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培训体系的探索和实践.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18972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培训体系的探索和实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培训体系的探索和实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培训体系的探索和实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doi:10.3969/j.issn.2095-1736.2023.05.122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培训体系的探索和实践李梦雨1,李冰瑶1,樊 涛1,陈 凯2,严兴荣1(1.西北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西安 710069;2.西北大学 医学院,西安 710069)摘 要 针对传统培训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系统化培训方法,包括:制定平台管理制度、强化仪器培训意识、提高实验技术人员技能、构建信息交流平台、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体系、学生分级和个性化培训、建设管理团队等。实践表明,完善的培训体系可以提高仪器使用者的技能和素质,有利于加大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的力度,发挥其使用效益并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关键词

2、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培训体系;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分级中图分类号 G647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2095-1736(2023)05-0122-04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opening and sharing platform for large-scaleinstruments training systemLI Mengyu1,Li Bingyao1,FAN Tao1,CHEN Kai2,YAN Xingrong1 1.School of Life Sciences Northwest University Xi an 710069 China 2.Sch

3、ool of Medicine Northwest University Xi an 710069 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mode we have established systematic training methods in-cluding developing a platform management system raising awareness about instruments training improving the skills

4、 of laboratory tech-nicians building a communication platform a hybrid online and offline training system students classification and personalized train-ing and constructing management team.The practice has shown that th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system can enhance the skills and quality of users whic

5、h is conducive to increase the opening and sharing of large-scale instruments to improve their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to promote the outpu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Keywords large-scale instruments opening and sharing training system hybrid online and offline training classification 大型仪器开

6、放共享平台是高校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科学研究、本科教学和对外服务工作。平台中的大型仪器设备是院校的重要基础设施,代表高校的办学实力1-2。设备的开放共享降低了各课题组的科研成本,促进了高校的科研成果产出。近年来,各大高校对大型仪器设备的投入加大,增加了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人数,逐步建成信息化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3-5。大型仪器设备价值高,在院校固定资产总值中占比大。从前期购置论证,到后期规范报废,全程科学化管理仪器,对提高院校投资效益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6。其中购置后的操作培训是仪器使用和开放共享的必要环节。不经培训或培训不到位,通常影响实验效率,降低仪器寿命,甚至有可能损坏仪器,形成一

7、定的维修成本,更严重者会出现安全事故7。经过多年发展,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成了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温滴定量热仪等多台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平台建立初期因部分仪器使用维护培训不到位,面临着仪器使用率低和开放时间不足等问题。因此,关于如何高效地开展培训,平台进行深入的探索,提出系统性培训模式,为高校培训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221第 40 卷第 5 期2023 年 10 月生 物 学 杂 志JOURNAL OF BIOLOGY Vol.40 No.5Oct.2023收稿日期:2023-03

8、-15;最后修回日期:2023-05-16基金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NY-014)作者简介:李梦雨,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大型仪器平台管理、等温滴定量热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E-mail:通信作者:严兴荣,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细胞生物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公共实验平台的管理,E-mail:xingrongyan2007 1 大型仪器培训中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各高校的大型仪器数量逐年增多,服务的课题组和用户数量急剧上升,但如何形成完善的体系化和制度化培训,依然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自建成以来,培训模式存在以下问题。1.1 学生对

9、培训的认识不足对部分学生而言,培训只是走过场的“填鸭式”学习。培训开始前,学生未认真学习仪器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等相关内容,培训时的主动性不高。更有甚者,只是为了获得预约和操作仪器的权限。实际操作中,学生也只关心开关机和上样等,对更具体的样品处理和数据分析等环节重视度不够。1.2 实验技术人员角色的缺失作为大型仪器的管理者,实验技术人员直接对仪器和用户负责,应主动承担培训工作,但部分人员缺少培训学生的意识,认为仪器培训是厂家工程师的工作,和自身无关。长期以来,正式的培训工作只在仪器初次到货安装时开展,由厂家工程师直接面对学生,此后很少再提供培训服务。当有未培训过的学生有使用需求时,只能向有操作

10、经验的学生学习。这种传统的“熟人教习”模式在同一课题组内尚且可行,但对学院内不同课题组和院外用户则造成一定障碍。特别是校外用户,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使用仪器的意愿。即使在同一课题组内,受时间、人际关系和研究内容等因素制约,“熟人教习”有时也未能有效开展,教习内容也浅薄有限。1.3 培训内容不完善传统的培训内容仅包括开关机、上样和简单的参数设置,缺乏仪器原理和构造、样品前处理、数据处理等。常见问题解决和日常维护有时只会简单提及。学生按照培训内容按部就班执行,但当自己独立操作时,却又无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主动调整相应设置,同时遇到问题经常无法解决,而是和实验技术人员反复排查问题或者多次联系工程师,科研

11、进度缓慢,造成一定的时间和经济损失。另外,培训内容中日常维护环节的缺失也导致实验技术人员在仪器维护方面存在疏忽,影响仪器的正常运行。例如:TRACE1300 气相色谱仪需要每半年清洗喷嘴,每 500 个样品更换玻璃衬管,每 100 针更换进样垫。若实验技术人员忽略,而学生仅以完成自己的单次实验为目标,无人定期清洗喷嘴和更换玻璃衬管及进样垫,以后很可能发生喷嘴堵塞的情况,导致点火不成功,仪器不出峰。1.4 缺乏必要的实践和考核制度工程师的培训通常以工程师讲解操作、学生观摩学习的方式进行。在有限时间内,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对仪器的了解往往是“纸上谈兵”,并未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此后,平台未开放额

12、外机时供学生实践以强化其操作技能,也并未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测试其操作技能是否标准合规。学生根据自己初次学习到的内容直接上机操作,且多数情况下无人在旁监督和指导,因此常反复摸索,实验效果不佳,更有损坏仪器的可能性,造成平台的经济损失。2 大型仪器培训体系的建立针对上述问题,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建立系统性的培训体系,减少问题的发生,提高实验效率,避免仪器故障,保证实验安全。2.1 制定平台管理制度平台大型仪器数量多、价值高,其使用人员多来自不同的科研团队,实验时间长。为保证仪器安全、正常运行以及使用者人身安全,平台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生命科学学院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管理办

13、法生命科学学院平台仪器预约规范和生命科学学院平台仪器培训规范以及各种大型仪器的使用说明等。管理制度中特别强调了对大型仪器新用户培训的重要性,对培训的具体流程以及后续的实践和考核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规定指出:(1)管理大型仪器的实验技术人员必须承担培训用户的工作;(2)新用户必须经过正式的培训和实践且通过后续考核才能取得预约和操作大型仪器的权限;(3)对报名但不参加培训,或无故缺席实践和考核者采取明确的惩戒措施,如禁止该用户在 3 个月内参与培训等。2.2 强化仪器培训意识在新生入学时,学院集中召开实验室安全教育会议,提升师生实验室安全意识和技能。平台管理制度发布后,学院在安全教育会议中增加仪器

14、培训会议环节,强调培训的重要性,组织大家学习相关制度文件,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仪器培训的重视,并对培训的流程和方案进行全面介绍,包括实践和考核制度,从根源上减少因仪器操作有误而引起的安全事故。2.3 提高实验技术人员技能与普通仪器相比,大型仪器原理和结构更为复杂,同时需要科学维护,这对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台建设初期,仪器培训主要面对学生,整个过程由厂家工程师完成,而作为仪器管理者的实验技术人员较少参与其中,因而不具备培训学生的能力,后续工作中未开展正式的培训,对仪器的管理和维护也往往不到位,降低了仪器的使用率。针对此现象,管理制度中特别指出实验技术人员应负的责任和义务,在年

15、度考核中将平台培训工作作为考核的一部分,加强实验技术人员对岗位职责的履行。目前,实验技术人员已积极参与到培训中。仪器321第 40 卷第 5 期2023 年 10 月生 物 学 杂 志JOURNAL OF BIOLOGY Vol.40 No.5Oct.2023初次安装培训时,实验技术人员认真向工程师学习,并在工程师的监督下进行实践,尽快掌握仪器的操作。此后,根据学生需求,实验技术人员代替工程师的角色对学生进行多次培训,这比传统的培训模式覆盖了更多的学生,培训内容也更完善,从而提高了平台仪器的使用率,也降低了故障率。与此同时,平台的实验技术人员特别注意学习仪器的定期维护,这大大延长了仪器的使用寿

16、命。2.4 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因实验技术人员的经验有限性和仪器操作过程中问题的不可预测性,与厂家及工程师之间的沟通必不可少。这有助于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仪器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也能帮助提升实验技术人员的技能和素质。因此,根据学生需求,平台不定期邀请厂家资深专家来校举办讲座,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并讲授该仪器发展的前沿及应用,拓宽学生及实验技术人员的视野。例如,等温滴定量热仪 Nano-ITC 在使用一个月后,学生普遍反馈存在以下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空白,各计算模型背后的理论含义,如何选择合适的计算模型,如何调整模型计算后的参数,以及如何根据结果曲线调整样品浓度配比,以上都是工程师在初次培训时未曾涉及的

17、。对此,平台联系 TA 公司,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以腾讯会议的形式组织其和师生进行线上交流。会后,实验技术人员和学生都表示收获良多,实验效率大大增加。2.5 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体系传统的大型仪器培训以面授形式进行,单次培训的人数有限。而由于大型仪器的操作复杂性和面授培训中实践环节的缺少,学生很难通过一次培训具备操作的能力。因此,基于近年来的“互联网+”模式8-9,平台建立了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体系。依托学院的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预约系统,平台联系经验丰富的实验技术人员或仪器厂家工程师开展系统的仪器培训,并由专业团队拍摄制作视频,和相关文字图像资料一起上传至仪器预约系统,供学生自主学习。传统

18、的面授培训中偏重介绍仪器的操作过程,而拍摄视频时,平台要求分模块讲授,包括样品前处理、仪器构造、基本原理、操作过程、数据处理、常见问题排查和解决以及日常维护等 7 大模块,让学生更加熟悉而主动地使用仪器。平台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学习线上资料,在线下培训时也会进行一定的提问和检查,以加强培训效果。线下培训时,主要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强化操作技能。在实践中,实验技术人员或工程师注意讲解仪器操作的关键点,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仪器操作。例如,等温滴定量热仪操作过程中,上样针和滴定针吸取样品时气泡的排出以及把手的安装和取下都需要反复练习方能掌握。为保证培训效果,每台大型仪器在一学期开展多次线下培训,具体次数和时

19、间根据学生使用需求确定,但单次培训人数均控制在 5 人以内,以保证培训效果。学生的需求采用互联网技术的辅助进行调研。在社交群或平台官网中,实验技术人员定期发放培训报名链接,内容包括课题组、研究方向和学生个人信息。收集信息后,实验技术人员安排分次培训时间和名单反馈给学生,并根据学生意见做出相应调整。培训完成后,学生需参加平台组织的考核,考核完成后才可拥有预约和操作仪器的权限。目前,平台已初步完成部分仪器的培训视频制作。视频上线后观看效果良好,大大覆盖了培训人数,减少了线下培训的压力,为学生实践操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2.6 学生分级和个性化培训大型仪器结构精细、操作复杂,而实验过程又充满不确定性,

20、难以通过单次培训达到完全精通的效果。对此,实验技术人员将学生根据操作经验进行分级,开展个性化培训。在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更好地掌握大型仪器的使用。经过探索,平台将学生分为新用户、初级用户和中级用户和高级用户(表 1),针对每级用户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个性化培训后,实验技术人员在预约仪器时对分级用户开放不同的预约时段和权限(表 1)。中高级用户熟悉仪器操作,有一定的应用能力,并有仪器维护的意识,可考虑将其纳入仪器的技术支持团队。特别是高级用户,可全年每天 24 h 使用,这也促进了学生深入学习仪器操作和维护仪器的主动性。2.7 建设管理团队大型仪

21、器设备价值高,结构功能复杂。除了对仪器的管理和对学生的培训,对大型仪器的功能进行开发和深度挖掘是对仪器管理人员更高层次的要求,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大型仪器为科研更好地服务。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是提高平台服务和管理水平的关键。建设初期,平台的实验技术人员数量少,年轻力量不足,且多参与科研,忽视平台工作的重要性。为满足平台发展需要,学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素质相关专业技术岗位人才。如今平台的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共19 人,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者各 6、6、7 人,配比基本达到 11 1,60 后、70 后、80 后、90 后各 5、3、5、6 人,年龄结构优化。其中,具有研究生学

22、历的 16 人,90 后研究生 6 人,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在本年度的招聘中,也有 2 名博士后拟出站人员应聘。在每台仪器的人员配备方面,借鉴中国地质大学421第 40 卷第 5 期2023 年 10 月生 物 学 杂 志JOURNAL OF BIOLOGY Vol.40 No.5Oct.2023的做法10,结合平台的管理要求和工作量考量,根据仪器的价值进行核算:50 万元以上的仪器,平均每 100万元配备 1 名实验技术人员;50 万元以下的仪器,平均每 200 万元配备 1 名实验技术人员。考虑到仪器操作的复杂度不一,对操作相对简单的仪器,优先配备初、中级职称人员。而对操作相对复杂的仪器,

23、至少配备 1 名高级职称人员和 1 名初级或中级职称人员,意在通过长期发展,后者能够逐渐接替前者进行工作,保证平台的持续发展。根据实验技术队伍的职责要求和平台反馈,学院将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优化,减少行政事务和科研任务,逐步建立科学的量化考核体系。考核的重点是实验技术人员对平台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仪器的操作培训和维护、大型精密仪器的功能开发和挖掘、技术改造等与平台工作相关的业绩。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对表现优秀的人员一定的绩效奖励。在职称晋升的成果核算中,减少“唯论文”的倾向,优先考虑完成仪器功能开发、挖掘、设计和改造工作的人员。平台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外出交流学习,参加技术讲座和会议等,

24、增强自身技能。2020 年 11 月,由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科研教师组成的 12 人队伍赴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参观,学习对方在仪器改造过程中的成果,填补了平台实验技术人员在该方面的认知空白。完善的团队建设,弥补了实验技术人员在能力和精力上的不足,更大程度地提高仪器的利用率,以及对仪器的功能进行探索。例如,平台的 GCMS-TQ8040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长期以来仅用于分析测试样品的未知组分,经过实验技术人员的研究,目前已完成多次标准的定量分析流程。TRACE1300 气相色谱仪自购入一直使用 FID 检测器,目前 TCD 检测器也投入使用。3 培训体系的实践成效3.1 提高了学生的技能目前,

25、平台仪器不仅对研究生开放,也应用于本科教学、本科生毕业设计、大学生创新项目,以及相关的课外科研训练等。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学生的实验技能大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升。近两年内,多名学生作为作者之一在 Nature Methods11、Journal of Experimental&Clinical Cancer Research12和 Leukemia13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2 提高了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益通过系统化的培训模式,学生逐渐全面掌握操作仪器的能力。而学生分级将学生的操作基础和可使用仪器的时间联系,从科学的角度保证实验安全和仪器正常运转,又大大增加了仪器的使用率,降低了故障率,

26、真正发挥了仪器的经济效益。以 Waters e2695_2998高效液相色谱仪为例,自 2020 年 6 月购入并对学生进行系统化培训以来,至今完全由学生自主操作并维护,使用时长多达 12 700 h,且一直未发生故障,这归功于学生平时操作的标准性以及对仪器的积极维护。表 1 平台用户分类标准、培训方案和预约权限Table 1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training programs and appointment rights of users on the platform用户级别Users level分级标准Classification standard培训方

27、案Training program可预约时间及是否需要审核Available appointment time andwhether it requires approval新用户无使用经验注重基本的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不可直接预约初级用户熟悉仪器操作,有基本的数据分析能力针对基本参数的含义和设置,以及结果分析进行培训,帮助用户了解如何根据样品和结果调整参数设置,以及如何根据结果调整后续样品的制备工作日 8:0017:00,需要审核中级用户掌握仪器操作,熟悉基本参数的含义和设置,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有仪器维护的意识,了解常见故障的排查和解决针对个人样品进行培训,以及仪器的日常维护,常见故障的排

28、查和解决每天 8:0021:00,无需审核高级用户完全掌握仪器操作和各参数的含义及设置,完全掌握数据分析,有仪器维护的意识和能力,熟悉常见故障的排查和解决针对个人样品进行培训全年全时段预约,无需审核3.3 提高了对外服务的水平传统的培训模式中,实验技术人员较少参与,未能很好地掌握仪器操作,因此对外服务的水平不高。通过系统化的培训模式,实验技术人员逐渐掌握仪器操作,开始将仪器逐渐对社会开放。例如,平台的流式细胞仪、等温滴定量热仪、玻片扫描仪分别参与西安市第一医院、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科研项目。4 结语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在高校科研工作、本科教学和对外服务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全国高校大型

29、仪器平台开放共享的形势下,平台针对传统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单位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建立了系统的培训体系。实践证明,该培训体系能促进平台的开放共享,真正发挥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益,具有可行性。(下转第 130 页)521第 40 卷第 5 期2023 年 10 月生 物 学 杂 志JOURNAL OF BIOLOGY Vol.40 No.5Oct.2023形式呈现出来,激发了自身的学习兴趣。(3)国际大赛屡获佳绩。2021 年 11 月 14 日,学院 NEFU-China 团队凭借“基于 G-四联体的病毒检测系统”课题在国际遗传工程机器竞赛(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30、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iGEM)第五次斩获金奖,同时荣获“最佳医疗诊断项目”单项奖和“最佳 wiki 制作”单项奖。2021 年 11 月 20 日,学院与奥林学院学生共同组建的团队在国际定向进化大赛(International Directed Evolution Competition,iDEC)中力压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等一众名校,包揽“最佳分子进化成果”“最佳基因组进化机器”和“最佳基因组进化成果”3 个赛道的第一名,同时还获得“最佳报告系统”“最佳筛选方法”两个单项奖及多个单项奖提名。参赛学生普遍反映,生化分析技术课程的学习极大提高了独立开展科学

31、实验的能力及科研思维,为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基础。(4)有力促进教学相长。在本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笔者及时总结经验,于 2019 年获得东北林业大学首届教学改革先锋奖(全校仅 5 人获奖),2022 年获得第二届黑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所在教学团队先后获批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2 项,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 1 项,发表中文核心教学改革论文 5 篇,累计获得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一等奖 5 人次。在学校教务部门组织的学生群体及教学督导的评教结果中,本课程及授课教师团队均获得较好评价。参考文献 1 刘晶 孙韬 黄金海 等.强基计划 背景下生物学实

32、验教学改革 以生物学综合设计 课程为例 J.生物工程学报 2022 38 7 2655-2664.2 李波 张晓雪 付学鹏 等.生物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 36 8 215-217 229.3 胡晓炜.生化分析 课程学生学习多元化评价体系改革初探 J.教育教学论坛 2021 5 73-76.4 李秀滢 段晓毅 赵成 等.实践为主导的单片机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8 35 1 190-193.5 董先明 倪春林 罗志刚 等.农林院校基础化学实验立体化教学模式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 32 6 315-317 348

33、.6 刘可心 陈旭疆 冯云祥 等.模块化自组装高效毛细管电泳教学仪的研制及实验教学应用 J.化学教育 中英文 2020 41 6 36-40.7 OU X CHEN P HUANG X et al.Microfluidic chip electrophore-sis for biochemical analysis J .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 2020 43 1 258-270.8 刘慧 黄承志.案例结合问题教学在药物分析课程中的应用 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8 43 5 167-170.9 陆菁菁.生物技术专业优质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J

34、.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1 40 1 176-179.10 董文 毛玉峰 于乐军.指导探究式实验生物化学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1 40 4 197-202.11 吴清华 裴瑾 万德光 等.构建以学生为主体 的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 J.中药与临床 2021 12 6 62-66.12 刘龙 位秀丽.浅谈留白 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0 1 53-54.13 游宏.教学留白 留出异彩 J.中国教育学刊 2017 5 106.14 徐娜 刘广建 李林璘 等.一二课堂协同培养卓越化学教师和化学拔尖人才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

35、院一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创新探究 J.化学教育 中英文 2022 43 16 120-125.15 黄安群.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第二课堂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效果分析 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0 12 153-155.16 盛哲津 李天明 陆东东.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延伸课堂的教学实践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 38 12 241-244.(上接第 125 页)在后续工作中,平台将继续实行该培训体系,并积极推进和探索更为完善的体系建设,包括开展丰富的线上培训课程,组织实验技术人员赴外交流学习,加强物资保障等,保障仪器安全高效地运行,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助力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参考

36、文献 1 李云峰 汪成楚 张文璐.一种可行的校内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模式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 31 4 439-441.2 蔡晚拴.国家一流学科背景下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建设 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3 21 1 152-156.3 张冀川 陈俊杰.面向服务的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 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9 40 2 130-133.4 詹美燕 李春明.互联网+高校大型分析测试仪器开放共享的管理探索与实践 J.科技管理研究 2020 40 4 127-131.5 方三华 李艳伟 黄莹莹 等.大型仪器共享平台运行机制综合创新探析 J.基础医学教育 2023 25 2 141-146

37、.6 李震彪 杨向东 郑炎雄.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探析 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0 7 1-4.7 吴家文.生物医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及管理策略 J.生物学杂志 2017 34 2 120-123.8 郜原 武小椿 刘霞 等.基于 THEOL 平台的生物化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 J.生物学杂志 2020 37 2 123-126.9 许聪 张道来 杨玥.医学细胞生物学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J.生物学杂志 2015 32 3 104-106.10 王春艳 任佳 梁勇 等.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编制分析与探讨 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2 39 1 228-231.11 SHEN J JI

38、A L DANG L et al.StrucGP de novo structural se-quencing of site-specific N-glycan on glycoproteins using a modular-ization strategy J.Nature Methods 2021 18 8 921-929.12 TAN Z JIANG Y LIANG L et al.Dysregulation and prometastat-ic function of glycosyltransferase C1GALT1 modulated by cHP1BP3/miR-1-3p

39、 axis in bladder cancer J.Journal of Experi-mental&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2022 41 1 228.13 FENG J WANG Y LI B et al.Loss of bisecting GlcNAcylation on MCAM of bone marrow stoma determined pro-tumoral niche in MDS/AML J.Leukemia 2023 37 1 113-121.031第 40 卷第 5 期2023 年 10 月生 物 学 杂 志JOURNAL OF BIOLOGY Vol.40 No.5Oct.20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