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3 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地理科期末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小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2020 年 7 月前,北斗导航系统只覆盖东半球部分地区和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部分地区,而目前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够获得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王先生曾在无地面网络信号情况下.通过华为手机发出北斗卫星求援消息并成功获救,结合材料和图,完成下面小题。
1. 2020 年 7 月前,在北斗导航系统覆盖范围内的城市是( )
A 曼谷(13°N,100°E) B. 纽约(40°N,74°W)
C. 悉尼(33°S,151°E) D. 里约热内卢(22°S,43°W)
2. 图中最有利于精准救援的信息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 图中丙信息体现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 )
①实时导航功能②自然灾害防御监测③快速定位功能④位置报告功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22 年唯一一次日环食在 6 月 10 日出现,本次环食带不经过我国,但是我国西部和北部的部分地区人们可以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结合材料及图,完成下面小题。
第 1 页/共 8 页
4. 日环食时地球正运行到图中的( )位置。
A. A 与 B 之间 B. B 与 C 之间 C. C 与 D 之间 D. D 与 A 之间
5. 日环食期间,符合广州的自然现象是( )
A. 昼长夜短 B. 昼夜平分 C. 昼短夜长 D. 极昼现象
6. 发生日环食时,我国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广州市某学校地理小组开展了乡土地理研学活动。读该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 研学路线上丙地与丁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 180 米 B. 280 米 C. 350 米 D. 480 米
8. 研学路线所处的山体部位是( )
A. 陡崖 B. 鞍部 C. 山脊 D. 山谷
9. 参加研学的同学从丙地出发,最终到达丁地,其行进方向大致是( )
A. 向西南 B. 向东北 C. 向西北 D. 向东南
10. 如果量得甲丙两地图上直线距离 2 厘米,则实际直线距离为( )
A 20 米 B. 200 米 C. 2000 米 D. 20000 米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他带领读者登上“鹦鹉螺号”,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变幻无穷的海底世界。读“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第 4 页/共 8 页
11. 航线依次经过( )
①太平洋②印度洋③大西洋④北冰洋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2. “鹦鹉螺号”航行途中经过甲、乙两大洲,其分界线是( )
A. 巴拿马运河 B. 乌拉尔河 C. 苏伊士运河 D. 白令海峡
13. 下列关于“鹦鹉螺号”航行路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跨越了东、西、南、北半球 B. 只在热带海域航行
C. 只在东半球海域航行 D. 穿越了南极大陆和北冰洋
从化溪头村被誉为“广东省最美丽的乡村”。某中学地理社团准备在 7 月到溪头村进行研学考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根据图天气预报信息,适合开展研学考察的时间是( )
A. 7 月 10 日 B. 7 月 11 日 C. 7 月 12 日 D. 7 月 13 日
15. 这几天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 )
A. 7 月 10 日 B. 7 月 11 日 C. 7 月 12 日 D. 7 月 13 日
16. 同学们要徒步登上溪头村的黄茶园(从化的第三高峰,海拔约 1136m),登山过程中同学们感觉到气温的变化( )
A 气温上升 B. 气温下降 C. 气温不变 D. 气温忽高忽低
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在 2022 年 11 月 15 日这天达到 80 亿。七年级学生王芳利用网络数据绘制了
《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图 a)和相关漫画(图 b),供班里的学习小组在课堂上讨论,根据信息完成下
面小题。
17. 各小组都对图 a 信息进行了解读,你认为以下哪个小组的观点是正确的( )
A. 世界人口始终保持匀速增长 B. 1930-1960 年人口增长最快
C. 1960-2022 年人口迅速增长 D. 1830 年前世界人口不足 1 亿
18. 地理老师要求各小组根据图 a 信息,为王芳的漫画(图 b)设计一句口号,你认为最贴切的是( )
A. 保障人口权益,共创美好未来 B. 为生命助力,为地球喝彩
C. 人口是希望,健康是未来 D. 少生优生,人口稠密不如人口优质
每年的 3 月 21 日是国际森林日,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下图是世界最主要的两大原始林种分布图,某国每年都从 A 处大量进口木材,根据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19. 下列关于该国木材进口地 A 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 处所在的原始林种①是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南北美洲和非洲
B. A 处所在的原始林种①是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与北美洲
C. A 处所在的原始林种①对应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D. A 处所在的原始林种①对应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
20. 造成原始林种①与原始林种②地域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地形因素 C. 海陆位置 D. 河流分布
大岭村位于番禺莲花山西南,珠江狮子洋水道西岸。村落选址背山面水,形成“山——水—村—田” 聚落格局,具有典型的岭南水乡特色,村里还保留着很多极具岭南特色的蚝壳屋。读图 1、图 2,完成下面小题。
21. 影响图中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土壤 B. 河流 C. 气候 D. 矿产
22. 番禺区政府很注重对传统民居的保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民居易地搬迁,发展特色旅游 B. 恢复原貌,维持传统生活方式
C. 保护民居特色,传承地域文化 D. 大量改造,满足现代生活需求
23. 蚝壳屋建墙时蚝壳以约 45°倾角向下排列的主要原因是( )
A. 平整美观 B. 保温隔热 C. 坚固耐用 D. 利于排水
番禺区海鸥岛是一个内陆岛屿,位于珠江口南侧,面临狮子洋。岛上风景优美,环境清幽,成为周边居民郊游的好去处。读图 1、图 2,完成下面小题。
24. 图中的聚落景观反映的是( )
第 5 页/共 8 页
A. 城市 B. 牧场 C. 林场 D. 渔村
25. 下列哪项地理条件有利于海鸥岛聚落的形成( )
A. 地形崎岖 B. 水源充足 C. 交通不便 D. 土地贫瘠
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图为两地传统民居景观及部分气候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 甲、乙两民居相比( )
A. 甲以砖瓦为材料 B. 乙屋顶坡度大 C. 甲门窗多且大 D. 乙易拆卸运输
27. 关于甲、乙两民居在设计上的特点及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屋顶平,适应当地干燥的气候 B. 乙的门窗狭小,为抵御寒风
C. 甲墙体轻薄,便于通风散热 D. 乙简单轻便,防止被洪水冲走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少且不稳定,农业是厄立特里亚的经济支柱,但也面临着农业技术升级缓慢等难题。近年来随着中厄农业合作的深入,这一情况正在逐步改善。读厄立特里亚示意图(图)及材 料,完成下面小题。
第 6 页/共 8 页
28. 下列关于厄立特里亚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经济支柱为工业 B. 位于南美洲 C. 属于发展中国家 D. 气候寒冷
29. 制约厄立特里亚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温 B. 降水 C. 台风 D. 寒潮
30. 中厄农业合作,属于( )
A. 南南合作 B. 南北对话 C. 南南对话 D. 南北合作
二、综合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3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毛竹的年固碳量是热带雨林的 1.33 倍,通过科学管理可以“以竹代塑”——中国某科技公司创新研发竹纤维包装应用,目前已向全球出货使用竹纤维包装产品 800 多万件。
材料二:竹子喜温喜湿,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图 1 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及竹子分布图,图 2 为 A、B、C 三地气候资料。
第 8 页/共 8 页
(1) 读图 1,世界年平均气温大致由低纬度向高纬度 (递增/递减),A 地年平均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2) 读图 1,竹子主要分布地年平均气温大致在 20℃ (以上/以下),大部分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带,沿海地区 (多/少)于内陆地区。
(3) 结合图文资料可知,B 地的气候特征是全年 ,而竹子需要 的水热条件,因而该地基本没有竹子分布。
(4)C 地区传统民居多为底层架空的竹楼,简析其形成原因(提示:从气候、建材等方面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