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铁一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docx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9006212 上传时间:2025-03-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铁一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铁一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铁一中学 2022-2023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 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 25 分) 1. 下列汉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静谧(mì) 祷(dǎo)告 酝酿(yùn niàng) 吝啬(lìn sè) B. 莅(lì)临 淅沥(xī lì) 粗犷(kuàng) 憔悴(qiáo cuì) C. 确凿(záo) 侍(shì)弄 倜傥(tì tǎng) 应和(yìng hè) D. 霎(shà)时 匿(nì)笑 搓捻(cuō niǎn) 贮蓄(zhù xù)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B.粗犷(kuàng)——guǎng; 故选 B。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凌乱 诀别 咄咄逼人 杞人忧天 B. 分歧 坍塌 人声鼎沸 竭然不同 C. 鄙簿 蜷伏 迫不及待 精益求精 D. 炫耀 滑稽 披衰戴笠 爱慕虚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B. 竭然不同——截然不同; C 鄙簿——鄙薄; D.披衰戴笠——披蓑戴笠; 故选 A。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工作中要勇于挑重担。那种拈轻怕重、生怕吃亏的思想和行为是不对的。 B. 现在正是薰衣草花开时节,我来到薰衣草基地,放眼望去一片淡紫,这景色简直是美不胜收。 C. 大聪获得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等奖的消息真是骇人听闻啊! D. 由于我们的观点大相径庭,因此讨论进行得非常不顺利。 第 1 页/共 14 页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能力。 A.拈轻怕重:拣轻的,怕重的。形容工作上怕挑重担子。使用正确; B.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使用正确; C.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是贬义词,此处形容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奖的消息不恰当。使用错误; D.大相径庭:比喻彼此相差很远,大不相同。使用正确。故选 C。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道题我反复思考很久,仍然依旧还是没有想出解答方法。 B. 通过“祝融号”的着陆,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独立掌握火星着陆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 C. 智能设备使用是否恰当,决定了它能否对学习起到辅助作用。 D. 初中三年如果想要学有所获,要先端正学习态度和方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重复累赘,可去掉“仍然”或“依旧”; B.缺少主语,可去掉“通过”或“使”; D.搭配不当,可去掉“和方法”; 故选 C。 5. 小欣写下了一些有关学校建设“书香校园”的感想,请你调整顺序形成一段连贯的话( ) ①如果你正在迷雾中艰难航行,他定会指引你前行。 ②何为营养的阅读?就是通过阅读给生命增加营养。 ③它可使人拓宽视野、涵养正气、陶冶情操。 ④可见,有营养的阅读可给人无穷的力量。 ⑤打造书香校园,就要鼓励学生进行有营养的阅读。 ⑥就像读史铁生的作品,能读出他对生存困境的思考,感受他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 A. ①④②③⑥⑤ B. ⑤②③⑥①④ C. ③⑥①④②⑤ D. ⑤②⑥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第 3 页/共 14 页 【详解】考查句子排序能力。 阅读文段可知,主要围绕“建设‘书香校园’”进行叙述。⑤句“打造书香校园,就要鼓励学生进行有营养的阅读”提出观点,引起下文,应为首句;②句“何为营养的阅读?就是通过阅读给生命增加营养”承接上句,解释了什么是“营养的阅读”,应为第二句;③句“它可使人拓宽视野、涵养正气、陶冶情操”,进一步说明“营养的阅读”的积极作用,应为第三句;⑥句“就像读史铁生的作品,能读出他对生存困境的思考,感受他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举出阅读事例,进行说明,应为第四句;①句“如果你正在迷雾中艰难航行,他定会指引你前行”承接上句的阅读感受,应为第五句;④句“可见,有营养的阅读可给人无穷的力量”进行总结,应为最后一句。正确排序为:⑤②③⑥①④; 故选 B。 6. 读书会结束后,值日生请一位在教室乱扔空矿泉水瓶的同学捡起垃圾,这位同学却说:“我想扔就扔, 你管得着吗?”听了这话,你认为值日生回答得最得体的一句是( ) A. 你在公众场所乱扔垃圾是违反校规,说话还这么咄咄逼人。 B. 不怕扣班级分数,您就继续扔吧。 C. 您坐在垃圾遍地的教室,难道不难受吗? D. 洁净卫生的教室需要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共同努力,希望您发扬一弯腰精神,捡起垃圾,以后也不要随地乱扔垃圾了。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的得体表达。解答时认真阅读题干,字斟句酌从词语、语气等方面分析语言是否得体。 A 不得体,“说话还这么咄咄逼人”语气强硬; B.不得体,态度强硬、不够礼貌; C.不得体,反问句式,语气强硬; 故选 D。 7. 阅读《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的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亲爱的同学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我”与小动物为友的① ;有表现“我”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 ;也有反映“我”的家乡的赛会风俗 的③ 。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作者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令人回味无穷。 下列各项,填入空格恰当的一项是( ) A. ①《狗·猫·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五猖会》《无常》 ③《藤野先生》《范爱农》 B. ①《狗·猫·鼠》《范爱农》 ②《五猖会》《藤野先生》 ③《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C. ①《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狗·猫·鼠》《无常》 ③《藤野先生》《范爱农》 D. ①《狗·猫·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藤野先生》《范爱农》 ③《五猖会》《无常》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知识的掌握。 根据《朝花夕拾》内容可知,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狗•猫•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狗猫鼠》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 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 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记叙了他童年时在百草园玩耍的经历,回忆了长妈妈讲过的“美女蛇” 的传说以及冬天在雪地里捕鸟的故事。同时,作者也回忆了他少年时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主要记叙了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以及学生在课堂上乘机偷乐两件小事。 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藤野先生》《范爱农》。《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 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表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范爱农》作者通过追叙自己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迫害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五猖会》《无常》。《五猖会》是朝花夕拾中的第四篇,主要记叙“我”对儿时急切盼望观看迎赛神节的急切心情及父亲逼“我”背诵诗经时“我”的痛苦感受,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摧残。《无常》描绘儿时在乡下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快公正的形象遇到公众的喜爱,是由于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义”、“正义”旗帜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故选 D。 8. 读《西游记》这样的古典小说,可以采用“精读”与“跳读”相结合的方法,跳读书中的有关回目,按照唐僧收徒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序号为( ) ①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②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③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④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第 4 页/共 14 页 A. ①④③② B. ②③①④ C. ③②④① D. ②①④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名著情节。 解答本题要根据《西游记》中唐僧收服四个徒弟的前后顺序排序。 (1) 根据《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可知,唐僧在五行山收大徒弟,称行者,法号悟空。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老祖,他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精箍 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后贩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悟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的,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2) 根据《西游记》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鹰愁涧意马收缰”可知,唐僧在鹰愁涧收马,称白龙马。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玉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身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马。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拄上。 (3) 根据《西游记》第十八回,“观音院唐僧脱难,高老庄行者降魔 ”,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 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可知,高老庄收二徒弟,称八戒,法号悟能。猪八戒又叫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大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静坛使者。 (4) 根据《西游记》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可知,流沙河收三徒弟,称沙 僧,法号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沙天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被封为罗汉。 故正确排序为:②①④③。故选 D。 9. 古诗文默写。 (1)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②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③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④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⑤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⑥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2) 江江与廖廖正在分享自己的交友观,请你补全对话中的古诗文。 江江:如果时光倒流,我想与意气风发的谭嗣同交朋友,①“ , 。”(《潼关》),冲决罗网,勇 第 5 页/共 14 页 往直前。 廖廖:我还想与谆谆教诲的诸葛亮交朋友,②“ , 。”(《诫子书》),他告诫我们内心恬淡方可 有明确志向,内心宁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答案】 ①. 山岛竦峙 ②. 学而不思则罔 ③. 铁马冰河入梦来 ④. 不知何处吹芦管 ⑤. 非宁静无以致远 ⑥. 自古逢秋悲寂寥 ⑦. 河流大野犹嫌束 ⑧. 山入潼关不解平 ⑨. 非淡泊无以明志 ⑩. 非宁静无以致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注意“竦 峙”“罔”“芦”“寥”“潼”“解”等字词的书写。 二、阅读与鉴赏(共 25 分) 10.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温故而知新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 其一犬坐于前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C. 静以修身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 久之,目似瞑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 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连词,表转折,可译为“但”; B. 介词,用在方位名词前,可译为“在”/介词,用在表示人的名词前面,可译为“向”; C.都是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 D.用在句末起补充音节的作用,不译/用在主谓之间,取独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故选 C。 11. 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B.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水里感叹道:“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息。” C. 未若柳絮因风起。 第 6 页/共 14 页 不如说像柳絮乘风起舞。 D.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悲哀地困守在陋室里,到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B.有误。句意为: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逝者:指流逝的时光。斯: 这里指“川”,即河水。 故选 B。 12. 翻译“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正确的一项是( ) A. (友人)在过来的途中,陈太丘就离开了屋子,离开后朋友才到。 B. 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还是舍不得离开,(担心)离开后朋友来到。 C. 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就丢下朋友离开了,他离开后朋友才到。 D. (朋友)犯了错无法按时到来,陈太丘就丢下朋友离开了,他离开后朋友才到。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重点词的解释: 至,;去,离开;舍,舍弃,抛弃;乃至,(友人)才到;句意为: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待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 故选 C。 13. 下列对《狼》一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屠惧,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户尚未彻底认清狼的本性,只采取一种迁就退让的方法,对狼心存幻想。 B.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户在毫无退让余地的情况下做出了与狼斗争的果断抉择。 C.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地刻画出屠户杀狼时的那种愤怒之情。 D.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的“乃”字表明了屠户对狼奸诈的本性幡然醒悟。 【答案】C 【解析】 第 7 页/共 14 页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及主旨的能力。“屠暴起,以刀劈狼首”的意思是“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这里的“暴”是突然的意思,突出屠夫动作的迅速,所以 C 中“形象地刻画出屠户杀狼时的暴怒”错。 14.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疑人窃履王守仁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①,仆私其直②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 暴,友人踵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③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注释】①肆:店铺。②直:价值。③缪:错误。 (1)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是( ) A. 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B. 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C. 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D. 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2)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过了几年这个仆人偷鞋的事暴露,朋友才知道真相。 B. 楚国人的朋友是个勇于承认自己错误的人。 C. 楚国人的朋友误会了楚国人偷鞋,实际上偷鞋的是自己的仆人。 D. 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对一个人有足够的了解才会有相应的信任。 【答案】(1)D (2)C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给文言语句断句。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判断句子的停顿。 本句的意思是:有一天,他的朋友来拜访他,看见自己的鞋子穿在楚国人的脚上,很惊讶地说:“我本来就怀疑是你(偷了我的鞋),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可据此断句为: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故选 D。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本内容。 第 8 页/共 14 页 C.有误,根据“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从前有个借宿在朋友家里的楚国人,他的仆人偷了他的朋友的鞋子回来,楚国人不知道)”可知,偷鞋的是楚人的仆人; 故选 C。 【点睛】参考译文: 从前楚国有个人夜宿在朋友的家里,他的仆人偷了他的朋友的鞋子回来,楚国人不知道。恰好他让仆人到鞋店里买鞋,仆人私藏了买鞋的钱把偷来的鞋子交给他,楚国人也不知道。有一天,他的朋友来拜访他, 看见自己的鞋子穿在楚国人的脚上,很惊讶,说:“我本来就怀疑是他,果然是他偷了我的鞋。”于是和他断绝了联系。过了几年事情暴露,他的朋友来到这个人的家里,向他道歉说:“我不够了解你,却错误地怀疑你,这是我的过错。请让我们和好如初吧。” (4 分)诗歌鉴赏。 15. 【甲】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 下列有关【甲】【乙】两首诗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作者流落江南,和同样流落在江南的宫廷歌唱家重逢;【乙】作者在夜郎西为好友送行。 B. 【甲】写于春天,写相逢,情感基调是喜悦的;【乙】写于秋天,写离别,情感基调是悲伤的。 C. 【甲】抒发相逢之乐,“好风景”代表愉悦之情;【乙】抒发分别之悲,“杨花”代表悲伤之情。 D. 【甲】抒发了相逢之情。末句隐喻彼此飘零、国运衰微的深切感伤;【乙】抒发了送别之情。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 (2) 对【乙】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于是写了这首诗。 B. 首句写“杨花落尽”和“子规啼”,点明时令,融情于景,为后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C. 第二句中“过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其实是写出了龙标的荒远和李白对友人的同情。 D. 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的忧愁、无奈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第 9 页/共 14 页 【答案】(1)D (2)D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A. 有误,【乙】作者听说好友被贬到夜郎西,表达同情与关切、牵挂之情; B. 有误,【甲】写于春天,写相逢,情感基调是悲伤的,【乙】写于暮春,写离别,情感基调是悲伤的; C.有误,【甲】抒发相逢之悲,“落花”代表凄凉飘零之感,【乙】抒发分别之悲,“杨花”代表悲伤之情; 故选 D。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D.有误,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诗人发挥想象,把明月想象成寄托“愁心”的载体,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明月成为自己的化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起到边远荒凉的地方去,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真挚而强烈的感情。表达了诗人的忧愁、无奈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故选 D。 16.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各类阅读媒介时长对比表(单位:分钟/天) 年份 图书 报纸 期刊 手机 互联网 电子阅读器 Pad(平板电脑) 2020 20.0 4 5.71 3.25 100. 75 67.82 11.44 9.73 2019 19.6 9 6.08 3.88 100. 41 66.05 10.7 9.63 2021 年“世界读书日”期间,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发现,随着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普及,人们通过数字化媒介阅读的时间在不断增长。 根据对成年国民听书习惯的考察发现,2020 年我国有三成以上的成年国民有听书习惯,较 2019 年的平均水平(30.3%)提高了 1.3 个百分点。 (根据 2021 年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整理) 第 10 页/共 14 页 【材料二】: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陈力:有人说,数字阅读是“碎片化阅读”,因而对此忧心忡忡。我以为, “碎片化阅读”也是一种有益的阅读方式。倘若人们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获取知识与信息,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高兴,更何况,有谁听说《诗经》三百篇、《唐诗三百首》是一口气读完的?我们在读一首诗、一首词、一篇文章的时候难道不是在进行“碎片化阅读”?重要的不是阅读的形式和工具,而是阅读与否和阅读的内容。 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数字阅读基本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为主体,阅读的主要内容并不是电子图书,而是一些相对轻松娱乐、篇幅较短的文章等。这跟数字阅读主要载体——手机自身限制有关,屏幕小,相对而言很难进行深度、长篇的阅读。综合起来看,纸质书能提供系统的、体系化深度阅读,目前并没有好的数字阅读载体可以实现替代。 西宁市大通县第二中学鲍守燕老师:阅读的过程同时也是思考的过程,它不是别人掰开揉碎了喂给 你,而是自己在阅读的过程去吸取精华。而听书是被动接受,难以做到细嚼慢品,深入思考。因此只能将听书作为一种重要的补充,不能以此代替深度阅读。 【材料三】: 许多名家的读书方法能给我们诸多启发。比如苏轼的“八面受敌法”。苏轼主张一种精读法,即从不同的角度反复阅读经典。他认为,一本书,特别是经典书籍,包含着多方面丰富的内容,人们可以从不同的需要或不同的角度反复研读,以解决不同问题,这样步步深入,就能读懂整本书籍,书就读“厚”了。“圈点勾画法”是革命老前辈徐特立同志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不动笔墨不读书”,徐老读书的时候常用朱墨两色毛笔,在书上圈圈点点、勾勾划划,有时还在书页空白处加上注解和批语。毛泽东曾提出“三步读书法”,他认为,读书,一要读,二要怀疑,三是提出不同的意见。 【材料四】: 文章里的阅读身影 《忆读书》中“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读书一事被冰心戴上了快乐的冠冕,但对她来说,这不仅是一时一刻的快乐,而是整个人生的收获。 《窃读记》中“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林海音学生时代,街上的书店一定是不允许读者随意翻阅图书的。她在放学后跑到书店里偷偷看书,怕被老板赶走,有时一本书甚至要跑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时光流转,当她回忆往事时,当年苦中作乐的读书生活成了一份美好的记忆。 第 11 页/共 14 页 《上图书馆》中“一个 19 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就是在这个‘指定参考书阅览室’里,我和我的同学好友们读了柏拉图《对话》的英译本,西洋哲学史,古罗马史,希腊悲剧,英国 16、17 世纪诗剧,等等,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灿烂!”诗人、翻译家王佐良去图书馆成了他的习惯,因为偶遇一本书,也是生活的奇趣。 (摘编自陈雪《课本里的阅读生活》) (1) 小丁根据材料一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哪项说法不正确?( ) A. 2020 年各类纸质媒介的人均每天阅读时长均在下降。 B. 2020 年手机阅读占比居高不下,互联网阅读占比提升幅度最大。 C. 人均每天读书、读报和读期刊的时间总和不及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的一半。 D. 2020 年我国有超过三成的成年国民有听书习惯,且比例有上升趋势。 (2) 周周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能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数字阅读也是值得肯定的,不必对数字阅读忧心忡忡。 B. 关于阅读,我们关注的重点不应是阅读的形式和工具,而是阅读与否和阅读的内容。 C. 经典的纸质书籍可以通过数字化阅读的方式进行,因此数字化阅读完全可以替代纸质书阅读。 D. 毛泽东的“三步读书法”和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都强调了在学习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3) 材料四中的三段文字阐述的共同观点,下列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读书是自觉行动,需要浓厚兴趣和刻苦勤奋。 B. 无论是怎样的阅读经历,其实都是生活本身。 C. 读书能改变人生,让人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D. 置身淡雅宜人的书香中,平凡也能铸就精彩。 【答案】(1)A (2)C (3)D 【解析】 【小问 1 详解】考查辨析信息。 A.根据材料一中的“各类阅读媒介时长对比表”可知,2019 年人均每天阅读图书时长为 19.69 分钟,2020 年人均每天阅读图书时长为 20.04 分钟,略有增加,“2020 年各类纸质媒介的人均每天阅读时长均在下降”与原文不符,表述错误。故选 A。 【小问 2 详解】考查辨析信息。 C.根据材料二中的“综合起来看,纸质书能提供系统的、体系化深度阅读,目前并没有好的数字阅读载 第 12 页/共 14 页 体可以实现替代”可知,纸质书目前并没有好的数字阅读载体可以实现替代。故选 C。 【小问 3 详解】 考查提炼作者观点。 根据第一段中的“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第二段中的“当年苦中作乐的读书生活成了一份美好的记忆”,第三段中的“因为偶遇一本书,也是生活的奇趣”可知,材料四中的三段文字阐述的共同观点是置身淡雅宜人的书香中,平凡也能铸就精彩。故选 D。 三、写作(50 分) 17. 作文 进入初中以后,我们在学习上、生活上一定发生了不少的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使我们快乐兴奋、充满信心,也许使我们困惑忧虑、不知所措……这时,老师的理解,亲友的鼓励、环境的熏陶、书籍的启迪, 都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请以“遇见你,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学校名等信息。(2)不少于 600 字。(3)书写认真、工整,卷面整洁。 【答案】范文 遇见你,真好 一排排涌浪拍打着心头的尘埃,灵感被浪涛击伤,裸露着一片苍白。时间满面暗悔,没有了往日的神气与风采我的眼睛驻扎在过去和未来。 ——题记 还记得几年前发生的一件事吗?那件事使我觉得遇见你,真好。 雨,淅沥沥地下个不停。我站在汽车站,双眼焦急地望着公共汽车将要开来的方向,心想:今天这汽车是不是跟窝牛结了亲家呀。“唉,真倒霉。”我低下头看着自己,衣服已经被雨水打湿了,紧紧的贴在身上,好像贴了强力胶似的,身躯微微颤动,全身紧缩着这时,从马路对面跑来一个小女孩,看年龄,也不过七八岁,打着一把红色的花伞,脚边溅起几朵水花。在风雨中特别显眼。她跑过来,站在我身边,打量着我,轻轻地把伞向我那边移了移,奇怪地说:“大姐姐,下雨了,你怎么没带伞呢。”“唉,小妹 妹,我出来时还没下雨的。只是天有点阴沉而已,我心里想着下不了,而且我自己也有点懒,就没带了。哪知道刚到车站就下起了倾盆大雨。”我无可奈何地说着“大姐姐。那咱们撑一把伞吧。”小女孩天真地笑了。说完,又把伞往我这边移了移,并高高地举起。我激动地说:“小妹妹,谢谢你。”在车站上等候车的人们默默注视着我们,带伞的人也悄悄地把带伞向没带伞的人那边移了移。霎时间车站上盛开了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伞花”。 初春的细雨像西施的眼泪般动情地飘洒在寂静的车站,平时所熟悉的一切此刻在雨中竟有了诗韵。而 第 13 页/共 14 页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也不再有爱了。昨天,我又没带伞,但没有一个人肯自动把伞移过来。 佛曾经说过:“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那我们得需要多少次的回眸才换得我们今生的相见、相识。我只想对你说:“遇见你真好。”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遇见”并不是指一般的接触,而是指令人心灵受到感染、震动等的接触。要确定好遇见的对象,才能够写出精彩的文章。遇见的双方可以是人与人的相遇,也可以是人与物的相遇……通过碰到的那些人和事给予了你难以忘怀的东西。题目中的关键词“你”,是一个泛化的概念,它并不囿于“人”的范畴。本文的写作对象“你”,既可指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实在在的个性鲜明的“人”。这个“人”,可以是对自己亲情奉献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等亲人,可以是给自己友情力量的同学朋友,可以是教给自己学业、让自己远离愚昧和平庸的老师,可以是倾心给予自己帮助、让阳光照耀自己生活的陌生人……;也可指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具体的“物”,如伴随自己走过无忧的童年生活的书 籍,放飞思绪、记载心情、见证长大的心爱的日记,寄托自己情感、勾起美好回忆的文具……;还可指精神生活中抽象的概念,如引领自己到达成功彼岸的理想和信念,鼓舞自己跨越人生坎坷的勇气和信念,支撑自己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另一个关键词“真好”,包含着一种“感谢、感恩”的意思。这个题目的难点在于限定词“真”,强调写出“好”的程度和意义,所以怎样写出“真好”的感觉,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真好”是心灵的体验,是一种幸福的感觉,在叙述事件时,不要忘记加入议论和抒情,让平凡的事件具有更为深刻的意义。充分描写,呈现精彩镜头。在记叙事件时,运用肖像、神态、动作、语 言、心理的描写方法,再加上适当的修辞,通过鲜活的文字,再现事件发生时的场景,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文体一定要写成记叙文,而不能是其它的文体。 第 14 页/共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