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00416 上传时间:2024-04-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一、基础知识:1、 海陆分布 构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特征。2、世界海陆分布状况:地球表面 71% 是海洋,陆地面积仅占 29% 。即地球上三分陆地,七分海洋。3、海陆分布特点: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陆地主要分布在 北 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 海洋 ;海洋大多分布在 南半球 ,而南极周围则是一块 陆地 。4、关于陆地和海洋部分的基本概念:(能够在图上标示)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 大陆 ,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 岛屿 ;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称为 半岛 ,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 大洲 。面积广大的水域称为 洋 ,大洋的边缘靠近大陆的部分称为 海 ;沟通两个海洋

2、的狭窄水道称为 海峡 。5、有关陆地和海洋之最:世界最大的大陆是 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 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岛屿为格陵兰岛,位于 北美 洲,是 丹麦的属地;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最大的大洲是 亚洲,最小的大洲为 大洋洲 。6、无论怎样划分两个相等大小的半球,总是 海洋面积大于 陆地面积。7、记住以下大洲分界线:(能够在图上准确标示)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南北美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南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亚、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欧、北美洲分界线丹麦海峡,非欧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按顺序)8、七大洲面积排列顺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

3、大洋, 四大洋面积排列顺序: 太大印北,四洋贯通。 9、熟练掌握大洲和大洋的分布特点,如半球分布特点和经纬度分布特点及相对位置。(1)被赤道穿过的大陆有 非洲 大陆和 南美洲 大陆,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是 非洲 、 亚洲 、大洋洲 和 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的大洲为 亚洲 和 北美洲。(也是既有阳光直射又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大洲),没有热带的大洲是 欧洲 和 南极洲 。(也是没有阳光直射的大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南极洲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 亚洲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为 北冰洋 。(2)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 欧洲 和 北美洲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为 南极洲 ;全部在

4、东半球的大洲是 非洲 ,全部在西半球的大洲是 北美洲 和 南美洲 。(3)被五个大洲包围的大洋是 太平洋 、大西洋;周围被三个大洲包围的大洋是 北冰洋 ,被三个大洋包围的大洲为 南极洲 、亚洲、北美洲 。(4)认识东西南北四个半球轮廓图,并能填注包括的大洲和大洋。 东半球 北半球 西半球 南半球(5)大洲与大洋的相对位置大洲名称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濒临海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濒临大洲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北美洲之间位于欧洲、非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位于亚洲、大洋

5、洲、南极洲和非洲之间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环绕10、能根据各大洲的轮廓和局部特征辨析出是哪个大洲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1、沧海桑田的原意是指 海陆变迁 。2、海陆变迁的例证、原因分析及说明的问题现象原因说明问题喜马拉雅山脉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地壳的变动曾是海洋,后来隆起为陆地,并形成山脉东部海域发现人类活动遗迹海平面的升降曾是陆地,后形成海洋荷兰围海造田人类活动曾是海洋,被填为陆地3、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等。4、海陆轮廓的形成大陆漂移现象的发现假想搜集证据提出假说(1) 德 国科学家 魏格纳 发现 南美 大陆凸出的部分与 非洲 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由此假想这些大陆过

6、去有可能是 连在一起的,为了证明其正确性,他搜集了很多证据,如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和动物的一致性等,最后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2)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在 两亿 年前,各大洲是 相互连接 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 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 七大洲 、 四大洋 的分布状况。(3)漂移的典型结果:A、大西洋形成,且面积越来越大,太平洋缩小 B、 6500万年 前,澳大利亚大陆同其它大陆分离。 C、南极洲发现煤,说明了什么问题?证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说明南极洲过去曾经在比较温暖的温带地区,地下埋藏了大量的森林,后来由于大陆漂移才到了寒

7、带地区,证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5、大陆漂移的原因板块运动6、记忆并理解板块填图,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1)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六大板块名称。A_美洲板块_,B_南极洲板块_,C_印度洋板块_,D_非洲板块_,E_亚欧板块_,F_太平洋板块_。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_太平洋_板块。包括有澳大利亚大陆、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的板块是 印度洋板块,位于地球最南端的板块是 南极洲板块。(2) 板块构造学说内容:1、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 六 大板块。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 运动 之中。3、运动的形式有 张裂 和

8、碰撞挤压 ,板块张裂运动时,地表会产生 裂谷 和 海洋 。发生碰撞挤压时,会产生 山脉。4、许多高大的山脉分布在板块碰撞挤压地带。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稳定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 活跃 ,多 火山 和 地震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在板块 交界 的地带。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为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7、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壳变动现象:(1)红海不断扩张:处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两个板块运动方向相反,处于张裂状态(2)地中海将会消失:处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两个板块运动方向相对,处于挤压状态(3)喜马拉雅山脉还在上升: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两个板块运动方向相对,处于挤压状态(4)日本多火山、地震: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活跃(5)印度洋海啸: 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6)东非大裂谷成因: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运动(7)中国多地震的原因处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8)四川汶川地震原因: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