用”。在思维的断裂处,我们分明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张力,看到一种惊世的美丽。现将其教学实录整理编辑,献给所有语文路上的探寻者。 实录一、与“读”共舞:指向理解与感悟   (一)触摸词语,初步感受“象为国宝”的独特风情   师:《与象共舞》是一篇略读课文(在课题上板书略读课文的符号“﹡”),课前老师布置了两个预习任务:第一,读通课文,特别留意课文中标注了拼音的生字;第二,去搜集一些反映泰国风情的文字或者图片。这两项预习任务不难,但真要做起来可能有点儿烦。我来了解一下,完成这两项具体任务的同学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真好,个个举手,自信满满。预习情况究竟如何呢?我们看——   (屏幕出示:熟视无睹  冲锋陷阵  小心翼翼  彬彬有礼   翩翩起舞)   师:这是这篇课文中出现的五个成语,有的带生字,有的没带,但都是新出现的词语。谁来读一读?   生1:(朗读词语)   师:真好,字正腔圆!   师:谁再来读一读?五个词,一口气,行云流水!    生2:(一口气,熟练地朗读词语)   师:真好!读得熟啊,熟能生巧!来,我们一起把这五个词读一下!   生:(齐读词语)   师:还记得吗,这五个词语在咱们这篇课文当中都是写谁的?   生:大象。   师:没错!都是写大象的。那么作者是怎么写大像的呢?我们看——   (屏幕出示: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大象会小心翼翼地为人做按摩。大象优雅得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大象翩翩起舞的热烈气氛让人难以忘怀。)   师:五句话、五个词儿都在写大象,谁来读第一句?   生1:(朗读句一)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    师:也就是说大象看到人群跟没看到似的,是吗?你不觉得这有点儿奇怪吗?第二句——   生2:(朗读句二)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   师:噢!原来大象曾经是战象,是吧?曾经和武士们一起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好的,第三句——   生3:(轻声、慢速地朗读句三)大象会小心翼翼地为人做按摩。   师:嗯,你也读得够小心的。大象用什么给人做按摩呢?   生3:用粗壮的脚。   师:嗯,粗壮这个词用的好,还有鼻子,是吗?你想一想,大象粗壮的大腿,肥大的鼻子,居然会小心翼翼地给人做什么?   生:(自由应答)按摩。   师:你不觉得这有点奇怪?好,继续读下一句——   生4:(朗读句四)大象优雅得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   师:最后一句,谁来?   生5:(朗读句五,急促地)大象翩翩起舞的热烈气氛让人难以忘怀。   师:流畅地完整地再读一遍,不着急!   生5:(再读句五,语气舒缓)   师:不错。大象如此庞大,如此魁梧,如此粗壮,居然能够和人群一起干什么?   生:(自由应答)跳舞   师:翩翩起舞。你不觉得这更让人奇怪,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吗?来,我们一起把这五个句子读一读!我读“大象”,你们读后边的部分,明白吗?   师生:(合作朗读句一至句五,教师通过每一句的主语“大象”示范引领句子的情感、语气)   师:多么独特的风情啊!你们知道如此独特的风情作者是在哪儿看到、哪儿听到的呢?   生1:在泰国。    生2:在泰国。    生3:在泰国。    师:记住了,是在哪儿?   生:(自由应答)泰国。   师:没错,是在泰国。在咱们中国能看到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到。   师:去澳大利亚能看到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到。   师:去美国能看到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到。   师:去法国德国意大利能看到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到。   师:去埃塞俄比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能看到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到。   师:只有——   生:(自由应答)泰国。   师:你不觉得奇怪吗?你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冒出来想问问自己、也问问大家吗?    生1:为什么在泰国大象会这样?   师:是啊,我跟你想的一样,怎么在泰国大象就变成这样了?   生2:为什么泰国的大象就能给人小心翼翼地做按摩?   师:不仅如此,还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呢!    生3:为什么泰国的人不怕大象?   师:对呀,换了你,你第一次看到大象怕吗?   生3:怕。   师:毫无疑问,肯定怕!问得好!我知道你们还有许多问题,重要的是思考,重要的是问题,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打开课文,快速地把课文浏览一遍,思考:课文有五个自然段,看看每个自然段都在写些什么?如果能够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出来就更好!开始!   生:(浏览课文,师巡视指导,用时约2分钟)   (二)把握中心句,深入理解“人象无间”的浓情厚意   师:第一段写什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你请!   生1:第一段,概括了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师:是吗?写到大象的样子了吗?再读一读,请坐。   生2:写了在泰国如果遇到大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师:嗯,再简单一点!就刚才你说的那句话再简单一点。把话说简单了、说到点子上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本领,是吗?哪怕减少一个词都好。看看,行不行?孩子,行吗?——别对我说不行!   师:在泰国——    生2:在泰国遇到大象——   师:是——   生2:是很自然的事。   师:好极了,我知道你准行!就是这一句。咱们一起读——   (屏幕出示句一:在泰国遇到大象是很自然的事。)   生:(齐读)在泰国遇到大象是很自然的事。   师:把它划下来。就在第一句话中,但是你可以少划一些词儿。   师:好的,把笔放下。第二段——   生3:象对泰国人很好。   师:象对泰国人好,所以象在泰国人心中,在泰国的地位,它就是——   生3:国宝。   师:把那个句子读出来!   生:象是泰国的国宝。   师:好极了,就是这一句,把它划下来。   (屏幕出示句二:象是泰国的国宝。)   师:好的,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   生:(齐读句一、句二。)   师:两句话,两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你有没有发现就在你们刚才的概括当中藏着一个诀窍——谁发现了?(师环视,见举手的学生不多)因为是诀窍,自然发现的人就不多,我们来听一听。你的发现是——   生:这一句话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师:没错,而且这个中心句的位置在哪儿?   生:在第一句。   师:没错,就在第一句,这一句就是这一段的中心句,而这一段的中心句,正好概括了这一段的段落大意。这就是你们刚才发现的诀窍。这个诀窍到底灵不灵呢?咱们拭目以待。用这个诀窍再去看看一看下面的三个自然段,看你能不能很快地概括下一段的段落大意。   生:(自读课文,找中心句。约1分钟后,生纷纷举手)   师:你看,方法一对头,速度就加快了,这就叫事半功倍。   师:第三段,来,请讲!   生1:在泰国人和象没有距离   (屏幕出示句三:在泰国人和象没有距离)   师:真好,把这句话划下来。好的,继续第四段,来,你请!   生2:据说象是一种聪明有灵气的动物。   师:老师给你提一个小小的建议,你想一想,根据下文的内容,“据说”这个词还需要使用吗?   生:不需要了。   师:为什么不需要了?“据说”是听人家说,那么象的聪明和灵气在作者来说,只是听说吗?还是——孩子,他看到吗?   生:看到了。   师:那么“据说”这个词还需要吗?   生:不需要。   (屏幕出示句四:象是一种聪明有灵气的动物。)   师:来,把这一句话划下来。好的!还有最后一个自然段,第五自然段,其实不用多说,不用多问,我想每一个同学都已经划下来了。咱们一起读——   (屏幕出示句五: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生:(齐读)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师:是的,没错。大家看,五个自然段,五个中心句。   (屏幕出示:句一至句五。)   师:正是这五个中心句把咱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一网打尽。来,我们捋一捋这篇课文的内容,跟老师一起读。   师:在泰国——   生:(齐读)遇到大象是很自然的事。   师:注意第二句,在泰国——   生:(齐读)象是泰国的国宝。   师:糟糕!在泰国——   生:(齐读)象是国宝。   师: 聪明!再来。在泰国——   生(齐读):象是国宝。   师:在泰国——   生:(齐读)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师:在泰国,大象用他们的行动证明——   生:(齐读)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性的动物   师:真好!在泰国——   生:(齐读)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师:好极了,多么奇特的风情!这也只有在泰国才可以看到,才可以听到。还记得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吗?还记得吗?其实你们刚才思考的所有问题的答案就在眼前。谁发现了?你觉得其中的哪句话直截了当地告诉了你那么多问题的答案?   生: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师:再读一遍!   生: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师:太好了,一起读!   生:(齐读)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师:没有距离。孩子们,把这四个字,写在课题“与象共舞”的旁边。   生:(动笔批注)   师:好的,把笔放下,抬头看黑板。看王老师写一个字,(师在课题下板书“人”)孩子们,我在这个位置写一个“人”字,你想一想,这个“象”字应该写在哪儿?谁来写一写?好的,你请!   生1:(在黑板上紧贴“人”的下面写了一个“象”)   师:孩子,不好意思。向你讨教一下,为什么这个“象”字写在这儿?   生1:因为人骑在象的上面。(笑声,掌声)   师:人骑在象的上面,他们之间还有距离吗?   生1:没有。   师:谢谢,多么富有想象力的书写啊!孩子们,这就叫人象之间——   生:(自由应答)没有距离!   师:这又叫象人之间——   生:(自由应答)没有距离!   (三)聚焦重点语段,升华感悟“与象共舞”的天地奇观   师:说到人象之间没有距离,我想你们脑海里面一定会有一幅印象特别深刻的画面、特别深刻的场景,哪一个?在脑海里面迅速搜索一下,哪个画面、哪个场景让你一下子想到人象之间一点距离都没有?   生1:看大象跳舞。   生2:象在给人按摩。   生3:人和象在一起跳舞。   生4:人和大象在一起跳舞。   师:是的,我相信,一定有很多孩子脑海之中会留下这幅画面,这幅画面就是人和大象一起舞之蹈之。这也是作者赵丽宏最难以忘怀的一幅画面。来,打开书,默读这一段,看看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人象之间没有距离。   生:(默读第五自然段)   师:好的,我们一起看看这个画面,谁来读一读“与象共舞”的画面?   (屏幕出示: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生1:(看屏幕朗读)   师:好,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与象共舞”的画面。“在欢乐的音乐当中”,起!   生:(齐读段落,朗读过程中师纠正“踮脚抬腿”的读音)   师:孩子们,请你特别留意大象跳舞的动作,你仔细看一看,随着音乐的节奏,大象时而——   生1:摇头晃脑。   师:时而——   生2:踮脚抬腿 。   师:时而——   生3: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   师:时而——   生4:长长的鼻子在空中飞舞   师:没错,就是这样的节奏,就是这样热烈的气氛。读一读吧,放开声音、按自己的节奏读吧!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来,谁来读一读?读出欢乐、读出热烈、读出舞蹈的节奏!   生1:(朗读段落)   师:好,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在欢乐的音乐中,象群翩翩起舞。”   生:(齐读课文)   师:多么欢快的舞蹈,多么热烈的气氛啊!孩子们,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你就在东巴乐园,我想你一定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名观众,是吗?愿意做观众的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好的,把你们的这种陶醉读出来,此时此刻我们就是观众、我们就是人群,我们就是舞之蹈之的每一个人,请把带有符号的词语换成“我们”。   (屏幕出示: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我们都拥到了宽阔的广场上,我们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我们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生1:(替换角色朗读)   师:记住,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人群就是我们,我们就是人群!来,我们一起和大象舞之蹈之!起!   生:(集体替换角色朗读)   师:多么热烈的气氛,多么陶醉的场景啊!孩子们,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就在东巴乐园,我想你也一定愿意成为一头舞之蹈之的大象,是吗?愿意的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好家伙,都想做大象。请你记住,我们就是大象,我们就是陶醉其中舞之蹈之的象群,请把带符号的地方读成“我们”。   (屏幕出示: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我们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广场上,人群和我们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我们,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我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我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生1:(替换角色朗读)   师:还有谁也想成为大象?来,我们站起来,我们用自己的动作,用自己语言,用自己的声音,和大象舞之蹈之,起!   生:(全体起立,替换角色朗读)   师:注意,舞蹈的我们加上动作读,预备起!   生:(教师进行动作指导,部分学生边读边模仿大象跳舞的动作)   师:你听!你听!舞之蹈之的观众在对大象说:朋友——朋友在哪儿?   生1:朋友,我们一起来舞之蹈之吧!   师:大声地喊出来!   生1:朋友,我们一起来舞之蹈之吧!   师:你再听,舞之蹈之的大象在对观众说,朋友——   生2:好,我们一起来吧!   师:大声地说!   生2:好,我们一起来吧!   师:好,我们一起来舞之蹈之,我们一起来吧!   生:(齐读“与象共舞”的场面)   师:请坐,孩子们。你想一想,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舞之蹈之的大象和舞之蹈之的观众还有距离吗?   生:没有。   师:除了身体,还有什么也没有了距离?   生1:心灵。   师:心灵也没有距离!还有什么呢?   生2:友情。   师:友情没有距离!还有什么也没有了距离?   生3:亲密无间。   师:好一个亲密无间!是的,所以你想一想,此时此刻,在舞之蹈之的观众眼中,大象还是大象吗,大象就是——   生4:我们自己。   师,所以你再想一想,在舞之蹈之的大象眼里,观众还是观众吗?   生:不是,观众就是大象。   师:没错,孩子们,这就叫人象之间——   生:没有距离。   师:这就叫“人象合一”。作者赵丽宏也曾这样说:“那真是天地间的美妙奇观,那真是匪夷所思的天作之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这与象共舞的美好奇观,再一次感受这人象合一的天作之合!   生:(声情并茂地齐读“与象共舞”的场面)   师:毫无疑问,我和你们一样,陶醉在与象共舞之中了!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