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跨度厂房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19092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跨度厂房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跨度厂房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跨度厂房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6|CHINA HOUSING FACILITIES施工技术引言在开展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必须采用支模技术,而结合大跨度高混凝土结构来看,相较于普通混凝土结构,其施工特征与难度存在一定差异。在高支模技术体系中,必须具备模板与支撑,对两者进行精确计算与论证,同时编制科学完善的专项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开展施工。在许多工程案例中,由于安全意识淡漠、欠缺规范化管理组织,导致模板坍塌,不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而且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因此,为确保施工安全以及经济效益,当前亟须加强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探索。1 工程概况以某工程为例,用地南北宽约 215.77m,东西长约 380m。分为 A、B、C 三段,A 段建

2、筑面积 3019.84,B 段建筑面积 3904.91,C 段厂房建筑面积 9480。其地上共 2 层,未建造地下室,总高度为 28.4m,第一层高度为 12.2m,车道及平台最高处与室外地坪相距 11.4m,车道位置边梁跨度为 21.6m,以上均属于超出相应规模的分项分部工程。所以,应编制科学完善的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实施。2 重难点及应对措施2.1 工序繁杂,涉及诸多工种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各道工序繁琐复杂,包含诸多工种,在技术层面加强控制施工质量及其安全,成为高支模施工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应对措施:第一,保证所编制施工方案详实、细致,验算精确,并且只有经过专家论证才可以投入实施

3、。第二,结束方案论证工作之后,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做好方案交底,开展施工之前针对各个施工班组借助 BIM 技术有效完成高支模可视化交底,相关操作人员要充分明确高支模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要点。第三,在开展高支模施工时,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及时纠正错误,确保经过施工验收。2.2 占地面积大,施工材料运输量大高支模施工区域所占面积较大,各类施工材料运输量大,并且施工工期比较紧,在进行高支模施工期间有效完成材料采购、施工工序组织等工作,这是高支模施工是否成功的关键。第一,整个高支模区域所采用的钢管、模板、扣件等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一定要以预先制定的方案标准为依据开展联合验收工作,只有验收合格才可以投入使用。第二,

4、严控支撑体系的安装与拆卸流程与各个要点,有效落实地面硬化作业,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各个施工段,提前做好施工路线和区域的规划工作,保证材料有序周转。2.3 超长、大跨度混凝土结构裂缝该工程厂房一层顶楼板结构的长度为 146m,宽度为 66m,此为超长结构,其车道和平台梁最大长度为 22.6m,这是大跨度结构。当开展结构设计工作时,整个结构虽然没有设置伸缩缝,但是设置后浇带。在该工程建设施工中,超长结构混凝土抗裂与后浇带处理是一大难点,是否有效控制大跨度结构开裂决定着高支模施工质量。应对措施:第一,在超长、大跨度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应针对混凝土裂缝提前制定控制目标与落实目标的举措,同时在混凝土养

5、护、模板支撑等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期间加大把控和检查力度。第二,架体搭设具体顺序为:首先搭设大跨度梁,然后搭设次梁、板,拆除模板时的顺序是 28d 后拆除大跨度梁,14d 后拆除次梁、板,对于后浇带支撑架,应当单独搭设,在 2 个月之后拆除该部位的支撑架1。3 高支模施工设计方案3.1 楼板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在库房、车道、平台三个高支模区域,所使用楼板的板厚主要分为三类,即 120mm、150mm、160mm,该工程的支架高度最高达到 12.2m,在设计楼板模架时选用 160mm 厚板,将模板支撑系统设计成楼板支撑体系,使用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撑架,在立杆下部合理设置木垫板,借助 U 型支托对架体立杆顶

6、端高度进行调节,在与 U 型托相距 200mm 之处的立杆上加设水平拉杆,对于楼板面板位置的支撑主龙骨,使用 48.03.0 双钢管,将间距设置为 900mm,所用次龙骨为 50mm80mm 的方木,将间距设置为300mm。该工程楼板支撑架体应设计为整体,选取最顶部加密水平杆处、竖向剪刀撑顶部、中部及底部合理设置水平剪刀撑。3.2 梁模板支撑体系设计针对库房 600mm1000mm 梁而言,将其模板支撑体系设计成梁模板支撑体系,使用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撑架,在所构建的大跨度厂房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吕素贞/甘肃建投土木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兰州730070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在此过程

7、中大跨度工业厂房数量越来越多,但是高大模板施工具有较大危险性,密切关乎工程施工效率、质量及其安全性。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高支模施工重难点,探究了高支模设计方案与施工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提高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对策。关键词:大跨度;厂房;高支模;施工技术1372023.07|施工技术高支模体系中,共同使用中梁和板支撑立杆,将梁底立杆沿跨度方向间距设置为 900mm,将梁两侧立杆间距设置为 1200mm,在梁底位置合理设置承重立杆,共有两根,将立杆间距设置为 400mm,在梁底中间位置设置承重立杆,将梁下水平横杆步距设置为 1200mm,将扫地杆与立杆支撑板之间的距离设置为 200mm,在立杆下

8、部合理设置木垫板,借助 U 型支托对架体立杆顶端高度进行调节,在与 U 型托相距 200mm 之处的立杆上加设水平拉杆,对于楼板面板位置的支撑主龙骨,使用 48.03.0 双钢管,将间距设置为 600mm,梁底位置所用次龙骨为 50mm80mm 的方木,共用 5 根,并等间距设置,梁侧位置所用次龙骨同样为50mm80mm 方木,沿竖向位置进行设置。此外,还要在梁侧沿竖向位置设置 14 对拉螺杆,总共 4 道,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将与梁底之间的距离设置为 100mm、300mm、500mm、700mm。4 大跨度厂房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4.1 模板制作与加工在大跨度厂房高支模施工过程中,模板加工占据核

9、心地位,实际加工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高支模区域的施工质量,为确保施工质量,应当针对梁模板底模内口、上口与底口做好整平处理,只有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才可以实施安装,在开展多层模板加工的过程中,不得出现起皮、飞边等不良情况。对于模板四周,应采取手工方式进行处理,确保接缝足够严密2。4.2 模板的安装在进行模板支设作业之前,应将技术交底工作落实到位,有效履行各项职责,而且彻底清理渣土、木屑等杂物,需要在梁板端部预留一个及以上的清扫口,所有内部杂物清理完毕之后做好封闭处理,尽量保证施工质量。除此之外,还应将适量脱模剂均匀涂抹在模板上,方便日后拆除模板。若施工缝表面较为粗糙,应首先去除混凝土浮浆,

10、使内部石料显露,而且使用毛刷将其清理干净。正式安装模板之前,应当严格、细致检测,确保模板强度、质量等符合设计要求,从而将模板投入应用3。另外,还要从各个方面复核模板中心线与轴线等,在安装的同时严格校正,确保模板安装精度处于合理范围内,尽可能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只有符合设计要求才可以开展下一块模板的安装工作,以免出现误差累积的情况,一旦出现较大误差,应立即返工处理,通过验收才可以报验。4.2.1 顶板模板安装顶部模板通常安装较为困难,为确保安装质量,应当以工程特性为依据,科学合理制定施工工艺,确保每一道工序可以顺利进行。在实际开展模板安装工作的过程中,应结合具体状况合理设置支撑,同时确保各个支撑

11、均可上下对齐,并且严格设立控制线,每间隔 300mm 便设立一道控制线,用于控制顶板模板实际安装质量,确保模板上端不能集中传至基础底板处。各立杆均需进行竖向连接,而且确保连接足够牢固。另外,为使模板安装更加精准,应当弹出模板标高线与主龙骨底边线,精确计算间隔距离,并钉牢次龙骨。4.2.2 梁模板安装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在开展梁模板安装工作的过程中,科学合理构建功能齐全的碗扣支架支撑体系,首先完成主龙骨安装作业,再安装次龙骨,结束安装之后,采取调节 U 型托的方式,做好主龙骨找平作业。基于此,结合设计标高将次龙骨调整找平。根据该工程梁结构具体特性以及截面尺寸,在次龙骨上合理安装预制生产底模,使用铁

12、钉将其钉牢,避免位移情况出现。防止在后续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的时候,所产生的冲击力使得梁模板变形或者位移,进而导致施工质量降低。当开展梁侧模板安装工作的时候,首先完成一侧模板施工,做好临时固定之后,开展锁口木方施工,结束安装作业之后,严格、细致检测模板安装质量及其精度,在保证每一项标准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开展另一侧模板安装施工。4.2.3 模板拼缝处理在开展高支模施工时,针对顶板模板位置拼缝提出较高要求,在实际拼缝期间严禁出现漏浆等情况,而且拼缝应当沿着长跨方向进行排版。用于顶板的材质属于厚覆膜胶板,采用盘扣式脚手架。为取得良好模板拼接效果,当开展下料作业时,应当利用精密裁板机,由此确保模板尺

13、寸精准4。在拼接作业结束之后,应做好拼缝位置的打胶处理,再实施刮平处理,如果拼缝比较宽,应采用海绵胶处理。4.3 模板监测能否妥善合理设置各个模板监测点,关乎模板整体安装质量及其精度,会产生不可小视的影响。所以,一定要根据工程具体特性,科学合理设置每个模板监测点。结合该工程来看,为及时精准把控模板实际变形情况,需要每间隔 10m 便设置一个模板监测点,管控 2 个及以上应力变形、2 个支架位移与 3 个沉降观测点,由此确保监测效果。另外,还需严控模板监测点监测频率,每 20min 至30min 监测一次,配备专业测量员承担现场监测工作,一旦发现相关参数超出允许范围,必须及时进行整改直到符合标准

14、。4.4 模板拆除开展模板拆除工作的时候所需遵守的要求为:在常温条件下混凝土只有达到 1.2MPa 时才能够拆除侧模板。对于顶板模板,需要首先拆除横杆,然后拆除立杆,并且每一排应留下 1 根至 2 根立杆,直到全部拆除。在拆除底模板的时候需保证混凝土强度,对于已经拆除完毕的模板,应清理干净地面且集中堆放。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如表 1 所示。表 1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构件类型构件跨度 m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 2 50 2,8 75 8 100梁、拱、壳 8 75 8 100悬臂构件 1005 提高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对策5.1 做好高支模施工准备工

15、作在开展高支模施工的过程中,为确保整体施工质量,应当提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38|CHINA HOUSING FACILITIES施工技术第一,针对高支模施工期间使用的各种材料,严格控制其质量,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需要全面、细致检验,以此为后续施工打下牢固基础。第二,技术人员应和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共同落实好技术交底工作,按照工程具体需求,分析探究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制定有效预防和治理措施,保证施工活动有序进行。第三,高支模施工单位应科学合理安排施工力量,结合高支模施工具体特征,妥善调整施工组织结构,如此方可在最大程度上利用人力资源,同时还可以实现机具、人机与工种多方面的配套。第四,

16、在高支模施工期间,所需完成的施工内容主要为搭设模板与脚手架,所以在开展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时,相关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成品与半成品运输方式,尽可能简化流程,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去除中间装卸环节,最大程度上利用现场运输力量以及生产力量,有机结合生产、供应、运输、应用。5.2 明确高支模安装顺序在该工程高支模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先要掌握高支模施工工序,然后需要掌握高支模施工内容,便于确保高支模施工顺利进行。在此期间应当注意,需要重点安装模板和搭设脚手架,并且这也是一大难点,同时还是施工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一个环节,相关监理人员应当结合施工方案加强监督管理各个施工环节,确保其按照高支模安装流程开展施工

17、,从而减少高支模安装期间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5.3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随着现代科技水平飞速提升,建筑施工水平也持续提升,在开展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广泛利用新型施工理念与技术,而厂房施工同样如此。在该条件下,为实现高支模施工质量提高,相关组织必须加大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在实际开展培训工作的过程中,应积极开办讲座进行培训,帮助技术人员熟练使用高支模施工技术,结束培训工作之后应严格落实实操考核,只有考核通过才可以投入施工。同时,有关单位应按照工程实际需求印发诸多学习手册,让相关施工人员在平时的施工中可以学习掌握专业知识5。除此之外,还应定期举行施工交流会,让全体施工人员参与其中,使其根据个人平时

18、施工期间存在的问题提出观点,如果存在疑惑应当寻求专业人员帮助,由其进行解答,针对以往施工期间出现的错误应提高警惕避免再次出错。在参与施工交流会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选取以往施工案例细致、精确讲解,以此强化施工人员安全思想,使其提高警惕,按照施工流程进行高支模施工,从而确保该工作有序、安全开展。结语综上可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广泛利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将其应用于大跨度厂房工程中,相关人员应当全面分析厂房工程特征,掌握施工流程,科学合理构建高支模支撑体系,有效落实模板安装、验收与拆除工作。另外,为提高高支模施工技术实际使用效果,应根据工程实际需求,以施工具体状况为切入点,将施工人员培训等任务落到实处,从而为高支模施工顺利进行打下牢固基础。参考文献1 孔飞.大跨度厂房高支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J.安徽建筑,2022,29(10):46-48.2 田彪.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J.住宅与房地产,2022(17):58-62.3 曲德晓.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J.工程与建设,2022,36(01):172-174.4 易璐.试论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厂房施工中的应用 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24):159-161+164.5 蒋时明.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厂房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J.建材与装饰,2019(06):35-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