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标点符号复习专题.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120429 上传时间:2025-03-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点符号复习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标点符号复习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点符号复习专题 简阳市涌泉初中罗正兵邮编:641408手机:13882987813 考点透视: 1、判断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设题形式为选择题或者修改题。 2、能直接给句子加标点,设题形式为填空题 典例分析: 1、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008毕节中考) A.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B.他对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C.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D.西湖之美在于精致而大气,她宛如江南女子尽显柔美情怀,又像热血男儿袒露宽阔胸怀。 【解析】:这道题考查了问号、引号、破折号、逗号及引文末标点的用法。A项中是一个选择疑问句,应该在句末用用问号,中间用逗号。B项中句号应该在引号内,因为所引的内容是一个完整的句子。C项中“安妮·莎莉文老师”是对前文的解释说明,逗号应该改为破折号。正确答案为D 2、语言运用——在句中横线上加标点符号。(2008遵义中考) 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①)而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观赏(②)吟咏描绘。原因何在(③)怕是一种感情的影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就连我们的古人不也留下(④)夕阳无限好(⑤)只是近黄昏(⑥)的诗句吗(⑦)【解析】:这题结合句子考查了句号、顿号、引号、问号的用法。①处句意完整,独立成句用句号;②处表示词语的并列用顿号;③处表疑问语气用问号;④处引用诗句用左引号;⑤处是诗句的前半句用逗号隔开;⑥处引用完毕用右引号;⑦处表示反问语气应用问号。正确答案:。、?“,”? 3、下列句子中各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找出并改正。(2008山东中考) ①古人说:“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敬我能而敬我公”。短短十几个字,深刻揭示了为官者道德水准的重要性。 ②自然美有两种:“骏马秋风冀北”,这是阳刚美。“杏花春雨江南”,这是阴柔美。 【解析】:这题考查了引号、分号的用法。①中引用“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敬我能而敬我公”独立成句,意思完整,应将句号放在引号内;②中后两个分句是并列关系,应将“这是阳刚美”后的句号改为分号。 典例分析: 一、掌握常见的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1、问号: ⑴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明天的旅行,你是去呢,还是不去? ⑵问话中含有称呼的,不论称呼在前在后,问号一律用在句尾。 例:你们到哪里去了,同学们? ⑶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除了他能做好这项工作,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做好吗?我看你不能吧? ⑷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用问号。 例:我还没拿定主意是你去,还是他去。 2、逗号、分号、顿号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分号大多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间的停顿;顿号一般用于并列词语火或者词组之间的停顿。 (1)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不用顿号,但是如果这个数字是省略语,且表示确指,则必须用顿号。例:①京沪高速铁路预计2010年投入运营,届时乘客从北京到上海只需五六个小时。②请分别概括《石榴》一文中第三、四段的主要内容。 (2)并列的成分如果完全是带引号或带书名号的短语或文章、书籍组成,那么并列成分之间不能用顿号。 例:第二天又在曹安和家接着录制了《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三首琵琶曲。 (3)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这并列分句间才能用分号。 例: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3、引号书名号 ①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 例:书房内布置得简朴典雅,右边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对联,写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②如果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点号一般放在引号外。 如:“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③使用书名、影视、歌曲名等,如果侧重强调题目的内容,那么需要加引号而不是书名号;句子本身是在强调书、影视、歌曲等内容的名称性用书名号。 如:大家都知道赫赫有名的“铁道游击队”,但你知道它的真实的政委是谁吗? 4、括号 ①如果括号注释的是局部的词语或短语,括号就紧贴着被注释的部分。 例:《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②如果括号注释的是整体的句子或段落,括号就和被注释的部分隔开。 例:《世界全民教育宣言》认为:“最紧迫之事就是要确保女童和妇女的入学机会,改善其教育质量,并消除阻碍她们积极参与的一切障碍。应该摒弃教育中任何有关性别的陈规陋习。”(摘自《中国教育信息网》) 5、语言描写时,“说”字后面标点的变化 “说”在语言前,打冒号;“说”在语言中,打逗号;“说”在语言后,打句号。 二、字斟句酌,认真分析句子间的关系,通过标点使句意清晰,消除歧义。 强化训练: 1、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屋漏偏逢连阴雨”,海外金融危机的爆发,让大批出口企业被迫停产、裁员,甚至不幸倒闭。 B、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生姜被硫磺熏过,在豆腐中掺加医用废石膏成型„„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这一切,都是食品添加剂之过吗? C、“二泉映月”已经成为代表中国民族音乐的世界性经典曲目。 D、2008年,发生在中国的大事吸引了全球目光:一场突发的特大地震,让世界看到中国的人本情怀;一届圆满的体育盛会,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巨大活力;一次完美的航天之旅,让世界看到中国的智慧和进步。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献血法》规定,为保证应急用血,医疗机构可以临时采集血液,但应当“确保采血用血安全”。 B、我不知道她为什么没有参加12月7日在黄冈举行的《黎明行动》首映仪式。 C、审计署12月9日公布“八不准”规定:不准由被审计单位支付或补贴餐费和住宿费、不准参加被审计单位安排的娱乐活动、不准接受被审计单位的礼品„„等。 D、《美猴王》选自《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3、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清朝乾隆皇帝游吴县四柏时有感而分别命名“清”“奇”“古”“怪”。B、“不对,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他家的狗,全是大猎狗。”C、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了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是创造出美好的境界。D、他们说得很快,听不清说些什么?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看着身旁和儿子一样十六、七岁的学生,张力朝,这个从四川来南京打工的汉子,终于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蹲在地上大声哭了起来。 B、今天下午,同学们都要去看电影《梅兰芳》,你去呢?还是不去呢? C、《新课程》出版社在2008年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D、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从小事做起,力求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5.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多壮观呀!大巴扎的夜景。”舞台上演员声情并茂的动情朗诵,赞美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乌鲁木齐城市建设发展的巨大变化。 B、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C、于丹的《论语》心得确实只讲到了论语的十分之二三,她把传统的文学作品时尚化解读了。 D、在残奥会的开幕式上,由数百位聋人共同完成的大型舞蹈“星星,你好”,带给了观众震撼和感动,成为这场视觉盛宴的一大亮点。 6、下列句子中各有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找出并改正。 ①戴望舒的《寻梦者》的精巧之处在于将理想之梦具体化作一枚“金色的贝”,从而构筑了一个由“珍宝”、“大海”、“冰山”、“旱海”等色彩斑斓的意象组成的象征化的意境。 ②陈早春的《家乡的小桥》选自《中华散文百年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7、给下列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我们都曾读到过这样激动人心的故事①故事的主角能活下去的时间已经很有限了,有的可长到一年②有的却只有二十四个小时③对于这位面临死亡的人打算怎样度过这最后的时日,我们总是感到很有兴趣当然,我说的是可以有选择条件的自由人④而不是待处决的囚犯,那些人的活动范围是有限的。(节选自海伦⑤凯勒《给我三天视力》) 参考答案: 1、C【解析】此题考查了引号、顿号、省略号、冒号、分号的用法,C项中乐曲《二泉映月》应该用书名号。 2、C【解析】此题考查了引号、句号、省略号、括号的用法。C项中省略号就表示“等”,所以省略号后面不必再用“等”。 3、D【解析】此题考查了顿号、语言描写后“说”字标点的变化、冒号、问号的用法。D项中整个句子是陈述语气,句末应该用句号。 4、C【解析】此题考查了顿号、问号、括号、引号的用法。A项中顿号多余,因为约数间无须停顿。B项中是一个选择疑问句,只需要在句末用问号,“你去呢”后用逗号。D项中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句号应该标在引号外。 5、C【解析】此题考查了感叹号、逗号、引号的用法。A项中属于感叹句的谓语前置,叹号要放在末尾。B项中是三个并列的分句,应在“美丽的花”和“庄严使命”后用分号。D项中星星你好是舞蹈节目应该用书名号。 6、①去掉句中的顿号。【解析】此题考查了顿号的用法。并列的成分如果完全是带引号或带书名号的短语或文章、书籍组成,那么并列成分之间不能用顿号。 ②陈早春的《家乡的小桥》选自《中华散文百年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解析】此题考查了括号的用法。内括号注释的是“《中华散文百年精华》”,括号就紧贴着被注释的部分后。 7、①:②;③。④——⑤,⑥·【解析】此题考查了冒号、分号、句号、破折号、间隔号的用法。 ①处内容上起提示作用应该用冒号;②处表示两个并列的分句用分号;③处句意表述完整句末用句号。④处表示意思的转换,故用破折号;⑤处分句间的一般停顿用逗号;⑥处是人名的间隔用间隔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学案)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 2、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 3、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应用。 课时安排:6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有一位媒婆为一位秀才作媒,写了一张纸条告诉秀才女方的长相,秀才看了非常高兴,以为自己可以娶一个漂亮老婆,请你依秀才的想法加上标点符号: 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 (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 可是结婚那天,一翻开头纱,秀才吓了一跳,新娘头发稀疏、一脸大麻子、两只大脚还长短不齐,秀才生 气的找媒婆理论,媒婆却说:“我早就告诉你了!”请依媒婆的意思加标点: 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 (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 可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显得多么重要。 二、考点解读: 标点符号16种,这是1990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重新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的最新数字。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接号、书名号、专名号。 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从以前高考情况看,高考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测试,一般都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 1、考试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有:①问号的使用。②引号与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③用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显示文章的层次。 2、本考点的命题形式:一是单项选择题,包括选择正确的或错误的两种形式,二是给具体的句子加标点或用“/”形式断句。 3、能力层级:D级。分值为3分。 三、热点一:问号叹号句号——表示句子末尾的停顿和句子的语气 (一)、问号使用 (1)第一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句),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疑问词(句)仅仅作为这个陈述句的某个成分,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例:a.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例题]川剧的变脸被誉为“中国一绝,世界一绝”,但它到底是什么时期出现?谁是最先的发明者?已经无法考证,更没有具体的文献记载。 [答案]两个问号改为逗号。 [讲评]这两个问句只能做“无法考证”“没有具体的文献记载”的主语,本身是一个陈述句,所以不应使用问号。 2)第二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问。 (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 ? b.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是他的体形 他的亲切 ,还是他的什么? (3) 第三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倒装性的问句,中间用逗号,问号打 在全句末。) 例:a.怎么了,你?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 (4 )第三连续发问,每句末尾都用问。(连续发问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 打上问号。)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5) 第五注意引文有问号,问号打在引号内。 (一般不是完整引用,句子末尾的点号应放在引号外面,但如果是问号,应放在引号内。注:感叹号同理) 例:这位孔先生偷了何家的书,却争辩“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 课堂练习 ① 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 选择问句中间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②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是值得谈一谈的。 疑问句不单独使用作句子主语,中间问号误用,将其改为逗号。 ③ 你就去吗?小栓的爹。 倒装句,问号打在句末,中间用逗号。 ④(04浙江卷)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 连续发问,将前两个逗号改为问号。 ⑤ (2004天津卷)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选择问句中,中间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⑥你认识他吗,什么时候认识他的呢,你还认识其他人吗,为什么没有告诉过我们呀? 连续问,每句末尾都用问号。 1、发现的这具女尸无头、无手,没有办法从面部特征和指纹上查明死者是谁 2、至于谁来当我们出版社的总编辑 直到现在还没有人知道 3、座谈会上有人问他对目前相声表演中出现的新形式,如男女对口相声、电吉他相声、群口相声有什么看法 4、请问:到底是生来就盲的人比半道才盲的人幸福呢 还是恰恰相反 5、怎么还不来呀 你 6、去北京哪天动身啊 张主任 总结: 第一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第二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三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四注意连续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五注意引文有问号,问号打在引号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 2、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 3、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应用。 (二)、句号使用 句号是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一般停顿较长。用于陈述句以及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例题]春天,沙枣树伸展着粗糙的树枝。上面覆盖着一片片短小的叶子。叶子上一层细沙一样的东西晶莹发亮。 [答案]前两个句号改为逗号。 [讲评]这其实是一句话,结尾用一个句号就可以了,但作者用了三个句号,前两个句号中断了句子内部的联系。 (三)叹号使用 用不用叹号要看句子有没有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没有提出什么命令、请求等,如果没有,就可以不用。 例如:到马陵山旅游的人都说三仙洞是圣地! (叹号可以改为句号。) (1)倒装叹,全句末尾用叹。 (主谓倒装的句子,感叹号放在句末。 ) 例:多美呀 ,祖国的春天! (2)两个叹词连续用,后面一个才用叹。(两个叹词连用时,一般只在后面一个叹词后用叹号。) 例:“啊 啊 ”李大妈惊叫起来,慌忙之中跳到了村子中间的池塘里。 (3)前是叹词后是句,只在末尾才用叹。 ( 句子前有叹词,后面是个感叹句时,只在末尾用叹号。) 例:.啊 这个地方多么奇妙啊 例:对烧伤面积达到90%的张光春,有的医生就觉得是无能为力的!(陈述句末误用叹号) 例:“这个人怎么买人家的东西竟不给钱!”老板娘闷闷不乐的问道。(疑问句误用叹号) 例: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啊!在全面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时期里,将焕发青春,变得更壮丽。(句子内部误用叹号) 试题:见课件(略) 第三课时 热点二: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表示句子中间的停顿 (四)、顿号使用 作用: 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很小的停顿。 误用顿号的两种情况: 1、滥用,不该用而用; 2、误用,造成层级不清,表意混乱。 (1)概数约数不确切,不用顿号。(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 例: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正: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例:奥林匹亚遗址长宽大约都是五、六百米,分布着大大小小二十座建筑。遗址周围全是青翠的树林,小河静静流过,风景十分美丽。 答案]顿号去掉。 (2)相邻的两个数字,不表约数,要用顿号。 A、退居二、三线 B、 在一、二分句之间 C、诗歌的三、四联 (3)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用顿号。 (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 例: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B、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 (4)连词(和、及、跟、与)与顿号不并存 例:各级政府、人民团体、和社会个方面都要按要求开展工作。 (各级政府、人民团体和社会个方面都要按要求开展工作。) (5)并列词语中带“啊”“哇”“呀”等语气助词,不用顿号,用逗号。 例:农贸市场的水果品种极其丰富,如西瓜呀,苹果呀,梨呀,葡萄呀„„真可谓应有尽有啊!(顿号改为逗号) (6)多个(3个及以上)引号书名号并用,中间不用顿号。 例:a、“大宅子”“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分别比喻什么? b、《客至》《旅夜书怀》《登岳阳楼》都是杜甫后期的律诗代表作品。 (7)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为区分层次,大的并列结构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a.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8)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的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A、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B、这翻滚的麦浪 ,这清清的河水, 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补充: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那里美丽的山水、风俗、人情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9)并列的定语、状语一般用顿号。 • A、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 B、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 补充:后置并列定语用逗号。 她的篮子里放着一个碗,空的,破的。 补充:并列介宾短语作状语,一般用逗号。 在风里,在雨里,我们一起走过。 (10)并列谓语和并列补语之间用逗号。 (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总结:一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二、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三、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四、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打顿打逗。 五、多个引号书名号并用,中间不插顿。 六、并列词语中用“和” “及”“或” 等连词,连词前不带顿。 七、并列词语中带“啊”“哇”“呀”等语气助词,并列成分之间不打顿打逗。 试题:见课件(略)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 2、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 3、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应用。 (五)、分号使用 作用:用于复句内部分句之间、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并列之间、分项例举的各部分之间的停顿。 1、简单分句不用分号用逗号 例:“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 (简单分句,分句间用逗号,不用分号。将分号改成逗号。) 2、并列分句内有逗才能分 例: (山东卷)一方面是旅游路线老化、接待率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分句之间才用分号。将分号改成逗号。) 3、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用分号 例: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用分号,将两个逗号改成分号,最后一条完了用句号。) 4、分项列举里余指代词“等等”前也要用分号 例:中国谜语具有许多特点:一是结构固定,形式灵活;二是趣味性强,引人入胜;三是文学性强,形象生动。等等。 (分项列举的句子里有余指代词“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部分,在“等等”的前边也要用分号。将句号改成分号。) 5、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例: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课堂练习:见课件(略) (六)、冒号使用 作用:起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的作用;提醒读者对下文的注意,有时表示下边是说明。 (1)同一句话不重复使用冒号(冒号不能连用) 例: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句中虽然有“宣布”“注意”“证明”等引起下文的词语,但一个句子中不重复使用冒号。两个冒号中应有一个改为逗号。) (2)冒号不与“即”“也就是”同时使用。 例:我们要有两种“力”:即毅力、努力。 (“即”与冒号具有相同的提示作用,不能同时使用,必须删掉其中一个。) (3)分说项与总括项之间用冒号。 无论分说项在前还是在后,分说项与总括项之间都用冒号。 例:a、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 ;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先总括后分说) b、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微风和煦:真是难得的好天气。(先分说后总括) (4)冒号作提示,管到句末。 冒号的提示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的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的中间。 例:整个推介会由三大亮点:奥运商机信息、项目招商信息和招标信息组成。 (5)“某某说” “某某叫嚷”“某某想”“切切地说”“斥责我”等词后面视情况定符号。 “某某说”在句首用冒号,在句中用逗号,在句末用句号 例:a、老师说:“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 b、“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老师说,“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 c、“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老师说。 (6)提示性动词指向引文之外的内容,提示性的词语后不用冒号。 例:学校领导及时提出 :”办精品名校”的思路。(提示性动词“提出”指向引文之外的内容“新办学思路”,提示性的词语后不用冒号,将冒号删除。) (7)引文不独立成句,不用冒号 例:同学们唱着:“团结就是力量”走向军训场地。 (引文“团结就是力量”不独立成句而只是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它前面不用冒号。) 练习:见课件 第五课时 热点三: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 (七)、引号使用 (1)表示突出强调。例如: 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还让它„流芳‟百世吗?”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2)、表示特定称谓。例如: “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 (3)、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例如: “如坐春风”,唔,让人开怀令人奋发的春风呵! (4)、引中有引,外双里单。 例:老师教导我们:“你们要学习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5)、转述不用引号 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不用引号。 例:他说过,没人的时候关好门。 (6)、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引文是直接、完全引用,引号前用冒号,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内。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 (7)、间接、不完全引用,点号放在引号之外或不用点号。 例2: ②唐代大诗人杜甫,写下了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反映了当时严酷的社会现实。 练习:见课件 (八)、括号( ) 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括号的注释是比较宽泛的没有具体限制,一般不需要读出来。 (九)破折号、书名号、省略号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标点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一句话有没有标点,意思上会千差万别。如果把握不好,就容易闹笑话了,如下面这句话: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我们加上这样的标点之后,看看有什么变化吗?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是不是标点符号不一样,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我们要重视起那个小小的标点符号。同时,这也是中考考查的一项知识点。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 二、复习预习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及词语性质和作用。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用的点号有七种,标号有九种,共十六种。 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的语气。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四种。 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标号有: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间隔号、书名号等。 中考题目展示: 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哎呀。真是太美了!”张老师说:“我非常满意!” B. 在中国传统教育典籍里,大家一致认为最重要的是《四书五经》。 C. 怎么可能这样?你说的?没搞错吧?有没有再调查? D. 贵州的黄果树、龙宫、重庆的武隆、四川的乐山均是旅游胜地。 2.下面句子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殊不知,沙县引人注目的又岂此风味小吃? B.据《沙县志》记载,清朝宣统年间,沙县民间的戏剧十分活跃,各个戏班竞相演出。C.戏有生、旦、净、末、丑之分,小孩担任什么角色,大人就走什么台步? D.大人更不含糊,或跑、或跳、或碎步、或弓步、或垫步„„ 三、知识讲解 知识点1: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 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 如:(1)有一条溪流静静流淌,将它的谐趣、灵气、真情奉送给大地,也奉献给人们。(2)文学作品,不论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各有各的逻辑结构,都有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 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1)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2)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 (3)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4)有一条溪流静静流淌,将它的谐趣、灵气、真情奉送给大地,也奉献给人们。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 4.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如:他已经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注意:要区别于表示两种并列的情况。 如: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5.集体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 如: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等。 6.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号。 如: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等。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间小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甚至句号。 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 我国许多图书馆年经费仅一二万元,除去工资、办公费用,购书费可以想见还有多少。 8.分号一般是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如果分句之间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 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建筑的美感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西湖之美在于精致而大气,她宛如江南女子尽显柔美情怀;又像热血男儿袒露宽阔胸怀。(分号应为逗号) 考点/易错点 顿 号 、 逗 号 、 分 号 的 区 别 使 用知识点2:问号的使用 1.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一个部分(通常是主语或宾语),句末不用问号。 如:她什么时候走,坐哪趟车,我都打听清楚了。 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选择问句中无论有多少个选择项,都只能在句末使用一个问号,其他各句之间均用逗号。 如:你是坐飞机来呢,还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轮船来呢?请尽快给我一个答复。 [注意]要区别于:告诉我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飞机来。 3.如果连续几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 如:这个问题该由谁来解决呢?该怎么解决呢? 4.倒装句中,问号放在句末。 如:“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志们?”厂长问。 怎么啦,你? [注意]倒装句中,感叹号具有相同的情况。如:你放着罢,祥林嫂! 5.反问句,设问句 当个性成为一种气质,成为一种高尚的人生品质时,你能不快乐地接受并享有吗? 既然大自然赐予我们无比高贵的大脑,为何不带着希望,登上峰顶,去迎接朝阳呢? 考点/易错点 (1)选择疑问句中问号的用法 (2)连续疑问句中问号的用法 (3)非疑问语气中句末点号的用法 知识点3:冒号的使用 1.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的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2.用在提示的词(如说、想、证明、宣布、指出、决定、透露、发现、反映、例如、如下等)的后面,引出具体内容。 如: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了。 3.用在总括性的句子前,表示总结上文。(前面常常是几种并列的情况) 如: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4.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的末尾,不能管到句中。如果只管其中的一部分,就只用逗号、破折号或不用。 如:本市文坛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5.表领起的插入语后面不能用冒号。 如:考文科各系的人数,据不完全统计,中文系已达1230人,历史系已达986人。 6.“XX说”的形式放在句首,用冒号;放在句中,用逗号;放在句末,用句号。 如:鲁迅先生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你真个姓唐吗?” “真个姓唐,”我说。“哦, 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 7.冒号不能和表示提示性的词(就是、即等)同时使用。 如:这位老“巴尔干”同意本报记者的看法:即协议虽签,维和部队开始“维和”,但科索沃的危机并没有消除。(冒号应改为逗号) 考点/易错点 冒号的用法知识点4:引号的使用 1.引文独自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且引号前用冒号。 如: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我们应当选取那些有益于我们思想、启迪我们智慧的书籍来读。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2.引文不完整,或引文虽然完整,但只作为整句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放在后引号的外面,且前面不用冒号。 如: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市政府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二期工程设计方案提出:“生态化、差异化、功能化”的要求。(冒号应去掉) 3.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面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的一层用单引号;如果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则又用双引号,以此类推。 如:他走上前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字是什么意思?” 4.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是直接引述,不用引号。 如:她跑过来告诉我说,会议改在了下午四点钟召开。 5.一般的专有名词上不用引号,但含有概括性的、有特定含义的名词要加上引号。 如:三峡工程、京广铁路“三个代表”“一国两制”“四化”建设。 考点/易错点 (1)双引号和单引号的用法 (2)引号与别的标点的连用知识点5:书名号的使用 1.表示书名、篇名(文章、规章制度等)、报刊、文件名、戏曲名、歌曲、电影剧作、绘画作品等。 2.报刊栏目、主题、活动等不能滥用书名号。 如: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书名号应改为引号) 3.注意书名号的统管范围。 如:1933年到1934年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的《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申报副刊》”应改为“《申报》副刊”,“《自由谈》”应改书名号为双引号) 4.书名号内还有书名时,外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 如:《读〈石钟山记〉有感》 《〈中国工人〉发刊词》 5.书名和篇名连用,或词牌曲牌名与题目连用时,中间用间隔号,外面用书名号。 如:《荀子·劝学》 《念奴娇·赤壁怀古》 考点/易错点 不能使用书名号的情况 知识点6:省略号的使用 1.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连用。 如: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要删去省略号) 2.一般情况下,句末的省略号连同标点符号一同省略。 如: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医药„„,这些新兴产业在中国的“硅谷”勃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逗号应省略) 考点/易错点 不能使用省略号的情况 四、例题精析 考查形式: (1)判断所给的一句话或一段话中标点符号使用的正误,选出正确的一项; (2)选出几组句子中误用标点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