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ADVIA 2120 分析原理.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007669 上传时间:2025-03-1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ADVIA 2120 分析原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ADVIA 2120 分析原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20 - ADVIA 2120 分析原理 基本原理 1 . Flowcytometry 流式细胞学原理 待检样本在反应池中与试剂进行前处理,再经由仪器液路控制进入Flowcell(流动比色池)进行测定。 Flowcell测定的原理主要是应用特定的光源打在血球上产生散射,并利用设置在不同角度的信号探测器,探测光线散射和吸收的情况,经过信号分析运算就可以得到相关的血球特性资讯(如:体积,内容物浓度,密度),配合多个不同的Flowcytometry装置所收集足够的血球信息,就能够得到完整的血球计数以及分类的结果。 2.MIE光散射理论 MIE光散射理论:光线照射在颗粒上所造成之光散射强度测定公式如下 S = F(l,a,t,j,b) S 散射光强度 l使用波长 a 折射率 t 容积 j 测量角度 b 形状因子 应用以上公式,固定其中几个因子,就可以测定出血球或者特定颗粒的折射率与体积 若将血球球形化,应用固定波长的光源,设置两个固定角度的光线探测器(高角度H,低角度L),带入这个公式: SL = F1(l,a,t,jL,b) SH = F2(l,a,t,jH,b) 分解这个方程式可以得到容积与折射率的计算方式: 容积a = f1(l,SL,SH ,jL,jH,b) 折射率t = f2(l,SL,SH ,jL,jH,b) 应用MIE光散射理论,将可测定出血球的体积(容积)与血球的内容物浓度(折射率)。 3.Cluster Analysis群组分析 当血球细胞经过Flowcell测定后,可得到血球细胞分布图(如下),如何通过统计学与电脑运算方式来界定各种类细胞,是血球分析仪是否准确的重要因素,其中:Cluster Analysis(群组分析)普遍应用在血球分析,此技术能精确的计算出如下数个群组的分界,不但定义出正常的细胞族群,对于异常细胞的出现也能提供敏感的讯息。 4.UFC(Uni-Fluidics Circuit) 集成流路系统 集成流路系统就是将传统血球记数仪中所应用的管路,反应池,控制阀,试剂运送,管路清洗等功能加以整合,利用UFC特殊材质的去极性及无变形的特性,增加仪器的稳定度与降低定期保养工作频率。 5.光源 应用最新科技的二极管激光发生器,具有光源稳定,体积小,寿命长的特性。 LASER SCATTER 激光散射测定 测定项目:RBC/PLT,BASO,RETIC DARK FIELD OPTIC 卤素灯测定 测定项目:白血球分类 6.Flowcell 结构 1.Flowcell 2.shuttle Nipple 3.Sample Nipple 4.Sheath Nipple 5.Optics Lens 6.Mirror 7.Low angle detector 8.Hi angle detector 9.light source Flowcell运作原理: 鞘液经由Sheath Nipple进入Flowcell形成一稳定介质,再将处理过的细胞(稀释,染色或球形化)经由Sample Nipple以稳定的流速注入Flowcell,当细胞通过光源时会因不同的细胞特征(体积,染色程度,血红素浓度或核密度)产生不同程度的散射,再由Flowcell后方两个探测器(高角/低角)测定光线变化,两个探测器所收集到的信号加以分析计算,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细胞特征。 7.RBC/PLT反应测定原理 测定项目:红细胞计数与形态分析 反应:稀释,球形化,固定 全血样本2ul与RBC/PLT稀释液1250ul混合,形成625倍稀释,此步反应主要是将红细胞形态改变,由原来的“双凹圆盘型”改变为‘球形’即球形化,试剂中含有固定剂可以使改变形态的红细胞保持稳定,以利于光学法测定细胞体积与血红素浓度。 MIE光散射理论的应用 血液经前处理后,样本中所含的红细胞,血小板等均呈圆球状,经由流体力学的控制,血球可以依序进入Flowcell,并通过激光照射后出现不同的光散射,利用高/低角度探测器分别测量在此两角度的吸光度变化,就可以测定出细胞的物理特性:如细胞体积,内容物浓度,血红素浓度等参数。 MIE MAP MAP直交展开 红细胞分布图(九分图) 1. 60fl 2. 120fl 3. 28g/dl 4. 41g/dl 红细胞分布图相对位置 红细胞碎片 2.高色素红细胞3.红细胞4.血小板 1.小红血球阈值 2.大红血球阈值 3.低血色素阈值 4.高血色素阈值 血小板分布图相对位置 1.血小板 2.大血小板 3.红细胞 4.红细胞碎片 5.噪音 6.红细胞阴影 8.BASO通道测量原理 主要反应:破坏红血球,血小板,白细胞裸核化 全血样本12ul与BASO稀释液500ul混合,形成41.6倍稀释, BASO稀释液为强酸性溶液可将样本中红细胞,血小板,以及嗜碱细胞(保持原态)以外的所有白细胞(裸核化)加以破坏,在经由流体控制将嗜碱细胞及裸核化的白细胞送入Flowcell,当血球经过激光照射后,应用MIE理论,测定高/低角度信号变化,就可以得出细胞体积与核密度。 MIE光散射理论之应用 如上图,为BASO通道细胞处理后示意图,低角度散射光变化可以测出细胞体积,高角度光为核密度,形成右下角的细胞分布图,其中,嗜碱细胞因为保留完整的细胞膜。体积相较之下比其他白细胞的裸核大,因此分布在细胞分布图的上方,其余的裸核则聚集在细胞分布图的下半部分,且依照其细胞核的核密度分布,越靠近X轴左边表示核密度低或者单核,越靠近X轴右边表示核密度高或者多核。 单个核白细胞分布在左半区,包含:Monocyte,Lymphocyte, 多个核白细胞分布在右半区,包含:Eosinophil,Neutrophil,NRBC 利用单核细胞与多核细胞的分布就可以算出Lobularity Index,如图所示,此Index为以前判断是否左移的主要依据 BASO通道细胞分布图(正常状态) 1.噪音 2.原始细胞 3.MN(单核) 4.Basophile嗜碱5.Baso-Suspect可疑嗜碱 6.饱和区 7.PMN(多核)8.NRBC(有核红细胞) BASO(PMN/MN)不能清楚分辨时,将出现以下分布图 1.噪音2. 原始细胞 3.MN(单核)4.Basophile嗜碱5.Baso-Suspect可疑嗜碱 6.饱和区7.PMN(多核) A. Noise/Baso阈值 B. 原始细胞阈值 C. MN/PMN阈值 D.BASO/裸核阈值 E. BASO/ 饱和阈值 9.Retic 反应:红细胞球形化及RNA染色 全血样本2ul加入auto retic试剂1250ul混合 试剂中含有RNA染剂Oxazine750,可渗透至网织红细胞细胞膜内,将细胞质内的RNA加以染色,细胞质内含有RNA的网织红细胞将被染成蓝色,且依照RNA含量的多少反应染色的程度,细胞膜内不含RNA的红细胞与血小板则不被染色。 网织红细胞的成熟过程:Heilmeyer成熟度分期 网织红细胞成熟过程的分期主要以活体染色后,RNA染色的形态及RNA含量作为分类依据,以下为网织红细胞的分期与存在位置。 O Type:具有染色颗粒与细胞核的有核红细胞 I-IV Type:具有RNA染色颗粒的无核红细胞。 MIE光散色理论应用:计算细胞数量及特性分析 利用RBC/PLT Channel的光学系统,当细胞通过激光产生散射,再利用信号探测器测量各角度散射光强度,应用MIE原理计算:低角度散射光可测定出细胞体积,高角度散射光可测定细胞血红素浓度,吸光度变化的测量可以计算出RNA染色浓度,利用以上三个测定植就可以得到完整的网织红细胞分析。 网织红细胞分布图 Retic/PLT阈值2.同时通过细胞阈值 3.Retic/Mature RBC阈值 4. Low/Med阈值5.Med/High阈值A.成熟红细胞B.低吸光ReticC. 中吸光ReticD. 高吸光ReticE. PLT/Retic阈值F. 同时通过细胞 每颗网织红细胞所含的Hgb含量计算公式: MCH(pg)=MCV(fl)*MCHC(g/dl)/100 10.PEROX白细胞分类(过氧化酶染色) 反应:破坏红细胞,加热固定白细胞,过氧化酶染色 第一步骤:全血样本12ul加入250ul Perox 1,反应池加热到70度进行红细胞破坏之反应及 第二步骤 用Perox 1中甲醛固化WBC及包膜皱缩。(17 秒) 第三步骤:同时加入125ul Perox 2,主要成分为4Chrolo-1Naphol之呈色剂,及250ul Perox 3,主要成分为H2O2,为过氧化酶反应中的底物,释放出O与呈色剂反应,在胞浆中产生黑色沉淀. (13秒) H2O +4Chrolo-1Naphol --- 过氧化酶细胞--------à细胞内黑色沉淀 测定:染色后的白细胞利用光学法测定染色程度,细胞体积,细胞数量 白细胞过氧化酶活性: Eosinophil:4+ ,Neutrophil:2+to3+, Monocyte: weak+ Lymphocyte: negative Basophil: negative 染色后的白细胞通过Flowcell时,透过卤素灯为光源的白色光照射将造成不同程度的光线散射,利用Flowcell后方的两个探测器探测散射光的强弱,即可测定出白细胞的体积。染色程度,组成过氧化酶染色的细胞分布图 Peroxidase Cytograme 细胞分布图 1噪音(红细胞,血小板碎片)2.有核红细胞3.血小板凝集4.淋巴+嗜碱5.LUC6.单核7.中性8.嗜酸 11.Hgb血红素 反应:氰化血红素比色法 全血样本2ul加入500ul Hgb稀释液,主要成分为KCN及表面活性剂,可以将样本中的红细胞破坏,红细胞中的血红素与KCN反映呈色后,测定透光度的变化,再以鞘液的透光度作为背景值,利用透光度和背景值的差值就可以计算出样本中血红素的浓度。 测定光源波长:546nm 前一样本2.样本与试剂打入反应池3.血红素透光度测定 4.反应池清洗5. 鞘液透光度测定 12,Mophology Flag 判定标准 1.ANISOCYTOSIS (ANISO) + RDW = 16.0 % to 17.9 % ++ RDW = 18.0 % to 22.0 % +++ RDW > 22.0 % 2.MICROCYTOSIS (MICRO) + %MICRO = 2.5 % to 6.4 % ++ %MICRO = 6.5 % to 10.5 % +++ %MICRO > 10.5 % 3.MACROCYTOSIS (MACRO) + %MACRO = 2.5 % to 6.4 % ++ %MACRO = 6.5 % to 10.5 % +++ %MACRO > 10.5 % HGB CONCENTRATION VARIANCE (HCVAR) + HDW = 3.4 g/dL to 3.9 g/dL ++ HDW = 4.0 g/dL to 4.5 g/dL +++ HDW > 4.5 g/dL HYPOCHROMIA (HYPO) + %HYPO = 4.0 % to 7.9 % ++ %HYPO = 8.0 % to 12.0 % +++ %HYPO > 12.0 % HYPERCHROMIA (HYPER) + %HYPER = 4.0 % to 7.9 % ++ %HYPER = 8.0 % to 12.0 % +++ %HYPER > 12.0 % ATYPICAL LYMPHOCYTES (ATYP) + %LUC = 4.7% to 7.4% ++ %LUC = 7.5% to 10.0% +++ %LUC > 10.0% LEFT SHIFT (LS) This flag is triggered if BASO d/D is less than 0.15. This flag is not triggered if %NEUT is less than 30 %. + LI > 1.9 ++ LI = 1.7 to 1.9 +++ LI < 1.7 20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