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榜样永远在路上参考心得体会近期中央台热播的纪录片永远在路上是党员干部耳畔一声振聋发聩的警钟,可谓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警世通言”,一个个落马官员以其终结的政治生命写成的教材,警示各级党员干部,要头悬达摩克利斯剑,心中有纪有法、行为有止有戒;随后上映的典范中的党员,犹如一座座灯塔,照亮了党员干部的奋斗之路,让众多党员干部找到了“镜子”,找到了看齐的标杆和旗帜,鞭策各级党员干部要崇德向善,心中有党有民、肩上有担有责。算清人生大账。刘铁男(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坦言:“中央发了非常多的纪律要求,领导干部子女不能做生意,80年代就有。明明白违纪结果还要去做,利令智昏让本人的智商都低了,推断咨询题的才能都
2、低了。”从发奋有为的好干部,一步步变成阶下囚,是什么让他们违犯了入党时面对党旗所立下的铮铮誓言?又是什么让他们逐步违犯了本人的初心,从“为人民效劳”变成为本人的欲望效劳?是理想信念滑坡,这最危险的滑坡导致他们党性迷失,“三观”错位。事实上,就人生而言,违法违纪得来的换黄金白银和万贯家财,确实不是幸福与否的决定要素。“嚼菜根淡中有香,守清廉梦里不惊”。党和国家给予党员干部的薪水和各种待遇,足以让本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假如不知足,那么,没有一把椅子是舒适的。”人生追求应该有一个价值排序,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从为官的第一天起,应该做出了人生取舍,不去奢求大富大贵、名车豪宅,由于“甘蔗不能两头甜”“
3、升官发财应两道”。一直保持洁净为官,坦荡做人,当是为官从政的常规要求。应谨记,清廉才是党员领导干部获得恒久幸福的密码。防备一念之差。贪欲是腐败的根源。党员干部抵抗各色引诱,坚决的政治定力一刻也不能放松,才能到达“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境地,否则就会极易在纷繁杂芜中一步步放松警觉,丧失党性,导致理想坍塌、信念动摇、权力观错位,跌入犯罪深渊当本人喟叹“高墙内无春”、连铁窗外耀眼的阳光、欢叫的小鸟也都无比羡慕的时候,已是“船到江心补漏迟。”落马官员邓崎琳(武钢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说:“有一些下属和一些个体户老总给你送一些钱物、东西,刚开场也不敢要,到后来这些东西也就麻痹了,也就收受
4、别人这些钱财。”领导干部要克服幸运心理,牢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一被众多腐败分子证明的铁律,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清廉本色。立正看齐标杆。典型是一种政治力量。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典范引领,向典范学习、向先进看齐,不断是我们党鼓励干群精气神、凝聚正能量的重要法宝,也是一个人汲取新知识、获得新进步的重要途径。中央电视台播出永远在路上之后,紧接着播放典范,其意图不言而喻。探究高山致富新路子的“退休县官”罗官章、在深山播撒希望的支教教师支月英、为人民绽放的“警界之花”李贝、“工人院士”李万君典范,亮如明烛,灿假设星斗,皆用行动诠释了爱岗敬业的真理,用平凡的经历诠释了理想信念坚决、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风采,让我们见识到了党员应有的模样。因此,党员干部应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时刻不忘本人是从哪里来的、先进楷模是如何做的、腐败分子是如何毁的,一直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习近平总书记也说:“熊掌和鱼不可兼得,从政就不要想发财”。党员干部既然选择了为官,就应该明白,也必须明白:权力不仅仅是荣耀,更是责任。如何狙击各色引诱,是对党员干部日新又新的长久考验,做合格党员、做合格干部永远在路上,需要党员干部常敲警钟,常照典范之镜,唯此,方能让本人的人生列车不因贪欲而脱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