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视阔步丈人生
——我眼看苏轼(群文阅读)
一、 导入议题 明确目标
人生给每个文人的似乎都是一场盛大的疼痛:耳畔是李白恃才旷傲空度日的痛饮狂歌,眼前是柳七偎红倚翠更那堪的终日堕落……只有子瞻,他徘徊于大宋繁华的边界,风节凛然、倾荡磊落;放官场名利于山水田园,随缘自适、旷达超脱。今天,我们将以苏轼的一组文、词为载体,徜徉于苏子世界,看他在大宋的烟雨中高视阔步丈人生。
●学习目标:
1.通过课文扶读,掌握阅读方法,体察苏轼心境;
2. 综合鉴赏发现,提升阅读能力,全面认识苏轼;
3.提高阅读兴趣,探索苏轼情怀,学习处世态度。
二、 扶读一篇 领悟学法
让我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和苏轼一起去承天寺夜游。
1.请结合课注,疏通文意。遇阻可求助同桌,小组,解决不了的班级共同交流。
2.文中哪些字句最能传达苏轼的心情? 说说你的理解。
如果单从某些字句去体会文意,只能管中窥豹。我们要真正体察苏轼心境,还要结合写作背景,放眼全文,要有综合提取信息的能力。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
总结:
●文情:
闲有赏月雅兴,便欣然起行;喜悦兴奋
闲至门庭冷落,无与为乐者;落寞悲凉
闲会心境澄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光明磊落 胸无尘俗
闲能思味人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淡泊达观
综观全文,我们会看到苏子微妙的心境:有贬谪的落寞(自嘲),自遣的达观(自慰),赏月的欣喜(自得)……
3.你能总结一下把握作者情感的方法吗?
●文法:
抓住关键字句,
结合时代背景,
放眼综观全文,
跳出文本之外,
体察作者情怀。
三、 运用学法 自主探究
单从一文就去定位人物的品格,显然是不够的。下面分小组选文,运用学法,自主探究,体悟苏子情怀。
(提示:可派代表展示,也可携小组成员合作互助展示。)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江城子·密州出猎》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定风波·三月七日》
《念奴娇·赤壁怀古》
从这几首词中,你读出苏轼怎样的心境呢?
四、 统整选文 达成共识
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啊,要较为全面的认识苏轼,我们就要跳出文本,综合所有的阅读材料,分析体会,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我们的认识和体悟。
文本
年代
职务 角色
情感 态度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1075
密州知府、丈夫
孤独无柰 凄婉悲苦
情深意笃
江城子·密州出猎
1075
密州知府、地方长官
豪情洋溢 壮志满怀
渴望杀敌卫国 报效朝廷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76
密州知府、兄长
失意 矛盾 埋怨 同情 旷达乐观
定风波·三月七日
1082
黄州团练副使、谪官
从容豪迈 不畏坎坷
搏击风雨 笑傲人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
1082
黄州团练副使、谪官
襟怀高旷 艳羡 郁愤
感慨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
旷达超脱
记承天寺夜游
1083
黄州团练副使、谪官、朋友
落寞孤寂 安闲自适 胸无尘俗 淡泊达观
此时你的眼前站立的又是一位怎样的苏轼呢?
大英雄能本色,真名士自风流!因着“宁为民碎,不为官全”的家国情怀,所以苏轼能在大宋的烟雨中高视阔步: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恃一腔文采,贯千古辉煌!
五、 激发期待 延伸课外
苏轼能够随遇而安、怡然自乐。杭州、密州、黄州、惠州、儋州……天涯飘零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他潇洒、自在的身影。他负罪谪居,心却自由奔放。杭州风景如画,佳人如织,他便陶醉湖光山色,尽享歌舞升平;密州火冷灯稀,寂寞荒凉,他怡然修葺超然台,裘马戎装射天狼;黄州僻壤穷乡,一片荒芜,他躬耕东坡,超然物外三咏赤壁;儋州天涯海角,一叶孤舟,他闲庭信步于狂风浪尖,怡然访道于青山老林。
正如苏子自己所言,“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此心安处是吾乡”。身不由已,心灵却在万物的感化中获得了安宁。
因为心安,所以自由。因为自由,所以快乐。
他认真,画墨竹之时讲究“胸有成竹”;他风趣,曾作诗取笑好友陈季常的夫人是“河东狮吼”;他是性情中人,侍妾朝云因说他有“一肚子的不合时宜”而被他引为知己;他懂生活情趣,所以才有后世名满天下的“东坡肉”;他那旷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豁达超脱的精神境界让人由衷地敬佩。
请课外关注以下推荐,丰满苏子形象。
●课外推荐:1.多走进苏轼诗词文章 2.林语堂:《苏东坡传》3.东方龙吟:《万古风流苏东坡》4. 百家讲坛:《康震评说苏东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