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财政学,第十七章 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第二节 财政政策,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2025/3/11 周二,2,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财政平衡的含义及财政赤字的有关问题;熟悉财政政策的目标及工具,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特点及其搭配方式。,学习目标,学习目标,2025/3/11 周二,3,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一、财政平衡概述,(一)财政平衡的概念,财政平衡是指在一定时期,(,预算年度,),内,财政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财政收支的对比有三种结果:一是收大于支,表现为结余;二是支大于收,表现为赤字;三是收支相等。,2025/3/11 周二,4,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一、财政平衡概述,(二)对财政平衡的进一步理解,1.,财政平衡是一种相对的平衡,2.,财政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3.,财政平衡是一种综合平衡,2025/3/11 周二,5,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一、财政平衡概述,(三)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原因,1.外部冲击,2.税制缺乏弹性,3.厂商的经营状况,4.,意外事件的出现,5.,计划与实际的脱节,2025/3/11 周二,6,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二、财政赤字,(一)财政赤字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所谓的财政赤字是指财政年度中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导致的财政不平衡的一种财政现象,它反映了财政年度内国家财政收入入不敷出的基本状况。,由于涉及到如何看待债务收入,即债务收入是否作为正常的财政收入来计算的问题,因而导致了对财政赤字的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第一种:赤字(结余),=,(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投资支出,+,债务支出)。这一公式又可表示为:赤字(结余),=,(经常收入,-,经常支出,-,投资支出),+,(债务收入,-,债务支出)。,第二种:赤字(结余),=,经常收入,-,经常支出,-,投资支出,2025/3/11 周二,7,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二、财政赤字,(二)财政赤字的弥补,1.动用往年财政结余,2.向银行透支或借款,3.,发行公债,2025/3/11 周二,8,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二、财政赤字,(三)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1.不同理论观点,2.一般性分析,(,1,)财政赤字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2,)财政赤字对总需求的影响,(,3,)财政赤字的挤出效应和挤入效应,(,4,)财政赤字与国债发行,2025/3/11 周二,9,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二、财政赤字,(四)财政赤字规模的衡量及依据,1.财政赤字规模的衡量,2.,确定财政赤字规模的依据,(,1,)社会经济因素,(,2,)资金来源因素,2025/3/11 周二,10,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二、财政赤字,(四)财政赤字规模的衡量及依据,需要强调的是:,第一,无论在哪个国家,财政赤字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棘手的政治问题,是经济与政治的接合点。只要一定时期内的财政赤字规模,(,以及由此导致的公债规模,),促进了经济增长,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并且没有引起政治危机,那么,这种赤字规模就可以说是适度的。,第二,只有全面考虑一国自身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文化传统等种种复杂因素,选择科学的方法,才能真正确定合理的财政赤字规模。,到目前为止,理论界还没有找到公认的科学方法。,2025/3/11 周二,11,第二节 财政政策,一、财政政策的类型,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社会总需求过程中发挥作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可以将其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2025/3/11 周二,12,第二节 财政政策,一、财政政策的类型,(一)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1,)税收的自动稳定功能,(,2,)转移支付制度的自动稳定功能,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1,)所谓汲水政策,(,2,)所谓补偿政策,2025/3/11 周二,13,第二节 财政政策,一、财政政策的类型,(二)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3,中性财政政策,其它分类,2025/3/11 周二,14,第二节 财政政策,二、财政政策的目标,(一)财政政策目标的内容,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经济稳定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2025/3/11 周二,15,第二节 财政政策,二、财政政策的目标,(二)各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首先,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就有可能发生矛盾。按照标准的凯恩斯理论的宏观经济分析,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本来是可以协调的,因为需求不足会引起失业,过度需求又会引起通货膨胀,因此,只要消除了需求不足而又不造成过度需求,那就既可实现充分就业,又能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但经济运行的现实往往是在充分就业之前,社会上的物价就已经上涨了,在这种情况下,并不存在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如果这时候再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扩大就业,那只能使通货膨胀更加严重了。,2025/3/11 周二,16,第二节 财政政策,二、财政政策的目标,(二)各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其次,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本来物价稳定是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的,但在市场经济中,由于物价稳定通常以牺牲充分就业为代价,而充分就业才是促使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样在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之间便产生了矛盾。,最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以及经济增长目标同国际收支目标也有矛盾冲突。如前所述,充分就业通常带来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通常导致经济的不稳定,经济的不稳定就不利于扩大出口,也不利于吸引外资,从而给国际收支平衡带来了威胁。,2025/3/11 周二,17,第二节 财政政策,二、财政政策的目标,(二)各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其次,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本来物价稳定是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的,但在市场经济中,由于物价稳定通常以牺牲充分就业为代价,而充分就业才是促使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样在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之间便产生了矛盾。,最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以及经济增长目标同国际收支目标也有矛盾冲突。如前所述,充分就业通常带来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通常导致经济的不稳定,经济的不稳定就不利于扩大出口,也不利于吸引外资,从而给国际收支平衡带来了威胁。,2025/3/11 周二,18,第二节 财政政策,三、财政政策的工具,(一)税收,税收作为调节手段,一是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是调节收入分配关系。总供求关系的调节主要通过两个过程实现:一是自动稳定机制过程,一是相机抉择过程。,2025/3/11 周二,19,第二节 财政政策,三、财政政策的工具,(二)财政支出,1.,购买性支出,2.转移性支出,2025/3/11 周二,20,第二节 财政政策,三、财政政策的工具,(三)公债,当经济萧条时,政府可以通过以下的国债政策来扩大总需求:增加短期国债的发行来提高社会资金的流动;通过向银行发行国债,促使银行扩大信贷规模;调低国债的发行利率,带动金融市场利率水平的下降;政府大量买进债券,刺激国债价格上升。由于国债价格与利率呈反方向变化,这一行为将使利率水平下降。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实现供求平衡。当经济过热时,可以采取相反的措施加以调节。,2025/3/11 周二,21,第二节 财政政策,四、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四)财政预算,财政政策目标的实现是由众多的财政工具借助于中介媒体的传导,最终作用于经济而完成的。传导财政政策的媒体主要有收入分配、货币供应和价格等。,2025/3/11 周二,22,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一、货币政策概述,货币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基本准则。货币政策的内容,包括稳定货币的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政策手段。它是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具体政策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2025/3/11 周二,23,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一、货币政策概述,(一)货币政策的工具,1,法定存款准备金,2,再贴现率,3,公开市场业务,除上述传统手段外,西方国家还经常地辅以其他调节手段,如道义劝告、行政干预和金融检查等。,2025/3/11 周二,24,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一、货币政策概述,(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一般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调节手段,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行为。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行为作出反应,相应调整其对企业居民的贷款规模;第二个层次是企业居民对商业银行的行为作出反应,相应调整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最终影响社会总需求,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2025/3/11 周二,25,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一)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社会经济结构,间接作用于供需总量平衡;而货币政策则直接作用于经济总量,间接作用于经济结构。从财政政策看,它对总供给的调节,首先表现为对经济结构的调节,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调节主要通过扩大或缩小支出规模,达到增加或抑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但这种调节从根本上说也是以调节社会经济结构为前提的。货币政策则通过货币投放和再贷款等措施控制基础货币量,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等手段控制货币乘数,实现对社会总需求的直接调节,达到稳定货币和稳定物价的目的。当然货币政策也可以根据国家产业政策,通过选择贷款方向,间接对结构发生调节作用。,2025/3/11 周二,26,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二)财政和货币政策作用机制不同,财政政策更多地偏重于公平。财政政策是影响和制约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环节,它的主要责任是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调节各经济主体间的利益差别,保持适当合理的分配差距,以防止过度的收入悬殊,并从收入和支出两部分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形成。货币政策则更多地偏重于效率。货币政策的实施是国家再分配货币资金的主要渠道,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再分配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主要是通过信贷规模的伸缩来影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进而引导资源流向效益好的领域。,2025/3/11 周二,27,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三)两大政策调节的领域不同,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货币政策主要从流通领域出发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货币政策的核心内容是通过货币供应量的调节来对国民经济施以影响,其功能是向流通领域提供既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又能保证物价稳定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2025/3/11 周二,28,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模式,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结构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产出和利率水平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以一方优势弥补另一方的不足,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在不同的经济状况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有多种不同的配合方式。,2025/3/11 周二,29,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模式,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一般有四类组合形式:,一是松的财政征和松的货币政策,即“双松”政策。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生产资源大量闲置的情况下,宜于选择这种政策组合,从而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调控力主过大、过猛,也可能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二是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这种政策组合可以用来治理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但调控力度过大、过猛,也可造成通货紧缩、经济停滞甚至滑坡。,三是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组合效应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四是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2025/3/11 周二,30,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模式,长期运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起大量的财政赤字。紧的政策措施和松的政策措施有时是相互补充的。在对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调节时,需要考虑它们的结构情况,而不能简单地运用松或紧的政策措施。同时还应注意到,调节需求的措施容易迅速奏效,而影响供给的措施要经历一个过程才能见效。,2025/3/11 周二,31,本章小结,本章小结,2025/3/11 周二,32,财政平衡 财政赤字 硬赤字 软赤字,自动稳定财政政策 汲水政策 补偿政策,扩张的财政政策 紧缩的财政政策,充分就业 公开市场业务,关键词,关键词,2025/3/11 周二,33,思考题,1.,何为财政平衡?对此问题应该如何理解?,3.,对于财政赤字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通过财政赤字对于经济影响的分析,谈一下,您对财政赤字的看法?,4.,财政政策的具体目标有哪些,可动用的,财政政策工具如何?,2.,财政赤字是如何形成的?其弥补的手段,包括哪些?,思考题,5.,根据近些年来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实践,来谈一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自的,特点及其搭配方式。,2025/3/11 周二,34,案例讨论,案例讨论,案例二,案例一,2025/3/11 周二,35,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