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连图书馆藏稀见抄本《珍珠舶》谫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917218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图书馆藏稀见抄本《珍珠舶》谫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连图书馆藏稀见抄本《珍珠舶》谫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连图书馆藏稀见抄本《珍珠舶》谫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大连图书馆藏稀见抄本珍珠舶 谫论张庆利 王 琦【摘要】珍珠舶 是一部清代短篇话本小说集,是大连图书馆收藏的仅存抄本,具有重要的版本学价值。小说题为“鸳湖烟水散人著”,研究表明,烟水散人即由明入清的徐震。小说通过战争、神鬼、讼狱、婚姻等题材,反映了当时普通市井百姓的生活,表现了明显的劝诫讽喻之意。作品鲜明的“话本小说”叙事模式与结构特征、刻画人物的生动立体,以及其典雅优美的诗词,等等,都使得小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关键词】珍珠舶 徐震 叙事结构 人物刻画 明清小说一珍珠舶 的发现与传播大连图书馆藏 珍珠舶 一书,凡六卷,每卷三回,无卷名,但有回目。该书为抄本,半页八行,行二十字,无边栏,无格,

2、无绣像,行间有朱、墨两色批注。首有序,末署“鸳湖烟水散人自题于虎丘精舍”。每卷正文首题“新镌绣像珍珠舶卷几”,其后两行均署有“鸳湖烟水散人著”“东里幻庵居士批”,其后为回目。第五卷、第六卷后有缺页,正文内时有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连图书馆藏明清小说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张庆利,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珠海科技学院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王琦,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典文献学。空缺,或因原书漫漶缺蚀,所缺字数可以根据空缺的距离判断,疑本书据原本抄写时,保持了原书行款。第四卷第一回、第五卷第三回、第六卷第三回后有缺页,可据

3、文意判断所缺字数不多。每卷内封页左侧有单边黑框题“珍珠舶几”,封页后空一页,其后两页均有印章,首一页钤一方“大谷光瑞藏记”朱文方印。大谷光瑞是日本著名汉学家,西本愿寺第二十二代住持。次一页钤三方印章,上方为蓝色椭圆形的英文印章,分内、外两圈:内圈有两行刻记,第一行为钞本编号,第一册到第六册分别为“”“”“”“”“”“”,第二行为“昭 ”即日本昭和五年,公元 年 月 日;外圈为英文字母“”。该页正中间钤“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图书印”朱文方印,右下角为“写字台之藏书”朱文椭圆印,“写字台”即日本西本愿寺藏书室。第一卷卷端右下角仅有“大连图书馆藏”朱文方印。其余五卷卷端右下方均钤有“旅大市图书馆藏书印

4、”朱文方印,及“大连图书馆藏”朱文方印。部分回目页有“大连图书馆藏”朱文方印。大连图书馆藏抄本 珍珠舶 为目前仅存的抄本。孙楷第 中国通俗小说书目 记载:“珍珠舶 六卷,存,大连图书馆藏日本抄本。刊本未见。”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编 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中记载:“珍珠舶 六卷十八回,存。日本抄本卷端题 新镌绣像珍珠舶,因系抄本,亦无绣像。藏大连图书馆,刊本未见。”石昌渝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 记载:“珍珠舶 六卷十八回,今仅存抄本,藏大连图书馆。”世纪八九十年代,大连图书馆藏珍稀小说的文物价值与文献价值被学界所重视,有学者对 珍珠舶 一书进行研究和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出版的 古本小

5、说集成 第一辑中所收录的珍珠舶 一书据大连图书馆藏抄本影印,自序言页开始影印,前无钤有“大谷光瑞藏记”印章页,及次页。其前言中记载:“珍珠舶 刻本未大连图书馆藏稀见抄本珍珠舶谫论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第 页。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 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第 页。石昌渝主编 中国古代小说总目(白话卷),山西教育出版社,第 页。见。大连图书馆藏日本抄本孙楷第 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大冢秀高增补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均祗著录此一部抄本,见得为传世孤本,今据影印。”江苏古籍出版社于 年出版的 中国话本大系 中所收录 珍珠舶 为丁炳麟

6、据大连图书馆藏日本抄本整理后排印出版。春风文艺出版社于 年出版的 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 中所收录 珍珠舶,系段扬华根据大连图书馆藏钞本校点后排印出版。其“前言”说:“珍珠舶六卷十八回,每三回为一卷,每卷演一个故事,是仅存于大连图书馆的抄本。”世纪以来,大连出版社于 年出版的 大连图书馆藏孤稀本明清小说丛刊 中影印 珍珠舶 抄本,采用线装形式,以朱、墨两色影印,保持了抄本原貌。其前言中亦有“另如 珍珠舶 后水浒传 都是该版的仅存者”。另大众文艺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内蒙古出版社、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吉林摄影出版社等均有排印本,不一一赘述。从以上文献的分析可见,大连图书馆藏抄本 珍珠

7、舶 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与文献价值。但 世纪以来的该书整理与研究,并不尽如人意。二珍珠舶 作者研究述略珍珠舶 一书于每卷正文卷首题“鸳湖烟水散人著”“东里幻庵居士批”。据孙楷第 中国通俗小说书目:“珍珠舶 清徐震撰,首自序,署 烟水散人。”谭正璧编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胡士莹 话本小说概论、戴不凡 小说见闻录以及上文所述 中国古代小说总目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等,均认为“烟水散人”即徐震。“烟水散人”是否为徐震?世纪 年代对此进行过深入探讨。孙楷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第七册),董文成等校点,春风文艺出版社,第 页。谭正璧编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上海书店,第 页。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商务印书馆,第 页。

8、戴不凡:小说见闻录,浙江人民出版社,第 页。石昌渝主编 中国古代小说总目(白话卷),山西教育出版社,第 页。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 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第 页。第、谭正璧、胡士莹、戴不凡、杨立生先生持肯定态度,其依据有二。一为 女才子书 首有序,序后“烟水散人漫题于泖上之蜃阁”的题署之下,分别有“徐震之印”朱文方印、“烟水散人”白文方印。次有华亭通家弟钟斐题序,序云:“余笑曰:此地有徐子秋涛者,余莫逆友也,彼此冲烟冒雨而至,奚患无客。俄闻歌咏之声出自芦荻中,则徐子果以扁舟荷笠而来,袖中出一编示余曰:此余所作名媛集也,惟子有以序之。”二

9、为 赛花铃 序后的题词,在“康熙壬寅岁仲秋前一日檇李烟水散人漫书于问奇堂中”的题署后边,亦有“徐震”朱文方印、“烟水散人”白文方印。由此,他们确定“烟水散人”为徐震的印章。对此林辰先生持不同态度,他认为据以上材料只能证明“烟水散人”为“徐秋涛”,不能确定为徐震,原因是印章的真伪问题。第一,女才子书 中“徐震之印”与 赛花铃 中“徐震”朱文方印行款不同,字形亦有区别,两书中“烟水散人”之印字形亦略有区别;第二,女才子书目次之后,正文之前有八幅绣像,半页绘像,半页题赞。这些题赞分别署名为圣昭(季麒光,字圣昭)、冯梦龙、徐渭、徐震、李待问、其昌、屠隆、汤显祖,其署名后钤有印章,其中徐震名下钤有“徐震

10、”朱文方印,此印与前文序后所钤“徐震”朱文方印字形差异较大。女才子书 成书于清初。徐渭生于正德十六年,卒于万历二十一年;汤显祖生于嘉庆二十九年,卒于万历四十七年;董其昌生于嘉靖三十四年,卒于崇祯九年;屠隆生于嘉靖年间,系万历年间进士,卒于万历三十二年。女才子书 晚出,以上名家题赞系伪造,自然难以根据印章确定“烟水散人”为“徐震”。年,王青平发表 关于徐震及其 女才子书 的史料,提出了新的证明史料。第一,清王晫(丹麓)辑、张潮(山来)校 檀几丛书 卷三十有 美人谱,原题“秀水徐震秋涛著”。观 美人谱 内容,即 女才子书 中 女才子首卷 之节录。第二,清沈懋德重编 昭代丛书别集 第六册有 牡丹亭骰

11、谱,原题“秀水徐震秋涛录”。首有鸳湖烟水散人的识语,其云:“往余曾辑 女才子书,首列 小青,只句大连图书馆藏稀见抄本珍珠舶谫论王青平:关于徐震及其 女才子书 的史料,文学遗产 年第 期。单辞不具载,枣梨二十余年矣。”由此,作者确定 女才子书 成书于顺治十六年,北京图书馆藏 女才子书 为初刻原版本。对新材料的挖掘解决了“烟水散人”是否为徐震的争论,这样一来,徐震之籍贯为浙江秀水,即浙江嘉兴无疑,其生于明末清初等问题焕然冰释。关于署名“鸳湖”“南湖”“檇李”“古吴”的“烟水散人”似能得到确定,女才子书 卷十 谢彩 文中有:“秀州郡城附郭,有一巨浸,名曰南湖。因以两湖相并,亦名鸳鸯湖。湖心有一烟雨楼

12、,为一郡之胜。”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也有“鸳湖在浙江嘉兴县南三里,湖中有烟雨楼、钓鳌几、鱼乐国”和“嘉兴县南醉李城”的记载。从以上文献中可知“鸳湖”“南湖”“檇李”均与嘉兴有关,“鸳湖烟水散人”又曾自述说:“生于吴,长于吴,足迹不越于吴。”所以署名“鸳湖”“南湖”“檇李”“古吴”的“烟水散人”似为一人。林辰后发文认同了 女才子书 为徐震所作之观点,但对署名“鸳湖”“檇李”“古吴”的“烟水散人”究竟是否为同一人尚持不同看法。经学界讨论,女才子书 确为题“鸳湖烟水散人”的秀水徐震字秋涛所作。关于 珍珠舶 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究竟是否亦为徐震所作,学界还有争议,但确定 女才子书 的作者为徐震,对于

13、研究 珍珠舶 的作者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世纪前后,学界对“烟水散人”的研究更加充分,对“烟水散人”的生平经历和著述情况做了进一步探讨。年,郭浩帆发表 烟水散人析议 一文,认为署“鸳湖”“南湖”“檇李”的烟水散人为一人,烟水散人生于 年。年,杨昕发表 烟水散人考辩,认为四种不同题署的烟水散人都是嘉兴徐震,其生年为 年前后。年,杨琳在烟水散人生平著作考述 中亦认为,檇李、古吴、南湖、鸳湖四个烟水散人为同一人。珍珠舶 与 合浦珠 中有对李自成起义的历史描写,两者对于这一历史的叙述口吻几乎一致,可作为确定著名为“鸳湖”“檇参考杨立生 关于烟水散人天花葬主人及其他,见 明清小说论丛,春风文艺出版社,第 页

14、。郭浩帆:“烟水散人”析议,明清小说研究 年第 期。杨昕:烟水散人考辨,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第 期。杨琳:烟水散人生平著作考述,明清小说研究 年第 期。李”的“烟水散人”的旁证。从以上的文献分析可知,女才子书 确为题名“烟水散人”的徐震所作。而 女才子书 序后题“烟水散人”,内封题“鸳湖烟水散人”,由此可以推知“鸳湖烟水散人”亦为徐震无疑,在署名“烟水散人”的十一篇作品当中,只有 女才子书 与 珍珠舶 署名“鸳湖烟水散人”。次之,徐震是由明入清之人,从 珍珠舶 第四卷与第五卷描写了明末动乱的局势,涉及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缢死在煤山的历史。第五卷第三回中描写道:“那一时,正值流贼攻陷了湖

15、广地方,山东州郡无不闻风瓦解。一路草寇窃发,十分难走。故自正月望后起程,直至三月初,始抵淮安。将欲买舟过江,忽闻彰义门已破。大行皇帝缢死煤山。”这些涉及历史的侧面描写亦与徐震为明末清初人是契合的。另外,女才子书 与珍珠舶 在内容、形式与艺术风格上有相似之处。目前,学界对“烟水散人”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其生平与作品尚有许多模糊之处。上文梳理了珍珠舶 作者问题研究的争议与成果,并罗列了笔者在整理过程中的发现,相信随着学界研究的深入,这一问题会得到确定的回答。三珍珠舶 的艺术价值珍珠舶 是一部短篇话本小说集,其内容广博,包含战争、神鬼、讼狱、婚姻等题材,反映了当时普通市井百姓的生活。小说共六卷,分别讲

16、述了六个故事。第一卷讲的是“慎交友”的故事,第二卷讲的是善得福报的故事,第三卷叙述神鬼异事,讲恶有恶报,第四卷、第五卷是才子佳人故事,第六卷讲的是出家人色心终遭惩处。作者在“序”中表达了创作的初衷:“斯编实有针世砭俗之意”“夫余之所传,实堪警世”,希望能达到“野史者,述一时民风之盛衰”。可见作者对 珍珠舶 有很高的期许,表现出明显的劝诫讽喻之意。小说的艺术价值也值得探究。珍珠舶 中具有明显的“话本小说”的叙事模式与结构特征。作品具有鲜明的“说话”的表达方式,作者在故事与读者之间,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讲述故事,并借“说话人”的口吻道出事件的原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作者借“说话人”的表达方式,或

17、引出情节,或制造悬念,或大连图书馆藏稀见抄本珍珠舶谫论道出原委,或诠释名物,主观性强,而对于短篇小说来说却具有特殊的价值,并且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小说往往以议论“入话”,阐述正话的主题,并将作者所要表达的劝讽之意阐释清楚,然后在“正话”部分将故事娓娓道来。例如第二卷第一回入话便极其具有深意。尝谓人生在世,富贵贫穷,无不关乎命运。那富贵的,必至骄奢,骄奢已极,势必流于贫贱。那贫贱之家,必然勤苦,勤苦之后,自生富贵。总之循环流转,都有一定之数。所以古语说得好,朱门生饿殍,白屋出公卿。然以愚意看来,则又不然。无论富贵贫贱,总要修德为主。若富贵而能修德,自应泽及子孙。所以古人曾有九世同居,三世皆为宰相

18、。然则富贵原可以长享,若贫贱而不修德,一味怨天尤人,愤愤不足,或觊觎非分之福,或强求意外之财,岂知富贵未来,而祸已旋踵而至。那时节即欲求为贫贱,而不可得。然则居乎贫贱者,不以勤苦为难,而以不滥为贵。看官,你道为何说此一番议论?只因有一秀才,十年坎坷,偏能乐道安贫,竟得擢第春宫,联姻宦族,直到了七十岁,更有一番好运。且待敷演出来,以供那未得时的展眉一笑。作者欲扬先抑,开篇强调“命运”,然而话锋一转强调个人的主体能动性,强调德行对个人的重要意义。并借故事来宣扬自己的观点,该卷讲述的故事是金宣一生历经坎坷起伏,然而保持正直善良,宠辱不惊,终得善报。这种类型的入话与正话紧密结合,结构紧凑,独具艺术价值

19、。珍珠舶 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非常成功,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完整地描述了主要人物形象的变化过程,符合真实的人性变化。另一方面是对小人物刻画得生动立体,突出其重点特征,着重表现小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这在明末清初的小说中是难能可贵的。珍珠舶 的主要人物处于变化的过程中,其性格是复杂多变的,作者避免了给读者留下出场时单一的印象,这样描写更符合真实的人性变化,也更合情合理。这种方式往往会打破读者的阅读期待,产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例如第一卷对赵相之妻冯氏的刻画,小说中冯氏从贞慎走向堕落有一个完整的过程,蒋云每天在赵家献殷勤,先是勾搭赵相母亲王氏通奸,赵相母亲王氏暗中推波助澜,冯氏最终在蒋云的步步紧逼之下失身。

20、冯氏被蒋云诱奸后,便走向堕落之路。赵相归家之后,冯氏与赵相发生争执,意欲求死之际,被蒋云欺骗至李庄,又被蒋云毒打逼迫卖身。经历一番遭遇后冯氏与赵相和好,追悔前事,勤苦帮助赵相持家。当赵相碰到蒋云之妻巧姑因蒋云被杖毙后亦流落至风尘之所后,冯氏力劝赵相赎取巧姑为妾。从作者对冯氏形象的描绘中可以发现,冯氏的形象有一个变化的完整过程,人物形象细腻丰满。珍珠舶 对小人物的刻画,往往赋予小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突出小人物最鲜明的特征,因而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在此赋予每个小人物或姓氏或名字,而不是简单地以其身份来代替,小人物的性格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第一卷中对董近泉的描写,着

21、重体现了他爱贪图小便宜的市井性格。小说中写道:“那做裁缝的董近泉,常把微词取笑,思欲起发蒋云的酒吃。蒋云若是一个知事的,就请他吃了一杯,也免日后多少是非。只因自恃衙门走动,结识绅衿,眼里那有董裁,怎肯费着东道。近泉见不招揽,心下愤愤不悦,只等赵相回来,指点捉奸。”作者对董近泉的刻画,十分生动具体,不拖泥带水,干脆利落,将一个市井小人物贪图利益的形象刻画了出来。作者正是从对人物刻画的小细节中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对小人物突出的特征描写组合起来就是对明末清初真实人物的群像刻画。商人久居在外,游贩走街串巷,当官的、包揽诉讼的、乡绅、进士、落魄书生、千金小姐、书童、丫鬟、和尚、尼姑、道士等,一一刻画,

22、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珍珠舶 中表现出的真挚感情能深深地打动读者。第二卷写尽人生荣辱,描绘出了人生感慨,壮阔深邃。金宣一生历经坎坷,荣辱交织,得意与落魄共存,颇像人生的真实写照,其间所体现的情感无异于作者情感的真实写照。光阴荏苒,不觉三十余年。金生已交七十,谁料年纪渐老,则生徒渐幼,馆资渐轻,金生居恒怏怏。一日,对着夫人秀玉道:“我以廿年落魄,始获一第,将谓入玉堂登金马,足以显名当世。岂意官仅七品,倏遭家难,虽脱岭南之徙,意作湖上之囚。只今年交耳顺,犹大连图书馆藏稀见抄本珍珠舶谫论然伯道无儿,埋骨倩谁,还乡何日,羞杀进士两字,徒作春风一梦。然幸夫人相慰晨夕,不然似此穷居愤懑,我已成疾,弃世久矣。

23、”秀玉听说,亦相顾欷歔,泫然泪下。作者寥寥数笔写尽金宣一生的坎坷,将“人生失意倍多,如意少”的真谛道出,作者在小说中写尽人生的“欢声与泪影”,将人生的厚重呈现给读者,其作品中厚重的情感表达使得 珍珠舶 独具艺术价值。亦如第四卷中谢宾又家业飘零,婚事蹉跎,后与杜小姐相识,两情相悦,他考中举人,却未考中进士,两人自此相隔,这种情节的离奇与人生的无奈结合在一起,其中所体现出的真挚情感往往令读者沉醉其中。珍珠舶 作为话本小说,其中的诗词颇为可观。话本小说在讲述正文之前,往往以诗词开头。珍珠舶 中每回均配以一首诗或词,多为自作,诗词中往往包含了对该回合的概括与评说,反映本回发展线索,值得细细品读。同时在

24、第二卷、第四卷以及第五卷这三篇才子佳人小说中,作者借才子之口写了很多诗词,这些诗词往往在表现才子佳人的才华之余,涉及对南方的地域描写与景色描写,例如第四卷中谢宾又遥望那七十二峰,黛色连天,浩浩茫茫,碧波万顷,不觉诗兴陡发,吟绝句二首。日落长沙水拍天,来时曾此泊矶边。宁知归路凄凉甚,木叶萧萧起暮烟。白云何处是湘娥,渺渺愁余向碧波。泪湿青衫肠已断,隔船休唱竹枝歌。这两首绝句将暮色中作者的愁苦表现出来,归途的失望与苍茫的暮色融为一体。作者沉浸在碧波荡漾的江上,将无限的感慨寄托于诗中。珍珠舶 的总体艺术价值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但其六卷作品的价值并不是平分秋色,而是参差不齐,第二卷、第四卷、第五卷这三篇才子佳人模式的小说艺术价值最高。这其中又有对“才子佳人小说”的继承与新变:第二卷写尽人生荣辱,将“才子佳人小说”与人生感慨结合在一起,壮阔深邃;第四卷是才子佳人的传统模式;第五卷加入想象与虚拟的成分,想象力丰富,情节新奇,并借用“花神”这一虚拟的形象,对于小说的创作具有积极的尝试。而第一卷、第三卷与第六卷中包含着少量直露的色情描写、荒诞离奇的鬼神刻画,这也是不容忽视的缺点。,:“”,“”,:;大连图书馆藏稀见抄本珍珠舶谫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