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郝东老师的心理课感悟.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072538 上传时间:2025-03-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郝东老师的心理课感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郝东老师的心理课感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郝东老师心理课感悟 郝老师的心理课从文理的学科角度来说,主体思路和条理性没那么强,但是因为专业基础扎实,按照人的思维来讲,信手拈来的例子都会让你很多新的感悟,让有些不那么清楚的想法有着茅塞顿开的感觉。我的感觉就是:把看似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了,把看似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了,整体就是---把正常的正常化。这也是他一直想传授了一个观点。     太多新的观点,我按照我的笔记能记下多少就记下多少 (以下只代表我记录的回忆的信息,加上我自己的理解,因为时间关系和个人理解能力的原因,可能会出现与郝老师的观点不同,或者有些观点不那么好) 1、对于抱怨不要解释。       抱怨是一种情绪的宣泄,解释的意思就是说自己没有错,是在堵住她的情绪宣泄,很多时候为什么小矛盾演化成大争吵,很多时候都是正常的情绪宣泄得不到满足,总是被一个有一个解释堵塞住了。所以很多时候你要明确“她”需要什么,想办法去给予,去满足,而不是想着怎么去解释。 2、和人交往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要让人接受,然后层层推进,我们很多时候都急于表达和到达自己想要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我们要慢慢走,这其实就很像一种催眠,一种潜意识的心理暗示,好让对方慢慢接受你的观点。 3、语言能力。     女性的两只耳朵由两个半脑控制,所以她可以接受好几个语言信息而不发生混乱,男人经常说:一个女人好像五百只鸭子。她们聊天的时候叽叽喳喳感觉正常,而男人有些受不了,因为男性的听觉是由一侧大脑反应的,所以经常有不同声音时,往往会感觉很混乱。在办公室经常4、5个女同事聊天她们觉得思路很清晰,而我们男同事觉得很混乱。所以女性的语言能力强,对声音很敏感。而男性当他在专注听一个声音的时候,你再在他耳边说一些事情,他就只会“嗯,好,哈”的回应而没有什么反应。 4、男性女性资源不同。      女性从15-45岁,最多只能有32个孩子;但是男性从理论上来说却可能过亿,他让学生做了一个统计,有记载最多的是一个埃及的法老,在他被推翻前,一共有752个孩子。所以女性的资源是有限的,而男性的资源相对而言是无限的。这就是男性在追求女性的时候很难,因为女性要努力追求个人伴侣最大化,她要努力寻找最帅的,最有才华的,最有钱的,最有力量的…………,之类。而男性对此要求就比较低,如果男性被追求,往往更加容易答应。 5、关于教育      孩子从出生0--6个月时人一生识别能力最强的,大约是成年人的1.6倍,家长有时候面对孩子的各种事情表现出的忧郁,焦躁和苦大仇深的感觉会很容易被孩子捕捉到,从而影响孩子的性格。这个时候对孩子要多一些抚摸多一些拥抱多一些爱护,孩子在母亲体内是最舒服的,一旦离开时非常缺乏安全感的,所以家长要多一些关心。      孩子在4岁以前,母亲是非常重要的,她的作用不可替代,孩子性格是否完整很大程度在于:母亲这段时间是否一致陪着孩子。因为人类婴儿实际上是提前3年出生,其他动物出生后就可以正常生活,唯有人类的大脑还在发育,正因为人类的大脑发育时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人类才显得比其他动物更聪明。四岁以前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所以母亲的身体接触,语言,抚摸和爱护这所有的一切就是孩子的安全感。     所以在法国,在新西兰等一些发达国家,母亲怀孕的时候国家会出钱雇人去照顾妈妈,因为他们社会发达到可以意识到:现在花钱让孩子有着健全的性格,远比孩子不健全的性格成长后带给社会危害所花费的少的多。     而孩子7岁以后最主要的是爸爸的“命令与规则”,现在教育有一个误区就是---伪民主式教育,孩子在7岁前需要不是讨论,因为他根本据没有完整的是非观,他需要的是父亲的命令与规则,用以建立明确世界观和是非观。往往伪民主式教育出来的孩子,很容易表现出“讨价还价”的习惯。所以在孩子成长的时候需要父亲温柔的传递命令,而不需要太多的解释,因为男性表现出更多的理性,如果孩子情绪出现波动,母亲应该观察孩子的情绪,处理孩子的感受,不要说爸爸的命令是“对”还是“错”,而是承认孩子的感受,多和他聊天,让孩子的情绪得以释放。尤其是母亲的抚摸,往往会给孩子很大的安全感。 6、“问题”孩子      “有问题的家庭不一定会有问题的孩子,但是有问题的孩子一般都是出自有问题的家庭”这是一般人的解释。但是郝老师进一步解读,为什么家庭不幸福会有可能出现孩子的不健全,很多时候是父母亲将孩子拉入他们的矛盾,他们战争。很多时候在利用孩子在发泄自己的愤怒,想利用孩子伤害对方,所以我们经常说和睦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也是浅显的表达这个道理。     郝老师还特意给我们看了一部电影片段:有一个丈夫因为妻子的外遇而离婚,但是法院判决母亲抚养,本来他准备不惜一切代价要夺回抚养权,但是律师告诉他这对孩子不好,因为需要孩子出庭,丈夫马上就放弃了,而且没有酗酒,没有抱怨,没有摔东西。然后在和孩子的交流过程中,他没有将与妻子的矛盾带入给孩子,也是一直在和孩子讲述他们的爱,他们对孩子的爱。 7、如何与孩子沟通     首先是改变肢体,改变距离的空间。孩子通常个子比较小,如果你和他们交流通常都是蹲下去或者弯腰交流,不需要做太多的事情,就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再就是多用"陈述句",这是最科学的,人通常不接受“否定句”,比如“不”之类的。如果你告诉孩子“不要害怕,不要悲伤”,通常他会注意到害怕和悲伤。再就是哭是一种非常好的宣泄渠道,所以在哭的时候,最好鼓励他多流泪,这样情绪往往会得到很顺畅的宣泄,比很多话都管用。 8、如何交流      人类的情绪存在了450万年了,而理智只存在于最近五千年,郝老师拿出一个9米长的皮尺,让我们假设这是人类情绪存在的时间,而理智只不过“一厘米”而已。所以在与人交流时,要“先情绪,后事件”,多注意过程,少注意结果。 9、成为一个心智成熟的人     我一直觉得工作的这几年人成熟的特别快,大学的四年回忆起来好像只有一年,而这里的一年好像大学好几年。原因应该是在更加城市的社会环境中,我的心智成熟的更快了一些。所以有时候生理年龄其实不能代表什么,而心智年龄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成为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呢?能做到以下三点就差不多了。    心智成熟表现在: (1)能认识自己的情绪    (2)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3)能感受别人的感受 10、现在的心理学     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好几个时代,具体我没记下来,但是二战后因为流水线的出现,我们是一个“训练人”的时代,到了6、70年代,随着黑人解放,妇女解放,人权不断的重视和提升,到了一个“解放人”的时代,而现在到了一个注重个人情感的时代。而我国虽然GDP达到某一个层面,但是从心理上来说,还是停留在“训练人”的时代,比如现在大大小小的考试,是不断训练什么是对,什么是该做的。 11、什么时候是做好了一个父母的准备      据说在国外有很多项测评,非常完备,他给了一个很简单的小测试,录5分钟婴儿的哭声,如果你能坚持的时间越长,说明你做父母的准备更充分一些。 交谈:最重要的是倾听 郝东老师的心理学培训,重点向我们传授了如何与人交谈。     第一:要做到的是放下自我保护.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与人交流,尤其是和学生在交谈的时候,很容易开启自我保护功能,所以容易因为学生的情绪或者一些表现而使自己的情绪或表现受到波动,只有努力放下自我保护功能,才能尽最大化的避免情绪冲突。而放弃自我保护的方法有很多,就是在更多人面前做一些看似出格或者出丑的举动能够脸不红心不跳,就好像以前我们说的脸皮要够厚。      第二:合理安排谈话场合。     交谈的场合不在于豪华,最主要是让谈话对象相处距离,按照我们国家的文化习惯,面对面的压力是最大的,最好是两个座位成90度角,彼此看到肩膀比较好,或者成120度角。但是欧洲一些国家的文化习惯可以面对面,印度的一些国家最好并排坐,不要看到对方的眼睛。      第三:和孩子在一起,要充分“保证他的发言权,提供他们选择权”      最好的方式就是孩子说完了再复述一遍,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懂得你是在仔细聆听他在表达什么,你是很重视他,尊重了他的情绪。对于初中生以前的小孩,不要给予他开放式的选择权,比如“你今天想吃什么”,实际上孩子的很多答案都不会让你满意也不会让他实现。所以要给予“封闭式的选择权”,比如“你今天想吃粤菜还是客家菜?”如果孩子说我想吃肯德基的XX汉堡,刚上市的我很想吃。你可以说:哦,你想吃肯德基新上市的XX套餐。那你今天想吃粤菜还是客家菜?父亲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更多的要温柔的命令。当然当孩子到达高中阶段以后,因为人生阅历的增长和性格的固定,这个时候可以提供一些开放式的选择权呢      第四:“鼓励”和“释义”。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成为教育小孩,是我们多说,孩子多听。最后迫于我们的淫威,他会说“是”或者“好”就结束了,这是我们通常认为完整和正确的教育方式。实际上很多时候在敷衍学生也在敷衍自己。最好的方式是让孩子多说,我们有一句没一句的搭,让他们尽可能的表达,孩子多说我们少说,不一定要达到某一个目标。       释义:其实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反馈对方的关键点信息,就是把对方的信息再说一遍。尊重对方的情绪。      第五:如何表扬和批评      忌讳一:不能表扬对方的人格、品行,而是表扬对方真实努力的细节、出现的真实成果。往往你在表达某一个孩子聪明努力的时候,其实也在暗示其他孩子不聪明不努力。     忌讳二:空洞的表扬。比如你今天做的很好,很不错     最好的方式就是描述你所看到的,听到的实际性描述,比如你每天都很认真在听老师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认真思考,比如你这次考试进步了,我经常看见你每天很早就来到教室自觉学习。     批评:也是描述错误的地方。     如果不太会描述到底什么地方好或者不好,可以描述自己的心情或者感受:比如我今天看了你的表现感到非常骄傲和开心。      第六:情感反应      把别人当时的感觉说出来,让别人感受到你也能体会他的心情他的感受,从而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比如郝老师讲述一个例子,自己的学生或者孩子在台上表演的时候,因为意外出了丑,遭到台下同学的嘲笑。一般我们都会安慰她其实做的很好,没有那么糟糕。但是孩子是相信我们的安慰还是同学的嘲笑呢?答案显而易见,其实最好的就是搂着孩子,抚摸他,然后告诉他:我知道你刚才鞋子掉了,你感到很难过。将他的内心感受说出来,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情绪表达。所以我们很多时候在遇到一些有些麻烦的事情时,其实我们可以试着轻描淡写的把他内心的感觉说出来,也许比口是心非的安慰要有用的多吧。 1、获得对方的真实信息,从上往下,越可靠。最不可靠的是表情,其次是语言,再就是手势,因为他们很容易造假,到了上半身就不容易了,下半身就更难,脚尖往往是最可靠的信息表达。有时候观察脚尖,就很容易知道这个人最真实的内心感受。 2、从2个人在一起是否下同步动作能够观察这2个人关系是够很好 3、现在很多学生因为家庭或者环境的影响,都酷酷的,不爱笑,这在以后的交往中不是很好。可以让他咬着铅笔入睡,让嘴容易裂开,从而容易微笑 4、男人追女生前,会付出很多,表现良好,因为有所图行为有异很正常。但是结婚后是否还是能保持如一这就不一定了,最好的方式是观察他是否对身边亲近的人是否关心,如果一个男人连父母生病都不是很重视,也许现在他可能因为你的小病而忙前想后的活动,那他以后在你身体不适的时候也许同样的会漠不关心。所以不用太重视追你的时候的特殊行为,这样的行为造假很容易。 5、发脾气、发火是人焦虑的一种正常情绪表现,不要因为他发火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完全和自己无关,没有必要 6、今天郝老师 还带来一个实验,男生带女生看电影:A、战争片 B、伦理片  C、恐怖片  D、爱情片   E、喜剧片   哪一种电影看完后获得女生一起吃夜宵或者继续交往的机会更多?答案是  恐怖片最多,战争其次,因为恐惧和悲伤最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所以我们有“乘虚而入,趁人之危”一说 7、遇到孩子犯错误,第一要做的就是:善后。要告诉孩子出现问题后如何处理。批评是没有用的。尤其是当孩子内疚的时候,就不要批评了,往往过重的语言会让孩子失去内疚的感觉,反而引起新的情绪波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