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柳河县初中“经纬网”地理教师工作坊研修活动计划
一、远程研修阶段安排
阶段
阶段主题
研修时间
任务名称
课程内容
阶段预期成果
第一阶段(两周)
自我诊断 规划发展
2015年12月27日到2016年1月9日
T1-1:方案解读,平台操作
方案解读、平台操作
综合素养、课 程
信息技术、通识课程
形成研修评价机制、小组机构;
明确课程,明确自己的任务
T1-2:综合素养,通识课程
第二阶段(两周)
分析难点 设计教学
2016年1月10日-2016年1月23日
T2-1:理重难点,解重难题
重难点导读、重难点课程
信息技术、工具课程
形成各学年教学要点知识树或教学目标框架图;重难点分析,找出重难点解决策略,进行教学设计
T2-2:教学设计,突破难点
第三阶段(六周)
突破难点 优化教学
2016年1月24日-2016年3月5日
T3-1:课堂展示,一师一课
信息技术、学科类课程
重难点解决策略, 进行阶段课程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地理综合素养能力;课堂实录片断(一师一课);技术微课(一师一技)
T3-2:微课制作,一师一技
第四阶段(四周)
研习案例 反思教学
2016年3月6日到2016年4月2日
T4-1:课题研究,一师一题
课题研究、课程
提交小课题研究报告(一师一题)
T4-2:小组研磨,打造精品
第五阶段(九周)
成果打磨 精彩绽放
2016年4月3日到2016年5月29日
T5-1:打磨精品,精彩绽放
专业发展、课程、
研修指导力、课程
形成资源系统;形成坊员的个性教学模式;打造成果(课堂实录、微课、研究报告、论文)
T5-2:展示交流,总结表彰
11
二、研修阶段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 自我诊断 规划发展
研修时间
2015年12月27日到2016年1月9日
阶段目标
熟悉项目实施方案、平台操作流程;认同项目理念,明确研修任务。
坊员
研修内容
总体说明:在本阶段,学员需要完成两个任务。两个任务描述如下:
任务名称
任务描述
学员做什么
方案解读,平台操作
学习“方案解读”课程、“平台操作”课程,阅读《新手上路全攻略:学员研修指南》,熟悉项目实施方案、平台操作流程;在自己的个人工作室里发照片、写日志、传资源;加入地理学科工作坊,参加项目组发起的线上研讨活动。
必做项(获得研修成绩):
1.学习“方案解读”课程、“平台操作”课程,阅看《新手上路全攻略:学员研修指南》,熟悉项目实施方案、平台操作流程;完成“一个一”: 提交一份个人工作坊研修计划。
2.参加项目组发起的线上研讨活动。
选做项(获得拓展积分):
1.主动向专家和工作坊主持人提出自己的困惑;
2.装饰个人空间,参与自主研讨话题,上传资源、撰写日志;
3.评论课程、作业、资源、日志,积极回答学友的问题,参与活动,关注同伴等。
综合素养,通识课程
明确本次研修的目标和任务
必做项(获得研修成绩):
1.参加项目组发起的线上研讨活动;
2.学习课程
选做项(获得拓展积分):
1.主动向专家和工作坊主持人提出自己的困惑;
2.发起或参与话题研讨,上传资源、撰写日志;
3.评论课程、作业、资源、日志,积极回答学友的问题,关注同伴等。
研修活动
安排
线上研修活动安排
主持人针对T1-1发起活动:国培研修,我来啦!
主持人针对T1-2发起活动:研修团队,集结啦 !
线下研修活动安排
集中1天,带领坊员开展训前集中研修,明确研修任务和研修计划。了解背景、明确任务、认同项目、体验平台;
课程与资源
支持
预设课程安排
(项目组提供)
项目方案解读类课程;平台操作类课程;研修指导力课程
生成性资源要求
本坊研修计划和工作方案
答疑支持
主题(项目组提供)
平台操作释疑
各方职责
工作坊主持人做什么
专家团队做什么
1.发布致学员的一封信,引导学员开始研修
2.完成本阶段教学简报并在工作坊空间发布
3.积极与专家团队和项目组沟通,参与第二阶段课程资源建设
4.积极与学员进行网上互动交流
5.梳理本坊生成性资源,并上报专家团队和项目组
6.组织坊员参加第一次学情会,两次答疑会
1.确定本阶段研修安排
2.点评、推优学员作业
3.选取典型问题,予以解答
4.参与第一次学情会
第二阶段 分析难点 设计教学
研修时间
2016年1月10日-2016年1月23日
阶段目标
从上阶段梳理出的单元重难点中,确定一个本次研修要解决的重难点问题;在分析重难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并提交。
学员
研修内容
总体说明:在本阶段,学员需要完成两个任务。两个任务描述如下:
任务名称
任务描述
学员做什么
理重难点,解重难题
围绕第一阶段中确认的某个重难点教学,运用教学反思的技术与方法,反思“在讲授重难点方面,自己有什么经验,存在什么问题”,完成一堂重难点教学经验展示微课或经验案例说明
必做项(获得研修成绩):
完成“一个一”:在学习课程、积极参与线上、线下研修活动及线下实践的基础上,提交作业:自己组内的各章节的重难点框架的一幅思维导图或一堂重难点教学经验展示微课或经验案例说明。
选做项(获得拓展积分):
1.主动向专家和工作坊主持人提出自己的困惑;
2.发起或参与话题研讨,上传资源、撰写日志;
3.评论课程、作业、资源、日志,积极回答学友的问题,参与活动,关注同伴等。
教学设计,突破难点
反思自己的培训经验,总结自己在以“教学重难点”培训方面,有什么经验,存在什么问题“;分单元,分课落实到人,提交个人的教学设计。
必做项(获得研修成绩):
完成“一个一”:在积极参与线上、线下研修活动及线下实践的基础上,提交作业:一份能突破重难点的教学设计。
选做项(获得拓展积分):
1.主动向专家和工作坊主持人提出自己的困惑;
2.发起或参与话题研讨,上传资源、撰写日志;
3.评论课程、作业、资源、日志,积极回答学友的问题,关注同伴等。
研修活动
安排
线上研修活动安排
主持人针对T2-1发起活动:我与教学反思的亲密接触
主持人针对T2-2发起活动: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之我见
线下研修活动安排
坊主总规划,以工作坊下设的小组为单位,小组长组织线下开展“经验反思”、“示例学习”的交流研讨、观课评课活动;
学员还可组织本校教师一起开展校本研修;
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跨校间的交流研讨、观课评课活动
课程与资源
支持
预设课程安排
(项目组提供)
专业课程:教学反思的支架与技巧;课例研修;学科核心素养或关键问题解析;如何理解学科重难点
信息技术课程:如何制作微课等;互联网时代如何做教研
坊主课程提供:工作坊主持人提供与本主题相关的资源,供本坊学员学习
生成性资源要求
生成2个“重难点教学经验展示微课”
答疑支持
主题
什么是有效的教学反思
如何反思自己的教研
各方职责
工作坊主持人做什么
专家团队做什么
1.引领学员观看预设课程,督促学情
2.设计并发布、组织本阶段线上研修活动
3.引领学员参与线上、线下研修活动并与学员积极互动交流,解答学员疑惑
4.完成本阶段教学简报并在工作坊空间发布
5.推优并点评学员作业
6.参与第二阶段学情会,答疑会
7. 积极与专家团队和项目组沟通,参与第三阶段课程资源建设
8.梳理本坊生成性资源,并上报专家团队和项目组
1.确定本阶段研修安排
2.点评、推优学员作业
3.线上回答学员问题,并就学员典型问题,进行专家视频答疑
4.跟进学员学习情况,发布专家研修建议(以《巡坊简报》的形式呈现)
5.参与第二阶段学情会
6.审查本阶段课程,上传资源
第三阶段 突破难点 优化教学
研修时间
2016年1月24日-2016年3月5日
阶段目标
通过分析项目组提供的重难点分析及解决策略参考示例课程,掌握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提升教育教学技能;培养学生地理综合素养能力,优化教学。
学员
研修内容
总体说明:在本阶段,学员需要完成两个任务。两个任务描述如下:
任务名称
任务描述
学员做什么
课堂展示,一师一课
学习重难点示例课程,运用课例分析的方法与技巧进行点评,依据教学设计进行课堂实践,将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有效融合,提交一个能说明重难点的课堂实录片断。培养学生地理综合素养能力。
必做项(获得研修成绩):
完成“一个一”:在学习课程、积极参与线上、线下研修活动的基础上,提交作业:提交一个能说明重难点的课堂实录片断。
选做项(获得拓展积分):
1.主动向专家和工作坊主持人提出自己的困惑;
2.发起或参与话题研讨,上传资源、撰写日志;
3.评论课程、作业、资源、日志,积极回答学友的问题,关注同伴等。
微课制作,一师一技
学习重难点示例课程,研究其背后蕴涵的培训设计,理解课程本身也是培训方面的课程。用微课方式进行针对性讲解,形成一门微课并提交。
必做项(获得研修成绩):
完成“一个一”:在学习课程、积极参与线上、线下研修活动及线下实践的基础上,提交作业:用微课方式进行针对性讲解,形成一门微课并提交。
选做项(获得拓展积分):
1.主动向专家和工作坊主持人提出自己的困惑;
2.发起或参与话题研讨,上传资源、撰写日志;
3.评论课程、作业、资源、日志,积极回答学友的问题,关注同伴等。
研修活动
安排
线上研修活动安排
发起活动3——撰写教学设计事宜的注意问题;
发起活动4——录制微课的制作技术交流。
线下研修活动安排
工作坊主持人总规划,以工作坊下设的小组为单位,小组长组织线下研修活动;
学员还可组织本校教师一起开展校本研修;
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跨校间的交流研讨、观课评课活动
课程与资源
支持
预设课程安排
(项目组提供)
专业课程:学科重难点分析、突破、检测的参考课程;课堂观察;如何围绕重难点进行教研活动类课程
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如何助力备课、上课、《微课制作技术》课程、评价类课程
生成性资源要求
提交一个能说明重难点的课堂实录片断。
用微课方式进行针对性讲解,形成一门微课并提交。
答疑支持
主题
如何观课、评课、课堂观摩
如何解读学科重难点
各方职责
(工作坊主持人、专家团队、项目组承担的任务)
工作坊主持人做什么
专家团队做什么
1.引领学员观看预设课程,督促学情
2.设计并发布、组织本阶段线上研修活动
3.引领学员参与线上、线下研修活动并与学员积极互动交流,解答学员疑惑
4.完成本阶段教学简报并在工作坊空间发布
5.推优并点评学员作业
6.参与第三阶段学情会,答疑会
7.积极与专家团队和项目组沟通,参与第四阶段课程资源建设
8.梳理本坊生成性资源,并上报专家团队和项目组
1.确定本阶段研修安排
2.点评、推优学员作业
3.线上回答学员问题,并就学员典型问题,进行专家视频答疑
4.跟进学员学习情况,发布专家研修建议(以《巡坊简报》的形式呈现)
5.参与第三阶段学情会
6.审查本阶段课程,上传资源
第四阶段 研习案例 反思教学
研修时间
2016年3月6日到2016年4月2日
阶段目标
在自我反思、案例学习的基础上,围绕自己要解决的一个教学重难点,进行基于单元的重难点分析、突破与检测,提升教学实践能力;通过设计校本研修课程,提升教学研究能力。
学员
研修内容
总体说明:在本阶段,学员需要完成两个任务。两个任务描述如下:
任务名称
任务描述
学员做什么
课题研究,一师一题
基于教学重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研究点,并进行课题研究,提交一份小课题研究报告。
必做项(获得研修成绩):
完成“一个一”:在学习课程、积极参与线上、线下研修活动及线下实践的基础上,提交作业:提交一份小课题研究报告。
选做项(获得拓展积分):
1.主动向专家和工作坊主持人提出自己的困惑;
2.发起或参与话题研讨,上传资源、撰写日志;
3.评论课程、作业、资源、日志,积极回答学友的问题,关注同伴等。
小组研磨,打造精品
小组研磨,坊内交流,共同打造本坊优秀作品
必做项(获得研修成绩):
完成“一个一”:在积极参与线上、线下研修活动及线下实践的基础上,提交作业:
打造本坊优秀作品
选做项(获得拓展积分):
1.主动向专家和工作坊主持人提出自己的困惑;
2.发起或参与话题研讨,上传资源、撰写日志;
3.评论课程、作业、资源、日志,积极回答学友的问题,关注同伴等。
研修活动
安排
线上研修活动安排
发起活动5——交流设计小课题研究报告的注意事项。
线下研修活动安排
集中2天,分项目县部署落实“三个一(一师一课、一师一技、一师一题)”活动打磨流程、汇聚方式;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跨校间的交流研讨、观课评课活动
课程与资源
支持
预设课程安排
(项目组提供)
专业课程:学科重难点分析、突破、检测的参考课例;如何备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评好一堂课等
研修指导力课程:如何组织教研活动等
信息技术课程: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备课、上课、评价、小课题研究报告样例
生成性资源要求
工作坊评出5个优秀作品
答疑支持
主题
如何撰写课题报告
各方职责
(工作坊主持人、专家团队、项目组承担的任务)
工作坊主持人做什么
专家团队做什么
1.引领学员观看预设课程,督促学情
2.设计并发布、组织本阶段线上研修活动
3.引领学员参与线上、线下研修活动并与学员积极互动交流,解答学员疑惑
4.完成本阶段教学简报并在工作坊空间发布
5.推优并点评学员作业
6.参与第四阶段学情会,答疑会
7.积极与专家团队和项目组沟通,参与第五阶段课程资源建设
8.梳理本坊生成性资源,并上报专家团队和项目组
1.确定本阶段研修安排
2.点评、推优学员作业
3.线上回答学员问题,并就学员典型问题,进行专家视频答疑
4.跟进学员学习情况,发布专家研修建议(以《巡坊简报》的形式呈现)
5.参与第四阶段学情会
6.审查本阶段课程,上传资源
第五阶段 成果打磨 精彩绽放
研修时间
2016年4月3日到2016年5月29日
阶段目标
完善资源包,集体打磨精品,参与精彩绽放活动。
学员
研修内容
总体说明:在本阶段,项目组设计两个任务,学员任选一个完成。两个任务描述如下:
任务名称
任务描述
学员做什么
打磨精品,精彩绽放
在本坊工作坊主持人的带领下,与学友共同打磨本坊的教学重难点分析、解决策略、效果检测资源包,形成本坊精品
必做项(获得研修成绩):
积极参与线上、线下研修活动,与工作坊主持人和学友一起打磨本坊的教学重难点分析、解决策略、效果检测资源包。
选做项(获得拓展积分):
1.主动向专家和工作坊主持人提出自己的困惑;
2.发起或参与话题研讨,上传资源、撰写日志;
3.评论课程、作业、资源、日志,积极回答学友的问题,关注同伴等。
展示交流,总结表彰
回顾本次研修的组织情况,就如何管理工作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写出本次培训的感悟;优秀作品展示交流,总结表彰。
必做项(获得研修成绩):
积极参与线上研讨活动,就如何管理工作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写出本次培训的感悟。
选做项(获得拓展积分):
1.主动向专家和工作坊主持人提出自己的困惑;
2.发起或参与话题研讨,上传资源、撰写日志;
3.评论课程、作业、资源、日志,积极回答学友的问题,关注同伴等。
研修活动
安排
线上研修活动安排
完善个人资源包,跨坊展示交流。
线下研修活动安排
集中1天,学科专家参与跨区域成果展示、点评,评选优秀成果,跨坊展示交流、总结表彰。
课程与资源
支持
预设课程安排
(项目组提供)
如何整理生成性资源类课程
生成性资源要求
5个精品课
各方职责
(工作坊主持人、专家团队、项目组承担的任务)
工作坊主持人做什么
专家团队做什么
1.引领学员观看预设课程,督促学情
2.设计并发布、组织本阶段线上研修活动
3.引领学员参与线上、线下研修活动并与学员积极互动交流,解答学员疑惑
4.完成本阶段教学简报并在工作坊空间发布
5.推优并点评学员作业
6.参与第五阶段学情会,答疑会
7.积极与专家团队和项目组沟通,确定第六阶段精品打磨方案
8.梳理本坊生成性资源,并上报专家团队和项目组
1.确定本阶段研修安排
2.点评、推优学员作业
3.线上回答学员问题,并就学员典型问题,进行专家视频答疑
4.跟进学员学习情况,发布专家研修建议(以《巡坊简报》的形式呈现)
5.参与第五阶段学情会
6.审查本阶段课程,上传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